-
题名晚清湘潭县的官绅关系与义仓建设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胡忆红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152,共5页
-
基金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号:09YBB153)
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项目号:09C41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晚清社会的权力格局与之前大不相同,突出表现为绅士阶层的壮大以及其通过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对于地方社会产生直接影响。道光末年,湘潭长期以来的"官办"仓储建设模式被打破,官绅开始合作建设地方义仓,并创办半官方性质的常设性机构积谷局,直接控制乡村义仓,官府无力削弱地方绅士的权力,义仓管理出现"绅办官督"的局面。清末新政后,湘潭官府推行地方自治,传统绅士的权力受到官府与新绅士的挑战,二者关系恶化。官绅的疏离不但影响义仓建设,也促使绅士走向了清政府的对立面。
-
关键词
晚清
湘潭
官绅关系
义仓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F324.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D69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民国时期农情报告制度论略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胡忆红
侯惠敏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56,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国民政府粮政机构改革与决策效能研究”(项目编号:14YJC770009)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近代湖南仓政与地方社会”(项目编号:14YBA149)。
-
文摘
民国时期的农情报告制度,是近代中国的一项新兴事业,但发展迅速,在内容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上,都超过了以往的农业统计,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农业统计的主要来源。中央农业实验所接办后,农情报告事业建章立制,获得长足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普遍设置了专门的农情报告机关,全国农情报告员网络基本形成,农情报告员的选聘从任意走向规范,农情报告工作程序标准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农情报告制度不仅为民国时期农业改良、农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为后人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是中国农情信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得以沿用。
-
关键词
民国时期
农情报告制度
农业信息化
-
Keyword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porting system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agricultural informatization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国民政府战时粮政体制与乡村社会动员
- 3
-
-
作者
胡忆红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1,共8页
-
基金
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国民政府粮政体制改革与决策效能研究”(14YJC770009)。
-
文摘
“建国”话语下的国民政府粮政体制建设,展示了现代国家建设的艰难、契机与异化。抗战时期,出于抗战和社会动员的需要,国民政府设立中央—省—县—乡镇四级粮政体制,保障国家粮政意志、任务的传达与落实,以及农村广大物力、财力的征集,为国民政府坚持持久抗战,进而树立在乡村社会的权威发挥了重要作用。国民政府战时粮政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粮政体制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动员与整合。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推行内战建国,将粮政体制异化为掠夺和榨取农民的工具,现代粮政体制反而成为国民政府建构现代国家的巨大负累。行政体制在现代国家建构中只有具有人民性,才能保障行政效能和社会效应的吻合。
-
关键词
国民政府
粮政体制
乡村动员
人民性
-
Keywords
the Nationalist Govemment
Grain administration system
Rural mobilization
People’s na⁃ture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咸丰庚申之变曾国藩集团“拒不北援”说质疑
- 4
-
-
作者
胡忆红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670-673,共4页
-
文摘
1860年曾国藩集团对待北援问题的态度,人们通常认为是"按兵请旨",拒不北援。《北援集议》等相关资料研究发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不足;"请旨"既是曾国藩北上必须要走的程序,又是迫于当时形势的结果;在清廷撤消北援之前,湘军北援各项重要事项均已暗中安排妥当,由此可以证实曾国藩集团并未拖延敷衍,拒不北援。
-
关键词
曾国藩集团
咸丰庚申之变
《归庐谈往录》
《北援集议》
-
Keywords
Zeng Guofan Group
Refuse to go northward for relief
〈Recorded of backing home to talk about〉
〈the debate about going northward for relief〉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