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外交演讲英译中名物化词汇应用研究
1
作者 胡开宝 李苏瑶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F0003,共10页
本文利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语料库,依据语法隐喻和语域分析理论分析中国外交演讲英译中名物化词汇应用的频率、分布和制约因素,并将之与美国外交演讲相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外交演讲英译中名物化词汇应用的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外交演讲,... 本文利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语料库,依据语法隐喻和语域分析理论分析中国外交演讲英译中名物化词汇应用的频率、分布和制约因素,并将之与美国外交演讲相比较。研究表明,中国外交演讲英译中名物化词汇应用的频率显著高于美国外交演讲,尤其是由动词派生的名物化词汇使用频率更高。本文认为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在于中国外交演讲的正式程度高于美国外交演讲、汉英语言之间存在固有差异以及译者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演讲 名物化词汇 外交话语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 被引量:91
2
作者 胡开宝 朱一凡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80,共9页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对莎剧《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的显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本文将显化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研究表明,由于两个译本关注的读... 本文运用语料库方法对莎剧《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的显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本文将显化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研究表明,由于两个译本关注的读者层次、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不同,和梁译本相比,朱译本的显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哈姆雷特》 汉译文本 显化 动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 被引量:41
3
作者 胡开宝 邹颂兵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71,112,共8页
本文详细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及其具体应用,如莎剧汉译本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应用及其动因研究、莎剧汉译本中显化的实证研究以及梁实秋和朱生豪翻译策略应用和翻译风格的比较研究等。作者指出莎士比亚... 本文详细分析了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创建过程及其具体应用,如莎剧汉译本中“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应用及其动因研究、莎剧汉译本中显化的实证研究以及梁实秋和朱生豪翻译策略应用和翻译风格的比较研究等。作者指出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应用研究尚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语料库 创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内涵与意义 被引量:63
4
作者 胡开宝 李鑫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75,共6页
本文在梳理中国形象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路径和研究意义。作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主要涵盖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政治文献... 本文在梳理中国形象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重点分析了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的研究领域、研究路径和研究意义。作者认为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主要涵盖中国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政治文献翻译中的中国形象研究、新闻翻译与中国形象研究、学术著作翻译中的中国形象研究和中国形象的历史演变研究等。该领域的研究不仅使得中国形象研究的方法发生重大变革,拓展并深化了中国形象研究,而且能够有力推动翻译与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翻译对于意识形态的反作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翻译与中国形象 内涵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开宝 谢丽欣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6,共9页
本文基于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作为特殊语域的正式程度,以及英语关系从句的多种语用功能,英语关系从句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 本文基于汉英会议口译语料库,对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英语关系从句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作为特殊语域的正式程度,以及英语关系从句的多种语用功能,英语关系从句在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频繁使用,其应用频率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不相上下。(2)为赢得足够时间以处理源语文本的后续信息,并方便听众理解译文,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的译员比政府工作报告的译者更倾向于将并列的两个汉语单句、名词短语和普通汉语单句等汉语结构译作英语关系从句。(3)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中译自汉语关系从句的英语关系从句应用频率不及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其主要原因在于前者的汉语关系从句往往不长而且结构较为简单,可译为英语关系从句、介词短语、分词短语等不同结构。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汉语关系从句大多由多个并列的单句或短语组成,结构较为复杂,通常只能译作英语关系从句,有时甚至译作多个英语关系从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招待会 汉英口译 英语关系从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与文本效果研究——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44
6
作者 胡开宝 田绪军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共11页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 本文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实义词、第一人称代词"we"以及情态动词等典型词汇应用的角度切入,并与美国国情咨文进行对照,分析200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的语言特征及其文本效果,即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说话主体的看法或印象。研究表明,《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中,高频实义词和we的应用成功描写了中国政府奋发图强、脚踏实地和积极有为等特征。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文本所塑造的关于中国政府的上述印象是译者翻译策略与方法应用和中国政府的作为等因素影响的产物;《政府工作报告》及其英译应当尽量少用高量值情态动词和无主句,以缩短中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英译 语言特征 文本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内涵与意义 被引量:39
7
作者 胡开宝 《山东外语教学》 2019年第4期10-20,共11页
本文从主要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等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构建研究的内涵与意义。本文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语体特征研究、中外外交话语比较研究、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特... 本文从主要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等角度探讨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构建研究的内涵与意义。本文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研究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语体特征研究、中外外交话语比较研究、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研究,以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构建方式和方法研究等4大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领域研究将深化学界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构建的重要性的认识,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构建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外交 话语 构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双语心理词库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开宝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1,共5页
本文从双语心理词库结构及词汇提取等视阈详细分析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即1911-1937年间出版的英汉词典在英语-汉语白话文心理词库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确定了英语和汉语白话文之间语言层面的等值关系,... 本文从双语心理词库结构及词汇提取等视阈详细分析了英汉词典历史文本即1911-1937年间出版的英汉词典在英语-汉语白话文心理词库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本文认为,英汉词典历史文本确定了英语和汉语白话文之间语言层面的等值关系,为当时双语心理词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此外,这些文本还提供了关于英语词汇的准确可靠的全方位信息,成为双语心理词库的信息监控和过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词典历史文本 双语心理词库 语言层面等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词典语体特征研究
9
作者 胡开宝 胡清平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4,8,共5页
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依据 ,从潜在语体特征和情景语境因素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双语词典这一特殊语体的语体特征。本文认为无论是在字系、词汇、句法层次和语篇层次 ,还是在语场、语旨 ,语式等方面 ,双语词典既表现为与单语词典语体相同的... 本文以功能文体学为依据 ,从潜在语体特征和情景语境因素两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双语词典这一特殊语体的语体特征。本文认为无论是在字系、词汇、句法层次和语篇层次 ,还是在语场、语旨 ,语式等方面 ,双语词典既表现为与单语词典语体相同的特征 ,也具有与单语词典语体及其它语体不同的语体特征。研究表明 ,了解双语词典独特的语体特征 ,对提高双语词典编纂的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词典 语体特征 情景语境 句法 词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特征与翻译原则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开宝 李苏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6,共13页
多模态外交话语在宣传外交思想、推进外交工作、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多模态外交话语研究对丰富外交话语研究的内涵和深化外交话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界定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 多模态外交话语在宣传外交思想、推进外交工作、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多模态外交话语研究对丰富外交话语研究的内涵和深化外交话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界定和分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特征及其翻译原则。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政治性、多模态、可视化、匹配性和互动性等,这些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对多模态外交话语的翻译原则产生了影响。在翻译多模态外交话语时需遵循忠实、协调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原则,以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多模态外交话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外交话语 特征 翻译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料库口译研究: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6
11
作者 潘峰 胡开宝 《语言与翻译》 CSSCI 2015年第2期55-61,共7页
语料库口译研究是近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口译研究领域之一,并已产生出相当丰硕的成果。语料库口译研究自发轫以来在语料库建设、口译语言特征、译员风格、口译过程、口译教学及译员培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当前语料库口译研... 语料库口译研究是近十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口译研究领域之一,并已产生出相当丰硕的成果。语料库口译研究自发轫以来在语料库建设、口译语言特征、译员风格、口译过程、口译教学及译员培训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当前语料库口译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局限性,主要包括技术上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需要指出的是,基于语料库的口译研究为相关领域研究带来了积极的革新意义,在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口译研究 问题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双语词典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开宝 《辞书研究》 200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我国与西方语言文化交流活动频繁,作为语言交流活动的特殊产物及媒介的双语词典,也相应地进入了非常活跃的阶段。本文在大量调查考证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时期双语词典编纂的主要特点,并对一些代表作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中国 双语词典 语言文化交流 辞书编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对比——基于语料库的情感分析与主题建模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潼 胡开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本研究聚焦外交事件中的国家身份构建,借助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对比分析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中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媒体报道呈现强烈的积极情感,聚焦外交作用、外交理念、国际角色、经贸交流、政治... 本研究聚焦外交事件中的国家身份构建,借助情感分析和主题建模,对比分析中美媒体“沙伊复交”报道中的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发现二者存在明显差异:中方媒体报道呈现强烈的积极情感,聚焦外交作用、外交理念、国际角色、经贸交流、政治文化交流等多个主题,塑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贡献者、外交纷争的协调者、积极务实的行动者、值得信赖的大国等身份;美方媒体报道的积极情感强度弱于中方,重点聚焦经济利益、外交影响、国际纷争等主题,在以肯定态度认可中国经济强国、外交大国身份的同时,捏造中国利益驱动的生意人身份。此外,国家利益冲突、外交理念差异与媒体价值差异是影响双方对中国国家身份构建的重要动因。本研究利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国家身份进行深度剖析,以期揭示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权力关系,厘清外交事件背后复杂的国际舆论形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身份构建 沙伊复交 媒体话语 情感分析 主题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实践四人谈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开宝 金山 +1 位作者 赵雪琴 毛浩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引起学界的普遍关注。然而,遗憾的是,大家对于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仍存在诸多分歧。为此,本文采用访谈的形式,结合访谈专家介绍的新文科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梳理了外语学科新文科建设的原则、理念与路径。
关键词 外语学科 新文科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泰盐湖资源开采与创新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胡开宝 崔金贵 +1 位作者 张荣 白金香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18年第3期40-43,共4页
文章通过对吉兰泰盐湖的开采状况深入分析,瞄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汇集凝聚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进吉兰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促进盐湖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循环发展、融合发展、科学发展... 文章通过对吉兰泰盐湖的开采状况深入分析,瞄准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全面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汇集凝聚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推进吉兰泰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促进盐湖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循环发展、融合发展、科学发展,让吉兰泰盐湖资源永续造福当地人民,为建设新阿拉善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资源 综合开发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泰盐湖资源开采与地质环境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开宝 潘存峰 张荣 《盐业与化工》 CAS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文章针对吉兰泰盐湖资源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资源与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际资料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 资源 地质环境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议题与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开宝 田绪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17,101,共16页
本文在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缘起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开展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拓展并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翻译共性、翻译规范、翻... 本文在梳理语料库翻译学缘起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应开展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以拓展并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我们认为,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的主要议题包括翻译共性、翻译规范、翻译单位和翻译策略与方法等研究。基于多语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不仅能够克服目前语料库翻译学过于依赖单语或双语语料库的局限,深化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而且可以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翻译理论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推进普通翻译学的构建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语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学 翻译研究 议题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美新闻话语情感策略对比研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尚文博 胡开宝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112,共10页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方法,借助修改后的评价系统情感分析框架,对中美媒体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的情感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媒体运用积极的情感资源构建中国人的感受群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庆过程中的喜悦自...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方法,借助修改后的评价系统情感分析框架,对中美媒体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报道中的情感策略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媒体运用积极的情感资源构建中国人的感受群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参与国庆过程中的喜悦自豪,以及外国政要对合作共赢、密切外交关系的祝愿。这种情感策略建构了中国的国家认同、国际认同以及中华民族认同。而美国媒体将国庆刻画为社会精英的党派狂欢和个人崇拜,还把铭刻的积极情感也引发为消极的判断评价,通过消极评价破坏中国的国家和民族认同。美媒对中方新闻人物进行模糊化,隐藏消息来源,谈论中国的内政,其背后体现的是美国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本研究为新闻话语中的情感研究提供了一个语义分析框架,用于探索媒体如何利用情感塑造国家形象、建构民族认同和表明身份立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媒体 情感策略 评价系统 新闻话语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译学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英译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洋 胡开宝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本文以批评译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三个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在不同时期的我国官方文件以及外媒中的英译。研究发现,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译法较为一致,但对“国”的措辞存在较大差异;“一带一路”... 本文以批评译学为理论依据,采用语料库方法,对比分析三个当代中国外交核心术语在不同时期的我国官方文件以及外媒中的英译。研究发现,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译法较为一致,但对“国”的措辞存在较大差异;“一带一路”在我国有明确的规范译文和禁用译法,外媒总体与我国一致,但也有使用禁用词的情况;“命运共同体”在我国官方文件和外媒中的英译存在相似的历时变化。外交术语的英译特征反映了意识形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翻译主体对术语的认识及其自身的政治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译学 当代中国外交术语 英译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口译译员风格研究——以非流利特征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姜向祎 胡开宝 《外语与翻译》 2020年第2期11-17,I0001,共8页
本文基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平行语料库,以费盛潮和张璐两位译员的译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无声停顿、有声停顿、重复、修正四种非流利特征来考察其风格的异同。本文从标准类符形符比和平均句长等形式参数入手,进一步对非流利特征的类型和... 本文基于记者招待会汉英口译平行语料库,以费盛潮和张璐两位译员的译文为研究对象,通过无声停顿、有声停顿、重复、修正四种非流利特征来考察其风格的异同。本文从标准类符形符比和平均句长等形式参数入手,进一步对非流利特征的类型和语法功能进行比较,以揭示其风格差异。研究发现,费盛潮的口译较为充分,强调信息的准确性,注重提高观众的参与感;而张璐的口译简单而明晰,遵从译语文化和规则,注重维护个人的正面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员风格 非流利 会议口译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