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Upgrade Lattice 被引量:9
1
作者 胡宝清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CSCD 1990年第1期55-60,共6页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e upgrade problem for lattice and first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upgrade lattice,and we discuss some properties of the upgrade lattice and ideals,homomorphisms,upgrade lattic groups on the ... In this paper,we consider the upgrade problem for lattice and first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upgrade lattice,and we discuss some properties of the upgrade lattice and ideals,homomorphisms,upgrade lattic groups on the upgrade lat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格 超空间 论域 幂集 点集拓扑 理想 提升格群 格同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蕴涵代数与有界BCK-代数等价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宝清 《应用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3-234,共2页
在[1]中作者给出了下面的定义. 定义1 一个(2,0)型代数(X,→,0)称为FI代数,如果(?) x,y,z∈X,有 (I<sub>1</sub>) x→(y→z)=y→(x→z), (I<sub>2</sub>) (x→y)→[(y→z)→(x→2)]=1, (I... 在[1]中作者给出了下面的定义. 定义1 一个(2,0)型代数(X,→,0)称为FI代数,如果(?) x,y,z∈X,有 (I<sub>1</sub>) x→(y→z)=y→(x→z), (I<sub>2</sub>) (x→y)→[(y→z)→(x→2)]=1, (I<sub>3</sub>) (x→z)=1, (I<sub>4</sub>) 若x→y=y→x=1,则x=y, (I<sub>5</sub>) 0→x=1,其中 1=0→0. 在[2]中Iseki K引入了BCK-代数,参见[3,4]. 定义2 一个(2,0)型代数(X;*,0)称为BCK-代数,如果(?) x,y,z∈X,有 (Ⅰ) ((x*y)*(x*z))*(z*y)=0, (Ⅱ) (x*(x*y))*y=0, (Ⅲ) x*x=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蕴涵代数 BCK代数 等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符号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郑红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9-232,共4页
地图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的位置及其性质或量值的功能源于其基本结构。本文论证了地图符号由定位点集D和表达点集B构成的结构特点,根据两类点集在点、线、面地图符号中的存在和差异,给出了新的点、线、面地图符号定义。通过三类地图符号表... 地图符号表达制图物体的位置及其性质或量值的功能源于其基本结构。本文论证了地图符号由定位点集D和表达点集B构成的结构特点,根据两类点集在点、线、面地图符号中的存在和差异,给出了新的点、线、面地图符号定义。通过三类地图符号表达功能的分析,阐释了地图符号具有强大的表达功能的结构基础。揭示了地图符号具有定位功能和表达性质特征功能的基本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定位点集 表达点集 结构 功能 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法与ANN的县域喀斯特土地系统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德光 胡宝清 +1 位作者 饶映雪 李文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1-136,共6页
喀斯特土地资源是一类独特的土地资源,只有统筹规划,合理分区才能保障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都安典型喀斯特土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统筹区域土地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功能的原理,以2009年相关分析数据构建自然资源、社会、... 喀斯特土地资源是一类独特的土地资源,只有统筹规划,合理分区才能保障喀斯特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选择都安典型喀斯特土地系统为研究对象,统筹区域土地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功能的原理,以2009年相关分析数据构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类共16项评价指标。根据指标性质,运用效用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网格法将都安县土地系统划分为313个网格单元,以ANN的BP模型进行系统功能分区评价,最后将结果反映在图上。结果显示:都安县喀斯特土地系统可分为生态环境恢复区、保护性开发区、生态经济协调区、人文建设区4个功能区域。据此可以保证喀斯特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使都安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最大化并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分区方法较为科学,反映的结果较为客观,可为其他喀斯特地区的土地利用活动提供参考,但在指标的选取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系统 功能分区 喀斯特 网格法 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格法与ANN的县域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广实 胡宝清 罗华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2-268,共7页
探讨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县域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广西都安县为例,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5年相关分析数据获取各指标数据;将都安县域... 探讨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县域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广西都安县为例,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5年相关分析数据获取各指标数据;将都安县域划分成253个评价网格单元,按照网格单元指标数据提取原理获得的评价网格单元各评价指标数据,根据指标性质,运用效用函数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运用ANN的BP模型进行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绘制评价结果分布图。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5个等级,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法 ANN 喀斯特 土地利用 可持续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洛伦茨曲线的喀斯特县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以广西都安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苏广实 王世杰 +1 位作者 胡宝清 李月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7期13404-13407,共4页
基于喀斯特典型县域——都安瑶族自治县1977年航片数据,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都安县28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疏林地、有林地、草地和沟谷耕地... 基于喀斯特典型县域——都安瑶族自治县1977年航片数据,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采用空间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对都安县28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疏林地、有林地、草地和沟谷耕地在各乡镇分布不均衡,灌丛地、建设用地、裸岩地和坡耕地在各乡镇分布的面积比例大致相等;在时间演变上,坡耕地、裸岩地、建设用地和有林地朝着均匀的方向分布;灌丛地、草地和沟谷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朝着相对集中的方向分布。该结论可为喀斯特县域合理利用土地、石漠化综合防治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伦茨曲线 基尼系数 喀斯特县域 土地利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的理论阐释 被引量:15
7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7-311,共5页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探讨了从地学空间信息到地图符号的双一一映射关系,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性及其认识论价值,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和地图表示的优势,地图空... 地图空间认知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信息变换过程。探讨了从地学空间信息到地图符号的双一一映射关系,地图可视化的核心地位及其派生的重要制图规则,地图符号中相似元素的普遍性及其认识论价值,人类视图形知觉的特点和地图表示的优势,地图空间认知的心理学过程等,对地图空间认知过程给出了系统而科学合理的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空间认知 地学空间信息 地图可视化 地图概括 相似元素 图形知觉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乔俊军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8,共6页
论述了拓扑学和函数论、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图论、集合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形几何、模糊数学等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了多种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的数理地图学作了简要介绍。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广泛应用说明了数学在促进地... 论述了拓扑学和函数论、几何学、代数学、微积分、图论、集合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形几何、模糊数学等在地图学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了多种数学工具和数学方法的数理地图学作了简要介绍。数学在地图学中的广泛应用说明了数学在促进地图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拓扑学 代数学 微积分 集合论 地图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变换的地图符号新定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王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9-512,共4页
制图物体a和地图符号qgf(a)在f、g、q三重拓扑映射下一一对应,其实质是满足某种条件的点集间的变换。通过给定不同的约束条件,分别定义了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从而使这些地图符号获得了精密的数学形式和定量描述。
关键词 依比例符号 不依比例符号 半依比例符号 拓扑映射 变换 约束条件 数学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西昌市降水时间序列变化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占明 胡宝清 +3 位作者 祁晓凡 蒋忠诚 韩清延 闫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678-4682,4685,共6页
利用1951~2008年西昌市降水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昌市季节、年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西昌市中短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8年来西昌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300mm/1... 利用1951~2008年西昌市降水资料,采用回归分析和Morlet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西昌市季节、年降水量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并对西昌市中短期降水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58年来西昌市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300mm/10年;各季节有增有减,春、秋季变幅较大,春季增幅为5.711mm/10年,秋季降幅为-9.635mm/10年;夏、冬季节波动不大。季节、年降水量存在着多重时间尺度下的周期变化特征,多重时间周期尺度相互嵌套,春季的主要振荡周期为4和35年,夏季为3、15和42年,秋季为3、7、11和18年,冬季为4和15年,年降水量为3、7、15和22年。不同时间尺度,具体年份对应的相位不同,降水变化趋势的预测结果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降水时间序列 回归分析 西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与我国主要沿海区域土壤养分的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建兵 蔡芸霜 +4 位作者 冯春梅 盛凯 李宛怡 汪军能 胡宝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55-59,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现状、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与我国主要滨海地区土壤养分性质的差异,服务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与地力提升,丰富我国海岸带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滨海主要农田类型甘蔗、木薯、菜园、水稻... [目的]了解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现状、时间变化特征,以及与我国主要滨海地区土壤养分性质的差异,服务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综合评价与地力提升,丰富我国海岸带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选取广西滨海主要农田类型甘蔗、木薯、菜园、水稻田和抛荒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养分现状特征,并将其与该区第二次土壤普查、我国主要滨海地区(环渤海、黄海、东海)农区土壤养分性质对比分析,探讨该区土壤养分性质30余年的变化和在我国滨海农田土壤养分特征中的地位。[结果]广西滨海农田土壤养分含量整体较低、变异程度高,除有效磷含量为土壤养分等级中的丰富水平外,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为缺乏及以下级别,并整体表现农田系统高于旱地系统。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该区旱地、水田系统及其各土壤养分指标变化各异,旱地系统中全磷含量显著增加,增比为126.73%,但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降比分别达58.29%、38.48%;水田系统的土壤全磷含量有微小增加,但其余养分指标均明显降低,且其降比均达20%以上,呈现出退化趋势。我国沿海地区土壤肥力整体偏低,各地区各养分指标存在较大差异,且各指标在各区的分布也具有较强的变异性(变异系数为15.30%~197.37%),4个比较区中,广西滨海农田土壤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22.21 g/kg)、碱解氮含量(58.77 mg/kg)和有效磷含量(74.78 mg/kg),浙东海积平原区全氮含量(1.33 g/kg)最高,环渤海区速效钾含量(202 mg/kg)最高。[结论]我国滨海地区土壤养分状况较差,人类耕作活动和成土母质是导致现阶段广西滨海农田及其与我国主要滨海地区土壤养分状况差异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我国滨海区土壤地理学、土壤养分形成与演变机理以及高效培肥模式研究,以充分发挥滨海土地后备耕地资源效益,同时防止海岸带区面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时间变化 区域差异 农田 滨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研究——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廖赤眉 胡宝清 +1 位作者 苏广实 莫玉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626-17629,共4页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变化特征。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选取4个植物演替阶段,即乔木、灌丛、灌草丛、草丛的典型样地,对该地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研究植被演替对土壤质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生长情况、土壤养分积累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植被演替 石漠化 澄江小流域 广西都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县域农业发展评价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毓军 胡宝清 唐春桃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95-198,共4页
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出发,构建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县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运用加权函数法对全州县2005—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综合评价,旨在为全... 从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出发,构建包括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县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以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权重,运用加权函数法对全州县2005—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做综合评价,旨在为全州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全州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比率量表可以表达为间隔量表、顺序量表和定名量表的数学证明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业勋 吴丽芳 胡宝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9,共4页
为了使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在地图上得到有效的表示和反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的形式处理制图资料。本文证明了比率量表可以分别以间隔量表、顺序量表和定名量表的形式表示,但定名... 为了使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在地图上得到有效的表示和反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的形式处理制图资料。本文证明了比率量表可以分别以间隔量表、顺序量表和定名量表的形式表示,但定名量表则不能表示为其他的量表形式。揭示了这4种量表,实为以偏序集(A,≤)有条件地表示偏序集(X,≤)的数学本质。指出定名量表属质量特征的概括,而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则属数量特征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名量 顺序量表 间隔量表 比率量表 数学证明 地图概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层次不等权的专题地图现势性度量公式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丽芳 钟业勋 胡宝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8-580,共3页
在专题地图上一般专题要素处于第一层次,与专题相关的要素处于第二层次,而地理要素处于第三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地图符号重要性不同的特点,推导了基于地图符号层次不等权的专题地图现势性度量公式,并以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 在专题地图上一般专题要素处于第一层次,与专题相关的要素处于第二层次,而地理要素处于第三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地图符号重要性不同的特点,推导了基于地图符号层次不等权的专题地图现势性度量公式,并以实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式更为合理和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地图 地图符号层次 地图现势性 不等权 度量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熊小菊 廖春贵 胡宝清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116,共9页
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能力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结合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出了能够反映复合系统及子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2006~2016... 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综合发展能力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讨。结合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构建出了能够反映复合系统及子系统的时空变化特征、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2006~2016年的统计数据,对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指数、协调水平、协调状态和时序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6年,广西西江流域综合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呈"三级阶梯"发展的格局,社会发展两极分化严重,生态发展指数时空差异大;②广西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提升明显,以中低度协调为主;③经济-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度较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要稳定,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水平偏低。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生态系统 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 耦合协调模型 耦合协调度 广西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清嫄 钟业勋 +1 位作者 胡宝清 吴丽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7-120,共4页
对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是获得地物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是制作地图的依据和信息源泉。基于比较法的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模型,由度量对象ai、度量基准i0、度量单位Bi和度量结果 Qi构成。地物的某一物理性质i∈ai,存在度量基准i0,i到i0的距离函... 对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是获得地物相关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是制作地图的依据和信息源泉。基于比较法的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模型,由度量对象ai、度量基准i0、度量单位Bi和度量结果 Qi构成。地物的某一物理性质i∈ai,存在度量基准i0,i到i0的距离函数d(i,i0)包含度量单位Bi的数量即度量结果 Qi。通过对测绘学中的直角坐标、高程、水深、地物的时间坐标(寿命)、质量、温度、卫星激光测距等方面的应用,阐释了地物物理量的度量模型的实用价值和科学解释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量 比较法 度量对象 度量基准 度量模型 测绘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降水年内非均匀性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占明 胡宝清 +3 位作者 闫妍 魏兴琥 江学顶 梁钊雄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分布较均匀的12个雨量站1961年~2011年日降水资料,统计出各站各年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指标,再基于该指标分析区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多年均值、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多水年少水年合成分析的空间... 基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分布较均匀的12个雨量站1961年~2011年日降水资料,统计出各站各年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指标,再基于该指标分析区域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多年均值、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相关性、多水年少水年合成分析的空间分布情况,以期研究区域降水年内非均匀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pcd、pcp均值区域差异明显;pcd呈上升趋势,pcp为下降趋势;多水年与少水年的pcd空间分布比较相似,但多水年与少水年的pcp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时空分布 集中度 集中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审校与错误修改的数学定义及地图质量控制模型 被引量:2
19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1 位作者 边少锋 李厚朴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43-347,共5页
制图物体在制图者认知结构中的拓扑映射即制图主体的观念模型,它是客体的主体建构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现。根据地图符号反映观念模型是否完整或有某种缺失,定义地图符号的正确或错误。错误修改定义为从错误地图符号到正确地图符号的变换。... 制图物体在制图者认知结构中的拓扑映射即制图主体的观念模型,它是客体的主体建构并以概念的形式表现。根据地图符号反映观念模型是否完整或有某种缺失,定义地图符号的正确或错误。错误修改定义为从错误地图符号到正确地图符号的变换。发现错误并标注出来是地图审校的本质特征。基于错误地图符号的有限性和可修改性,建立了传统和现代地图制图中地图质量的控制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观念模型 地图审校 错误修改 地图质量控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钟业勋 胡宝清 朱根雄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4,共4页
根据拓扑学中边界的定义,在定义了陆地地表S陆和海底地表S海的基础上,对山、谷地、盆地等各种基本地貌形态分别给出了数学定义。条件A S陆变换为A S海后,上述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定义可以描述海底的地貌形态,从而构建了一个由小而大、由... 根据拓扑学中边界的定义,在定义了陆地地表S陆和海底地表S海的基础上,对山、谷地、盆地等各种基本地貌形态分别给出了数学定义。条件A S陆变换为A S海后,上述基本地貌形态的数学定义可以描述海底的地貌形态,从而构建了一个由小而大、由陆地到海洋的基本地貌形态数学定义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 陆地地表 海底地表 地貌形态 数学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