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情况分析
1
作者 滕丽婷 谢小华 +4 位作者 曹思敏 曲艳玲 高茂凤 胡守娣 肖仕艳 《内科》 2024年第4期402-406,共5页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特征,为社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21名在大鹏新区葵涌、三溪高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特征,为社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321名在大鹏新区葵涌、三溪高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居民的一般特征、慢性病和慢性病共病患病情况,并分析慢性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21名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居民中,脑卒中风险等级低危44人(13.7%),中危39人(12.1%),高危238人(74.1%);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年龄≥60岁者,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高于年龄≥60岁者;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74.45%,其中男性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腹型肥胖者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非腹型肥胖者(均P<0.05)。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高,建议应用多病共管的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并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慢性病 共病 深圳市 患病率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失能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滕丽婷 谢小华 +4 位作者 曹思敏 高茂凤 胡守娣 肖仕艳 何俞 《内科》 2024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的失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4例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arthel指数... 目的了解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的失能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4例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失能情况。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64例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中,84例出现失能,发生率为51.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失能组(n=84,Barthel指数≤95分)和非失能组(n=80,Barthel指数>95分)在住院天数、年龄、共病情况、营养风险、认知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OR=2.445,95%CI:1.117~5.352)、营养风险(OR=2.801,95%CI:1.037~7.567)、认知障碍(OR=4.462,95%CI:1.476~13.493)、NIHSS评分(OR=1.945,95%CI:1.413~2.676)均是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失能发生率较高,住院天数、营养风险、认知障碍、NIHSS评分是该群体失能的独立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及治疗方案,防止或延缓老年缺血性卒中共病患者发生失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能 缺血性卒中 老年人 共病 影响因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曹思敏 谢小华 +1 位作者 滕丽婷 胡守娣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为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Ovid、EBSCOhos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的文献,进行总结与分析,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结果 共检索获得8个预测模型,国外和国内各4个,主要用于预测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6个月是否发生认知障碍。预测模型纳入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影像学指标等不可干预因素。预测模型均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且尚未被应用于护理工作。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预测模型预测效能较好,但研究较为单一,建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增加可干预因素研究,完善研究设计,应用于护理工作,为高危人群的识别、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