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泛连接蛋白1与介入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
1
作者 黄国强 胡孜阳 +1 位作者 赵永 李雪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浆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Panx-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218例... 目的分析血浆泛连接蛋白1(Pannexin-1,Panx-1)水平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接受急诊PCI的STEMI患者218例,根据PCI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分为正常复流组110例、慢复流组69例和无复流组39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浆Panx-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选择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及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结果无复流组年龄、糖尿病、发病至PCI时间、血小板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P选择素、GPⅡb/Ⅲa、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血小板-淋巴细胞聚集体(PLyA)、血浆Panx-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复流组和慢复流组(P<0.05)。STEMI患者血浆Panx-1水平与P选择素、GPⅡb/Ⅲa、PNA、PMA、PLyA呈正相关(P<0.05,P<0.01)。LDL-C≥3.20 mmol/L、血浆Panx-1>0.88 mg/L为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8,95%CI:1.252~3.858,P=0.006;OR=16.849,95%CI:4.481~63.357,P=0.000)。血浆Panx-1预测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826(95%CI:0.744~0.907,P<0.01)。结论血浆Panx-1水平升高与STEMI患者PCI后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PCI后无复流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数据相关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前瞻性研究 预测 泛连接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秧歌与花鼓关系初探——以“宝山地秧歌”与“陈官短穗花鼓”为例
2
作者 刘耀琳 胡孜阳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0期31-36,共6页
艺术起源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关系是艺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秧歌与花鼓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两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花鼓舞也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尤其... 艺术起源和不同艺术形式的关系是艺术研究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秧歌与花鼓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中两种重要的民间艺术形式。秧歌作为汉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广泛流传于我国北方地区,深受群众喜爱;花鼓舞也是一种广泛流传的舞蹈形式,尤其在南北方交汇地区备受青睐。秧歌和花鼓都以鼓作为伴奏乐器,这两个民间舞蹈形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就其两者溯源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山地秧歌” “陈官短穗花鼓” 艺术形式 联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对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作频次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孜阳 黄国强 伍明秋 《现代医院》 201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中收入的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卡维地洛干预,连续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频次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中收入的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卡维地洛干预,连续服用4周。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生情况、心电图变化、心功能指标、运动能力及预后。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均有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心绞痛临床表现方面,加用卡维地洛干预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 <0. 01);心电图检查方面,使用卡维地洛干预后观察组ST段下降及T波倒置均得到缓解,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心功能增强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 0. 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运动能力显著增强(P <0. 05);使用卡维地洛大大降低了心血管危险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显著(P <0. 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 <0. 05)。结论加用卡维地洛干预对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缓解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提高心功能及运动能力,且危险事件及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单纯性稳定性心绞痛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胡孜阳 何石燃 黄国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87例)、双支病变组(B组, 95例)和三支病变组(C组, 150例),比... 目的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32例经冠状动脉造影术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不同分为单支病变组(A组,87例)、双支病变组(B组, 95例)和三支病变组(C组, 150例),比较性别、年龄、血脂四项指标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三组男女性别比例、吸烟患者所占比例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患者年龄逐渐增大,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36.8%的患者年龄≥60岁, B组有62.1%的患者年龄≥60岁, C组有59.3%的患者年龄≥60岁,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逐渐下降,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多逐渐下降,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及HDL-C水平可能是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年龄的增加及低HDL-C水平可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应变成像获得的左房机械离散度可作为新发房颤的预测指标
5
作者 黄志勇 胡孜阳 +2 位作者 吴杰莹 罗伟权 刘娟娟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11-517,共7页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成像定量评估左房机械离散度与新发房颤的关系,探讨其预测房颤在左房扩大及左房功能障碍之外的增量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1年有房颤风险的376例一般人群作为受试者行心电图检查,随访3年后选取有新发房颤的35例受试者...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成像定量评估左房机械离散度与新发房颤的关系,探讨其预测房颤在左房扩大及左房功能障碍之外的增量价值。方法选取2018~2021年有房颤风险的376例一般人群作为受试者行心电图检查,随访3年后选取有新发房颤的35例受试者作为研究组,在同一队列中选取与研究组相等例数且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未出现房颤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应变成像测量两组的12节段左房应变值,获取并分析两组的左房容积指数(LAVI)、左房泵应变(LAPS)、左房储器应变(LARS)及左房机械离散度(SD-TPS)的差异性。SD-TPS定义为经R-R间期标化的左房各节段储器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校正患者基线资料、LAVI、LAPS、LARS,分析SD-TPS与新发房颤的独立相关性及其增量预测价值。结果两组LAV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5±9.2 mL/m^(2)vs 29.5±8.3 mL/m^(2),P=0.16);研究组的LAPS[(16.6±4.3)%vs(20.6±4.3)%,P<0.01]和LARS[(31.4±7.7)%vs(38.0±7.3)%,P<0.01]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D-TPS高于对照组[(6.3±2.3)%vs(3.9±1.6)%,P<0.01]。调整了CHARGE-AF评分、LAVI和LARS后,SD-TPS仍与新发房颤独立相关(危险比1.26,95%CI=1.10-1.45,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SDTPS预测新发房颤可提供左房容积及左房应变之外的增量价值(P<0.01)。结论从超声应变成像中获得的左房机械离散度可作为新发房颤风险分层的有效预测指标,在预测新发房颤方面可提供左房容积及左房功能障碍之外的增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应变 离散度 左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258例预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丁焕宇 江敏纯 +9 位作者 胡孜阳 谢恩民 徐衡 王海林 于长江 肖飞 刘媛 黄文晖 范瑞新 罗建方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单中心近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TBAD的258例患者资料,男性238例(92.2%),年龄(52.4±10.3)岁。主要... 目的探讨杂交技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的单中心近远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8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应用杂交技术治疗TBAD的258例患者资料,男性238例(92.2%),年龄(52.4±10.3)岁。主要不良事件定义为全因死亡、再次主动脉手术、卒中、脊髓缺血、主动脉破裂、逆撕A型夹层及血管移植物感染;近期结局定义为术后30 d或院内事件。通过Kaplan-Meier分析评估远期生存率及桥血管通畅率。结果手术成功率98.8%(255/258),近期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13.6%(35/258),其中全因死亡18例(7.0%)、再手术3例(1.2%)、卒中13例(5.0%)、脊髓缺血5例(1.9%)、主动脉破裂12例(4.7%)、逆撕A型夹层4例(1.6%)。平均随访(46.1±35.8)个月,随访期间新增主要不良事件37例(15.4%),其中全因死亡22例(9.2%)、再手术13例(5.4%)、卒中6例(2.5%)、主动脉破裂9例(3.8%)、逆撕A型夹层2例(0.8%)、血管移植物感染3例(1.3%)。术后1年、5年和10年生存率为(90.1±1.9)%、(83.9±2.6)%和(77.1±3.8)%,桥血管通畅率为(98.3±0.8)%、(96.2±1.3)%和(87.9±4.5)%。结论杂交技术是治疗TBAD的有效方法,但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需要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杂交技术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