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Eu异常BIF对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成矿作用的制约
1
作者 胡天杨 刘家豪 +3 位作者 刘磊 张创业 李家掀 刘恒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61-2777,共17页
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品位高且伴生组分多等特点。虽然石碌矿区的铁矿石具有苏必利尔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特征,但其中部分铁矿石并不呈现该类型铁建造常有的正Eu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北一和枫树下两个矿体... 海南石碌多因复成Fe-Cu-Co矿床具有成矿规模大、品位高且伴生组分多等特点。虽然石碌矿区的铁矿石具有苏必利尔型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特征,但其中部分铁矿石并不呈现该类型铁建造常有的正Eu异常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北一和枫树下两个矿体中具有负Eu异常(Eu/Eu^(*)=0.47~0.74)铁矿石样品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推测高温条件下高水-岩比的变质作用导致石碌矿区铁矿石的Eu异常发生正异常向负异常的转变。同时,利用LA-ICP-MS测定了铁矿石中磁铁矿和石榴子石的微量元素组成。基于磁铁矿中Ca+Al+Mn及Ti+V等元素含量特征,本文认为高盐度、高氧逸度的热液与磁铁矿中的负Eu异常(Eu/Eu^(*)=0.28~5.68)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石榴子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具有同期同源的热液钙铁榴石属性,且形成石榴子石的热液具有高盐度、高CO_(2)浓度和偏碱性的特征。综合区域构造演化序列,本研究揭示了石碌矿床原始沉积的贫矿在240~210 Ma期间的韧性剪切构造下受到富CO_(2)盆地卤水的叠加改造,最终形成具有负Eu异常特征的富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碌Fe-Cu-Co矿 负Eu异常 多因复成矿床 石榴子石 磁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形成及演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刘磊 康诗胜 +3 位作者 刘恒 胡天杨 周炜鉴 张云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75,共27页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少数保存有大量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及多期次岩浆事件记录的克拉通之一,相关研究对揭示全球太古宙时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归纳总结了5...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范围内少数保存有大量太古宙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及多期次岩浆事件记录的克拉通之一,相关研究对揭示全球太古宙时期壳—幔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笔者等在华北克拉通东南部归纳总结了52个太古宙时期TTG岩石样品的有效地球化学资料。根据地区与岩石成因差异,将样品主要分为3类:霍邱、五河地区低铝、低压型TTG岩石,鲁西(C带)、丰县张河地区中铝、中低压型TTG岩石以及登封地区高铝、高压型TTG岩石。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TTG片麻岩经历了两期明显的地壳生长事件:2.95~2.70 Ga,2.58~2.48 Ga(峰值为约2.52 Ga)。主、微量数据表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的TTG片麻岩主体源于低钾镁铁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并且源区可能受到来自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影响。其中,霍邱、登封地区的TTG分别受到流体、熔体交代作用;鲁西和张河地区则同时受到熔体和流体交代作用。霍邱地区TTG片麻岩形成于约2.70 Ga,成因可能受鲁西地区地幔柱垂向构造的影响;太古宙末期,鲁西及张河地区与登封地区TTG片麻岩的形成具有一定联系,主要表现为受洋内岛弧地体侧向的洋内俯冲与弧陆碰撞增生控制,并经历了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G片麻岩 壳—幔相互作用 华北克拉通 弧陆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的绿色偏好、企业绿色创新与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天杨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7-62,共6页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 资本市场支持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引导社会融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为考察中国资本市场是否具备绿色偏好及其经济效果,文章选取中国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数据及企业财务、绿色专利等相关数据并结合事件研究、多元回归和工具变量法,检验了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能否吸引资本市场投资,并为企业的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发现,短期来看,资本市场存在绿色偏好,对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有正向激励反应,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前后3天时间窗口内获取了5%~7%左右的股票累积超额收益。长期结果表明,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拥有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机制检验认为,发行绿色债券的上市企业将更多资金向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研发倾斜,拥有更多的绿色专利产出,从而提升了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市场反应 绿色专利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花岗岩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贵仁 李建中 +2 位作者 胡天杨 张玉炘 舒彪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86-1992,共7页
为查明温度对花岗岩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DRE-2C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花岗岩温度从常温到110℃下的饱和和干燥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完整花岗岩和单裂隙花岗岩在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导热系数... 为查明温度对花岗岩导热系数的影响,基于DRE-2C导热系数测试仪测试花岗岩温度从常温到110℃下的饱和和干燥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完整花岗岩和单裂隙花岗岩在干燥和饱和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当到达一定温度后,随着温度升高,导热系数的变化幅度较为缓慢;对比饱和状态和干燥状态下的完整花岗岩和单裂隙花岗岩,均可发现在相同温度下饱和状态下的岩样导热系数大于干燥状态下的导热系数。平直光滑的单裂隙花岗岩在裂隙充满水的情况下,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效导热系数与花岗岩在不同温度下导热系数和厚度以及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 温度 导热系数 单裂隙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造山带西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来自湘西怀化辉绿岩中辉石、黑云母成分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炜鉴 胡天杨 +1 位作者 刘磊 黄德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7-913,共17页
关于江南造山带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背景素有地幔柱—裂谷模型、岛弧模型及板块—裂谷模型之争,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的具体时间,以及聚合后裂解的动力学环境。笔者等选取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怀化地区~788 Ma辉绿岩中的单... 关于江南造山带的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背景素有地幔柱—裂谷模型、岛弧模型及板块—裂谷模型之争,其争论的焦点在于扬子与华夏板块碰撞的具体时间,以及聚合后裂解的动力学环境。笔者等选取江南造山带西段湘西怀化地区~788 Ma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和黑云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精确测定,以期进一步约束该地区的成岩构造背景。怀化辉绿岩中的单斜辉石可分为普通辉石和透辉石两种,根据单斜辉石的n(Ca)/n(Al)值(3.48~7.15)和高w(Ti)/w(Eu)值(>1500)的特征,笔者等判断江南造山带西段的新元古代地幔可能遭受了硅酸盐熔体和俯冲流体的多重交代作用。单斜辉石温压计的估算结果表明,普通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080~1112℃,结晶压力0.3~0.6 GPa,对应的深度为9.1~20.8 km;而透辉石的结晶温度为1237~1274℃,结晶压力1.0~1.32 GPa,对应的深度为31.8~42.6 km。综合单斜辉石和黑云母的微量元素特征(单斜辉石的Al、Ti、Ca、Na等元素和黑云母的Mg、Fe等元素)、岩浆系列和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区的亚碱性拉斑玄武质岩浆来自于上地幔顶部与地壳结合的部位,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板内碱性玄武质岩岩浆上升到浅部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结合区域的构造演化特征,笔者等提出一种三阶段的改进板块—裂谷模型,用以描述江南造山带西部的新元古代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造山带 怀化 辉绿岩 辉石 黑云母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