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以欧亚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性(下)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德里克
胡大平(译)
-
机构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3,共7页
-
文摘
在现代性反思过程中清理欧洲中心主义遗产,并不意味着转入其他地方中心主义立场,而应从欧亚大陆在现代性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作用入手。正是从这一角度看,当前的全球状况并非简单地源自现代性早期阶段——即欧洲主导的现代性——的发展,而是包括亚洲和其他地方参与的结果,特别是,在这一阶段上的现代性,直接提出了根据多样的和别样的现代性来否定先前遗产的要求。在这一意义上,用"全球现代性"来描述当前状况具有更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既有现代性历史叙事的反思,提出了以欧亚视角重新审视现代性的理论空间及其界限。
-
关键词
历史叙事
欧亚视角
全球现代性
-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
-
题名承认与正义--多元正义理论纲要
被引量:77
- 2
-
-
作者
阿克塞尔·霍耐特
胡大平(译)
陈良斌(译)
-
机构
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
不详
-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9-87,共9页
-
文摘
在本文中,霍耐特概述了多元正义的理论。在论述的过程中,他没有从如何消除不平等的角度论述,而是从回避羞辱或蔑视的角度来讨论。他深信承认理论的正义构想所显示的社会不公的体验总是与公认的合理的承认没有得到认可有关。在文章中,霍耐特对南希.弗雷泽的研究方法持保留意见,即承认和再分配被分离成为两个概念总体,实现参与式平等的目标。相反,他觉得应该有一个关于认同形成的更细致的概念,这样,参与公共领域的活动意味着能够毫无羞愧地去参与,能够以一种自愿的形式来展示他或她个性的潜能,从而才能形成个体认同。从这个角度,霍耐特指出如果想获得个体认同,则人们必须获得的三种承认领域是:爱,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
-
关键词
尊严
正义
承认
再分配
自我实现
-
分类号
D08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