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渣油加氢装置长周期运转催化剂积炭特征
1
作者 浦宁 杨清河 +5 位作者 胡大为 聂红 忻睦迪 何文会 曹晓娜 向彦娟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1,共6页
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中,渣油进料依次通过保护剂、脱金属剂床层,去除机械杂质并脱除大部分的金属元素后进入过渡剂和脱硫剂床层。积炭是过渡剂和脱硫剂失活的重要原因。采集国内某石化企业渣油加氢装置实际长周期运转的卸出剂,采用热重... 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中,渣油进料依次通过保护剂、脱金属剂床层,去除机械杂质并脱除大部分的金属元素后进入过渡剂和脱硫剂床层。积炭是过渡剂和脱硫剂失活的重要原因。采集国内某石化企业渣油加氢装置实际长周期运转的卸出剂,采用热重分析与质谱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过渡剂和脱硫剂的积炭特征,结果表明,沿着物流方向,积炭燃烧失重温度明显升高,随着渣油加氢深度的增加,在催化剂上形成的积炭也逐渐由软炭向硬炭转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表明,积炭中C元素包括sp^(2)形态、sp^(3)形态以及C—O或C=O结构。电子探针微区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积炭的分布是均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催化剂 积炭 热重分析 质谱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渣油固定床加氢脱金属反应特性差异
2
作者 邵志才 胡大为 戴立顺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2,共5页
利用镍含量较高、钒含量较低(镍、钒质量分数分别为36.6μg/g和19.2μg/g)的A原料及镍含量较低、钒含量较高(镍、钒质量分数分别为23.8μg/g和83.0μg/g)的B原料,在同一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上,采用相同催化剂级配方案,在体积空速为0.23 h... 利用镍含量较高、钒含量较低(镍、钒质量分数分别为36.6μg/g和19.2μg/g)的A原料及镍含量较低、钒含量较高(镍、钒质量分数分别为23.8μg/g和83.0μg/g)的B原料,在同一固定床加氢试验装置上,采用相同催化剂级配方案,在体积空速为0.23 h^(-1)、反应器入口氢分压为15.0 MPa、氢油体积比为700、平均反应温度为375.5℃的条件下开展渣油加氢试验,结果表明:与加工A原料相比,加工B原料时加氢脱镍率高4.00百分点,加氢脱钒率高8.71百分点,加氢脱金属(镍+钒)率高9.41百分点。比较加工镍含量较高、钒含量较低渣油的工业固定床加氢装置U1与加工镍含量较低、钒含量较高渣油的工业固定床加氢装置U2发现:与U1装置相比,U2装置的加氢脱镍率高4.52百分点,加氢脱钒率高8.18百分点,加氢脱金属(镍+钒)率高9.52百分点。为了提高固定床渣油加氢脱金属率,实验室应研发胶质和沥青质转化能力更高的催化剂及级配方案并应用于工业装置中,工业装置可优先加工或适当掺炼镍与钒质量分数之比较低的原料,也可适当掺炼高芳香性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原料 加氢脱镍 加氢脱钒 加氢脱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化铝载体的扩孔及改性 被引量:27
3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聂红 石亚华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9,共4页
研究了不同烧结剂对氧化铝载体孔隙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多种烧结剂均能改进载体的孔体积及孔径,但不同烧结剂烧结性能的差异导致载体的孔隙及物相结构有很大不同。烧结剂烧结能力太强,氧化铝容易发生相变,同时比表面积损失... 研究了不同烧结剂对氧化铝载体孔隙及物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多种烧结剂均能改进载体的孔体积及孔径,但不同烧结剂烧结性能的差异导致载体的孔隙及物相结构有很大不同。烧结剂烧结能力太强,氧化铝容易发生相变,同时比表面积损失严重;烧结能力适中,则有利于载体孔体积和孔径的增加,而且载体的物相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同时适量的烧结剂可以明显降低载体的酸性,有利于提高相应催化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体积 氧化铝载体 改性 活性氧化铝 物相结构 烧结性能 孔径 严重 适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的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4
4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戴立顺 赵新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5,共5页
通过优化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扩散性能与反应性能、催化剂成本与使用性能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功开发了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与第二代RHT系列催化剂相比,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金属和加氢脱残... 通过优化催化剂的活性与稳定性、扩散性能与反应性能、催化剂成本与使用性能等,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成功开发了第三代渣油加氢RHT系列催化剂。与第二代RHT系列催化剂相比,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加氢脱金属和加氢脱残炭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催化剂长周期运转的稳定性也得到明显改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第三代RHT系列催化剂的性能优于目前使用的催化剂产品,有利于渣油加氢与FCC组合工艺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RHT系列催化剂 脱硫 脱金属 脱残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SO_2的还原 被引量:11
5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2 位作者 马智 齐晓周 张黎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体空速对反应影响不大 ,不同的物料配比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 ,当CO∶SO2 =2时 ,最有利于单质硫生成。研究证明 ,金属硫化物是催化SO2 还原反应的活性相 ,该活性相的形成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氧化物 Γ-氧化铝 负载型催化剂 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孙淑玲 牛传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饱和浸渍法分别制得含磷及不含磷的MoCoNi/Al_2O_3渣油加氢催化剂,采用科威特常压渣油为原料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TPR、DRS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 采用饱和浸渍法分别制得含磷及不含磷的MoCoNi/Al_2O_3渣油加氢催化剂,采用科威特常压渣油为原料对催化剂性能进行评价,并通过TPR、DRS等方法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磷对MoCoNi/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及活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MoCoNi/Al_2O_3催化剂相比,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在渣油加氢反应中具有更高的杂质脱除能力,而且催化剂加氢活性的提升改善了加氢后产品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整体性能;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活性组分的低温还原性提高,增加了八面体配位钼物种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添加磷的MoCoNiP/Al_2O_3催化剂的孔体积和比表面积有所损失,不利于催化剂容金属能力的提升,但反应后催化剂表面的积炭量没有发生变化,说明催化剂的抗积炭性能得到了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煤的表面特性研究煤燃烧过程 被引量:14
7
作者 胡大为 吴争鸣 +1 位作者 李凡 谢克昌 《煤炭转化》 CAS CSCD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对煤燃烧过程中表面结构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作了评述。通过对不同表征煤表面结构特性手段和方法进行比较,对近年来表面分形结构理论在煤燃烧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分析,进行了煤表面结构特征与煤燃烧特性的关联,以期对煤的燃烧过程... 对煤燃烧过程中表面结构特性及其对燃烧过程的影响作了评述。通过对不同表征煤表面结构特性手段和方法进行比较,对近年来表面分形结构理论在煤燃烧研究中应用情况的分析,进行了煤表面结构特征与煤燃烧特性的关联,以期对煤的燃烧过程有一个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结构 分形 燃烧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流式渣油加氢催化剂的开发及工业放大 被引量:15
8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刘滨 牛传峰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RUF系列催化剂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开发的专用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了新型催化材料,具有孔体积大、孔径大、强度好的特点。与同类催化剂相比,RUF 系列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杂质脱除能力,以沙特轻质减压渣油掺20%VG... RUF系列催化剂是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开发的专用催化剂。该催化剂采用了新型催化材料,具有孔体积大、孔径大、强度好的特点。与同类催化剂相比,RUF 系列催化剂具有优良的杂质脱除能力,以沙特轻质减压渣油掺20%VGO混合油为原料,催化剂的脱金属、脱硫及脱残炭率分别达到74.5%,64.4%,37.3%。1500 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完全可满足上流式渣油加氢工艺的要求。工业放大催化剂的性能达到实验室制备样水平,并略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加氢催化剂 活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活性缓释功能的渣油加氢催化剂RDM-203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大为 王振 +5 位作者 杨清河 聂红 户安鹏 孙淑玲 韩伟 邓中活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6,共6页
基于Ni-Mo活性体系,通过设计新的活性相结构及合成工艺路线,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了具有活性缓释功能的渣油加氢催化剂RDM-203。以茂名常压渣油为原料,催化剂RDM-203稳定运转的脱硫率比上一代催化剂RDM-33C提高了5百分... 基于Ni-Mo活性体系,通过设计新的活性相结构及合成工艺路线,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开发了具有活性缓释功能的渣油加氢催化剂RDM-203。以茂名常压渣油为原料,催化剂RDM-203稳定运转的脱硫率比上一代催化剂RDM-33C提高了5百分点,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明显提升。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RDM-203中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有所增强,四面体钼物种的比例明显增加,催化剂中易还原及难还原组分大幅度减少,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明显改善;催化剂硫化后,在反应初期,活性组分的硫化度以及NiMoS活性相结构的数量随着反应进行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构特征使催化剂具有活性缓释的技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催化剂 活性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劣质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RDM-36的开发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大为 杨清河 +1 位作者 邵志才 刘滨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3,共5页
根据高金属含量劣质渣油加氢反应的特点,通过开发新型载体材料优化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采用新的活性组分负载方法提高催化剂的容金属能力、对催化剂表面性质进行改性提高催化剂反应的稳定性等多方面设计,成功开发了新型脱金属催化剂RDM... 根据高金属含量劣质渣油加氢反应的特点,通过开发新型载体材料优化催化剂载体的孔结构、采用新的活性组分负载方法提高催化剂的容金属能力、对催化剂表面性质进行改性提高催化剂反应的稳定性等多方面设计,成功开发了新型脱金属催化剂RDM-36。RDM-36催化剂在劣质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表现出优良的脱金属及沥青转化性能。寿命试验结果表明,RDM-36催化剂可实现固定床工艺条件下对高金属含量劣质原料的长周期加工运转,提高固定床渣油加氢装置对劣质原料油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劣质渣油 加氢脱金属 催化剂 孔结构 负载方法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对SO_2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何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52-457,共6页
研究了在γ Al2 O3 上负载的铁系钙钛矿的结构特征 ,发现B位掺杂Cu和Co后 ,虽然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但由于Cu2 + 、Co3 + 离子的加入 ,使活性组分与SO2 键合作用加强 ,提高了还原SO2 过程中CO氧化反应的难度 ,导致催化剂还原S... 研究了在γ Al2 O3 上负载的铁系钙钛矿的结构特征 ,发现B位掺杂Cu和Co后 ,虽然提高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 ,但由于Cu2 + 、Co3 + 离子的加入 ,使活性组分与SO2 键合作用加强 ,提高了还原SO2 过程中CO氧化反应的难度 ,导致催化剂还原SO2 的活性下降 ;在A位掺杂Sr后 ,由于缺陷的有序化反而导致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下降 ,也导致其还原SO2 性能的下降 ;XRD结果显示 ,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了钙钛矿结构 ,因而特殊的化学结构使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XPS结果表明 ,催化剂表面不同的硫物种对反应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铁钙钛矿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何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the activity for SO 2 reduction over LaFeO 3/γ-Al 2O 3 is as high as that over non-supported catalyst. The substitution of Sr for La and Cu, Co for Fe decreased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especially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烟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微囊复合建材制备及储放热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大为 小芳 林丽莹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64-670,共7页
通过采用微乳化技术,将水分散于常温相变储能石蜡中;应用膜孔法,以海藻酸钠包封常温相变石蜡,制得储能微囊;将微囊与石膏基体复合后,制备得到储能建筑材料.研究发现:储能微囊为球形,其粒度分布范围窄;相变含水石蜡微囊储能建筑材料的储... 通过采用微乳化技术,将水分散于常温相变储能石蜡中;应用膜孔法,以海藻酸钠包封常温相变石蜡,制得储能微囊;将微囊与石膏基体复合后,制备得到储能建筑材料.研究发现:储能微囊为球形,其粒度分布范围窄;相变含水石蜡微囊储能建筑材料的储能密度得到显著提高,在低于常温相变石蜡固-液相变温度下,其导热系数减小,储/放热时间明显延长,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响应滞后时间加大,维持恒定温度的时间得到较大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 微囊 建筑材料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基含水定形相变材料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大为 小芳 林丽莹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5,共3页
以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进行复配制得低熔点石蜡,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表面活性剂,将水分散于低熔点石蜡中,然后加入环氧树脂,制得含水型树脂基定形相变材料。显微分析显示,石蜡和水的包合体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分散的石蜡粒径基本... 以固体石蜡和液体石蜡进行复配制得低熔点石蜡,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表面活性剂,将水分散于低熔点石蜡中,然后加入环氧树脂,制得含水型树脂基定形相变材料。显微分析显示,石蜡和水的包合体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分散的石蜡粒径基本上在10μm以下,包合体中水呈梭型,包合体粒径分布范围窄;相变过程无脱离现象,材料生产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形相变 低熔点石蜡 包合体 环氧树脂基 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对CO还原SO_2到单质硫铁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韩森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研究了四种载体MgO ,α Al2 O3 ,γ Al2 O3 ,Ce γ Al2 O3 负载Fe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结果发现 ,以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上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相同的顺序 ,即Ce γ Al2 O3 >γ Al2 O3 >α Al2 O3 >MgO。BET表面积... 研究了四种载体MgO ,α Al2 O3 ,γ Al2 O3 ,Ce γ Al2 O3 负载Fe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结果发现 ,以不同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上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相同的顺序 ,即Ce γ Al2 O3 >γ Al2 O3 >α Al2 O3 >MgO。BET表面积测试表明 ,比表面较大的载体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而XRD结果证明 ,催化剂的活性大小关键取决于反应过程中是否形成了催化活性相FeS2 ,只有生成FeS2 的催化剂才会在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活性 ,TPR和TG实验证实 ,催化剂表面氧化还原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形成FeS2 ,从而在反应过程中表现的活性也越高 ,Ce对γ Al2 O3 的改性一方面促进了反应过程中活性相FeS2 的形成 ,另一方面为反应提供了所需的氧空位 ,使整个反应表现出中间产物机理和氧空位机理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 Fe催化剂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RDM-3的研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大为 牛传峰 +1 位作者 杨清河 刘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1,共3页
根据渣油加氢脱金属的反应机理,设计并制备了更适合于脱金属反应的催化剂载体,使催化剂的孔体积及孔径明显增加,表面酸性大幅度降低,改善了催化剂的扩散性能及反应的稳定性;同时优化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使新型脱金属催化剂RDM-... 根据渣油加氢脱金属的反应机理,设计并制备了更适合于脱金属反应的催化剂载体,使催化剂的孔体积及孔径明显增加,表面酸性大幅度降低,改善了催化剂的扩散性能及反应的稳定性;同时优化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使新型脱金属催化剂RDM-3的各项杂质脱除性能明显提高。工业放大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稳定,其脱金属性能略好于实验室制备的催化剂,适合于大规模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加氢 催化剂 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土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与土壤透气性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胡大为 小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5-148,共4页
采用数字显微系统测定了部分华南地区土壤中粘土颗粒群粒径分布分形维数值,提出了土壤中粘土颗粒群粒度分布分形维数的几何法计算模型,并就这种分形维数与土壤比表面积和土壤透气性等性质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粘土颗粒群分形维 几何算法模型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粉体颗粒流动性分形维测试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大为 小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5-58,共4页
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适合于数字显微方法测定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食品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 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能很好的表征颗粒群粒度分布。本文通过建立适合于数字显微方法测定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的数学模型,探讨食品粉体流动参数与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食品粉体颗粒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可以用于表征食品粉体流动性,各流动性表征参数与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采用粒度分布分形维数值作为食品粉体流动性能的评价指标。形成了可靠、简洁的食品粉体流动性能测试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流动性 卡尔指数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纳米Fe_3O_4颗粒磁流体的传动性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大为 王燕民 潘志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985-1988,共4页
选用无规则、正八面体和六方片状形貌的纳米Fe3O4磁性颗粒制备的磁流体,通过设计、组装磁流体传动性能测试仪,探讨了磁流体传动性能与传动盘间距、传动盘之间的转速差的关系,并研究了磁流体中纳米磁性颗粒的形貌对磁流体传动性能的影响... 选用无规则、正八面体和六方片状形貌的纳米Fe3O4磁性颗粒制备的磁流体,通过设计、组装磁流体传动性能测试仪,探讨了磁流体传动性能与传动盘间距、传动盘之间的转速差的关系,并研究了磁流体中纳米磁性颗粒的形貌对磁流体传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传动盘间隙一定时,磁流体传递扭矩的大小在磁性粒子未达到其饱和磁化强度时,传递扭矩大小随感应磁场强度增大而迅速增大,但随着磁感应强度的进一步加大,磁性粒子逐步达到其饱和磁化强度,磁流体传递扭矩大小的增长减缓,最后几乎不再增大;传动盘之间的间隙对磁流体传递扭矩的大小影响很大,间隙越大,传递的扭矩越小;传动盘之间的转速差对磁流体传递扭矩的大小影响较小,在低转速差下传递的扭矩随转速差的增加而有所增加,但超过一定的转速差后,由于磁流体的剪切稀化效应,传递的扭矩将有所减小。另外,磁流体中磁性粒子的形貌对磁流体传递扭矩的大小有一定的影响,正八面体形貌的磁性粒子相对于无规则和六方片状形貌的磁性粒子,其磁流体能够传递更大的扭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 磁性粒子 传动性能 正八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菱PLC核心控制的气动式充填包装机设计
20
作者 胡大为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本文根据现代膏体包装的特点,利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对物料的准确定量充填。系统可靠性好,操作简便,适用性强。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 包装机 物料 充填 膏体 推广使用 操作 气动 核心控制 三菱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