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钠离子电池正极预钠化技术进展
1
作者 李昱 李丹丹 +4 位作者 谢飞 唐彬 容晓晖 梁沁沁 胡勇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48-1757,共10页
钠离子电池凭借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势,被视作下一代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储能器件。预钠化技术可通过引入额外的钠源,对首周充电时因生成界面而不可逆消耗的钠离子进行有效补充,进而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能量密度,在钠离子电... 钠离子电池凭借原材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等优势,被视作下一代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储能器件。预钠化技术可通过引入额外的钠源,对首周充电时因生成界面而不可逆消耗的钠离子进行有效补充,进而有效提升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能量密度,在钠离子电池的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预钠化技术主要分为负极预钠化技术和正极预钠化技术。正极预钠化技术里的自牺牲型补钠剂预混法,操作简便,无需额外增加设备,有利于大规模推广。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补钠剂的分类,然后梳理了这一方法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涵盖生产储存环节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问题、电极制造过程中补钠剂的碱性以及粒径大小的问题,以及电池循环时补钠剂分解电位过高、补钠剂分解产物对电池体系的影响,补钠剂分解后形成的孔洞对极片产生的影响等问题。随后,本文归纳了近年来预钠化相关文献与专利中对应的解决方案,还对这一方法在无负极电池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最后,本文对未来补钠剂的开发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有望为正极预钠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预钠化 自牺牲型补钠剂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锡基合金类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钊 梁沁沁 +6 位作者 李玉婷 谢飞 唐彬 李建新 陆雅翔 陈爱兵 胡勇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3-897,共15页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 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接收并储存钠离子的重任从而影响电池的储能密度、功率密度、循环稳定性等。以锡为代表的合金类负极材料具有合适的电位和较高的理论比容量,是钠离子电池体系极具竞争力的负极材料。然而锡基负极,像合金类负极一样,具有钠化体积膨胀严重致颗粒粉化并失去电接触、固态电解质中间相不稳定、循环稳定性不佳等问题。本文通过对近期相关文献的分析,评述了钠离子电池领域锡基负极的研究现状,包括纯锡、锡碳复合、氧化锡、硫化锡、硒化锡、磷化锡等材料,并揭示了锡基合金类负极容量衰减的共性以及应对的改性策略。综合分析表明,针对锡基负极材料特点的活性物质的纳米化、相变过程调控和结构设计;对导电碳和黏结剂等非活性物质的改性与复合结构设计;电解质设计以及超高载量的锡箔形式负极等策略确实可以提升比容量、载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等指标。众多策略对将在未来应用于钠离子电池体系,实现稳定、高倍率性能和高能量密度的锡基负极材料提出了合理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锡基负极 合金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8
3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40 位作者 徐玉杰 徐德厚 王亮 周学志 陈满 胡东旭 阎景旺 李先锋 胡勇胜 安仲勋 刘语 肖立业 蒋凯 钟国彬 王青松 李臻 戴兴建 张宇鑫 俞振华 宋振 彭煜民 马一鸣 郭欢 王星 周鑫 胡傲伟 张弛 相佳媛 张浩 刘为 岳芬 张长昆 谢飞 夏恒恒 杨重阳 邱清泉 艾巍 李浩秒 刘轩 梅文昕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9-1397,共39页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 本文对2023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得出了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储能新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3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保持了全球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最为活跃的国家地位,中国在储能领域发表SCI论文数、申请专利数、装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展望2024年,中国储能技术有望继续高速发展,同时总体上需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3+)抑制具有阴离子氧化还原活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压衰减
4
作者 胡紫霖 牛耀申 +1 位作者 容晓晖 胡勇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56,共3页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 由于钠资源丰富,钠离子电池在大规模储能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在正极材料中引入适量的阴离子氧化还原可以有效地提升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减少高成本过渡金属元素如V、Co和Ni等的用量。有研究表明,材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逆的氧损失以及Mn^(4+)/Mn^(3+)氧化还原的激活,导致了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持续的电压衰减。本工作通过在Na_(x)[Li,Ni,Mn]O_(2)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引入Ni^(3+)作为Mn^(4+)/Mn^(3+)氧化还原屏障,利用Ni^(3+)/Ni^(2+)的氧化还原代替Mn^(4+)/Mn^(3+)的氧化还原,成功抑制了材料的电压衰减。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改性材料在不损失容量的前提下,循环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也验证了Ni3^(+)的引入有利于维持材料多周循环后Mn价态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阴离子氧化还原 电压衰减 单相固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碳材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勇胜 徐庆 陈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0-51,共2页
评述和讨论了卡宾、富勒烯和碳纳米管等新型碳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质及潜在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碳材料 卡宾 富勒烯 碳纳米管 制备 结构 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红色文化融入 被引量:10
6
作者 胡勇胜 唐华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1,共3页
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各项建设的动力引擎。在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现实所需,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客观使然。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依托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物... 文化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各项建设的动力引擎。在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中,融入红色文化既是现实所需,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客观使然。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依托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物质文化,分别从精神层、规范层和外表层三个层面展开系统性的文化建设活动,是深入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有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组织 党组织文化建设 红色文化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课队伍与学工队伍协同发展机制探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勇胜 唐华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3,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核心力量,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非协同性问题。从抓好队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把握队伍建设"四道"关口,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队伍内生需求互补,建立... 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系统中的核心力量,系统中存在着诸多非协同性问题。从抓好队伍顶层规划设计,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把握队伍建设"四道"关口,建立协同培养机制;推动队伍内生需求互补,建立协同动力机制等方面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是解决两支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非协同性问题的根本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 学生工作队伍 协同发展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8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29 位作者 马文涛 徐玉杰 王志峰 陈满 胡东旭 李先锋 唐西胜 胡勇胜 马衍伟 蒋凯 钱昊 王青松 王亮 张新敬 王星 徐德厚 周学志 刘为 吴贤章 汪东林 和庆钢 马紫峰 陆雅翔 张雪松 李泉 索鎏敏 郭欢 俞振华 梅文昕 秦鹏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52-1076,共25页
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 本文对2021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得出了2021年中国储能技术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也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研发和示范的主要核心国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1
9
作者 陈海生 李泓 +53 位作者 徐玉杰 陈满 王亮 戴兴建 徐德厚 唐西胜 李先锋 胡勇胜 马衍伟 刘语 苏伟 王青松 陈军 卓萍 肖立业 周学志 冯自平 蒋凯 尉海军 唐永炳 陈人杰 刘亚涛 张宇鑫 林曦鹏 郭欢 张涵 张长昆 胡东旭 容晓晖 张熊 金凯强 姜丽华 彭煜民 刘世奇 朱轶林 王星 周鑫 欧学武 庞全全 俞振华 刘为 岳芬 李臻 宋振 王志峰 宋文吉 林海波 李杰才 易斌 李福军 潘新慧 李丽 马一鸣 李煌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6-1552,共37页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 本文对2022年度中国储能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三方面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2022年中国储能领域的主要技术进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新型储能技术、集成技术和消防安全技术等。结果表明,2022年中国储能技术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集成示范方面均有重要进展,中国已成为世界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最活跃的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钠离子电池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方铮 曹余良 +2 位作者 胡勇胜 陈立泉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随着人们对新能源和环境的重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逐渐扩展到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这势必增加了锂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在锂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必然难以降低,使其在大规模储能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室温钠离子电池由... 随着人们对新能源和环境的重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逐渐扩展到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这势必增加了锂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在锂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锂离子电池原材料成本必然难以降低,使其在大规模储能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而室温钠离子电池由于其资源丰富、成本低、能量转换效率高、循环寿命长、维护费用低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室温钠离子电池材料选择和原材料成本进行了分析,并与当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体系进行对比,从电池经济性角度表明室温钠离子电池是大规模储能领域的优秀备选电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 电池成本 钠离子电池 经济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及抗疫病QTL定位 被引量:29
11
作者 安静 胡勇胜 +2 位作者 张宝玺 毛胜利 王立浩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12,共4页
以抗疫病材料perennial和感疫病材料83-60杂交得到的F2群体144个单株为试材,利用AFLP、RAPD、SSR等分子标记,采用JoinMap3.0构建辣椒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12个连锁群,70个标记位点,其中AFLP标记54个,RAPD标记15个,SSR标记1个,覆... 以抗疫病材料perennial和感疫病材料83-60杂交得到的F2群体144个单株为试材,利用AFLP、RAPD、SSR等分子标记,采用JoinMap3.0构建辣椒分子连锁遗传图谱,该图谱包括12个连锁群,70个标记位点,其中AFLP标记54个,RAPD标记15个,SSR标记1个,覆盖长度为429.02cM,平均图距为6.13cM,连锁群长度在4.30~85.85cM之间。对F2群体进行辣椒疫病的室内人工接种,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0软件进行QTL分析,在第4连锁群上检测到两个QTL,解释表型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9.5%和1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遗传图谱 抗疫病 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学纤维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勇胜 陈文 徐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4-65,共2页
介绍了各类新型光学纤维即红外光学纤维、聚合物光学纤维、液芯光学纤维、激光光学纤维及传感光学纤维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光纤材料 红外光纤 聚合物光纤 液芯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化探索 被引量:49
13
作者 容晓晖 陆雅翔 +5 位作者 戚兴国 周权 孔维和 唐堃 陈立泉 胡勇胜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515-522,共8页
近年来,对低成本储能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加入到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探索的事业中来,钠离子电池以可观的速度在近10年内快速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锂资源形势,尤其是我国锂资源存在的潜在风险;... 近年来,对低成本储能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加入到钠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探索的事业中来,钠离子电池以可观的速度在近10年内快速成长。本文首先分析了全球锂资源形势,尤其是我国锂资源存在的潜在风险;随后回顾了钠离子电池的前世今生,并着重介绍了近些年全球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现状。根据本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提炼出了钠离子电池在成本、性能等方面的7大优势,这些优势使钠离子电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最后重点介绍了本研究团队在铜基层状氧化物正极和无定形碳负极等低成本电极材料研发及其工程化放大,以及钠离子电池研制和示范应用方面的工作。钠离子电池的成功示范证明了其实际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电极材料、电解液、制造和成组工艺以及电池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有望进一步提升钠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尽快实现在低速电动车、数据中心后备电源、通讯基站、家庭/工业储能、大规模储能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在锂硫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马强 戚兴国 +5 位作者 容晓晖 胡勇胜 周志彬 李泓 陈立泉 黄学杰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5期713-718,共6页
本工作采用(氟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FSO2)(CF3SO2)N],Li FTFSI}和聚氧乙烯(PEO)分别作为导电锂盐和聚合物主链,通过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并采取示差扫描量热(DSC)、热重(TGA)、线性扫描伏安(LSV... 本工作采用(氟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Li[(FSO2)(CF3SO2)N],Li FTFSI}和聚氧乙烯(PEO)分别作为导电锂盐和聚合物主链,通过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了新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s),并采取示差扫描量热(DSC)、热重(TGA)、线性扫描伏安(LSV)、交流阻抗(EIS)和恒电位直流(DC)极化等方法研究了Li FTFSI/PEO(EO/Li^+摩尔比为16)电解质的理化性质和电化学性质。结果表明,Li FTFSI/PEO电解质具有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σ≈10^(-5) S/cm),较高的氧化电位(4.63 V vs.Li/Li^+),并且耐热温度高达256℃。锂硫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该类SPEs展现出相对高的首周放电比容量(881 m A·h/g),有效地抑制了多硫离子的"穿梭效应",表现出良好的电池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磺酰)(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氧乙烯 锂硫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基聚合物电解质在固态钠电池中的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马强 胡勇胜 +3 位作者 李泓 陈立泉 黄学杰 周志彬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8,共6页
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出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Na TFSI)/聚氧乙烯(PEO)构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并针对其相转变、结晶性、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理化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Na TFSI/PEO([... 采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出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Na TFSI)/聚氧乙烯(PEO)构筑的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并针对其相转变、结晶性、热稳定性、电导率以及电化学稳定性等基础理化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Na TFSI/PEO([EO]/[Na+]=15)SPE具有相对高的电导率(σ≈10^(-3)S·cm^(-1),80°C)、高的耐氧化能力(4.86 V vs Na+/Na)和热稳定性高达350°C。电池测试结果表明,该Na TFSI基SPE不仅对金属钠电极能够呈现出优异的界面稳定性,而且在Na|SPE|NaCu_(1/9)Ni_(2/9) Fe_(1/3) Mn_(1/3)O_2电池中展现出良好的循环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钠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聚氧乙烯 钠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钠离子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跃生 容晓晖 +3 位作者 徐淑银 胡勇胜 李泓 陈立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268-284,共17页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储能作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电压等诸多优点在电子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 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储能作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储能领域,锂离子电池以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电压等诸多优点在电子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为未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最佳选择。但因锂资源储量有限、分布不均匀,而且原材料成本比较高,所以锂离子电池在电网大规模储能方面的应用遇到了瓶颈。与锂相比,钠不但具有与锂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更具有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原料成本低廉等优势。近些年室温钠离子电池再次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特别是在电网储能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虽然目前已报道了多种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但大都离实用化以及进一步产业化尚有一定的距离。本文重点介绍一些性能较为突出的室温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并指出要实现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需要开发空气中稳定、高安全、高容量、高倍率、循环稳定、低成本的新型正、负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网 规模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基础科学问题(ⅩⅣ)——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杰 凌仕刚 +4 位作者 王雪龙 蒋礼威 胡勇胜 肖睿娟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215-230,共16页
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为高精度与多尺度的计算模拟提供了可能,这些方法也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相场模拟、分子力场、有限元等不同时... 基础理论的创新与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为高精度与多尺度的计算模拟提供了可能,这些方法也在锂离子电池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蒙特卡罗、相场模拟、分子力场、有限元等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的模拟方法的基本原理,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如计算电池电压、电极材料的电子结构、能带结构、迁移路径、缺陷生成能、离子在材料体相及不同微观结构中的输运、材料中温度场分布、应力场分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密度泛函 分子动力学 经典模拟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和金属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计算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吴娇杨 刘品 +1 位作者 胡勇胜 李泓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443-453,共11页
锂电池是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化学储能体系,估算各类锂电池电芯和单体能达到的能量密度,对于确定锂电池的发展方向和研发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工作根据主要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电压,同时考虑非活性物质集流体、导电添加剂、黏结... 锂电池是理论能量密度最高的化学储能体系,估算各类锂电池电芯和单体能达到的能量密度,对于确定锂电池的发展方向和研发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工作根据主要正负极材料的比容量、电压,同时考虑非活性物质集流体、导电添加剂、黏结剂、隔膜、电解液、封装材料占比,计算了不同材料体系组成的锂离子电池和采用金属锂负极、嵌入类化合物正极的金属锂离子电池电芯的预期能量密度,并计算了18650型小型圆柱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为电池发展路线的选择和能量密度所能达到的数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指出,电池能量密度只是电池应用考虑的一个重要指标,面向实际应用,需要兼顾其它技术指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金属锂离子电池 能量密度 18650电池 电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亮 胡勇胜 +4 位作者 李泓 王兆翔 徐红星 黄学杰 陈立泉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3,共12页
综述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在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和LiFePO4正极材料、聚合物和室温熔盐电解质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膜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非原位拉曼测试手段与原位拉曼测试手段的优缺点,展望了这一领域目前有... 综述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在锂离子电池碳负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和LiFePO4正极材料、聚合物和室温熔盐电解质以及电极/电解质界面膜研究中的应用,分析了非原位拉曼测试手段与原位拉曼测试手段的优缺点,展望了这一领域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可能应用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 聚合物电解质 室温熔盐电解质 电极-电解质界面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丽露 戚兴国 +5 位作者 邵元骏 潘都 白莹 胡勇胜 李泓 陈立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961-980,989,1083,1093,共23页
钠离子电池因为其资源丰富、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国内外多家企业已经将钠离子电池列入了发展计划,其产业化近在咫尺。与已经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一样,目前钠离子电池大部分使用的是有机液体电解液,在提供高离子电导... 钠离子电池因为其资源丰富、低成本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国内外多家企业已经将钠离子电池列入了发展计划,其产业化近在咫尺。与已经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一样,目前钠离子电池大部分使用的是有机液体电解液,在提供高离子电导率的同时,也存在着电解液易泄露、易燃烧等安全性问题。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传统的有机液体电解液,拥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理想的化学电源。在锂离子电池大力研究固态锂电池的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同步摸索着固态钠电池。钠电池的固体电解质材料主要有无机固体电解质Na-beta-Al_2O_3、NASICON型、硫化物、有机聚合物以及硼氢化物这几类。本文主要按照固体电解质类型评述了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发展以及相应的固态钠电池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材料 固态钠电池 离子电导率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