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腹联体婴儿1例
1
作者 胡克非 鲍家启 +4 位作者 陆忠斌 王悦 潘志立 沈琪 吴梦琦 《安徽医学》 2006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胸腹联体婴儿 收缩期杂音 体格检查 上腹部 听诊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CT评价(附35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鲍家启 刘爱国 +7 位作者 胡克非 潘志立 王悦 王龙胜 汪松 郑磊 惠锦林 沈文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35例肝癌 35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大小、密度的变化、肿瘤凝固性坏死的形态、范围及术后CT增强扫描的特征进行观察。其中术前进行肝动脉碘油及明胶海绵碎块栓塞 2 3例。结...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35例肝癌 35个病灶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大小、密度的变化、肿瘤凝固性坏死的形态、范围及术后CT增强扫描的特征进行观察。其中术前进行肝动脉碘油及明胶海绵碎块栓塞 2 3例。结果 :35例肝癌射频术后 5min均有增大 ,术前、后肿块最大径分别为 5 .75± 2 .84cm和 6 .2 2± 1 .1 2cm ,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病灶CT值术后 5min均减低 ,术前、后病灶CT值分别为 45 .3± 6 .33Hu和 32 .8± 7.83Hu,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术后 5min 94.2 8% (33/ 35)的病灶呈不同程度凝固性坏死。随访 1~ 1 1个月 ,平均随访 4个月 ,71 % (2 5/ 35)病灶较原病灶缩小 ,2 9% (1 0 / 35)病灶扩大 ,病灶CT值减低 1 1Hu±。CT增强 1 0例 ,其中 5例坏死区表现为无强化 ,5例残留灶 /复发灶显示为结节状或花环状强化。结论 :螺旋CT可准确评价肝癌射频治疗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治疗 肝脏恶性肿瘤 CT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维民 阮珊三 +7 位作者 张健 刘光辉 芦玮玮 徐玉梅 卢林阳 胡克非 傅燕娜 郑洪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714-716,共3页
目的采用床边头颅B超早期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住院的44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VH-IV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血细胞比容、血红... 目的采用床边头颅B超早期诊断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住院的44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VH-IVH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质量、机械通气、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低体温、生后感染、呼吸暂停、PaCO2在PVH-IVH组和无PVH-IVH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低、机械通气和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早产儿PVH-IVH的危险因素,胎龄低和呼吸暂停是重度PVH-IVH的危险因素。结论胎龄低、机械通气和血红蛋白水平低是早产儿发生PVH-IVH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头颅超声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旭 胡克非 +5 位作者 尹传高 汪松 赵振 陆忠斌 王悦 唐萍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多发或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单发肿块病灶2... 目的总结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CT及MR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6例行MR平扫和增强。结果 CT平扫表现为肝内多发或单发的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单发肿块病灶2例含斑片状钙化影;增强扫描早期多发病灶呈结节状明显强化,延迟扫描可见肿瘤由周边向中心递进强化。单发巨大病灶边缘强化为著,中心坏死区始终未见强化,CT随访6例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6例MR平扫表现为肝内的长T1长T2占位信号,边界清晰,2例病灶周围可见增粗血管。结论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表现为多发或单发,CT特征性表现为增强后呈结节状强化,巨大单发病灶中心坏死区强化不显著,MR病灶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提示肝动脉供血;多发结节型激素治疗效果好,6个月随访提示病灶明显缩小或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肝脏血管内皮细胞瘤 体层造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珂立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汪晓波 刘光辉 +1 位作者 尹传高 胡克非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0期1366-136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珂立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与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将胎龄<37周并出现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且胸片提示HMD的100例早产儿,根据珂立苏使用时间分4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6 h组(A组,n=25),≥6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珂立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与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关系。方法将胎龄<37周并出现生后进行性呼吸困难且胸片提示HMD的100例早产儿,根据珂立苏使用时间分4组进行临床对照研究:<6 h组(A组,n=25),≥6 h且<12 h组(B组,n=25),≥12 h且<24 h组(C组,n=25),未用药组(D组,n=25),比较4组间总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D组的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的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总氧疗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A组与D组的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D组的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BPD发病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的BPD发病率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珂立苏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能够有效的缩短通气时间、总氧疗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再次插管机械通气率,且越早使用效果越明显,并能预防B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珂立苏 早产 肺透明膜病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螺旋CT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鲍家启 潘志立 +9 位作者 胡克非 王悦 尹传高 朱立春 刘爱国 郑磊 惠锦林 王彬 程先平 沈文琴 《安徽医学》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40例肺癌 43个病灶射频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的变化、肿瘤凝固性坏死的形态、范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40例肺癌射频治疗后 5min90 .69% (3 9/ 43 )的肺癌病灶... 目的 应用螺旋CT评价射频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 40例肺癌 43个病灶射频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密度的变化、肿瘤凝固性坏死的形态、范围及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  40例肺癌射频治疗后 5min90 .69% (3 9/ 43 )的肺癌病灶扩大 ,6.9% (3 / 43 )病灶大小无变化 ,2 .3 % (1/ 43 )病灶缩小。 97.67% (4 2 / 43 )病灶密度减低 ,2 .3 % (1/ 43 )病灶密度增高。术后 2 0例肺癌随访 1~ 17个月 ,平均随访 4.3个月 ,5 5 % (11/ 2 0 )病灶较原病灶缩小 ,40 % (8/ 2 0 )病灶较术前增大 ,5 % (1/ 2 0 )病灶大小无变化 ,95 % (19/ 2 0 )肿瘤密度减低 ,CT值平均减低 13Hu ,5 %(1/ 2 0 )密度增高。结论 螺旋CT可准确评价肺癌射频治疗的效果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射频治疗 肺癌 螺旋CT 近期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螺旋CT诊断不典型气管异物病例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成琦 成钊 +1 位作者 吴淑华 胡克非 《安徽医学》 2007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不典型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支气管螺旋CT的冠扫和轴扫诊断,并与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1例患儿螺旋CT显示右侧支气管异... 目的探讨螺旋CT在不典型小儿支气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误诊为“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患儿进行支气管螺旋CT的冠扫和轴扫诊断,并与气管镜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11例患儿螺旋CT显示右侧支气管异物4例,左侧支气管异物6例,主气管异物1例。11例患儿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其中右侧支气管花生米异物2例,西瓜子2例,左侧支气管西瓜子异物5例,葵瓜子1例,主气管异物1例完整西瓜子一枚。与螺旋CT结果一致。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螺旋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和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可首选支气管CT检查,排除有无气管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气管异物 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经皮射频治疗胸腹部肿瘤中的应用
8
作者 潘志立 鲍家启 +3 位作者 刘爱国 胡克非 王悦 沈文琴 《安徽医学》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技术及价值。方法 对 36例胸腹部肿瘤在螺旋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 ,其中术后 1~ 3月螺旋CT复查 1 6例。结果  36例胸腹部肿瘤全部穿刺成功 ,完成射频治疗。射频术后立即显示肿瘤...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技术及价值。方法 对 36例胸腹部肿瘤在螺旋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射频治疗 ,其中术后 1~ 3月螺旋CT复查 1 6例。结果  36例胸腹部肿瘤全部穿刺成功 ,完成射频治疗。射频术后立即显示肿瘤内均出现大小不等的散在低密区 ;复查 1 6例中 ,62 5 %的患者肿瘤不同程度缩小 ,1 2 5 %的患者肿瘤大小无变化 ,2 5 %的患者肿瘤较术前增大 ;瘤体CT值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螺旋CT在导引穿刺射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射频治疗 肿瘤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垂体疾病的MRI特征性表现与临床分析
9
作者 李旭 胡克非 +3 位作者 尹传高 胡俊 陆忠斌 汪晓波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60-1663,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垂体疾病特征性MRI表现,提高对儿童垂体疾病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0例垂体1.5T检查患儿,垂体有特征性形态、信号改变29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垂体柄阻断12例,甲减致垂体增生5例,LCH浸润垂体4例... 目的探讨儿童垂体疾病特征性MRI表现,提高对儿童垂体疾病的影像学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0例垂体1.5T检查患儿,垂体有特征性形态、信号改变29例,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垂体柄阻断12例,甲减致垂体增生5例,LCH浸润垂体4例,空泡蝶鞍综合征7例,垂体巨腺瘤1例。结论 MRI能准确显示儿童垂体形态、信号改变,临床与影像特点相结合可以正确诊断该类病变,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垂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片窗
10
作者 胡俊 胡克非 《安徽医学》 2009年第5期589-590,共2页
关键词 读片窗 腹部包块 囊实性包块 实验室检查 CT平扫 右下腹 CT值 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岗”乐器如何再“就业”
11
作者 胡克非 《乐器》 2014年第10期6-9,共4页
2006年,中国交响乐团乐队首席刘云志灌制了一张名为《名琴&#183;梁祝》的唱片,那张唱片也是18世纪意大利稀世名琴、市值650万美元的“红宝石”第一次在中国发声.直到今日,这张唱片在发烧友中仍有着很高的口口碑.即便如此,刘云志始终忘... 2006年,中国交响乐团乐队首席刘云志灌制了一张名为《名琴&#183;梁祝》的唱片,那张唱片也是18世纪意大利稀世名琴、市值650万美元的“红宝石”第一次在中国发声.直到今日,这张唱片在发烧友中仍有着很高的口口碑.即便如此,刘云志始终忘不了在他启蒙,家里比较困难,父亲居然是让他用木棍和笤帚开始进行练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 乐器 下岗 交响乐团 唱片 意大利 红宝石 发烧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波谱技术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新生儿早期胆红素脑损伤中的评估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叶同生 张健 +2 位作者 胡克非 刘光辉 郑洪 《安徽医学》 2017年第5期552-55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时磁共振波谱技术(MRS)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特征,为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时磁共振波谱技术(MRS)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特征,为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11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是否有脑损伤,分为观察组(胆红素脑损伤)和对照组(无脑损伤),同时分别进行MRS分析及BAEP检测,MRS分析所测定的代谢产物包括: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并以Cr的峰下面为内参照物,计算NAA/Cr、Cho/Cr、NAA/Cho比值。比较两组MRS及BAEP的差异。结果观察组NAA/Cr比值(1.34±0.26)较对照组(1.50±0.3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A/Cho及Cho/Cr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E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基础上,MRS联合BAEP检查有助于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胆红素脑损伤 磁共振波谱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振 尹传高 +3 位作者 胡克非 胡俊 李旭 朱立春 《安徽医学》 2021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G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GNB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I检查。结果CT平扫... 目的探讨儿童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对GNB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20年6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例GNB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儿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4例行MRI检查。结果CT平扫GNB以略低密度为主,合并钙化16例,液化坏死7例;CT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渐进性强化17例,肿瘤推移周围大血管12例,包绕3例;淋巴结转移5例。MRI平扫4例,T_(1)WI呈低信号,T_(2)WI呈不均匀高信号(2例病变内见索条状低信号),DWI呈高信号;MRI增强扫描3例,均呈明显不均匀强化;淋巴结转移2例,累及椎管2例,骨转移2例。结论儿童GNB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对肿瘤成分分析、有无侵犯椎管及骨转移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