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设计作品选登
1
作者 赵丹宁 郭芳 +12 位作者 蒋晓宇 高圣雅 张宁 曹月 胡佳瑶 刘宇鹏 孙华婷 胡丹妮 池英仪 宋绿叶 张梦琳 侯茗瀚 杨轶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F0003,共2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矿区大叶胡枝子灌丛土壤的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雯颖 徐宝珠 +2 位作者 胡佳瑶 潘高 刘文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69-5279,共11页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具有较强耐受重金属胁迫及固氮能力,也是矿区一种重要修复植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它在矿区与植物共生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具有较强耐受重金属胁迫及固氮能力,也是矿区一种重要修复植物。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是一类植物共生真菌,它在矿区与植物共生可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但其种类、分布及其影响机制尚不够清楚。以大叶胡枝子灌丛土壤AMF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矿区与非矿区大叶胡枝子冠下及其相邻空旷地土壤进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分析土壤理化性质,揭示不同样地土壤AMF群落的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样本共得到2961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属于AMF的OTU为66个;Silva数据库比对发现AMF有7目10科16属24种。AMF总体物种丰度为矿区相邻空旷地土壤>矿区冠下土壤>非矿区冠下土壤>非矿区相邻空旷地土壤,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与该趋势保持一致。(2)矿区土壤AMF群落以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等为优势属,非矿区冠下以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等为优势属。稀有内养囊霉(Entrophospora infrequens)是4个样地共有的优势种,该种为广谱生态型种;Archaeospora sp.和Paraglomerales sp.为矿区冠下的优势种,它们对锰胁迫有较强的耐受性;Funneliformis sp.为非矿区冠下的优势种。(3)冗余分析(RDA)表明,AMF的种类和数量受到锰含量、土壤pH值以及全磷含量的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说明AMF种类及多样性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矿区一些耐性AMF的存在提高了AMF多样性,它们有利于逆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 大叶胡枝子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灌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胁迫下青葙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佳瑶 王悟敏 +1 位作者 匡雪韶 刘文胜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91-1398,共8页
青葙(Celosia argentea)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揭示青葙对镉胁迫的适应性特征及生理机理,研究不同镉浓度(0、50、100、200、500μmol... 青葙(Celosia argentea)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金属镉的超富集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镉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候选植物。为揭示青葙对镉胁迫的适应性特征及生理机理,研究不同镉浓度(0、50、100、200、500μmol·L^(-1))对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对青葙种子发芽率和萌发势影响较小,但降低了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生物量;青葙在镉胁迫下整体长势良好;随着镉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下降;随着镉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则逐渐升高。研究结果表明,青葙具有较强的耐镉能力,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调控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镉带来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青葙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指标 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胁迫对大叶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胡佳瑶 王悟敏 +1 位作者 匡雪韶 刘文胜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92,共9页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能生物固氮.为揭示该植物对锰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机制,以大叶胡枝子为对象,研究不同锰浓度(5,5000,15000μmol·L^(-1))对种子萌发及3个幼苗生长时期(7,15,30 d)生理... 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为一种豆科灌木,生物量大,抗逆性强,能生物固氮.为揭示该植物对锰胁迫的适应性及其机制,以大叶胡枝子为对象,研究不同锰浓度(5,5000,15000μmol·L^(-1))对种子萌发及3个幼苗生长时期(7,15,30 d)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浓度的升高,大叶胡枝子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变化,均为98%左右;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均降低,幼苗干重和根冠比均先升后降;随着锰浓度的升高,大叶胡枝子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下降;在处理7 d时SOD,POD,CAT活性均上升,在处理30 d时SOD活性上升,POD活性下降,CAT活性先升后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增加,且游离脯氨酸含量随锰胁迫时间的延长先升后降;MDA含量增加,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以上结果显示大叶胡枝子具有较强的锰耐受性,可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来缓解锰胁迫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胁迫 大叶胡枝子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胁迫下盐肤木锰富集及生理响应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悟敏 胡佳瑶 +1 位作者 刘文胜 曾文斌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8-636,共9页
为揭示盐肤木(Rhus chinensis)锰积累特征与耐受机制,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分析0(CK)、1、5、10和20 mmol·L^(-1)Mn^(2+)胁迫对半年生盐肤木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及其锰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肤木在Mn^(2+)浓度为0~1... 为揭示盐肤木(Rhus chinensis)锰积累特征与耐受机制,该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方法,分析0(CK)、1、5、10和20 mmol·L^(-1)Mn^(2+)胁迫对半年生盐肤木幼苗生长、生理生化特征及其锰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肤木在Mn^(2+)浓度为0~10 mmol·L^(-1)条件下生长发育状况良好,且在5 mmol·L^(-1)Mn^(2+)处理下叶片舒展,叶片颜色较深,生长最佳,而在20 mmol·L^(-1)Mn^(2+)条件下部分叶片出现褐色斑点、萎蔫卷边的现象;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幼苗的生物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并在5 mmol·L^(-1)Mn^(2+)胁迫时最高。(2)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Mn^(2+)浓度为5 mmol·L^(-1)时达到峰值。(3)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幼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多在Mn^(2+)浓度为10 mmol·L^(-1)时达到峰值,而其MDA含量随着Mn^(2+)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加。(4)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地上部和地下部锰含量及总锰含量均逐渐增加,其锰生物富集系数下降且均大于1,其转运系数则呈增加的趋势且均小于1。研究发现,盐肤木具有较强的锰富集、转运能力与锰耐受能力,属于锰根部囤积型耐重金属植物,它主要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在根部囤积锰的方式来应对锰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锰胁迫 富集特征 生理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胁迫对盐肤木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悟敏 匡雪韶 +1 位作者 胡佳瑶 刘文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706-3715,共10页
为揭示植物适应锰胁迫的生理机制,通过在不同Mn^(2+)浓度(0、1、5、10、15、20 mmol/L)下开展盐肤木(Rhus chinensis)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实验,检测锰胁迫处理7、15、30 d后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Mn^(2+)浓度的升高... 为揭示植物适应锰胁迫的生理机制,通过在不同Mn^(2+)浓度(0、1、5、10、15、20 mmol/L)下开展盐肤木(Rhus chinensis)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实验,检测锰胁迫处理7、15、30 d后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种子发芽率变化不显著,在80.0%—81.6%之间,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幼苗生物量也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随着Mn^(2+)浓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盐肤木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呈现下降的趋势;(3)胁迫7 d时,随着Mn^(2+)浓度的升高,盐肤木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上升;胁迫15、30 d时,高Mn^(2+)浓度(15—20 mmol/L)下POD、CAT活性则均降低;(4)胁迫7 d时,随着Mn^(2+)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胁迫15、30 d时,在Mn^(2+)浓度为2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与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5)随着Mn^(2+)浓度的升高与胁迫时间的延长,丙二醛(MDA)含量均升高。研究说明盐肤木具有较强的耐受锰胁迫能力,它可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应对锰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锰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