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西鼠尾草对缺氧/复氧H9c2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胡伟慧 金一宝 +3 位作者 韩东岐 江坤 郭兴杰 王铁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0-143,164,共5页
目的探究甘西鼠尾草对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用甘西鼠尾草进行细胞给药,干预细胞生长过程。将培养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 目的探究甘西鼠尾草对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用甘西鼠尾草进行细胞给药,干预细胞生长过程。将培养的H9c2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缺氧/复氧模型组(hypoxia/reoxygenation,H/R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C组);缺氧/复氧模型+维拉帕米(verapamil)阳性对照组(H/R+V组);缺氧/复氧模型+甘西鼠尾草低、中和高剂量(0.01、0.1和1.0mg·L^(-1))干预组(H/R+L、M、H组)。使用噻唑蓝(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收集所培养的细胞上清液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活性;使用荧光酶标仪,测定能够反映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高低的荧光吸光度值。结果甘西鼠尾草可明显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有效减少细胞内LDH漏出量和胞浆内MDA的含量,并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结论甘西鼠尾草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强细胞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 H9c2大鼠心肌细胞 缺氧/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分离托吡卡胺等4种抗胆碱能药物对映体 被引量:2
2
作者 崔智 赵龙山 +2 位作者 胡伟慧 郭兴杰 王铁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8-363,共6页
目的在正相色谱条件下建立了托吡卡胺、氢溴酸后马托品、硫酸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共4种阿托品类药物的对映体分离方法。方法使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共价键合硅胶]手性色谱柱,考察了不同流动相体系、烷醇体积... 目的在正相色谱条件下建立了托吡卡胺、氢溴酸后马托品、硫酸阿托品和山莨菪碱共4种阿托品类药物的对映体分离方法。方法使用Chiralpak IC[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共价键合硅胶]手性色谱柱,考察了不同流动相体系、烷醇体积比、酸碱添加剂、柱温以及流速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 4种药物均可达到良好的分离度,通过不断优化色谱分离条件最终确定分离4种药物的最佳流动相条件:柱温为25℃,流速为1.0 m L·min-1,分离托吡卡胺对映体的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二乙胺(体积比70∶30∶0.05),分离氢溴酸后马托品和硫酸阿托品对映体的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二乙胺(体积比80∶20∶0.05),在最佳条件下3种药物对映体之间的分离度分别为7.73、2.36和2.67。分离山莨菪碱4个对映体的最佳流动相为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二乙胺(体积比70∶30∶0.05∶0.025)。结论纤维素键合手性固定相对除山莨菪碱以外的3种抗胆碱能药物均能达到完全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键合固定相 正相色谱法 抗胆碱能药物 对映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