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胡伏莲
高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食管反流病
流行病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附111例胃息肉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化虹
胡伏莲
+4 位作者
陈宝雯
刘新光
谢鹏雁
张希全
白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了研究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111例140枚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5%,非炎症性息肉25%(包括息肉样变13枚),息肉样腺瘤17枚,管状和绒毛状腺瘤各2枚,息肉类癌1枚...
为了研究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111例140枚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5%,非炎症性息肉25%(包括息肉样变13枚),息肉样腺瘤17枚,管状和绒毛状腺瘤各2枚,息肉类癌1枚,息肉复发1枚)。发生在胃窦者占55%。直径大于2cm占2.8%,属于管状和绒毛状腺瘤。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50.7%,其中炎性息肉检出68.1%,非炎性息肉检出率16.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者中HP检出率78.9%,非活动性炎仅18.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该研究还发现胃息肉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表明HP在炎性息肉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大多伴有慢性活动性炎症,说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歌
胡伏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4-15,18,共3页
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疣状胃炎的关系以及国产胶体铋剂(丽珠得乐)与进口胶体铋剂(De-Nol)对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经内镜检查诊断的疣状胃炎病人40例,全部做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Warth...
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疣状胃炎的关系以及国产胶体铋剂(丽珠得乐)与进口胶体铋剂(De-Nol)对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经内镜检查诊断的疣状胃炎病人40例,全部做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Warthin-starry银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病人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De-Nol组;丽珠得乐组;雷尼替丁组。De-Nol和丽珠得乐的用法分别为120mg每日4次和110mg每日4次,雷尼替丁为150mg,每日2次,均为口服用药,疗程8周。结果:疣状胃炎中,HP检出率为92.5%(37/40),3组药对HP的清除率分别为86.7%,83.3%和10.0%。疣状隆起或糜烂消失率分别为75.0%,69.2%和36.5%;胃窦炎改善分别为87.5%,84.6%和36.5%;活动性炎症消失率分别为78.6%,72.7%及30.0%。研究结果表明:疣状胃炎与HP有关,HP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且提示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明显优于雷尼替丁,国产的与进口的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胶体饿剂
雷尼替丁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胡伏莲
高文
机构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食管反流病
流行病学
复发
分类号
R57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附111例胃息肉临床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化虹
胡伏莲
陈宝雯
刘新光
谢鹏雁
张希全
白歌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文摘
为了研究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对111例140枚经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息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炎症性息肉占75%,非炎症性息肉25%(包括息肉样变13枚),息肉样腺瘤17枚,管状和绒毛状腺瘤各2枚,息肉类癌1枚,息肉复发1枚)。发生在胃窦者占55%。直径大于2cm占2.8%,属于管状和绒毛状腺瘤。HP在胃息肉患者中总检出率50.7%,其中炎性息肉检出68.1%,非炎性息肉检出率16.7%,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息肉伴慢性活动性炎者中HP检出率78.9%,非活动性炎仅18.2%,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该研究还发现胃息肉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研究表明HP在炎性息肉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而且大多伴有慢性活动性炎症,说明HP感染与炎症性息肉关系密切,可能是引起活动性炎症和炎症性胃息肉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
胃镜检查
Keywords
Gastric polyp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lammatory polyp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
15
3
作者
白歌
胡伏莲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肠科
出处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14-15,18,共3页
文摘
文章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疣状胃炎的关系以及国产胶体铋剂(丽珠得乐)与进口胶体铋剂(De-Nol)对疣状胃炎的治疗效果。经内镜检查诊断的疣状胃炎病人40例,全部做HP检查(包括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Warthin-starry银染色病理组织学检查)。病人随机分为3个治疗组:De-Nol组;丽珠得乐组;雷尼替丁组。De-Nol和丽珠得乐的用法分别为120mg每日4次和110mg每日4次,雷尼替丁为150mg,每日2次,均为口服用药,疗程8周。结果:疣状胃炎中,HP检出率为92.5%(37/40),3组药对HP的清除率分别为86.7%,83.3%和10.0%。疣状隆起或糜烂消失率分别为75.0%,69.2%和36.5%;胃窦炎改善分别为87.5%,84.6%和36.5%;活动性炎症消失率分别为78.6%,72.7%及30.0%。研究结果表明:疣状胃炎与HP有关,HP可能是疣状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并且提示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明显优于雷尼替丁,国产的与进口的胶体铋剂治疗疣状胃炎效果相同。
关键词
疣状胃炎
幽门螺杆菌
胶体饿剂
雷尼替丁
胃炎
Keywords
Verrusous gastritis
Helicobacter pylori
Colloidal bismuth subcitrate
Ranitidine
分类号
R573.39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胡伏莲
高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胃息肉与幽门螺杆菌(附111例胃息肉临床分析)
王化虹
胡伏莲
陈宝雯
刘新光
谢鹏雁
张希全
白歌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及其治疗的研究
白歌
胡伏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199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