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对光散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杜娟 胡以华(指导) +2 位作者 王勇 李乐 李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0-714,共5页
构建细胞模型、'细胞基质'模型以及'细胞基质-细胞核'模型等3个模型,分别表征不同层次细胞结构,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分别比较了3个模型的远场雷达散射截面在5个散射区的数值差异,分析了细胞器、细胞核和... 构建细胞模型、'细胞基质'模型以及'细胞基质-细胞核'模型等3个模型,分别表征不同层次细胞结构,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分别比较了3个模型的远场雷达散射截面在5个散射区的数值差异,分析了细胞器、细胞核和细胞基质等细胞亚显微结构对细胞电磁散射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细胞整体电磁散射特性主要由其细胞基质决定,细胞核的存在显著增强了细胞在20°≤θ≤40°和150°≤θ≤180°两个散射区的散射能力,随机分布的细胞器增强了细胞的侧向散射,削弱了细胞核在上述两个散射区的散射效果,使细胞散射波分布趋于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散射 细胞散射特性 细胞亚显微结构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对外差探测激光雷达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恩宏 胡以华(指导) +1 位作者 李磊 蔡晓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96-1899,共4页
对于光外差体制的激光雷达而言,为减弱大气扰动的影响,需要研究大气衰减及大气湍流对其探测性能的影响。从光场的复振幅和探测面上光斑的爱里斑模型出发,给出了信噪比这一表征外差探测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分析了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对信... 对于光外差体制的激光雷达而言,为减弱大气扰动的影响,需要研究大气衰减及大气湍流对其探测性能的影响。从光场的复振幅和探测面上光斑的爱里斑模型出发,给出了信噪比这一表征外差探测系统关键性能指标。分析了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对信号光复振幅的影响,研究了大气衰减和弱湍流相位起伏下的光外差探测效率。研究表明,大气衰减不会造成外差效率降低,此时信噪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回波能量的衰减;大气湍流将会引起光场的相位起伏、振幅起伏及传输方向变化,进而造成探测效率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学 激光雷达 大气衰减 大气湍流 外差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探测距离漂移误差与大气湍流效应建模分析
3
作者 侯阿慧 胡以华(指导) +2 位作者 赵楠翔 董骁 曾祥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97-203,共7页
光子探测具有灵敏度高、系统功耗低和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探测性能易受大气环境影响。建立湍流效应下光子探测模型,定义了回波光子调制泊松分布概率,当回波光子数小于0.1时,调制泊松分布退化为泊松分布。建立了光子探测距离漂移模型,重构... 光子探测具有灵敏度高、系统功耗低和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探测性能易受大气环境影响。建立湍流效应下光子探测模型,定义了回波光子调制泊松分布概率,当回波光子数小于0.1时,调制泊松分布退化为泊松分布。建立了光子探测距离漂移模型,重构光子探测的回波分布,以计算距离漂移。探讨了湍流效应下的光子探测回波特性和距离漂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湍流作用下光子探测首光子效应减弱,当湍流为10-16m-2/3,无湍流的回波光子数为2时,与无大气湍流时相比,距离漂移减小0.41 cm,测距精度下降0.23 cm;随着湍流的增强,湍流为5×10-15m-2/3时,探测概率平均降低78.18%,距离漂移平均减小91.49%,测距精度最大下降85.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漂移误差 大气湍流 光子探测 探测概率 泊松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