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连接性分析与定位技术 被引量:6
1
作者 向劲松 胡东洋 李长萍 《光通信技术》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针对水下光无线传感器网络(UOWSN)节点的传输范围受限和间歇性连接的问题,利用多跳通信扩大传输范围来增强网络连接性,提出一种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将UOWSN建模为三维(3D)随机缩放模型图,并根据网络节点数、通信范围以及光发散角推... 针对水下光无线传感器网络(UOWSN)节点的传输范围受限和间歇性连接的问题,利用多跳通信扩大传输范围来增强网络连接性,提出一种网络节点定位算法。首先,将UOWSN建模为三维(3D)随机缩放模型图,并根据网络节点数、通信范围以及光发散角推导了该模型下网络节点的连接性概率表达式;然后,利用接收信号强度(RSS)定位算法修正距离矢量跳数(DV-Hop)定位算法来解决网络节点的定位问题,并与现有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定位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标准的DV-Hop算法和Hybrid DV-Hop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光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连接性 距离矢量跳数算法 接收信号强度算法 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县域村镇体系结构的网络化趋势研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胡东洋 黄勇 石亚灵 《城乡规划》 2023年第4期85-96,共12页
探究村镇体系结构的网络化趋势对于城乡村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城乡要素流动显著的重庆市长寿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1985年和2018年基于企业网络、用地权重和公路网络的村镇体系结构网络模型,通过计算网络外... 探究村镇体系结构的网络化趋势对于城乡村镇空间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城乡要素流动显著的重庆市长寿区为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1985年和2018年基于企业网络、用地权重和公路网络的村镇体系结构网络模型,通过计算网络外部指数等指标,研究村镇体系结构的网络化趋势特征。研究发现,村镇体系结构的整体演化特征呈网络化趋势,且组团演化特征由“核心—边缘”向扁平化转变,节点演化特征反映出多中心化的趋势。基于此,文章提炼村镇体系结构网络化趋势由单中心、等级化、破碎化,向网络化、多中心、扁平化转变,并提出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趋势预判和政策支撑策略。本研究可为西南县域村镇体系结构的研究提供思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体系 空间结构 网络化趋势 复杂网络 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党员干部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东洋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显得非常的重要和迫切,提高党员的信息素质素养是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加快党员的信息素质培养能够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快速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显得非常的重要和迫切,提高党员的信息素质素养是党和国家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的要求。所以,加快党员的信息素质培养能够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快速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能力,同时也是体现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方式和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党员干部 信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历史脉络、演变特征及方法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石亚灵 黄勇 +3 位作者 胡东洋 蔡浩田 向明顺 张然 《城乡规划》 2022年第4期61-69,共9页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首先回顾梳理古代乡村治理制度建设、近现代乡村建设运动、当代新村建设的历史脉络,总结出制度推动下古代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精英主导下近现代乡村自治运动、由内向性转向...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任务,本文首先回顾梳理古代乡村治理制度建设、近现代乡村建设运动、当代新村建设的历史脉络,总结出制度推动下古代乡村人居环境营建、精英主导下近现代乡村自治运动、由内向性转向无序性的当代新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动态演进特征。其次,基于空间政治经济学及其推论,提炼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现存的问题与矛盾,构建涵盖战略路径、基本任务与策略构成的方法体系。最后,结合成都案例,探讨城乡统筹模式下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实践,以期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人居环境 历史脉络 演变特征 城乡统筹 理论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导向下的大都市近郊村庄规划实践——以成都市战旗村级片区为例
5
作者 刘欣 胡东洋 +1 位作者 程之浩 陈钰玮 《城乡规划》 2023年第1期69-77,共9页
村庄规划是乡村各项保护、开发、管理的法定依据,在大都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背景下,充分盘活利用存量空间资源,对于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成都市战旗村级片区规划编制为例,解析大都市近郊村级空间建设基础及面... 村庄规划是乡村各项保护、开发、管理的法定依据,在大都市国土空间开发约束背景下,充分盘活利用存量空间资源,对于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成都市战旗村级片区规划编制为例,解析大都市近郊村级空间建设基础及面向未来发展的需求特征,提出在工作方法上,需实现工作范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的系统转变;在技术重点上,以存量空间为重点,将综合整治与乡村微更新相结合,构建“精细详查—多维评估—分类施策”的存量工作实践路径;在实施保障上,实现管理机制、成果形式、经营方式的创新,以期为存量导向下的大都市近郊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导向 大都市 村规划 村级片区 成都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