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胡万翔 毛亮 +2 位作者 姜春兰 王在成 叶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3-187,共5页
为探究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热化学反应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4种含不同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4种试件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得到了不同试件的... 为探究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热化学反应特性和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4种含不同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系统对4种试件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得到了不同试件的热化学反应曲线以及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纳米Al颗粒在500℃左右会与PTFE分解产物发生点火反应,而微米Al颗粒低于900℃未与PTFE分解产物发生反应;此外,成分为微米Al颗粒的PTFE/Al活性材料,其粒径越小,抗压强度越高;而纳米Al颗粒除因团聚导致的混合不均匀外,在相同质量下的颗粒数量大大增加,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距离变小,颗粒周围基体的微小裂纹更容易汇聚成断裂裂纹,使抗压强度下降。研究结果可为PTFE/Al活性材料的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活性材料 Al粒径 动态力学性能 SH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基铝活性材料的热化学反应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毛亮 叶胜 +2 位作者 胡万翔 姜春兰 王在成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62-1969,共8页
为获得聚四氟乙烯(PTFE)基铝(Al)活性材料的热化学反应性能,开展包含不同Al粒径的PTFE基Al活性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化学反应实验。采用湿混工艺制备包含50 nm和10μm两种Al粒径的PTFE基Al活性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热重分析... 为获得聚四氟乙烯(PTFE)基铝(Al)活性材料的热化学反应性能,开展包含不同Al粒径的PTFE基Al活性材料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化学反应实验。采用湿混工艺制备包含50 nm和10μm两种Al粒径的PTFE基Al活性材料,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热重分析法分析它们在10℃/min、15℃/min、20℃/min、30℃/min升温速率下的热化学反应行为。结果表明:在10~30℃/min升温速率中,包含纳米Al颗粒的PTFE基Al试样都发生了反应放热,而包含微米Al颗粒的PTFE基Al试样在小于900℃时并未与PTFE分解产物发生反应;Al颗粒的加入会对PTFE的热分解起到一定催化作用;对于Al粒径为50 nm的PTFE基Al活性材料,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反应放热峰的峰值温度不断向高温区移动(由10℃/min的578.9℃移动到30℃/min时的608.5℃),单位放热量逐渐增多(由10℃/min升温速率下的331.6 J/g升高到30℃/min升温速率下的641.3 J/g);研究结果对PTFE基Al活性材料的工程化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材料 热化学反应特性 聚四氟乙烯 铝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破片战斗部用缓冲结构应力衰减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姝妍 王在成 +3 位作者 毛亮 姜春兰 胡万翔 杨伟苓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3-49,共7页
研究爆炸冲击波在厚度较小的缓冲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缓冲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冲击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计算爆炸冲击波在不同缓冲结构中的衰减特性,得到常见战斗部装药内衬材料铝、钢和低阻抗缓冲材料聚氨酯的... 研究爆炸冲击波在厚度较小的缓冲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缓冲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冲击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理论,计算爆炸冲击波在不同缓冲结构中的衰减特性,得到常见战斗部装药内衬材料铝、钢和低阻抗缓冲材料聚氨酯的组合结构在总厚度为5、10、20 mm时对冲击波传播的影响规律;并利用爆炸加载测试系统对计算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总厚度约为20 mm,PTFE基活性破片战斗部使用钢、聚氨酯组合结构对冲击波压力的衰减效果要优于铝、聚氨酯缓冲结构。研究结果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用缓冲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缓冲结构 爆炸冲击波 压力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粒径对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活性材料冲击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姜春兰 +3 位作者 毛亮 祁宇轩 蔡尚晔 胡万翔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8-56,共9页
为研究Al粒径对50%∶50%质量比的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PTFE/Al)活性材料在中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反应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0 nm、10μm、70μm、200μm 4种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 为研究Al粒径对50%∶50%质量比的富铝聚四氟乙烯基铝(PTFE/Al)活性材料在中高应变率下的冲击反应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烧结成型法制备了50 nm、10μm、70μm、200μm 4种Al粒径的PTFE/Al活性材料试件。基于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不同应变率加载下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过程,分析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l粒径从50 nm增加到10μm,反应延迟时间增加可达40%,反应持续时间降低可达17%,同时PTFE/Al活性材料参与反应的量逐渐减少,反应激烈程度和能量释放不断降低,反应难以持续进行;当Al粒径增加到70μm时,难以在SHPB加载下发生反应;加载应变率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反应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PTFE/Al活性材料的反应延迟时间随着加载应变率的提高而降低;加载应变率和Al粒径对PTFE/Al活性材料的冲击反应扩散、反应速率、反应程度均有较大影响,可通过调节Al粒径来调节其冲击反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基铝活性材料 Al粒径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 冲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W/PTFE含能破片对金属靶毁伤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仝远 王在成 +2 位作者 蔡尚晔 胡万翔 李姝妍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使用弹道枪发射含能破片,分别对6 mm铝/3 mm铝和6 mm钢/3 mm铝两种双层金属靶进行冲击实验;使用以6 mm铝、6 mm钢作为前靶板的密闭容器和压力传感器对含能破片在靶后释放的能量进行测定。结合一维脉冲理论和气体热力学方程,分析了含能... 使用弹道枪发射含能破片,分别对6 mm铝/3 mm铝和6 mm钢/3 mm铝两种双层金属靶进行冲击实验;使用以6 mm铝、6 mm钢作为前靶板的密闭容器和压力传感器对含能破片在靶后释放的能量进行测定。结合一维脉冲理论和气体热力学方程,分析了含能破片的冲击反应条件和释能效应。实验结果表明,Ti/W/PTFE含能破片与钢破片侵彻能力相当,并具有很强的后效毁伤能力;与后效靶的毁伤与破片的速度和破碎程度相关,毁伤模式是动能侵彻和化学反应的联合作用结果,靶后产成超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Ti/W/PTFE含能破片 弹道碰撞实验 密闭容器实验 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