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质中官能团结构和氢键的红外光谱表征 被引量:6
1
作者 肖胜玉 李茂林 孙昱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103,共5页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渣油沥青质和煤焦油沥青质分子的官能团结构,并通过软件Origin 2018对沥青质红外光谱的氢键区、脂肪族碳氢伸缩振动区和C—O区的吸收峰进行分峰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沥青质均主要以碳、氢元素为主,二者杂原子的含...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渣油沥青质和煤焦油沥青质分子的官能团结构,并通过软件Origin 2018对沥青质红外光谱的氢键区、脂肪族碳氢伸缩振动区和C—O区的吸收峰进行分峰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沥青质均主要以碳、氢元素为主,二者杂原子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但杂原子官能团的类型基本相同;渣油沥青质中的氢键主要是由苯环O—H与芳香醚键中的O原子、O—H自缔合形成的氢键,而煤焦油沥青质中的氢键主要是苯环O—H与芳香醚键中的O原子形成的氢键;与渣油沥青质相比,煤焦油沥青质的烷基侧链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油 煤焦油 沥青质 红外光谱 氢键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减压渣油结构组成的影响
2
作者 孙昱东 商宗翼 +2 位作者 张肖肖 刘琦 肖胜玉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10期10-13,共4页
以沙特减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渣油四组分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增加,饱和分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芳香分和胶质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沥青质含量明显减少;20 min是较优的超声处理时间,此时饱和分含量降低了2.8... 以沙特减压渣油为原料,考察了超声波处理对渣油四组分及其结构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超声时间增加,饱和分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芳香分和胶质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沥青质含量明显减少;20 min是较优的超声处理时间,此时饱和分含量降低了2.86百分点,芳香分和胶质含量分别增加了4.25,3.30百分点,沥青质含量降低了约5百分点。对四组分进行了模拟蒸馏,结合结构参数计算分析发现,超声处理可使少量沥青质发生裂解反应,部分饱和分和沥青质断裂生成的小结构分子被吸附于芳香分和胶质中,但随着超声时间增加,芳香分和胶质发生脱附。超声处理过程中,胶质也可以发生断裂反应,实现重质组分向轻质组分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减压渣油 四组分 模拟蒸馏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添加量对胜利减压渣油加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康 孙昱东 肖胜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33,共5页
以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反应,并对加氢前后的油样进行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模拟蒸馏及金属(Ni、V)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加氢液相产物的平均... 以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中进行加氢反应,并对加氢前后的油样进行元素分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模拟蒸馏及金属(Ni、V)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不同胶质添加量的胜利减压渣油加氢液相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硫含量、氮含量、金属含量均不同程度减小,而H C摩尔比均增大;随着胶质添加量增大,渣油加氢液相产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H C摩尔比均逐渐增大,硫含量逐渐减小,氮含量和金属含量则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胶质添加量增大,渣油加氢液相产物中汽油+气体、加氢残渣油、焦炭的产率呈降低趋势,而柴油、加氢重油馏分的收率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添加量 减压渣油 加氢 产物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沥青质晶体结构表征分析
4
作者 孙洁 肖胜玉 +2 位作者 李英豪 李明桢 孙昱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5年第2期97-101,共5页
为探究沥青质的聚集特性,对多种不同属性的渣油沥青质和煤焦油沥青质的分子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占元素总质量的85%以上,石油基沥青质中杂原子硫含量较高,煤焦油沥青质中氧原子含量较高。X射... 为探究沥青质的聚集特性,对多种不同属性的渣油沥青质和煤焦油沥青质的分子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沥青质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占元素总质量的85%以上,石油基沥青质中杂原子硫含量较高,煤焦油沥青质中氧原子含量较高。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石油基沥青质的芳香片层间距大于单晶石墨,片层间通过π-π相互作用堆叠为非晶缔合体,由于氢键相互作用或空间位阻的影响,沥青质相邻芳香片层的链间距大于相邻芳香片层间距。煤焦油沥青质由于芳香片层尺寸较小,芳香环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较弱而不能形成有效的堆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元素组成 晶体结构参数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