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肖翠仙 唐善茂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5-48,57,共5页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市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创新促进绿色发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肖翠仙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6期94-95,共2页
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在产业转型、转变能源结构及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向着绿色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绿色金融存在缺乏内动力、金融市场不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不健全、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助推内动力、完善金融市场、健全... 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在产业转型、转变能源结构及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向着绿色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绿色金融存在缺乏内动力、金融市场不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不健全、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需要从助推内动力、完善金融市场、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完善绿色金融标准等方面来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经济 促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风险测量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浪南 苏海峰 肖翠仙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34,125,共9页
本文在从微观和宏观传递两个方面对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指标体系和Logit和Probit模型来测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通货膨胀风险,并采用我国相关数据,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际测度。指... 本文在从微观和宏观传递两个方面对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构建了指标体系和Logit和Probit模型来测度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通货膨胀风险,并采用我国相关数据,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了实际测度。指标体系的测算结果表明,微观传导上,人民币升值的通货膨胀风险并不明显;宏观传导上,人民币升值则有助于降低通货膨胀风险。实证模型测量结果表明,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降低通货膨胀风险。而且人民币升值对降低消费者价格指数测度下的通货膨胀风险的贡献比较大;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风险的降低程度在通货膨胀风险比较高的时间段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通货膨胀 指标体系 Logit和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唐善茂 肖翠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411,共8页
在充分理解城市生态贫困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生态保护和生态和谐4个方面构建了多指标的生态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以广西14个城市的数据对城市生态贫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在充分理解城市生态贫困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评价、环境评价、生态保护和生态和谐4个方面构建了多指标的生态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以广西14个城市的数据对城市生态贫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保护上的不足是14个城市生态贫困最主要的方面,故广西最重要与迫切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节能减排,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所建立的城市生态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贫困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模型对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链式孵化机制——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面板数据分析
5
作者 郑庆花 肖翠仙 《工业技术经济》 2025年第10期32-42,共11页
本文基于链式孵化视角,利用2015~2024年中国31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大模型技术对人工智能(AI)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大模型技术对AI产业创新有显著正向总效应,其中31􀆰12%需通过“大模型技术→... 本文基于链式孵化视角,利用2015~2024年中国31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检验大模型技术对人工智能(AI)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大模型技术对AI产业创新有显著正向总效应,其中31􀆰12%需通过“大模型技术→产业生态体系→AI产业创新”链式路径实现,阻断任一环节则间接效应降至0,印证链式孵化的必要性。产业生态为核心中介,呈技术强驱动、生态弱转化特征,生态向创新的转化效率为关键瓶颈。进一步分析表明,大模型技术与产业生态存在非线性协同效应,技术对创新的边际效应随生态成熟度递增,且低生态地区技术已具备独立驱动创新的核心引擎作用。区域异质性显著,东部链式路径传导完整,间接效应占比29􀆰61%,中部因生态中介缺失致传导失效;西部因技术-生态适配偏差出现负向效应;东北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由此提出突破生态→创新转化瓶颈、构建算力-孵化-开源联动基建、实施梯度区域政策、防范生态垄断风险等建议,以完善链式孵化机制,推动AI产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链式孵化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 双重机器学习 产业生态 转化效率 系统性创新 非线性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