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辅助法合成季鏻盐 被引量:8
1
作者 尹晓刚 赵正容 +2 位作者 肖维军 陈卓 于杰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18,共4页
以三苯基膦和卤代烃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了7种季鏻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及原料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辅助法合成季鏻盐的较优条件:以DMF,乙腈或甲苯为溶剂、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12... 以三苯基膦和卤代烃为原料,采用微波法合成了7种季鏻盐。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剂种类、溶剂用量及原料摩尔比对产物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微波辅助法合成季鏻盐的较优条件:以DMF,乙腈或甲苯为溶剂、反应时间为20 min、反应温度为120℃、三苯基膦与卤代烃的摩尔比为1.1∶1、三苯基膦在反应体系中的浓度为2.86 mol·L-1。在此条件下,苄基三苯基溴化鏻产率可达93.5%,其他季鏻盐产率也较为理想。使用熔点仪和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合成的季鏻盐进行了表征。在较优条件下,微波法合成季鏻盐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法的2.8%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鏻盐 三苯基膦 卤代烃 微波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光学元件表面中频误差提取的新方法
2
作者 任志英 林有希 +2 位作者 黄健萌 肖维军 高诚辉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光学元件表面面形误差属于非平稳空间信号,为了在分离光学元件表面各频段面形误差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信号各频段的细节特征,结合超精密抛光的球面光学元件表面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光学元件表面面形误差属于非平稳空间信号,为了在分离光学元件表面各频段面形误差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信号各频段的细节特征,结合超精密抛光的球面光学元件表面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简称DT-CWT)的自适应分离法。利用DT-CWT的多分辨分析、方向性好和良好的时频局部化分析能力等特点,对实测的抛光光学元件表面进行DT-CWT的多尺度分解,并在重构时加入自适应影响因子,成功分离了各频段的面形误差。通过对经DT-CWT直接分离法与DT-CWT自适应分离法得到的高、中、低频面形误差进行参数表征,实验证明基于DT-CWT自适应分离法更为有效地分离光学元件各个频段的面形误差及误差特征,便于后续的识别与评定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元件 面形误差 双树复小波变换 自适应分离 参数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衍混合大视场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11
3
作者 陶郅 王敏 +1 位作者 肖维军 郭王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9-197,共9页
根据双波段消热差理论设计了大视场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系统为4片式反远结构,包括一个衍射面和一个非球面,设计波长为3.5~4.8μm/8~12μm,焦距为8mm,全视场80.2°,F/#为2,系统出瞳与冷光阑严格匹配,满足100%冷光阑效率.根据... 根据双波段消热差理论设计了大视场消热差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系统为4片式反远结构,包括一个衍射面和一个非球面,设计波长为3.5~4.8μm/8~12μm,焦距为8mm,全视场80.2°,F/#为2,系统出瞳与冷光阑严格匹配,满足100%冷光阑效率.根据消热差条件和波段间消色差条件,得出4片分离薄透镜光焦度分配的解,进一步建立了三维投影消热差图,据此合理选择光学材料.根据环境温度要求,利用光学被动式消热差的方法实现了系统在-40~60℃的温度变化范围内的消热差设计.结果表明,系统在环境温度变化范围内成像质量良好,实现了光学系统无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波段 消热差 折/衍混合 大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