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态蛋的新兴杀菌效果与功能特性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晓拓 李述刚 +2 位作者 陈宇航 张敬守 肖红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81-93,共13页
鸡蛋富含营养及多种功能特性,但因带壳蛋易碎、运输和贮藏困难,且携带食源性微生物等安全性问题,液态蛋逐渐成为带壳蛋的替代品。目前,主要采用巴氏杀菌的热加工方法提高液态蛋整体安全性及延长保存期。然而,鸡蛋蛋白的热敏性导致传统... 鸡蛋富含营养及多种功能特性,但因带壳蛋易碎、运输和贮藏困难,且携带食源性微生物等安全性问题,液态蛋逐渐成为带壳蛋的替代品。目前,主要采用巴氏杀菌的热加工方法提高液态蛋整体安全性及延长保存期。然而,鸡蛋蛋白的热敏性导致传统热处理的杀菌效果不足,如经杀菌后的鸡蛋蛋白在4℃条件下仅能保存14~21 d,同时还可能对液态蛋的功能特性产生负面影响,如乳化性、起泡性或凝胶性降低,这严重制约着液态蛋产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系统探讨相关新兴热加工技术,物理、生物化学的非热加工技术,贮藏及其复配技术对液态蛋的杀菌增效及功能特性保持和提升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明相关技术的调控机制及其复配技术的协同增效机理,并分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前景,以期为液态蛋深加工技术革新、产品品质升级以及工业化生产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蛋 新兴杀菌 杀菌机理 品质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丝素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肖红伟 熊杰 +2 位作者 李妮 张红萍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2-145,150,共5页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共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SF)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多功能拉伸仪、液滴形状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多孔膜的形貌、分子结构... 以六氟异丙醇(HFIP)为共溶剂,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丝素(SF)共混纳米纤维多孔膜。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多功能拉伸仪、液滴形状分析仪对共混纤维多孔膜的形貌、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共混多孔膜中随SF的加入纤维直径降低,均匀性变好;PLGA与SF只发生分子间的互容并且存在氢键作用;当SF含量超过40%时共混多孔膜的力学性能就会变得极差;另外SF的存在能够显著改变共混多孔膜的亲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丝素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调控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超细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肖红伟 李妮 +1 位作者 谢军军 熊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1,共5页
通过超声处理,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成共混纺丝液。将该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即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复合超细纤维,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多功能拉伸... 通过超声处理,将改性后的多壁碳纳米管与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制成共混纺丝液。将该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即可制备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复合超细纤维,并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多功能拉伸仪和透射电镜(TEM)对超细纤维的表面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和多壁碳纳米管的分散及取向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的加入能够使纤维直径减小,热稳定性提高;当多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为0.5%时,其在纤维内部分散、取向及增强效果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静电纺丝 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3
4
作者 肖红伟 张红萍 +2 位作者 应黎君 李妮 熊杰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24,共6页
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是一种功能化的复合纳米纤维,制备方法有化学涂覆、表面化学结合、共混静电纺丝和同轴静电纺丝等。重点介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综述了同轴静电纺丝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药... 核/壳结构的纳米纤维是一种功能化的复合纳米纤维,制备方法有化学涂覆、表面化学结合、共混静电纺丝和同轴静电纺丝等。重点介绍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综述了同轴静电纺丝核/壳结构复合纳米纤维在组织工程、药物包覆、催化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静电纺丝 核/壳结构 复合纳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 被引量:28
5
作者 肖红伟 李林荣 张朝晖 《宜春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0-48,共9页
在当今时代,着力培养和打造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减轻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战略举措,更是振兴我国各行各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是... 在当今时代,着力培养和打造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减轻我国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一个战略举措,更是振兴我国各行各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是地方高校真正体现办学个性特色的需要,更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高扬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发展需要。本文以地方综合性本科高校——宜春学院为例,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该校近70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些调查结论,并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大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思考 被引量:8
6
作者 肖红伟 罗莹 朱银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61-62,65,共3页
新时代呼唤高校要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方式,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趋势。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高... 新时代呼唤高校要培养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大学生成材的重要方式,是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和发展趋势。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高校及地方政府密切合作,整合全社会资源,构建立体培养体系。首先地方高校应加快实现创业教育理念的战略性转变的步伐,改革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制度,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训和实践平台;其次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完善高校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业能力 培养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方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肖红伟 余新卫 《宜春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24-27,共4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创业型人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必然要求地方高校深入探讨和实践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重...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呼唤创业型人才。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必然要求地方高校深入探讨和实践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问题,这是新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也是地方高校迫切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探讨了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重要意义及其培养策略,以求教于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业型人才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和谐之美学意蕴 被引量:1
8
作者 肖红伟 高应东 《宜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今天,“和谐”二字被人们广泛应用,“和谐”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谐是生命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审美理想,表现为个体生命形式与心灵的统一,感性与理性、合规律(真)与合目的(善)的统一,自然与社会、个体生命与集体、民... 在今天,“和谐”二字被人们广泛应用,“和谐”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谐是生命发展的最高目的,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审美理想,表现为个体生命形式与心灵的统一,感性与理性、合规律(真)与合目的(善)的统一,自然与社会、个体生命与集体、民族、国家生命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 美学 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花粉多糖显著减轻氟尿嘧啶所致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损伤 被引量:7
9
作者 方小明 田文礼 +5 位作者 张晓琳 彭文君 肖红伟 高凌宇 王灿红 高振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提取的荷花粉多糖(lotus bee pollen polysaccharides,LP)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所致小鼠肠道黏膜损伤及功能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热风干燥与真空脉动干燥的方法对荷花粉进行干燥,并提取多...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提取的荷花粉多糖(lotus bee pollen polysaccharides,LP)对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所致小鼠肠道黏膜损伤及功能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热风干燥与真空脉动干燥的方法对荷花粉进行干燥,并提取多糖。建立5-Fu小鼠肠黏膜炎模型,随机分组、给药。炭末推进法测定小鼠的肠推进率,并测量小鼠结肠长度;计算全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s)的面积;取小鼠结肠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生物化学方法检测PPs匀浆上清液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PPs匀浆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5-Fu可显著抑制小鼠肠道的推进功能(P<0.05)。热风干燥与真空脉动干燥样品中提取的LP能减缓5-Fu所致的结肠缩短(P<0.05),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小鼠肠道PPs的面积(P<0.05或P<0.01);此外,与5-Fu组比较,LP与5-Fu联合应用能明显促进小鼠肠道的推进功能(P<0.05),升高GSH含量、CAT和GSH-Px活力(P<0.01或P<0.05),明显减少TNF-α含量(P<0.05或P<0.01);结肠病理组织切片显示LP能明显减轻5-Fu所致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杯状细胞丢失、隐窝深度变浅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LP能够减轻5-Fu所致小鼠结肠黏膜炎,改善5-Fu所致的肠道传输功能失调,保护5-Fu对肠道的氧化损伤,其中真空脉动干燥样品中提取的花粉多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花粉多糖 5-氟尿嘧啶 肠黏膜屏障 氧化损伤 干燥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红萍 熊杰 +4 位作者 王利君 李妮 雷白鸽 肖红伟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MWNTs)增强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MWNTs/PLA复合超细纤维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MWNTs分散于PLA纤维中,随着MWNTs含量的增...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MWNTs)增强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膜。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对MWNTs/PLA复合超细纤维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MWNTs分散于PLA纤维中,随着MWNTs含量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先减小后增大,MWNTs的加入会降低PLA的结晶度,而MWNTs的加入提高了PLA的热解温度。当PLA中MWNTs的用量为m(MWNTs)∶m(PLA)=1.5∶100时,其结晶度最低,但此时MWNTs/PLA复合超细纤维拉伸破坏应力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多壁碳纳米管 静电纺丝 结晶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聚乳酸调控玉米醇溶蛋白超细纤维膜的形貌与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红萍 熊杰 +2 位作者 李妮 肖红伟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0,共4页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共混质量比超细纤维的形貌。然后通过对不同共混质量比的超细纤维膜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分析比较了不同...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玉米醇溶蛋白(zein)/聚乳酸(PLA)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共混质量比超细纤维的形貌。然后通过对不同共混质量比的超细纤维膜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分析比较了不同共混质量比复合超细纤维膜的结构,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LA的加入提高了zein的可纺性,随着PLA共混质量比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逐渐增大,从434 nm增大到539 nm。静电纺zein/PLA复合纤维膜的结晶性能随着PLA的加入逐渐变好,且复合超细纤维膜的拉伸破坏应力逐渐增大,从17.1 MPa增大到27.1MPa,拉伸破坏应变也逐渐增加,从34.6%增大到46.2%,力学性能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醇溶蛋白 聚乳酸 静电纺丝 复合超细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12
作者 张红萍 熊杰 +2 位作者 李妮 肖红伟 谢军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0-153,共4页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玉米醇溶蛋白(zein)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的形貌;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出纳米羟基磷灰石(nHA)/玉米醇溶蛋白(zein)复合超细纤维。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了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的形貌;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超细纤维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进行了拉伸测试。结果表明,随着超细纤维中羟基磷灰石含量的增加,纤维的直径先减小后增大,纤维中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结晶逐渐变好。相比于玉米醇溶蛋白超细纤维,含有质量分数为25%羟基磷灰石的复合超细纤维仍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玉米醇溶蛋白 静电纺丝 复合超细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干燥加工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9
13
作者 巨浩羽 赵士豪 +3 位作者 赵海燕 张卫鹏 高振江 肖红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6-796,共11页
干燥过程是影响中草药质量和药效的重要环节,干燥结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和经济价值。该文综述了中药材的干燥技术、干燥模型和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降解规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中草药的干燥技术,分别分析了阴干、晒干和烘干的... 干燥过程是影响中草药质量和药效的重要环节,干燥结果直接影响着产品的使用和经济价值。该文综述了中药材的干燥技术、干燥模型和干燥过程中有效成分降解规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中草药的干燥技术,分别分析了阴干、晒干和烘干的传统干燥技术及气体射流冲击、真空脉动、中短波红外、射频等新型干燥技术的优缺点及对中草药物料的适用范围;对于干燥模型,论述了理论模型、半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在中草药干燥加工中的应用;以生物碱类、黄酮类、多糖类和色素类为代表性中草药药用成分指标,论述了干燥过程中降解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明确中草药各类干燥技术的特性和有效成分的降解规律、建立合适的干燥模型,以期为不同类型的中草药选用合适的干燥技术及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干燥技术 干燥模型 生物碱 黄酮 多糖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干燥技术现状与装备研究展望 被引量:14
14
作者 常安太 郑霞 +4 位作者 肖红伟 姚雪东 张茜 刘德成 刘子金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7,共7页
哈密瓜是高糖和热敏性物料,其干燥时间和干燥品质的控制一直是哈密瓜干燥过程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哈密瓜等果蔬的干燥技术现状和装备应用现状,并对不同干燥方法及其干燥特性和干燥装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预处理方式、联... 哈密瓜是高糖和热敏性物料,其干燥时间和干燥品质的控制一直是哈密瓜干燥过程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哈密瓜等果蔬的干燥技术现状和装备应用现状,并对不同干燥方法及其干燥特性和干燥装备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预处理方式、联合干燥、装备升级三方面对哈密瓜片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哈密瓜新型干燥技术的开发和干燥装备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干燥技术 预处理 联合干燥 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片远红外辐射干燥的干燥特性及VC变化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万江静 郑霞 +3 位作者 高振江 肖红伟 唐明祥 王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5,共6页
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对半干红枣进行了泥制枣片加工,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枣片在不同的辐射温度(55、60、65、70和75℃)、片厚(2、4和6 mm)和辐射距离(80、110和140 mm)下的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干燥活化能和VC含量变化,并... 采用远红外辐射干燥技术对半干红枣进行了泥制枣片加工,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枣片在不同的辐射温度(55、60、65、70和75℃)、片厚(2、4和6 mm)和辐射距离(80、110和140 mm)下的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干燥活化能和VC含量变化,并分析了不同干燥因素对干燥时间和V_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温度、片厚和辐射距离对枣片的红外干燥时间以及VC含量影响均显著(p值均<0.05)。在实验条件内,不同因素对干燥时间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辐射距离(p=0.001)>片厚(p=0.002)>温度(p=0.003),不同因素对V_C含量的影响显著性顺序为:温度(p<0.001)>辐射距离(p=0.001)>片厚(p=0.032);枣片整个干燥过程属于降速干燥,水分有效扩散系数在1.10674~9.67179×10^(-10)m^2/s的范围内,干燥所需的干燥活化能为53.79 k J/mol。辐射温度对枣片的VC含量影响最显著。当辐射温度65℃,辐射距离110 mm,片厚4 mm时,干燥速率快且V_C含量保持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 枣片 干燥活化能 V_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干燥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德成 郑霞 +4 位作者 肖红伟 姚雪东 单春会 常安太 丑维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共11页
为了探索开发适宜缩短红枣干燥时间、提高红枣干燥品质的技术与装备,综述了红枣单一与联合干燥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红枣干燥技术与装备的对比分析。同时,阐述了预处理对红枣干燥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在研究红枣干燥特性... 为了探索开发适宜缩短红枣干燥时间、提高红枣干燥品质的技术与装备,综述了红枣单一与联合干燥发展现状与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红枣干燥技术与装备的对比分析。同时,阐述了预处理对红枣干燥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在研究红枣干燥特性和干燥装备现状的基础上,对不同红枣干制品实施适宜的干燥加工技术与研制新型干燥装备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设备 单一干燥 联合干燥 预处理 红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蒸汽脉动烫漂预处理对百合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巨浩羽 杨劲松 +3 位作者 赵海燕 王辉 高振江 肖红伟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6-210,216,共6页
将真空-蒸汽脉动烫漂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百合的烫漂预处理,研究蒸汽烫漂时间、烫漂循环次数和真空度对百合烫漂后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色泽和复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烫漂时间、烫漂循环次数和真空度均对烫漂后百合的干燥特... 将真空-蒸汽脉动烫漂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百合的烫漂预处理,研究蒸汽烫漂时间、烫漂循环次数和真空度对百合烫漂后干燥特性、水分有效扩散系数、色泽和复水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烫漂时间、烫漂循环次数和真空度均对烫漂后百合的干燥特性有显著性影响,当蒸汽烫漂时间30s,烫漂循环3次,真空度90kPa时,百合烫漂充分,提高了细胞间的通透性并抑制PPO、POD酶的活性,烫漂后在60℃热风下干燥,最短为11.7h;干燥后的百合片色泽L*值为83.65、ΔE值为5.18,接近于新鲜百合色泽;复水比最高为1.49g/g,水分有效扩散系数最大为6.85×10-10 m2/s;综合评分最高为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蒸汽脉动 烫漂预处理 百合 干燥特性 色泽 复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片热风干燥过程介电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欢 王吉强 +5 位作者 牛玉宝 曹玉雪 肖红伟 姚雪东 郑霞 王强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19,共7页
为确定冬枣片热风与射频联合干燥射频介入的适宜条件,以冬枣为试验材料,应用终端开路同轴电缆技术测量不同频率(1~300 MHz)、温度(25℃、40℃、55℃、70℃和85℃)以及含水率(20%、35%、45%、60%和80%)条件下冬枣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介电... 为确定冬枣片热风与射频联合干燥射频介入的适宜条件,以冬枣为试验材料,应用终端开路同轴电缆技术测量不同频率(1~300 MHz)、温度(25℃、40℃、55℃、70℃和85℃)以及含水率(20%、35%、45%、60%和80%)条件下冬枣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介电参数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1~300 MHz频段内,各温度条件下,冬枣片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子均随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对比射频加热常用频段,27.12 MHz时的介电常数与介电损耗因子均明显高于40.68 MHz。射频频率为27.12 MHz时,各含水率条件下,冬枣片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各温度条件下,冬枣片介电常数随含水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介电损耗因子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各条件下介电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与比较,确定冬枣片热风与射频联合干燥中射频介入的适宜条件:频率27.12 MHz、温度55~75℃、含水率(湿基)45%~80%,为后续冬枣片热风与射频联合干燥技术与工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片 介电参数 频率 温度 含水率 热风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审美情感
19
作者 曾耀农 肖红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8-29,32,共3页
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对审美情感进行了探讨,尤其在艺术审美方面作者更是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富有理论深度.
关键词 情感 美感 审美情感 艺术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丁真空脉动干燥特性及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卫鹏 陈浩然 +3 位作者 范晓志 肖红伟 郑志安 巨浩羽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1-98,144,共9页
目的:探索真空脉动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真空时间、常压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茯苓丁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多糖含量、破碎率的影响,以期得到较佳工艺参数,提高茯苓丁干燥效率和品质。方法:选取干燥温度(55~95℃)、真空时间(0~20 min)、常... 目的:探索真空脉动干燥过程中,干燥温度、真空时间、常压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对茯苓丁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多糖含量、破碎率的影响,以期得到较佳工艺参数,提高茯苓丁干燥效率和品质。方法:选取干燥温度(55~95℃)、真空时间(0~20 min)、常压时间(0~8 min)为自变量,设计中心复合响应面试验,分析影响规律;建立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多糖含量、破碎率的二次回归模型;构建适应度函数,分别用遗传算法、隶属度法进行多目标优化,通过比较2种优化方法的结果,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干燥条件均可显著影响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多糖含量、破碎率;建立的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多糖含量、破碎率回归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可用于对茯苓丁干燥评价指标的分析和预测;以适应度为评价指标,得出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较优;遗传算法优化工艺为干燥温度80.88℃、真空时间7.68 min、常压时间5.04 min,该工艺条件下的干燥时间为443.3 min、单位能耗为4.43 kJ·h/kg、多糖含量为3.27 mg/g、破碎率为7.42%,节能增效作用显著(P<0.05)。结论:真空时间和常压时间的合理配置可显著缩短干燥时间,并降低单位能耗和破碎率;茯苓丁内部温度随干燥室压力波动变化,适宜干燥温度可提高茯苓多糖含量;优化后的真空脉动干燥工艺,具有干燥时间短、品质好、破碎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 真空脉动 茯苓丁 多目标优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