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切除重建术治疗复杂性内瘘狭窄效果对比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肖磊娟 朱润章 +5 位作者 孙皓 李晓峰 段分分 滕王成 高占辉 楼季庄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8期692-696,共5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传统切除重建手术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诊治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0... 目的:探讨并比较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和传统切除重建手术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诊治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7年01月-2020年06月期间南京明基医院因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造成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而行PTA治疗或切除重建手术共263例患者临床与随访资料。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手术方式解除内瘘狭窄的效果。结果:患者中PTA组(研究组)205例次,切除重建组(对照组)58例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内瘘狭窄类型、狭窄数量、内瘘功能不良表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患者的初级通畅率在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均低于切除重建手术患者(P<0.05)。PTA组患者的次级通畅率在术后24个月高于切除重建手术患者(P<0.05)。Ⅰ+Ⅱ+Ⅳ型狭窄、3处及以上狭窄是初级通畅的危险因素,Ⅰ+Ⅱ+Ⅳ型狭窄、3处及以上狭窄也是次级通畅的危险因素,PTA手术是次级通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非单纯吻合口处狭窄病例,超声引导下PTA术和切除重建术均有可靠的开通率,PTA术后狭窄复发率高于切除重建组(P<0.05),但能够延缓内瘘废弃从而保护血管资源(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切除重建术 动静脉内瘘狭窄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肖磊娟 季大玺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8期550-552,共3页
随着人们对危重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单一血液净化模式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20世纪90年代提出杂合式血液净化(hybrid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HBPT)的理念.狭义上HBPT是指延长低效每日透析(sustained low efficiencydaily dialy... 随着人们对危重症发病机制的认识,单一血液净化模式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疗目的,20世纪90年代提出杂合式血液净化(hybrid blood purification treatment,HBPT)的理念.狭义上HBPT是指延长低效每日透析(sustained low efficiencydaily dialysis,SLEDD).广义上是将2种或2种以上基本血液净化模式同步或序贯组合,以提高溶质清除效率,实现相对精准地清除致病物质,达到最佳的临床疗效[1].HBPT包括多种模式,除可用于急慢性肾衰竭外,己广泛应用于各种毒物和药物中毒、呼吸功能支持、肝功能支持、内稳态及多种脏器器官功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化 血液 模式 功能 临床 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高占辉 肖磊娟 +7 位作者 冯均才 孙艳华 刘静 汪红英 王霄剑 艾敏 姚志勇 季大玺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2-1073,I001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热消融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腺瘤增生的临床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0例MHD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共32枚腺体在局部麻醉下经超声引导行微波热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前后血清全段甲状旁腺(i PTH)、钙及磷水平,并评价瘙痒、骨痛等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以及消融相关的副作用。结果:10例患者术后即刻、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的血清i PTH及钙磷指标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 PTH下降率>30%共10例,占100%;2例术前血清i PTH达4 000 pg/ml以上,术后仍处于较高水平,但骨痛、瘙痒等症状明显缓解;2例术后3个月血清i PTH上升至600 pg/ml以上,经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治疗后下降至300 pg/ml以下。2例(20%)术后出现声音嘶哑,均于1个月内缓解;所有病例均无气管、食管、血管及颈部肌肉损伤,未发生感染。结论:经超声引导微波热消融治疗MHD患者严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短期疗效确切、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微波热消融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与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37
4
作者 余燕婷 高占辉 +6 位作者 赵刘兵 肖磊娟 郑志波 朱润章 汪红英 吕献军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 目的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发生率高,选择外科手术会造成患者血管资源耗竭,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可以保留可供造瘘的血管资源,但选择PTA或外科手术尚无更明确的界定。文中通过比较PTA和内瘘切除重建手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自体AVF狭窄的疗效,旨在寻找合适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3月30日南京明基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自体AVF狭窄的46例患者。包括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者为PTA组(22例),内瘘切除重建手术者为手术组(24例)。比较2组临床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通畅率,总体通畅时间,以及手术不良反应。结果 PTA组内瘘血管狭窄个数较手术组增多[(2.78±1.43)vs(1.67±0.71)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6个月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PTA组内瘘血管共狭窄57处,其中吻合口12处狭窄(21.05%),狭窄程度平均为79.3%;内瘘静脉流出道43处狭窄(75.44%),平均狭窄程度为84.26%。PTA组3例患者发生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痊愈。手术组1例术中发生轻度渗血,处理后好转;术后4例有术侧手背轻度肿胀,逐渐好转;2组不良反应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3处及3处以上的多处狭窄优先选择PTA治疗,通畅率相当的同时可以更好的保留血管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静脉内瘘 狭窄 通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