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刀小切口直肠癌手术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玉根 王万川 +4 位作者 檀谊洪 周武军 程永雄 郭世强 廖信芳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09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微创手术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12日至2009年4月7日,本研究将限期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超声刀小切口手术,B组行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切口... 目的探讨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微创手术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3月12日至2009年4月7日,本研究将限期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行超声刀小切口手术,B组行传统手术。观察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血清CRP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68例患者成功接受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其中A组35例,B组33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吻合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切口长度分别为(9.7±0.7)cm和(14.6±3.4)cm(P<0.05);手术时间分别为(132±23)min和(169±31)min(P<0.05);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02±57)ml和(152±73)ml(P<0.05);术后恢复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的切口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检测A组的血清CRP低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1.1)d和(11.8±3.4)d(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采用超声刀进行的小切口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在该领域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快速康复外科 直肠癌 微创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檀谊洪 杜国能 +4 位作者 陈庞州 严国标 谭东兴 王昆 肖玉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1期51-52,共2页
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即是在腺体的真、假被膜间隙内进行腺叶切除,而不刻意解剖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的方法。现将我们对该技术的解剖认识和操作方法报道如下。
关键词 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甲状旁腺(Parathyroid Glands)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被膜解剖(capsular dissection)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thyroid lobectom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晕入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操作空间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檀谊洪 杜国能 +5 位作者 肖玉根 陈庞州 严国标 谭东兴 王昆 邱万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 目的探讨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建立操作空间的解剖平面。方法2012年6—12月45例行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注水针顶住胸骨柄在胸大肌浅筋膜的深面注射膨胀液,经胸骨上间隙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建立操作空间。结果45例手术操作成功,分离操作空间的时间平均为6.8min(4~12min)。无神经及甲状旁腺损伤;无一例术后要求药物止痛;无皮肤灼伤、皮下瘀斑、皮下积液、颈部皮肤麻木;2例皮下脂肪液化经换药术后2周内治愈。术后颈部皮瓣水肿表现为胸骨上凹消失(38例)或隆起(7例),1个月后均恢复正常,4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7.3月,诉颈部和胸壁皮肤绷紧感分别有24例和3例,在术后3~6个月内消失。结论在乳晕人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中,经胸大肌浅筋膜深面进入颈深筋膜浅层后方的方法建立操作空间简单、快速、暴露好,术后疼痛轻,皮肤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乳晕入路 胸大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返神经三分段在甲状腺被膜解剖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檀谊洪 杜国能 +5 位作者 李玺 肖玉根 严国标 陈庞洲 谭东兴 邱万寿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4期172-174,共3页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中,采用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三分段的方法对降低RLN损伤的意义。方法 11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被膜解剖技术施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经中间入路,在RLN三分段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进...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被膜解剖术中,采用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RLN)三分段的方法对降低RLN损伤的意义。方法 112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被膜解剖技术施行单侧腺叶切除术,经中间入路,在RLN三分段的不同部位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解剖操作。结果 11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后检查甲状腺后方假被膜完整109例(97.3%),在Berry韧带平面透过甲状腺后方假被膜可见到RLN走行91例(81.2%),无神经裸露病例,术后无1例声音嘶哑,随访3个月无声音改变病例。结论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被膜解剖技术行腺叶切除,术者对RLN三分段的认识有助于降低神经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喉返神经 外科手术 被膜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内侧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杜国能 肖玉根 +3 位作者 王昆 涂星强 陈晓意 檀谊洪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内侧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符合巨大甲状腺肿诊断的患者,施行改良内侧入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45~55 min/侧,平均手术时间为(50.6±2.7)min/侧... 目的探讨改良内侧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例符合巨大甲状腺肿诊断的患者,施行改良内侧入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45~55 min/侧,平均手术时间为(50.6±2.7)min/侧;术中出血量为25~80 ml/侧,平均出血量为(30.6±17.5)ml/侧。无术后出血、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改良内侧入路胸骨后甲状腺肿腺叶切除术是较为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后甲状腺肿 腺叶切除术 改良内侧入路 硬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甲状旁腺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 被引量:2
6
作者 肖玉根 房居高 +7 位作者 黎洪浩 程若川 秦建武 杜国能 陈晓意 涂星强 王昆 檀谊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8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改良的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方法对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实时监测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对我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共计76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患者应用人体术中神经多功... 目的探讨应用自主研发改良的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方法对术中喉返神经功能进行实时监测的临床效果与意义。方法对我院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一院、河南省肿瘤医院共计761例甲状腺/甲状旁腺患者应用人体术中神经多功能检测报警系统进行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结果术中双侧475例(950条),单侧286例(286条),共1236条喉返神经功能监测顺利,术后行喉镜检查有12例出现声带麻痹,3个月内恢复正常,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损伤为2例。喉返神经探查时间为(3.1±1.1)分钟,术中喉返神经损伤识别率、暂时性损伤率及永久性损伤率分别为100%、1.58%(12/761)和0.26%(2/761)。结论术中神经功能实时监测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术者与患者的心理压力,缩短喉返神经探查时间,能及时有效的监测与保护喉返神经,有广泛推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 甲状旁腺 神经功能实时监测 神经监测报警适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肝转移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肖玉根 段晓帆 张晓华 《肝胆外科杂志》 2006年第6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施行手术切除,结合文献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期25.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1.8%和14.5%。结论早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大肠癌肝转移病人施行手术切除,结合文献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期25.6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41.8%和14.5%。结论早期诊断及手术切除是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肝转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喉返神经牵拉损伤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檀谊洪 涂星强 +3 位作者 曾昭游 王昆 肖玉根 陈晓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10期519-522,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过程中,牵拉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278例腺叶切除过程中被神经监测证实的喉返神经牵拉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共计损伤13例,被神经监测证实为腺叶切除过...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过程中,牵拉导致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278例腺叶切除过程中被神经监测证实的喉返神经牵拉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共计损伤13例,被神经监测证实为腺叶切除过程中牵拉损伤9例,其中瞬间牵拉伤3例,持续牵拉伤5例,不明牵拉原因1例;损伤左侧7例,右侧2例;引起损伤的牵拉部位:下极4例,Berry韧带3例,入喉点1例,不明1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声带检查异常,声音沙哑在2~9周后恢复。结论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使用神经监测仪,必要时术者与解剖的喉返神经同侧站位,注意术中操作技巧以及避免瞬间的暴力牵拉动作,可减少相应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术中神经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并发胆道结石46例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晓帆 杨清水 +2 位作者 张晓华 肖玉根 程永雄 《肝胆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症 胆结石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涂星强 王昆 +2 位作者 杜国能 徐礼笑子 肖玉根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7期71-73,共3页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3±0.6)ml、手术时间(35.3±3.6)min、住院时间(3.5±1.8)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5.8±1.8)ml、(55.7±7.8)min、(8.6±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2.5±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54,P<0.05)。术后早期,两组均未出现明显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急性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用于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抽剥术 腔内激光闭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对颈清扫范围的影响
11
作者 陈庞洲 肖玉根 +1 位作者 檀谊洪 黄传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颈清扫范围的影响。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3例,探析其病灶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影响因素及颈清扫范围。结果 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病灶转移83例,肿瘤直径超过1 cm、侵及甲... 目的探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颈清扫范围的影响。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23例,探析其病灶转移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影响因素及颈清扫范围。结果 1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出现病灶转移83例,肿瘤直径超过1 cm、侵及甲状腺被膜外、<45岁男患者出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II^IV区转移率较高,IV区转移率最高,其次分别为II区、III区、V区。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主要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纵横比、淋巴结皮质最大厚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央区淋巴结阳性转移者(≥3)患者应同时进行患侧II^V区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清扫 危险因素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乳头状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的非手术治疗
12
作者 杨清水 张晓华 肖玉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9-60,66,共3页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钝性腹部损伤并内出血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9年我院收治的32例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3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需中转手术,没有发生严重的迟发性并发症.结论:...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钝性腹部损伤并内出血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9年我院收治的32例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30例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需中转手术,没有发生严重的迟发性并发症.结论:经选择的钝性腹部创伤致内出血病人行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性腹部损伤 血腹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