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费托合成Co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声笛 肖海成 吴志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4-42,共9页
Co基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强链增长能力等优势,成为费托合成(FTS)反应适宜的催化剂。总结了Co基催化剂FTS反应机理,并对活性相结构以及助剂与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催化剂载体的作用,总结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促进FTS反... Co基催化剂因具有高活性和强链增长能力等优势,成为费托合成(FTS)反应适宜的催化剂。总结了Co基催化剂FTS反应机理,并对活性相结构以及助剂与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催化剂载体的作用,总结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促进FTS反应性能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金属Co与分子筛耦合直接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进展,归纳了采用双功能催化剂体系制备液体燃料的反应路线及催化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基催化剂 费托合成 双功能体系 沸石分子筛 液体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工业单管中试 被引量:1
2
作者 肖海成 李文怀 +3 位作者 张侃 李影辉 王斯晗 孙予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6-168,共3页
简单介绍了用于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的MoS2催化剂经中试装置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室开发的催化剂进行放大制备,进行工业单管中试研究,考察了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等参数)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进... 简单介绍了用于合成气制备低碳混合醇的MoS2催化剂经中试装置评价的研究结果.通过对实验室开发的催化剂进行放大制备,进行工业单管中试研究,考察了工艺参数(包括反应温度、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等参数)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尾气循环试验,完成了800 h连续稳定性运转,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低碳混合醇时空产率达0.29 g/(mL·h)以上,进一步的试验仍在进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低碳混合醇 钼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侃 李文怀 +4 位作者 孙予罕 钟炳 肖海成 李影辉 孔繁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9-34,共6页
采用固定床工艺 ,针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新型Mo系催化剂 ,进行了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在完成了催化剂制备工艺放大后 ,进行了 10 0 0小时连续运转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同时在装置开车过程中 ,发现了催... 采用固定床工艺 ,针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开发的新型Mo系催化剂 ,进行了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公升级模试。在完成了催化剂制备工艺放大后 ,进行了 10 0 0小时连续运转 ,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同时在装置开车过程中 ,发现了催化剂粒度放大效应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进一步考察了反应热效应 ,为工程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为下一步的万吨级工业示范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混合醇 Mo系催化剂 公升级模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制合成油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迟克彬 万书宝 +3 位作者 李方伟 肖海成 金香兰 杨兵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2年第4期35-43,共9页
天然气制液态烃(GTL)是近年来天然气转化利用研究的主流,国外的Shell、Sasol、Exxon、Syntroleum、Williams等公司都分别开发了各自的GTL专利技术。GTL产品基本上由直链烷烃、烯烃组成,具有无硫、无氮、无金属、无芳烃等特点,是环境友... 天然气制液态烃(GTL)是近年来天然气转化利用研究的主流,国外的Shell、Sasol、Exxon、Syntroleum、Williams等公司都分别开发了各自的GTL专利技术。GTL产品基本上由直链烷烃、烯烃组成,具有无硫、无氮、无金属、无芳烃等特点,是环境友好的油品和化学品。详细综述了合成油催化剂、反应器、GTL技术发展动态等,讨论了GTL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GTL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制备 合成油 技术进展 F-T合成 催化剂 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及在钢铁企业中的具体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肖海成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11期279-279,共1页
文章主要从电气自动化的概念方面开始,讲述了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环境以及关键性,还有讲述了在钢铁企业中使用电气自动化中每个步骤的真实运用状况以及用途。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发展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化工发展研究
6
作者 张宝军 徐显明 +2 位作者 迟克彬 张志翔 肖海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82-284,共3页
通过阐述天然气化工的现状和利用途径,分析我国发展天然气化工的优势和劣势,对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天然气 化工 二甲醚 甲醇 液体燃料 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改性β-Mo2C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
7
作者 向明林 李德宝 +4 位作者 肖海成 齐会杰 李文怀 孙予罕 钟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72-174,共3页
考察了K/β-Mo2C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性能,发现K改性使β-Mo2C催化剂的选择性发生显著变化.β-Mo2C催化剂CO加氢的产物主要为C1~C4烷烃,K改性后β-Mo2C催化剂上产物主要为C1~C5低碳醇,同时高级醇(C2+ OH)的选择性明显提高,... 考察了K/β-Mo2C催化剂CO加氢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性能,发现K改性使β-Mo2C催化剂的选择性发生显著变化.β-Mo2C催化剂CO加氢的产物主要为C1~C4烷烃,K改性后β-Mo2C催化剂上产物主要为C1~C5低碳醇,同时高级醇(C2+ OH)的选择性明显提高,但CO转化率有所降低.通过对碱金属K的添加水平进行考察,发现当K与Mo摩尔比为0.2时,总醇选择性达到极大值,低碳醇的时空收率达到1.22g/(mL·h).产物中烷烃符合线性A-S-F分布曲线,而醇分布曲线中出现甲醇负偏离.K助剂的加入有效的促进了C1OH到C2OH的链增长步骤,这可能与K/β-Mo2C催化剂中K-Mo-C新相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Mo2C催化剂 K改性 一氧化碳加氢 低碳混合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气制低碳烯烃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
8
作者 万书宝 迟克彬 +3 位作者 李影辉 肖海成 徐显明 李方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12-114,共3页
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含量的K2O和MnO助剂、粘结剂对铁基催化剂影响的研究,制备出性能很好的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在温度340℃、压力2.0 MPa、空速1 000 h-1和H2与CO的摩尔比为2的条件下,CO转化率大于75%,低碳烯烃选择... 通过不同载体、不同含量的K2O和MnO助剂、粘结剂对铁基催化剂影响的研究,制备出性能很好的合成气生产低碳烯烃分子筛负载型催化剂,在温度340℃、压力2.0 MPa、空速1 000 h-1和H2与CO的摩尔比为2的条件下,CO转化率大于75%,低碳烯烃选择性大于等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合成气 低碳烯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托合成产物的加工利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林 孔繁华 +2 位作者 刘晓彤 刘克峰 肖海成 《炼油与化工》 2015年第5期36-39,共4页
费托合成反应是CO加氢和碳链增长的反应。费托合成产物是以烃类为主的混合物,经分离得到费托合成油、尾气和反应水。将费托合成产物进行不同工艺条件的加工处理,可以得到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关键词 费托合成 化学品 高附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体水热处理对长链烷烃脱氢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崔韶东 刘柏林 +4 位作者 王际东 鲁玉莹 刘克峰 肖海成 屈一新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8,92,共7页
本文以十二烷脱氢反应为模型,考查了载体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2个变量对最终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水热处理前后的载体采用XRD、N2物理吸附、NH3-TPD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都能够促进氧化铝晶粒的生长,提高载... 本文以十二烷脱氢反应为模型,考查了载体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2个变量对最终催化剂脱氢性能的影响。水热处理前后的载体采用XRD、N2物理吸附、NH3-TPD表征。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都能够促进氧化铝晶粒的生长,提高载体的平均孔径。水热处理降低了载体的比表面积和酸量,使十二烷的转化率减小,十二烯的选择性增加。在催化剂负载量为Pt0.3%、Sn0.54%、Li0.5%的条件下,700℃水热处理时催化剂的性能最好,水热处理时间的延长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烃 十二烷 脱氢 载体 水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单层氨基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及Pb^(2+)吸附效果
11
作者 韩璐 叶杰铭 +2 位作者 杨玉琼 王景元 肖海成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4年第5期324-329,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硅烷(APTES)和(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通过水相工艺分别制备出单层氨基改性二氧化硅(SiO_(2)-APTES和SiO_(2)-AEAPTMS,用作吸附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仪、热重-差热... 采用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硅烷(APTES)和(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EAPTMS),通过水相工艺分别制备出单层氨基改性二氧化硅(SiO_(2)-APTES和SiO_(2)-AEAPTMS,用作吸附剂),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仪、热重-差热分析仪、元素分析仪等仪器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b^(2+)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当偶联剂添加量(质量分数)小于15%时,可实现二氧化硅的单层氨基改性;在初始Pb^(2+)质量浓度为200 mg/L,pH值为6,吸附时间为60 min的优化条件下,SiO_(2)-APTES和SiO_(2)-AEAPTMS对Pb^(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达到18.48,34.75 mg/g;吸附过程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吸附模型,均为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过程;吸附剂重复使用5次后,Pb^(2+)吸附量仍超过最大吸附量的90%,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硅烷偶联剂 氨基改性 铅离子(Pb^(2+)) 吸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腈-水萃取精馏及热集成改进工艺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崔佳 李知春 +5 位作者 肖海成 潘晖华 张鹏 桂鹏 姚闯 戚律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5-1147,共13页
通过三元相图分析乙腈-水-乙二醇萃取精馏体系热力学性质,利用灵敏度分析确定工艺决策变量优化范围。针对总费用的设备费用、操作费用2个冲突目标,以产品和溶剂纯度为约束条件,建立常规和热集成萃取精馏工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Actxser... 通过三元相图分析乙腈-水-乙二醇萃取精馏体系热力学性质,利用灵敏度分析确定工艺决策变量优化范围。针对总费用的设备费用、操作费用2个冲突目标,以产品和溶剂纯度为约束条件,建立常规和热集成萃取精馏工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Actxserver接口建立Matlab和Aspen Plus联合模拟优化平台,通过调用NSGA-Ⅱ算法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对于常规萃取精馏优化过程,种群数为30,初始解经过300代演化,已经达到最优Pareto前沿解,其设备费用受萃取精馏塔塔板数显著影响,操作费用与萃取剂循环量、萃取精馏塔塔回流比相关。采用相同算法参数的热集成工艺优化显示:增设预热器(HX)和控制冷凝器出口温度,改变了原料和萃取剂进料热状态,减少了进料板位置有效能损失,用较少萃取精馏塔塔板数和再沸器负荷即可满足生产要求,3组代表性优化方案的设备费用、操作费用平均降幅分别达到4.15%和7.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腈纯化 萃取精馏 热集成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天然气转化催化剂的放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艳 蒋毅 +3 位作者 张大伟 肖海成 陈君和 张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9-303,共5页
采用多次浸渍的方法制备了节能型天然气转化催化剂(NLY-1催化剂),将其用于低水碳比天然气一段转化的放大试验。考察了反应压力、水碳比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了TG,XRD,SEM表征。试验结果表明,NLY-1催化剂用于... 采用多次浸渍的方法制备了节能型天然气转化催化剂(NLY-1催化剂),将其用于低水碳比天然气一段转化的放大试验。考察了反应压力、水碳比和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对使用后的催化剂进行了TG,XRD,SEM表征。试验结果表明,NLY-1催化剂用于天然气一段转化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器入口500~520℃,反应器出口780~800℃、压力3 MPa、空速3 500 h-1、水碳摩尔比2.5~2.7;在此条件下,CH4转化率可达到61%。1 000 h连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NLY-1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活性。表征结果显示,NLY-1催化剂反应后没有明显的积碳,具有良好的抗积碳能力;反应前后NLY-1催化剂的晶格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NLY-1催化剂与大庆石化公司化肥厂一段转化催化剂相比较,CH4转化率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转化 镍基催化剂 合成气 合成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奕然 曾令志 +2 位作者 娄舒洁 鲁玉莹 肖海成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9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综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甲烷部分氧化制氢、甲烷自热重整制氢以及化学链重整制氢等天然气制氢技术的进展,对催化剂的主要研究重点在于提升氢气的选择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抗积炭性等性能。近年来,普遍以镍作为催化剂主体并... 综述了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甲烷部分氧化制氢、甲烷自热重整制氢以及化学链重整制氢等天然气制氢技术的进展,对催化剂的主要研究重点在于提升氢气的选择性、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抗积炭性等性能。近年来,普遍以镍作为催化剂主体并运用不同的制备方式向其中添加助剂(Co,Rh,Cu等)和载体(ZrO 2,Al 2O 3,Co 6-x Mg x Al 2等)以提升催化剂性能。将反应过程和分离过程集成、使碳捕集更为便利的化学链制氢技术更具发展前景,催化剂和载氧体的选择是该技术的关键,载氧体需具备低价、稳定、抗积炭以及高活性等性质。除催化剂以外,反应器的种类、原料中杂质的含量、反应加热时燃料的选择、产物中的碳捕集以及氢气提纯装置的选择均为天然气制氢领域的研究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甲烷 制氢技术 水蒸气重整 部分氧化 自热重整 化学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醇类合成的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克峰 刘晓彤 +2 位作者 李庆勋 肖海成 孔繁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1-830,共10页
鉴于在卫生、燃料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良好的前景,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和其他一些高碳醇的合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醇类合成过程中,由于可以有效利用一些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含碳物质,合成气和一些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催化加氢具有独特的优势... 鉴于在卫生、燃料和环保领域的应用及其良好的前景,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和其他一些高碳醇的合成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醇类合成过程中,由于可以有效利用一些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含碳物质,合成气和一些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催化加氢具有独特的优势;采用铑基催化剂能获得较高的醇类产物选择性,但其价格高昂,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价格相对较便宜的铜基催化剂。综述了近年来用于醇类合成的铜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介绍了催化剂载体和催化助剂对铜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展望了铜基催化剂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催化剂 载体 助剂 加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合成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贺业亨 朱官来 +3 位作者 肖海成 娄舒洁 王林 刘克峰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综述了以丙烯、丙烷、生物质(甘油、3-羟基丙酸、谷氨酸和乳酸)等为原料的丙烯腈合成路线、工艺特点及其催化剂。指出目前95%以上的丙烯腈工业装置采用丙烯氨氧化路线;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烷直接氨氧化路线处于推广阶段,需要开发高性能催化... 综述了以丙烯、丙烷、生物质(甘油、3-羟基丙酸、谷氨酸和乳酸)等为原料的丙烯腈合成路线、工艺特点及其催化剂。指出目前95%以上的丙烯腈工业装置采用丙烯氨氧化路线;以丙烷为原料的丙烷直接氨氧化路线处于推广阶段,需要开发高性能催化剂,优化工艺条件从而降低成本;基于生物质原料的合成路线中,以甘油和3-羟基丙酸为中间体的合成路线最具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丙烯 丙烷 生物质 氨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基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加氢脱氧反应性能
17
作者 鲁玉莹 王宗宝 +3 位作者 肖海成 徐华 张鹏 吕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69,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于γ-Al_(2)O_(3)上的Ni基双金属催化剂,考察助剂金属(Mo,Co,Ce)对Ni基催化剂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_(2)物理吸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于γ-Al_(2)O_(3)上的Ni基双金属催化剂,考察助剂金属(Mo,Co,Ce)对Ni基催化剂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低温N_(2)物理吸附、NH_(3)程序升温脱附、H_(2)程序升温还原、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丁醇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催化剂的加氢脱氧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助剂Ce对催化剂加氢脱氧反应性能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在210℃时基本实现正丁醇的完全转化,助剂Mo对C—O键的活化能力更强,对产物正丁烷的选择性明显高于其余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金属助剂 正丁醇 加氢脱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烷基苯碘值与色度的定量关系
18
作者 娄舒洁 王林 +1 位作者 王宗宝 肖海成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6期421-424,共4页
针对组成复杂的重烷基苯,在正辛烷稀释条件下,建立了基于碘量法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将其用于重烷基苯加氢脱色过程中对不饱和烃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重烷基苯中不饱和烃的存在是产品显色和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随着稀释剂正辛烷用量的... 针对组成复杂的重烷基苯,在正辛烷稀释条件下,建立了基于碘量法的快速测定方法,并将其用于重烷基苯加氢脱色过程中对不饱和烃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重烷基苯中不饱和烃的存在是产品显色和影响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随着稀释剂正辛烷用量的增加,混合溶液(正辛烷与重烷基苯的混合物)中样品质量浓度降低,碘值增大;当质量浓度低于2.00×10-2 g/mL时,测定的碘值趋于稳定。采用该方法测定碘值为(0.5~50.0)×102 g/g的样品,平均相对偏差不大于0.67%,方法精密度高,可以满足检测要求。随着重烷基苯催化加氢脱色过程的进行,产物颜色逐渐变浅,碘值与色度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烷基苯 正辛烷 碘量法 加氢脱色 碘值 色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