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帽状金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 被引量:7
1
作者 肖桂娜 满石清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9-854,共6页
采用真空离子溅射法在自组装的单层阵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沉积金薄膜,制备了以S iO2为核的帽状金纳米结构.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 采用真空离子溅射法在自组装的单层阵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表面沉积金薄膜,制备了以S iO2为核的帽状金纳米结构.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对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作为探针分子,对金纳米帽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在金纳米帽上的分子拉曼散射信号得到显著增强,增强因子达到107数量级.该基底在超灵敏生物和化学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帽状金纳米结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亚甲基蓝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有效介质理论模拟银薄膜的光学特性
2
作者 黄文彬 肖桂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2-456,共5页
采用金属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银薄膜,并用UV-250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Maxwell-Garnett和Bruggeman理论模拟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射率以及光吸收系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 采用金属真空热蒸发技术制备了不同厚度的银薄膜,并用UV-2500型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对其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应用Maxwell-Garnett和Bruggeman理论模拟了薄膜的折射率、消光系数、透射率以及光吸收系数随波长变化的曲线,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消光系数的峰位、透射率曲线的谷位及其移动趋势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对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薄膜 吸收光谱 光学常数 Maxwell—Garnett理论 Bruggeman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状锡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等离子的共振特性
3
作者 雷新宪 肖桂娜 +1 位作者 满石清 杨兴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2,共4页
采用真空热蒸发法在SiO2自组装单层膜上沉积金属锡,制备了帽状锡纳米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仪和Cary5000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其表面形貌、结构以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表征... 采用真空热蒸发法在SiO2自组装单层膜上沉积金属锡,制备了帽状锡纳米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XRD)仪和Cary5000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其表面形貌、结构以及光谱特性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纳米粒子呈帽状,表面等离子共振峰位具有明显的可调谐性,随二氧化硅粒径的增大或锡帽层厚度的增加,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状锡纳米结构 复合纳米粒子 表面等离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racker轨迹追踪探究小球的轨道运动
4
作者 邱智宇 肖桂娜 《物理教学探讨》 2023年第4期65-68,共4页
小球以不同初速度经过离心轨道圆环底端后,其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情况不同。利用Tracker软件追踪并分析了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轨迹,分别讨论了倾斜轨道的高度大于、小于、介于圆环半径倍数时小球的运动情况,并从能量角度验证了动能定理,... 小球以不同初速度经过离心轨道圆环底端后,其在竖直平面内的运动情况不同。利用Tracker软件追踪并分析了小球在轨道上的运动轨迹,分别讨论了倾斜轨道的高度大于、小于、介于圆环半径倍数时小球的运动情况,并从能量角度验证了动能定理,探究了变力做功问题。这一工作也可以用来分析过山车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ker轨迹追踪 离心轨道 动能定理 变力做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