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尾状叶肝血管瘤
1
作者 吴子臣 徐浩 +4 位作者 张庆桥 刘洪涛 王文亮 崔艳峰 肖晋昌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尾状叶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6例经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硬化治疗的尾状叶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瘤体缩小率、有效率、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治疗,...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尾状叶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6例经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平阳霉素或博来霉素硬化治疗的尾状叶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瘤体缩小率、有效率、并发症。结果 16例患者均成功治疗,随访时间3~9个月,瘤体平均缩小率(48.3±14.5)%,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16个病灶共行20次介入治疗,术后出现腹痛3例,恶心、呕吐1例,并发症发生率25.0%。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尾状叶肝血管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状叶 肝血管瘤 硬化疗法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的安全性和疗效评价
2
作者 马宏儒 神斌 +7 位作者 刘洪涛 肖晋昌 王文亮 魏宁 高志康 徐浩 祖茂衡 张庆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BC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肝静脉阻塞BCS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测量介入治疗前后肝静脉-下腔静脉压力,并观察术后疗效和... 目的探讨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布加综合征(BCS)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1例肝静脉阻塞BCS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测量介入治疗前后肝静脉-下腔静脉压力,并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随访,观察血管通畅情况。治疗前后肝静脉-下腔静脉压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21例均成功经肝静脉交通支开通阻塞肝静脉,其中9例开通1支肝静脉,10例开通2支肝静脉,2例开通3支肝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压差由术前平均(14.5±2.7)mmHg降至术后平均(6.7±1.3)mmHg(t=11.789;P<0.01)。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肝静脉破裂出血、心包填塞等并发症。21例术后随访8~31个月,平均(23.2±5.3)个月,其中3例发生肝静脉再阻塞。术后6、12、24个月首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100%、95.2%和85.7%。结论经肝静脉交通支行肝静脉成形术治疗肝静脉阻塞BCS安全、有效,其近中期疗效可靠,为肝静脉阻塞的BC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肝静脉阻塞 肝静脉交通支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鹏程 张庆桥 +5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肖晋昌 神斌 黄乾鑫 杨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20-623,共4页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直径5~10cm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3、6、9、12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采用...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直径5~10cm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了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3、6、9、12个月及以后每3个月采用肝脏增强MRI随访。结果23例患者共行33次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无肝脓肿、胆脂瘤等并发症发生。23例患者随访3~22(平均9.2±3.9)个月,术后1、3、6、9、12和15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86.9%、87%、93.8%、77.0%、63.6%、57.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0%、95.7%、93.8%、92.3%、81.8%、85.7%。术后3、6、9、12和15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93.8%、84.6%、81.8%、71.4%。结论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大肝癌安全可靠,近中期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大肝癌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布加综合征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爱玲 鹿皎 +6 位作者 亓培君 张清飞 徐浩 肖晋昌 黄乾鑫 祖茂衡 张庆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855-1859,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采用Viabahn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Viabahn支架行TIPS治疗的BCS患者资料,术后1周,1、6、12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行多普勒超声监测...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采用Viabahn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采用Viabahn支架行TIPS治疗的BCS患者资料,术后1周,1、6、12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行多普勒超声监测门静脉及分流道支架内血流动力学变化。13例行超声检查和门静脉CTA配对检查。结果24例均成功施行TIPS,支架置入后造影均显示门静脉及分流道支架内血流通畅。24例随访1~39(平均18.5±11.5)个月。2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支架功能无障碍,术后1周、1、6个月支架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18个月较之前下降(P均<0.0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支架功能障碍。1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门静脉CTA配对检查结果一致(10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采用Viabahn支架行TIPS治疗BCS术后疗效评估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布加综合征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式扩张分流道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丁寒 张庆桥 +6 位作者 徐浩 肖晋昌 魏宁 崔艳峰 刘洪涛 王文亮 祖茂衡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9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 探讨递增式扩张分流道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TIPS治疗的68例患者资料,术中先采用直径6 mm球囊扩张,根据PPG下降情况决定是否采用直径8 mm球囊扩张者为递增扩张... 目的 探讨递增式扩张分流道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施行TIPS治疗的68例患者资料,术中先采用直径6 mm球囊扩张,根据PPG下降情况决定是否采用直径8 mm球囊扩张者为递增扩张组(n=37),直接采用直径8 mm球囊扩张者为对照组(n=31),全部患者球囊扩张后均置入直径8 mm覆膜支架。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6个月进行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肝性脑病、分流道通畅率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8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两组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6.6(3.3~38.8)个月,递增扩张组术后1、2、3年肝性脑病累积发生率分别为8.3%、12.6%和17.2%,对照组为22.7%、45.4%和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递增扩张组术后1、2、3年分流道首次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5%、89.8%和89.8%,对照组为96.8%、93.2%和93.2%(P=0.75)。递增扩张组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1.8%、88.1%和83%,对照组为90.3%、90.3%和57.5%(P=0.34)。结论 递增式扩张与非递增式扩张分流道施行TIPS的疗效相似,但可以减少TIPS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肝性脑病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雷鸣 张庆桥 +7 位作者 沙俊诚 曹阳 肖晋昌 韩星 黄乾鑫 高之振 谭玉林 徐浩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双低剂量肝脏灌注CT检查及肝癌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以TACE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原发性肝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行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行双低剂量肝脏灌注CT检查及肝癌供血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以TACE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为金标准,采用自身对照分析三维可视化技术评估肝癌供血动脉的准确性,并指导TACE治疗。结果 24例患者术前均成功构建肝癌供血动脉的三维可视化模型,供血动脉来源于肝右动脉22例、肝左动脉7例、肝外供血动脉10例。DSA结果显示,供血动脉来源于肝右动脉22例,肝左动脉6例、肝外供血动脉9例。三维可视化模型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可视化模型对1~3级肝动脉的显示率为100%、4级肝动脉的显示率为83.3%,DSA对1~4级肝动脉的显示率为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三维可视化数据,24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全部供血动脉,术后1个月客观缓解率为66.7%。结论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TACE术前可准确、全面显示肝癌供血动脉,有助于TACE术前规划及术中对肝癌供血动脉的精准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三维可视化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供血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5cm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疗效
7
作者 徐鹏程 管恒星 +4 位作者 黄虎 董振楠 杨晶 肖晋昌 张庆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03-1406,共4页
目的探讨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42例≤5 cm的原发性肝癌病灶均施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固定时间段随访,计算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生存率。结果术后患... 目的探讨评价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微波消融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中远期疗效。方法选取42例≤5 cm的原发性肝癌病灶均施行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术后1、6、12个月随访,以后每年固定时间段随访,计算缓解率和控制率以及生存率。结果术后患者随访6~97个月,术后1、6、12、24、36、48、60个月客观缓解率分别为90.48%、85.71%、76.19%、66.67%、57.14%、47.62%、33.33%,疾病控制率分别为100%、100%、95.24%、80.95%、71.43%、57.14%、38.10%。1~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24%、85.71%、76.19%、66.67%、52.38%。结论TACE联合微波消融是治疗≤5 cm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式,可提高该疾病中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性 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