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研究 被引量:36
1
作者 肖新颜 涂伟萍 +1 位作者 杨卓如 陈焕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7-82,共6页
选取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作为阻燃体系,采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方法,如热分析(TG和DTA)、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WARD)等,对氯化橡胶膨胀型防火涂料的... 选取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MEL)-季戊四醇(PE)作为阻燃体系,采用先进的仪器和分析方法,如热分析(TG和DTA)、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WARD)等,对氯化橡胶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 防火涂料 阻燃体系 防火涂料 APP PE M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光催化空气净化及抗菌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1
2
作者 肖新颜 陈焕钦 万彩霞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7-510,共4页
介绍了TiO2 光催化氧化原理和抗菌杀菌原理 。
关键词 TIO2 二氧化钛 空气净化 抗菌材料 氧化原理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肖新颜 张登科 +1 位作者 晏英 朱文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3,150,共6页
以有机蒙脱土(OMMT)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OMMT/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材料.采用FT-IR、XRD、荧光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和布氏黏度计等对相容剂与沥青的相容性及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拉伸强度、断裂... 以有机蒙脱土(OMMT)改性环氧树脂作为改性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OMMT/环氧树脂改性沥青材料.采用FT-IR、XRD、荧光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热重分析和布氏黏度计等对相容剂与沥青的相容性及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黏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MMT的掺入使环氧树脂在沥青中分散更均匀,OMMT/环氧树脂复合改性沥青形成剥离型结构;OMMT的掺入使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及力学性能增强;与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相比,OMMT/环氧树脂改性沥青的起始分解温度和终止温度分别提高了30.1℃和15℃,高温稳定性明显提高;复合改性沥青固化反应黏度增长平缓,更适合道路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环氧树脂 改性沥青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蒙脱土/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 被引量:22
4
作者 肖新颜 杨泽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6-120,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抗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OMMT的掺入使废胶粉...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有机蒙脱土(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通过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征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抗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OMMT的掺入使废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形成剥离结构;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得到改善,随着OMMT掺量的增加,软化点大幅升高,25℃针入度及5℃延度减小;与废胶粉改性沥青相比,OMMT/废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抗热氧老化性能和热储存稳定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废胶粉 沥青 抗热氧老化性能 热储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聚合物自分层功能梯度涂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肖新颜 刘健飞 +1 位作者 万彩霞 张会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54,74,共4页
在简述自分层涂料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分层机理和理论预测方法,并总结了其配方设计、涂膜分层影响因素以及表征手段。以含氟聚合物为例,阐述了其在自分层涂料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自分层功能梯度涂层材料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自分层涂料 含氟聚合物 梯度涂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聚合乳化剂合成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 被引量:5
6
作者 肖新颜 王叶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3-138,共6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86)为可聚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DNS-86和HFMA用...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单体,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铵(DNS-86)为可聚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含氟聚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DNS-86和HFMA用量对乳液耐电解质稳定性及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示扫描量热法、接触角及热重分析等方法对乳液及其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DNS-86和HFMA用量分别为2.2%和8%(质量分数)时,与常规复合乳化剂(OP-10/SDS)相比,采用可聚合乳化剂DNS-86制备的乳液的耐电解质稳定性提高,涂膜的耐水性增强;HFMA有效地参与了乳液共聚;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核层和壳层共聚物的玻璃化温度分别为261.11K和300.48K;HFMA用量为8%时,涂膜?空气界面的水接触角达94.1,°乳液涂膜的分解温度较纯丙乳液提高48K,涂膜的疏水性和耐热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乳化剂 乳液聚合 含氟聚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无皂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 被引量:13
7
作者 肖新颜 郝才成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52,共6页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基础树脂、丙烯酸(AA)为改性剂,合成了溶剂型环氧丙烯酸树脂(EA),探讨了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对AA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顺丁烯二酸酐(MA)与EA上的羟基反应,在EA上引... 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为基础树脂、丙烯酸(AA)为改性剂,合成了溶剂型环氧丙烯酸树脂(EA),探讨了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对AA转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顺丁烯二酸酐(MA)与EA上的羟基反应,在EA上引入了羧基亲水性基团,制备了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EB).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4.5 h、催化剂和阻聚剂用量分别为1.5%和0.075%(与E-44的质量比)时,AA的转化率为98.27%.EB合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1.5 h.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别对中间产物EA和目的产物EB进行结构表征,进一步证实AA与E-44开环酯化生成了EA,MA与EA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了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型环氧树脂 丙烯酸单体 顺丁烯二酸酐 水性环氧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改性TiO_2/AC与TiO_2/ACF的制备及其对气相甲苯的降解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肖新颜 杨青山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33,50,共6页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N离子共掺杂的、以活性炭(AC)和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的TiO2/AC和TiO2/ACF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选取甲苯为模型化合物...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N离子共掺杂的、以活性炭(AC)和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的TiO2/AC和TiO2/ACF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选取甲苯为模型化合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离子掺杂量、抑制剂种类、焙烧温度、载体种类以及循环使用次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在ACF上的分散效果好于在AC上;TiO2以颗粒状镶嵌在AC孔隙内、以膜状包覆在ACF表面,所制备的光催化剂均以锐钛矿相存在;Fe、N离子共掺杂实现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以冰醋酸为抑制剂、N和Fe离子掺杂量均为8%(摩尔分数)、500℃下焙烧2 h时,所得的TiO2/ACF光催化剂对气相甲苯的降解活性最高,循环使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共掺杂二氧化钛 光催化剂 降解 活性炭 活性炭纤维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掺杂对正极材料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肖新颜 汪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离子掺杂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影响,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Ti4+掺杂改性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1/3-1/40Co1/3Mn1/3Ti1/40O2、LiNi1/3-Co1/3-1/40Mn1/3Ti1/40O2和LiNi1/3Co1/3Mn1/3-1/40Ti1/40O2,并运用X射... 为研究离子掺杂对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影响,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制备了Ti4+掺杂改性的锂离子正极材料LiNi1/3-1/40Co1/3Mn1/3Ti1/40O2、LiNi1/3-Co1/3-1/40Mn1/3Ti1/40O2和LiNi1/3Co1/3Mn1/3-1/40Ti1/40O2,并运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Ti掺杂改性后正极材料的晶型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高精度电池性能检测系统对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i分别取代Ni、Co和Mn对三元复合正极材料进行掺杂改性后,改性材料都保持典型的α-NaFeO2层状结构,且晶型良好;LiNi1/3-Co1/3Mn1/3-1/40Ti1/40O2轮廓最分明,且形貌均一;3种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LiNi1/3Co1/3Mn1/3-1/40Ti1/40O2提高最为明显,在0.1 C、1.0 C和2.0 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5.35、140.79和125.60 mA.h/g,1.0 C倍率下循环3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 钛掺杂改性 微观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FSiPUA乳液的制备及涂膜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肖新颜 蔡锡松 万彩霞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9,共7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丙二醇(PPG)、端羟基丙基硅氧烷(PDMS)、三羟甲基丙烷(TMP)、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含不饱和双键的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SiPU)水性分散体;以SiPU为种子乳液,加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DFMA),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FSiPUA)复合乳液.考察了HPMA、PDMS和DFMA用量对乳液聚合及涂膜性能的影响,通过马尔文粒度仪、接触角仪、FT-IR、TG-DSC、XPS和AFM等表征了PUA、SiPUA、FSiPUA的乳液特性及涂膜性能.结果表明:当HPMA、PDMS和DFMA用量分别为5.2%、7.0%和20.0%时,可得到耐水性和疏水性良好的交联型FSiPUA复合乳液;HPMA、PDMS和DFMA的引入使涂膜的表面粗糙度增加,吸水率减小,水接触角增大,疏水性增强,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得到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 含氟丙烯酸酯 交联型氟硅改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复合乳液 涂膜 疏水性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气相光催化降解丙酮 被引量:4
11
作者 肖新颜 赵宝顺 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6,共4页
以纳米TiO2(产品型号为P25)为光催化剂,玻璃片为载体,在SGY1型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中对气相丙酮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P25光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丙酮的降解率逐渐增大;而P25用量达到一定值后,丙酮降解率略有... 以纳米TiO2(产品型号为P25)为光催化剂,玻璃片为载体,在SGY1型多功能光催化反应器中对气相丙酮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体系中P25光催化剂用量的增加,丙酮的降解率逐渐增大;而P25用量达到一定值后,丙酮降解率略有降低,且用量为460mg,即载体上P25的面密度为1mg/cm2时,紫外光(uV)辐照1.5h后,丙酮的降解率最高,达92.7%;无催化剂存在时,丙酮几乎不发生光解;反应体系中水分子的存在及uV强度的提高均会加快丙酮的光催化反应速率,而采用同一催化剂降解反应操作6次后,催化剂有一定程度失活,表现为丙酮的光催化降解速率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光催化 丙酮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含氟硅聚丙烯酸酯超疏水杂化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12
作者 肖新颜 时银龙 刘建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4,30,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含氟硅聚丙烯酸酯(FSiPA)乳液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改性剂合成疏水性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将所制SiO_2/FSiPA杂化乳液喷涂在玻璃表面得到超疏水涂层.考察了FSiPA乳液用量和MTE...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含氟硅聚丙烯酸酯(FSiPA)乳液中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改性剂合成疏水性二氧化硅(SiO_2)纳米粒子,将所制SiO_2/FSiPA杂化乳液喷涂在玻璃表面得到超疏水涂层.考察了FSiPA乳液用量和MTES/TEOS物质的量比(M/T)对涂层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了M/T值对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讨论了杂化涂层的形成机理,比较了具有相同倾角的超疏水涂层与普通疏水涂层表面的自清洁特性.结果表明,当FSiPA乳液用量为15%及M/T为5时,涂层表面具有很好的成膜性和自清洁特性,疏水性SiO_2纳米粒子能够在涂层表面建立起微纳米粗糙结构,涂层与水的静态接触角(WCA)为1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杂化涂层 超疏水 静态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合成Ni_(1/3)Co_(1/3)Mn_(1/3)(OH)_2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新颜 叶永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44,共6页
对Me2+(Me=Ni,Co,Mn)-NH3-OH--H2O共沉淀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前驱体Ni1/3Co1/3Mn1/3(OH)2,研究了pH值和氨水浓度[N]对前驱体振实密度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 对Me2+(Me=Ni,Co,Mn)-NH3-OH--H2O共沉淀反应体系进行了热力学分析,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正极材料前驱体Ni1/3Co1/3Mn1/3(OH)2,研究了pH值和氨水浓度[N]对前驱体振实密度的影响.热力学分析表明:以氢氧化钠为沉淀剂、氨水为络合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的最佳pH值为11,最佳[N]为0.1~0.5mol/L;在此条件下,金属阳离子Ni2+、Co2+和Mn2+的损失最小,分别小于1×10-3、1×10-3和1×10-6mol/L.在pH=11、[N]=0.24mol/L条件下,所合成的前驱体中Ni、Co、Mn的摩尔比为0.324∶0.349∶0.327,与理论设计值1∶1∶1非常接近,其振实密度高达1.32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前驱体 共沉淀法 热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橡胶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新颜 涂伟萍 +1 位作者 杨卓如 陈焕钦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1-2,共2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氯化橡胶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配方进行了优选,并用自行设计的模拟大板燃烧法对涂料的防火性能进行测定,得到最佳配方。对小试最佳配方进行了中试,大板燃烧结果表明,该涂料的防火性能达到国家标准一级,理化性能较好。
关键词 膨胀型 涂料 氯化橡胶 防火性 防火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的合成及涂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新颜 杜沛辉 +1 位作者 万彩霞 张会平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6-39,共4页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用量、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引发剂用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聚合反应最终单体转化率以及...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含氟单体——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用量、复合乳化剂体系用量、引发剂用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对聚合反应最终单体转化率以及乳液聚合稳定性的影响;测试了涂膜的吸水率和乳液的黏度,以考察涂膜的耐水性。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对乳胶膜的组成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含氟单体HFMA通过接枝共聚反应与丙烯酸酯进行了有效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 核-壳乳液聚合 乳液涂膜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改性蒙脱土改性沥青的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肖新颜 张登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21,共6页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醋酸化蒙脱土(HMMT)进行改性,得到IPDI改性HMMT(IPDI-HMMT);以IPDI-HMMT作为新的沥青化学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改性沥青材料;研究了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UV老化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接枝上—NCO的... 采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醋酸化蒙脱土(HMMT)进行改性,得到IPDI改性HMMT(IPDI-HMMT);以IPDI-HMMT作为新的沥青化学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改性沥青材料;研究了改性沥青的物理性能、UV老化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接枝上—NCO的IPDI-HMMT能与沥青中羟基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形成剥离结构;IPDIHMMT掺入沥青后,改性沥青材料的起始分解温度提升了9℃,软化点高达57.0℃,且其离析软化点差值及UV老化后质量改变率、软化点增量和残留针入度比的变化均小于Na-MMT改性沥青.IPDI-HMMT与沥青的化学反应加强了内部组分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稳定的胶体结构,对沥青性能的增强效果优于Na-M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蒙脱土 沥青 化学改性 物理性能 UV老化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及快干醇酸漆的研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新颜 杨卓如 陈焕钦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3-35,共3页
以脂肪酸、季戊四醇、苯酐和顺酐为原料合成基础醇酸树脂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方法 ,确定采用后苯乙烯化法的改性工艺路线 ,并对基础醇酸树脂的合成及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结果表明 ,所得改性树脂具有颜色浅... 以脂肪酸、季戊四醇、苯酐和顺酐为原料合成基础醇酸树脂 ,通过比较几种不同的苯乙烯改性醇酸树脂方法 ,确定采用后苯乙烯化法的改性工艺路线 ,并对基础醇酸树脂的合成及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检测结果表明 ,所得改性树脂具有颜色浅、快干、硬度高、综合性能较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干醇酸漆 苯乙烯 改性醇酸树脂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及其在空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肖新颜 张强宇 +1 位作者 万彩霞 邓沁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6期496-500,共5页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表面与界面现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研究中应用较多的几类气 固相光催化反应器的特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望了光催化氧化过程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除去及空气净化方... 介绍了光催化氧化过程的基本原理 ,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的表面与界面现象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目前研究中应用较多的几类气 固相光催化反应器的特性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望了光催化氧化过程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除去及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相光催化反应器 空气净化 基本原理 界面现象 固定床反应器 光学纤维光催化反应器 流化床光催化反应器 蜂窝状整体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玻璃表面涂料的研究及应用
19
作者 肖新颜 吴祥燕 +1 位作者 张会平 万彩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26,共4页
透明装饰性涂料在玻璃上的应用使其表面功能多样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阐述了平板玻璃涂料制备技术中基料树脂的选取、涂膜耐久性以及涂装工艺,并综述了几类玻璃涂料,如普通装饰性涂料、低辐射涂料、防反射涂料以及新型玻璃建材的... 透明装饰性涂料在玻璃上的应用使其表面功能多样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阐述了平板玻璃涂料制备技术中基料树脂的选取、涂膜耐久性以及涂装工艺,并综述了几类玻璃涂料,如普通装饰性涂料、低辐射涂料、防反射涂料以及新型玻璃建材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涂料 耐久性 低辐射涂料 防反射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新技术在含氟聚合物功能性涂层材料中的应用
20
作者 肖新颜 张会平 陈焕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15,共3页
介绍了几种乳液聚合新技术,如核-壳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LIPN)等,并对它们在功能型含氟乳液涂层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核-壳乳液聚合 微乳液聚合 乳胶型互穿网络聚合物 含氟乳液 氟碳涂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