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平原夏垫断裂齐心庄探槽古地震事件分析 被引量:48
1
作者 江娃利 侯治华 +1 位作者 肖振敏 谢新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13-422,共10页
齐心庄探槽位于 1679年三河 -平谷 8级地震夏垫地表地震破裂带东段。探槽内出露的断错地层、崩积楔、堰塞塘堆积、张裂楔及微细地层层理的揉皱现象 ,显示夏垫断裂全新世以来曾发生 4次强震事件。这 4次强震分别发生在距今 ( 10 85~ 9 ... 齐心庄探槽位于 1679年三河 -平谷 8级地震夏垫地表地震破裂带东段。探槽内出露的断错地层、崩积楔、堰塞塘堆积、张裂楔及微细地层层理的揉皱现象 ,显示夏垫断裂全新世以来曾发生 4次强震事件。这 4次强震分别发生在距今 ( 10 85~ 9 71)ka、( 7 39~ 6 68)ka、( 5 4 16~ 2 2 33)ka及 1679年 (即三河 -平谷 8级地震 )。这 4次强震的时间间隔分别为 ( 3 2 4 5± 0 336)ka、( 3 2 11±0 815)ka及 ( 3 553± 0 796)ka ,平均强震间隔为 ( 3 336± 0 396)ka。 4次强震的平均同震垂直位移为 ( 1 4± 0 5)m。在齐心庄实施的探槽工程 ,除邻近断面开挖的探槽外 ,还在探槽南北 4 0 0m范围内开挖了 4个探坑 ,对认识断层下降盘地层的展布形态及确定断面堰塞塘的分布提供了帮助。在这些野外工作基础上 ,对齐心庄探槽研究结果与前人沿夏垫断裂其它地点的探槽及钻孔资料进行了对比 ,在古地震事件认识上大部分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夏垫断裂 古地震 地震破裂带 探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的地震破裂分段特征 被引量:20
2
作者 江娃利 肖振敏 +1 位作者 王焕贞 龚复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34,共11页
沿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进行野外调查及探槽开挖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断裂西部地段及东部地段的最新活动时期在全新世中期以后及全新世晚期以前 ;中部地段在全新世晚期强烈活动 ,公元 84 9年包头地震的地表破裂沿该段展布。大青山山前... 沿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进行野外调查及探槽开挖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断裂西部地段及东部地段的最新活动时期在全新世中期以后及全新世晚期以前 ;中部地段在全新世晚期强烈活动 ,公元 84 9年包头地震的地表破裂沿该段展布。大青山山前台地与断层陡坎分布、洪积扇类型及河流阶地断错等地貌特征、全新世晚期断裂活动范围、沿断裂带探槽开挖获得的古地震事件对比 ,以及现今中小地震震中分布表明 ,全新世晚期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活动以土左旗为界 ,该界以西全新世晚期断裂强烈活动 ,该界以东全新世晚期断裂活动不明显。全新世时期大青山山前断裂的活动显示了由东向西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 大青山 山前活动断裂带 地震破裂 地震活动 探槽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块体周边正倾滑活动断裂历史强震地表破裂分段 被引量:15
3
作者 江娃利 肖振敏 谢新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7-526,共10页
在近年活动断裂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 9次历史强震破裂的分段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个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参数不参加统计情况下 ,这些强震地表破裂参数与活动构造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反映... 在近年活动断裂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周边断陷系 9次历史强震破裂的分段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个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参数不参加统计情况下 ,这些强震地表破裂参数与活动构造之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 ,反映出强震的破裂强度及地表破裂的分段与活动构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 ,这些强震表现出特征型强震的稳定和非稳定的地表破裂边界 ,以及同一构造单元不同边界断裂存在的强震连续发生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分段 历史强震 正倾滑断裂 活动断裂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带西端左旋走滑现象 被引量:19
4
作者 江娃利 肖振敏 王焕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3-212,共10页
位于大青山山前断裂西端约 10km的地段 ,18条冲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左旋扭曲 ,扭曲量 2 0~ 30 0m不等。冲沟长度与左旋扭曲量显示了较好的正比关系。从山前台地与冲沟的切割关系可以看到 ,这些上游长度 1~ 5km及小于 1km的冲沟形成在... 位于大青山山前断裂西端约 10km的地段 ,18条冲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左旋扭曲 ,扭曲量 2 0~ 30 0m不等。冲沟长度与左旋扭曲量显示了较好的正比关系。从山前台地与冲沟的切割关系可以看到 ,这些上游长度 1~ 5km及小于 1km的冲沟形成在晚更新世末期及全新世以后。同时冲沟沟口河流冲洪积相砂砾石层直接与山边黄色亚砂土断层接触 ,断层下降盘地层年龄早于断层上升盘的地层年龄 ,显示了断层的走滑活动。由断错的地层年代估算 ,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西端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达到 5mm/a。此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走滑 大青山 活动断裂带 冲沟 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共和7.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讨论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玉华 张敏 +2 位作者 张晓青 朱德瑜 肖振敏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39-43,共5页
根据地质、地震及形变资料研究了1990年4月青海省共和MS7.0地震的发震构造.认为NWNWW向的哇玉香卡拉干逆冲盲断裂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其地表形变以褶皱隆起为主.因此,共和地震是一次典型的“盲断裂褶皱地震”.
关键词 发震断裂 盲断裂 褶皱 地震 发震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