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升木 谢学辉 +2 位作者 薛凯 周集中 柳建设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5-669,共5页
从美国迷尼苏达大学Cedar Creek生态科学研究保留地的BioCON(Biodiversity,CO2,Nitrogen)试验田取得24个样品对氮沉积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添加氮肥的方法模拟了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运用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得... 从美国迷尼苏达大学Cedar Creek生态科学研究保留地的BioCON(Biodiversity,CO2,Nitrogen)试验田取得24个样品对氮沉积效应进行研究.通过添加氮肥的方法模拟了氮沉积效应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运用功能基因芯片技术得到了一些实验结果:氮肥的施加对地上植物生物量增长有促进作用,但会对植物根部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氮肥的添加会使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使得添加了氮肥的土壤样品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化,而且这种改变是显著的;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参与氮循环的功能基因在施加氮肥的样品中的丰度比未施加氮肥样品中的基因丰度要低.另外,还研究了各个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积 功能基因芯片 植物生长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液体的深层发酵 被引量:18
2
作者 周洪波 肖升木 +1 位作者 阮承超 邱冠周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8-1102,共5页
以菌丝体质量浓度(干重)和发酵液中甘露醇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得到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0℃,初始pH值为6.10,培养时间为5 d;蛹虫草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20 g/L蔗... 以菌丝体质量浓度(干重)和发酵液中甘露醇浓度为指标,研究温度、初始pH值、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得到蛹虫草摇瓶液体培养的最佳温度为25.0℃,初始pH值为6.10,培养时间为5 d;蛹虫草液体发酵最适培养基的组成为:20 g/L蔗糖+5 g/L蛋白胨+1 g/L MgSO4.7H2O。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型分批式发酵罐实验,研究有利于蛹虫草生长及活性物质生成的pH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pH分段控制的液体深层发酵对蛹虫草生长最为有利,菌丝体质量浓度为17.31 g/L,甘露醇质量浓度达43.4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液体发酵 甘露醇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矿石生物氧化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洪波 肖升木 +1 位作者 胡岳华 邱冠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比较了三种来源不同的菌种的亚铁氧化能力,最后选用氧化能力较高的来自江西城门山的菌种为浸矿菌种,并在摇瓶中比较了使用和不使用生物预处理氰化法提金的提取率。还研究了在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矿... 本文比较了三种来源不同的菌种的亚铁氧化能力,最后选用氧化能力较高的来自江西城门山的菌种为浸矿菌种,并在摇瓶中比较了使用和不使用生物预处理氰化法提金的提取率。还研究了在难处理金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比如矿浆浓度、初始Fe3+浓度、生物预氧化的时间等。结果表明,添加10g/L的Fe3+有利于增加金的提取率。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难处理金矿金的提取率可以高达92.1%,在生物氧化处理4天后就可以达到工业处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预处理 难处理金矿 回收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蛋白酶的制备及其在羊毛防毡缩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冰 张弛 +1 位作者 肖升木 阎克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80,共7页
针对生物酶法处理羊毛防毡缩易出现的强力损伤问题,采用对蛋白酶进行聚合物接枝改性的方法增大蛋白酶体积而限制其向纤维内部扩散,使其对羊毛鳞片的分解停留在表层,降低酶分解作用对羊毛的强力损伤。将聚合物Eudragit L100经碳二亚胺活... 针对生物酶法处理羊毛防毡缩易出现的强力损伤问题,采用对蛋白酶进行聚合物接枝改性的方法增大蛋白酶体积而限制其向纤维内部扩散,使其对羊毛鳞片的分解停留在表层,降低酶分解作用对羊毛的强力损伤。将聚合物Eudragit L100经碳二亚胺活化后,通过共价键对碱性蛋白酶Esperase 8.0L进行接枝,形成改性蛋白酶Eudragit-Esperase(EE),使得Esperase 8.0L蛋白酶的分子质量从4.1~6.5 kDa增大至45 kDa以上,经分析测试,其基本达到改性要求。羊毛织物经改性蛋白酶EE处理后,与用蛋白酶Esperase 8.0L处理织物的性能相比,织物的失重率降低21.90%,拉伸断裂强力提高13.10%,说明EE可显著降低羊毛纤维的损伤。同时,经EE处理后羊毛织物的面积毡缩率从原毛织物的8.12%降至0.89%,表明改性蛋白酶EE处理赋予织物良好的防毡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织物 蛋白酶 改性 毡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