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曲面法优化含镍铜尾矿还原焙烧——磁选工艺提镍
1
作者 陈肖汀 肖军辉 +1 位作者 陈正义 李成秀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2,共8页
针对某含镍铜尾矿镍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等问题,以焦炭为还原剂,NaCl、Na_(2)CO_(3)和NaClO为添加剂,采用还原焙烧方法对含镍铜尾矿进行预处理,焙烧熟料采用磁选回收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并优化含镍铜尾矿还原焙... 针对某含镍铜尾矿镍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等问题,以焦炭为还原剂,NaCl、Na_(2)CO_(3)和NaClO为添加剂,采用还原焙烧方法对含镍铜尾矿进行预处理,焙烧熟料采用磁选回收镍。采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进行试验设计并优化含镍铜尾矿还原焙烧过程中各添加剂用量,分析各因素水平间的交互作用对磁选指标的影响,并建立自变量与响应值间的数学预测模型,确定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处理含镍铜尾矿的最优工艺条件为:NaCl用量23.723%、Na_(2)CO_(3)用量14.552%、NaClO用量10%,在此条件下得到预测磁选镍精矿的镍品位为3.528%。试验结果对优化含镍铜尾矿还原焙烧工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镍铜尾矿 焙烧 磁选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含钪二次资源提钪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2
作者 王浚杰 钟楠岚 +3 位作者 肖军辉 张烨毓 张前林 王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4-233,共10页
钪是一种稀散元素,在地壳中高度分散,现阶段对于钪产品的需求量较大,钪及其合金产品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基于CiteSpace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钪是一种稀散元素,在地壳中高度分散,现阶段对于钪产品的需求量较大,钪及其合金产品综合性能优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行业。基于CiteSpace软件,结合文献计量法,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论文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关于钪研究的外文文献数量明显多于中文文献,2010—2022年间对于钪的研究热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尤其在近五年,热度持续提升、发文量有所增加;“钪合金”“赤泥”等在关键词共现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较高;钪的二次回收、萃取及钪合金发展等研究领域为主要的研究热点。本文研究了从原生矿石(稀土矿等)、工业废渣(赤泥等)及工业废液(盐酸废液等)等中回收钪的方法,并且重点关注了从钒钛磁铁矿尾矿与钛白废液中提钪的研究。“焙烧-浸出-萃取”是大部分提钪工艺会涉及到的过程,通过重选、磁选可以对原料进行预富集,离子交换法、沉淀法可提高钪产品纯度。未来可重点考虑从多种钪资源中协同回收钪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发展高效提钪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废渣 废液 提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河口铜矿石中回收铜铁硫的选矿试验 被引量:8
3
作者 肖军辉 施哲 +2 位作者 孙红娟 樊珊萍 王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74,共6页
云南河口铜矿石含Cu 0.59%、S 4.57%、Fe 26.98%,属伴生硫铁的低品位硫化铜矿石,铜、硫、铁在矿石中分别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形式存在,但有少部分黄铜矿与黄铁矿形成固熔体。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弱磁选... 云南河口铜矿石含Cu 0.59%、S 4.57%、Fe 26.98%,属伴生硫铁的低品位硫化铜矿石,铜、硫、铁在矿石中分别主要以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形式存在,但有少部分黄铜矿与黄铁矿形成固熔体。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弱磁选工艺对该矿石进行综合回收铜、硫、铁的选矿试验,得到了铜品位为18.03%、铜回收率为93.07%的铜精矿,硫品位为52.02%、硫回收率为56.34%的硫精矿和铁品位为61.90%、铁回收率为27.38%的铁精矿,从而为该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生硫铁低品位硫化铜矿石 铜硫混合浮选 铜硫分离浮选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赤泥氯化钠离析焙烧—弱磁选—盐酸浸出分离铁、钪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军辉 梁冠杰 +3 位作者 黄雯孝 丁威 彭杨 吴强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9-209,共11页
针对云南含钪赤泥原矿含TFe 25.68%、Sc2O3 70.66 g/t,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分散于金红石、辉石、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等矿物中,铁、钪分离困难,提出了氯化钠离析焙烧—弱磁选—盐酸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处理该含钪赤泥,使铁从赤铁矿转... 针对云南含钪赤泥原矿含TFe 25.68%、Sc2O3 70.66 g/t,钪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分散于金红石、辉石、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等矿物中,铁、钪分离困难,提出了氯化钠离析焙烧—弱磁选—盐酸浸出的选冶联合工艺处理该含钪赤泥,使铁从赤铁矿转为以金属铁、磁铁矿为主的新物相,破坏载钪矿物的晶体结构,为铁、钪分离创造有利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离析焙烧温度950 ℃、离析焙烧时间60 min、氯化钠用量10%、焦炭用量15%、焦炭粒度–0.5~0.25 mm、弱磁选磁场强度H=0.12 T、弱磁选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95%、盐酸用量30%、浸出温度55 ℃、浸出时间120 min、浸出液固比 R =2∶3的综合工艺条件下,获得了铁品位为73.99%,含钪5.22 g/t,铁回收率为88.99%的铁精矿;钪浸出率为96.78%,浸出渣中的钪含量为6.37 g/t,铁、钪分离效果显著。MLA、SEM、EPMA分析结果显示:含钪赤泥经过氯化钠离析焙烧后,铁从赤铁矿(Fe2O3)转变为以金属铁(Fe)、磁铁矿(Fe3O4)为主的新铁物相及少量的氧化亚铁(FeO)、硅酸铁(Fe2SiO4);浸出渣主要成分为SiO2、CaO、Al2O3,与浸出前相比较,CaO、Al2O3降低比较明显,浸出渣中没有明显的Sc谱线峰值,这表明弱磁选尾矿经盐酸浸出后,钪绝大部分被溶解掉进入浸出液中,且钪的溶解较为彻底,也进一步验证了含钪赤泥采用氯化钠离析焙烧—弱磁选—盐酸浸出分离铁、钪比较合理,且铁、钪分离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钪赤泥 离析焙烧 弱磁选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细粒难选赤褐铁矿提铁降磷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肖军辉 张宗华 张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8-30,52,共4页
针对云南某细粒难选赤褐铁矿石含磷超标,须提铁降磷方能利用,但采用常规的强磁选、重选、浮选方法均无效果的情况,采用焙烧—浸出新工艺及自行研发的浸出剂,在焙烧温度为1 000℃、焙烧时间为15 m in、浸出剂浓度为10%、浸出液固比为3∶... 针对云南某细粒难选赤褐铁矿石含磷超标,须提铁降磷方能利用,但采用常规的强磁选、重选、浮选方法均无效果的情况,采用焙烧—浸出新工艺及自行研发的浸出剂,在焙烧温度为1 000℃、焙烧时间为15 m in、浸出剂浓度为10%、浸出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5 m in条件下,获得了精矿铁品位为66.43%、磷品位为0.131%、铁回收率为98.89%的理想指标,目前正开展工业试验。试验结果为难选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难选赤褐铁矿 焙烧 浸出 提铁降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冶联合工艺回收云南某铅锌尾渣中Pb和Zn 被引量:3
6
作者 肖军辉 王进明 +2 位作者 傅开彬 王振 徐龙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2-196,共5页
云南个旧某铅锌尾渣含铅9.87%、含锌6.25%,铅、锌多与脉石相互包裹,导致铅、锌分离较为困难。为回收该尾渣中铅、锌,进行了硫酸浸锌—浸渣重选选铅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70℃、硫酸用量为15%、氢氟酸用量为3%、给料粒度为-0.5 mm... 云南个旧某铅锌尾渣含铅9.87%、含锌6.25%,铅、锌多与脉石相互包裹,导致铅、锌分离较为困难。为回收该尾渣中铅、锌,进行了硫酸浸锌—浸渣重选选铅试验。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为70℃、硫酸用量为15%、氢氟酸用量为3%、给料粒度为-0.5 mm、液固比为1.5、浸出时间为120 min条件下,可以获得锌浸出率为97.02%、浸渣铅品位为15.37%的指标,浸渣磨细至-0.045 mm占90%,经摇床1粗1精重选,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45.68%、含锌0.24%、铅作业回收率为89.98%,铅锌分离指标较好。铅锌尾渣浸出反应后所得浸渣结晶状态比较致密,有新物相生成;浸出过程铅转变为难溶硫酸铅,锌转变为易溶硫酸锌,从而可通过固液分离实现分离铅、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尾渣 浸出 铅锌分离 摇床重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选赤褐-菱铁矿离析焙烧-弱磁选提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肖军辉 张裕书 +1 位作者 冯启明 陈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573-3579,共7页
针对重庆綦江沉积型赤褐-菱铁矿,提出离析焙烧-弱磁选工艺实现提铁。矿石与氯化钙、焦炭混匀后置入焙烧炉中进行离析焙烧,铁从弱磁性矿物转变为强磁性矿物后,焙烧矿采用弱磁选回收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矿中产生了以磁铁矿(Fe3O4)、金属... 针对重庆綦江沉积型赤褐-菱铁矿,提出离析焙烧-弱磁选工艺实现提铁。矿石与氯化钙、焦炭混匀后置入焙烧炉中进行离析焙烧,铁从弱磁性矿物转变为强磁性矿物后,焙烧矿采用弱磁选回收铁。研究结果表明:焙烧矿中产生了以磁铁矿(Fe3O4)、金属铁(Fe)为主的新矿相及少量的氧化亚铁(Fe O)新矿相,实现了铁与其他杂质的有效分离。在离析焙烧温度为950℃、离析焙烧时间为60 min、氯化钙和焦炭质量分数分别为4%和15%、弱磁选磁场强度H为0.10 T、弱磁选磨矿细度小于0.038 mm的铁精矿质量分数为95%的综合工艺条件下,得到了铁品位为72.02%,硫和磷质量分数分别为0.080%和0.053%,铁回收率为82.09%的铁精矿分选指标,提铁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铁矿 赤褐铁矿 离析焙烧 弱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细粒钛铁矿及伴生金红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军辉 张宗华 +1 位作者 张昱 刘蓓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2007年第3期12-14,7,共4页
就云南某地风化严重的细粒钛铁矿及伴生金红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工艺不能获得理想的指标后,采用弱磁选—强磁选—还原焙烧—弱磁选—浮选—重选—酸浸的工艺流程,获得了理想产品,铁精矿品位61.08%,回收率6.23%;... 就云南某地风化严重的细粒钛铁矿及伴生金红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采用弱磁选—强磁选工艺不能获得理想的指标后,采用弱磁选—强磁选—还原焙烧—弱磁选—浮选—重选—酸浸的工艺流程,获得了理想产品,铁精矿品位61.08%,回收率6.23%;钛铁精矿TiO2品位49.69%,回收率87.33%;金红石精矿TiO2品位86.57%,回收率11.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 钛铁矿 伴生矿物 细粒 金红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细粒难选赤褐铁矿提铁降磷新工艺工业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肖军辉 张崇坤 +1 位作者 张昱 张宗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某难选细粒赤、褐铁矿,在小型试验研究已经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做了选择焙烧-浸出新工艺工业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焙烧温度1 000℃、回转窑转速1 000 r/h,浸出药剂浓度15%(质量分数),浸出药剂用量液固比R=1∶1,浸出时间8 ... 针对某难选细粒赤、褐铁矿,在小型试验研究已经取得成功的情况下,做了选择焙烧-浸出新工艺工业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焙烧温度1 000℃、回转窑转速1 000 r/h,浸出药剂浓度15%(质量分数),浸出药剂用量液固比R=1∶1,浸出时间8 min。采用自行研制的螺旋连续浸出机作为浸出设备及自行研发成功的新一代浸出降磷药剂作为浸出降磷药剂,最终获得了铁品位63.00%以上,磷品位0.16%,铁回收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难选赤 褐铁矿 焙烧 浸出 提铁降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铜铅多金属硫化矿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肖军辉 吴强 +1 位作者 王进明 王振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0,共6页
对四川汉源地区某高硫型低品位铜铅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精矿经铜铅分离,分别得到铜品位18.72%、含铅0.66%、含硫22.03%、铜回收率87.12%的铜精矿和铅品位59.66%、含铜0.58%、含... 对四川汉源地区某高硫型低品位铜铅多金属硫化矿进行了浮选分离试验研究。采用混合浮选得到铜铅混合精矿,铜铅混合精矿经铜铅分离,分别得到铜品位18.72%、含铅0.66%、含硫22.03%、铜回收率87.12%的铜精矿和铅品位59.66%、含铜0.58%、含硫14.89%、铅回收率85.72%的铅精矿;铜铅混合浮选尾矿再浮选可进一步得到硫品位48.73%、含铜0.05%、含铅0.22%、硫回收率87.93%的硫精矿,实现了该低品位多金属硫化矿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铅多金属硫化矿 黄铜矿 方铅矿 黄铁矿 浮选 铜精矿 硫精矿 铅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铅-锌混合精矿硫酸化焙烧分离铅、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军辉 施哲 陈金花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4-68,共5页
采用硫酸化焙烧工艺对某共生铅-锌混合精矿进行了铅锌分离试验研究。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硫化铅和硫化锌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铅和硫酸锌;利用硫酸锌易溶于水、硫酸铅不溶于水的特性,采用水浸工艺对焙烧产品进行铅、锌分离。结果表明:在... 采用硫酸化焙烧工艺对某共生铅-锌混合精矿进行了铅锌分离试验研究。在硫酸化焙烧过程中,硫化铅和硫化锌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铅和硫酸锌;利用硫酸锌易溶于水、硫酸铅不溶于水的特性,采用水浸工艺对焙烧产品进行铅、锌分离。结果表明:在焙烧物料球团直径小于8.0 mm、空气流量1.0 L/min、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2.5 h、硫酸钠用量2.4%、硫酸钙用量3.6%、常温常压下浸出1.5 h、浸出液固比1.5∶1,得到了锌浸出率96.05%~96.68%、平均96.35%,铅渣品位56.89%~57.25%、平均57.11%的指标,铅、锌分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混合精矿 方铅矿 闪锌矿 硫酸化焙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铁矿石氯化离析—弱磁选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军辉 张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7-41,共5页
云南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为赤褐铁矿和菱铁矿,同时含磷较高,为1.13%。采用氯化离析—弱磁选新工艺对该矿石进行提铁降磷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还原剂焦炭用量10%,氯化剂L4用量15%,离析温度1 000℃,离析时间45 min,磨矿... 云南某铁矿石铁矿物主要为赤褐铁矿和菱铁矿,同时含磷较高,为1.13%。采用氯化离析—弱磁选新工艺对该矿石进行提铁降磷研究,通过大量试验,得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还原剂焦炭用量10%,氯化剂L4用量15%,离析温度1 000℃,离析时间45 min,磨矿细度-0.074 mm占85.38%,弱磁选磁感应强度0.16 T。在此条件下,可使铁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达到75.33%~76.44%和83.63%~85.66%,磷含量降到0.215%~0.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铁矿石 氯化离析 弱磁选 提铁降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鲕状高磷赤、褐铁矿回转窑磁化焙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军辉 张昱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7,共5页
针对四川某鲕状高磷赤、褐铁矿进行了800 mm×9 000 mm回转窑磁化焙烧半工业试验研究,在焙烧过程中添加自行研发成功的LCP降磷药剂获得了理想的降磷效果。通过试验,得到了工艺综合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焙烧时间45 min,焦炭用量... 针对四川某鲕状高磷赤、褐铁矿进行了800 mm×9 000 mm回转窑磁化焙烧半工业试验研究,在焙烧过程中添加自行研发成功的LCP降磷药剂获得了理想的降磷效果。通过试验,得到了工艺综合条件为焙烧温度1 000℃,焙烧时间45 min,焦炭用量8%,焦炭粒度-1 mm,球团直径-30+10 mm,LCP用量10%,一段磨矿细度-0.100 mm占95%,弱磁选磁感应强度B1=0.30 T,二段磨矿细度-0.045 mm占80%以上,弱磁选磁感应强度B2=0.12 T。在此综合条件下可得到铁品位65.93%,含磷0.225%,铁回收率78.91%的选矿指标,该工艺的成功为难选高磷铁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高磷赤 褐铁矿回转窑磁化焙烧降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凝聚剂对煤泥水絮凝沉降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肖军辉 张宗华 张昱 《煤》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用一种新有机凝聚剂(3268)与其它絮凝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对山西某选煤厂浮选尾煤煤泥水进行了选择性絮凝沉降试验,从沉降速度和透光度的分析结果得出了该有机凝聚剂与其它絮凝剂混合使用的作用效果是很理想的。尤其是7#药剂(HP-150)与该... 用一种新有机凝聚剂(3268)与其它絮凝剂以一定比例混合对山西某选煤厂浮选尾煤煤泥水进行了选择性絮凝沉降试验,从沉降速度和透光度的分析结果得出了该有机凝聚剂与其它絮凝剂混合使用的作用效果是很理想的。尤其是7#药剂(HP-150)与该凝聚剂混合的作用效果最为理想,最后得出了该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所需药剂的合适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聚剂 煤泥水 絮凝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纯氧化钪制备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的试验
15
作者 肖军辉 梁冠杰 +3 位作者 黄雯孝 丁威 彭杨 吴强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1,47,共6页
采用惰性气体气流中一步快速升温脱除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工艺,利用非高纯氧化钪制备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工艺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阶段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120min、升温速度为11℃/min、氯化铵与氧化钪... 采用惰性气体气流中一步快速升温脱除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工艺,利用非高纯氧化钪制备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工艺条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脱氯化铵和剩余结晶水阶段温度为400℃、保温时间为120min、升温速度为11℃/min、氯化铵与氧化钪重量比=1.8:1、氧化钪与辅盐重量比=1:5、惰性气体流量为6.0L/min的综合工艺条件下,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中钪的水解率为1.95%。扫描电镜形貌及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表明,高纯无水氯化钪熔盐结晶状态较好,其他杂质元素的含量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钪 无水氯化钪 熔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C在氧化钼表面吸附行为及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振 孙伟 +2 位作者 徐龙华 肖军辉 刘若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02-3107,共6页
考察一种新型的氧化钼捕收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对氧化钼和磷灰石的浮选性能及其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CPC捕收剂浓度为2 mmol/L时,pH对氧化钼的浮选影响不大,其回收率可保持在73.2%以上;pH小于7.0时,CPC对磷灰石的... 考察一种新型的氧化钼捕收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对氧化钼和磷灰石的浮选性能及其作用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CPC捕收剂浓度为2 mmol/L时,pH对氧化钼的浮选影响不大,其回收率可保持在73.2%以上;pH小于7.0时,CPC对磷灰石的捕收能力很弱,其回收率在40%以下。表明CPC对氧化钼的捕收能力大于其对磷灰石的捕收能力。矿物与CPC和酒石酸作用后,其红外光谱均在2 930 cm-1和2 840 cm-1处出现—CH3和—CH2—的特征峰,表明酒石酸和CPC均在矿物颗粒表面发生物理吸附,由光谱信号的强弱可知CPC在氧化钼表面的吸附要强于其在磷灰石表面的吸附,酒石酸抑制CPC在磷灰石表明吸附更明显。通过对捕收剂分子在矿物解理面作用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CPC阳离子在氧化钼(100)、磷灰石(010)表面的吸附能分别为448.86kJ/mol和420.16 kJ/mol,表明CPC阳离子更易与氧化钼颗粒发生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矿 氧化钼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 浮选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含滑石铜钼混合精矿的分离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振 钱云楼 +2 位作者 徐龙华 肖军辉 傅开彬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3,60,共4页
对某含滑石铜钼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钼分离试验研究。通过一粗两扫七精闭路浮选流程获得了钼品位34.46%、钼作业回收率88.97%的钼精矿和铜品位23.52%、回收率99.83%的铜精矿。通过辉钼矿-滑石反浮选分离探索试验获得钼品位45.16%、钼作业... 对某含滑石铜钼混合精矿进行了铜钼分离试验研究。通过一粗两扫七精闭路浮选流程获得了钼品位34.46%、钼作业回收率88.97%的钼精矿和铜品位23.52%、回收率99.83%的铜精矿。通过辉钼矿-滑石反浮选分离探索试验获得钼品位45.16%、钼作业回收率97.91%的最终钼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精矿 铜钼分离 滑石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选—浮选工艺回收云南某硫化铅尾矿中的微细粒锡石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进明 余世磊 +3 位作者 任明强 傅开彬 王振 肖军辉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4,共6页
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云南某硫化铅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锡石进行回收研究。该矿泥化严重,首先采用离心选矿机脱除微细粒矿泥,以消除矿泥对后续锡浮选的不利影响,并能增加浮选给矿锡品位,离心选矿可以使锡品位富集5倍以上,作业回收率达... 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云南某硫化铅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锡石进行回收研究。该矿泥化严重,首先采用离心选矿机脱除微细粒矿泥,以消除矿泥对后续锡浮选的不利影响,并能增加浮选给矿锡品位,离心选矿可以使锡品位富集5倍以上,作业回收率达到87.4%。离心精矿进行反浮选脱硫,脱硫精矿采用碳酸钠为pH值调整剂和分散剂,BY-9和P86为组合捕收剂,CMC为脉石抑制剂进行微细粒锡石正浮选。最终闭路试验得到锡精矿品位18.5%、回收率65%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离心选矿机进行脱泥富集,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微细粒锡石具有较好的选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石 微细粒 离心选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某铅细粒嵌布的高硫铅锌矿浮选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傅开彬 宁燕 +1 位作者 肖军辉 王进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贵州某铅和硫嵌布粒度细、硫含量较高的铅锌矿开展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mm占60%,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铅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锌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硫浮选流程为"一粗一精二... 针对贵州某铅和硫嵌布粒度细、硫含量较高的铅锌矿开展浮选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磨矿细度-0.074mm占60%,采用优先浮选流程,铅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锌浮选流程为"一粗三精三扫"、硫浮选流程为"一粗一精二扫",能获得合格精矿,铅精矿中铅品位43.29%、回收率78.33%,锌精矿中锌含量为44.90%、回收率91.21%,硫精矿硫含量为45.85%、回收率为5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细粒嵌布 高硫 铅锌矿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硫化铜钼矿石的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振 徐龙华 +2 位作者 肖军辉 王进明 傅开彬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4-56,共3页
针对西藏某铜钼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后铜钼分离的选别工艺流程及适宜的药剂制度,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钼精矿品位45.34%、钼回收率74.82%,铜精矿品位31.75%、铜回收率96.39%,其中铜精矿含金18.... 针对西藏某铜钼矿石进行了浮选工艺试验研究。采用铜钼混合浮选-铜钼混合精矿再磨后铜钼分离的选别工艺流程及适宜的药剂制度,小型闭路试验获得了钼精矿品位45.34%、钼回收率74.82%,铜精矿品位31.75%、铜回收率96.39%,其中铜精矿含金18.05 g/t、含银347.70 g/t、金回收率49.41%、银回收率6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铜钼矿石 混合浮选 铜钼分离 铜精矿 钼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