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叶中茶多酚和生物碱的测定及聚类和线性判别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肖俊松 袁英髦 +1 位作者 张爱雪 曹雁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43-348,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和普洱茶中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 目的: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和普洱茶中儿茶素[(+)-catechin,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咖啡因(caffeine,CAF)、可可碱(theobromine,THEO)的水平。以这8种组分为指标对茶叶进行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建立区分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的方法。方法:茶叶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儿茶素和生物碱含量,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由甲醇(A)、2%的乙酸(B)等度洗脱,A、B相的体积比为25:75,流速为1mL/min,柱温30℃。采用PDA检测器在278nm检测,参考波长为210nm。采用SPSS14.0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结果:在选择的分析条件下,样品中的8种组分获得了理想分离,加标回收率在87%~112.8%之间,并采用外标法对8种组分进行定量。以这8种组分的含量为指标,聚类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能对39种茶叶样品进较好的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咖啡碱 茶叶 高效液相色谱 聚类分析 线性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酚通过肠道菌群调节能量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2
作者 肖俊松 单静敏 +2 位作者 曹雁平 王成涛 许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0-303,共4页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 多酚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人类膳食中,一般可分为3大类:酚酸类、聚合单宁类和黄酮类。多酚以及其被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能选择性调节肠道中易感微生物的生长,选择性的促进有益菌群(如乳酸菌)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也即引发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这种改变对宿主产生重要影响,对宿主能量代谢的影响可能通过如下实现:1)肠道内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的变化,改变微生物代谢及产酶的种类和数量;2)多酚代谢产物还可与细菌细胞表面作用,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能量代谢,减少脂肪沉积;3)多酚通过干预人体肠道菌群调整能量代谢,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及相关性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对多酚调整肠道菌群从而影响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肠道菌群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房原花色素的纯化分级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俊松 谢笔钧 +2 位作者 曹雁平 吴华 王成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72-177,共6页
莲房中原花色素经甲醇水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制得莲房原花色素提取物(LSPE),酸降解法测定其平均聚合度,并经TSK HW-40s凝胶树脂分级,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采用60%甲醇水溶液,调整pH值至2.0,料液比1:... 莲房中原花色素经甲醇水提取,大孔树脂纯化,制得莲房原花色素提取物(LSPE),酸降解法测定其平均聚合度,并经TSK HW-40s凝胶树脂分级,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电喷雾质谱分析。结果表明:采用60%甲醇水溶液,调整pH值至2.0,料液比1:20(m/V),在60℃提取1h,提取率可达7.65%,最适合纯化的树脂为AB-8。LSPE乙酸乙酯相和水相平均聚合度为3.2和15.4。LSPE乙酸乙酯相主要由儿茶素、没食子酸儿茶素、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儿茶素构成的二聚体、三聚体和少量四聚体构成。凝胶树脂将LSPE乙酸乙酯相分为11个级分(F1~F11),F1~F4可能为黄酮类及黄酮苷类,F5主要为儿茶素以及少量表儿茶素,F6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原花青素二聚体B3、儿茶素,以及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单元的原花色素,F7为儿茶素和原花青素B1、B2、B3,F8为原花色素类物质,F9~F11可能为儿茶素和没食子酸儿茶素组成的更高聚合度的聚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房 原花色素 分级 鉴定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萌发过程中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4
4
作者 肖俊松 吴华 张亚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134-138,共5页
鹰嘴豆在22℃萌发1~6d,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以及作为抗营养因子的总酚和植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鹰嘴豆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不断下降,由初始42.60%下降到第6天的30.45%;可溶性糖含量由初始的11.... 鹰嘴豆在22℃萌发1~6d,研究其在萌发过程中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以及作为抗营养因子的总酚和植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鹰嘴豆萌发过程中淀粉含量不断下降,由初始42.60%下降到第6天的30.45%;可溶性糖含量由初始的11.56%急剧降到了第2天的6.06%,之后又缓慢增加,第6天增加至7.80%;蛋白质含量由最初的20.92%增加到第6天的25.71%。鹰嘴豆氨基酸组成以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为主,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比较低。萌发过程中,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含量有显著增加,而两种含硫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总酚含量由初始的0.78‰降低至第6天的0.55‰,植酸含量从最初的1.29%降至第6天的0.67%。萌发过程中鹰嘴豆各营养成分和植酸的含量发生了较显著的变化,其中植酸和总酚的含量下降,增加了鹰嘴豆的生物可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萌发 淀粉 蛋白质 氨基酸 总酚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蛇果原花青素分离和低聚体纯品的制备 被引量:11
5
作者 肖俊松 曹雁平 +1 位作者 龚玉石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13-119,共7页
青蛇果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从青蛇果中提取和制备原花青素低聚体,对于原花青素结构和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青蛇果中的原花青素经过水浸提,ADS-17大孔树脂纯化,TSKHW-40s树脂层析分级后,经过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LC-ES... 青蛇果中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从青蛇果中提取和制备原花青素低聚体,对于原花青素结构和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青蛇果中的原花青素经过水浸提,ADS-17大孔树脂纯化,TSKHW-40s树脂层析分级后,经过高效液相-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LC-ESI-MS)分析,再通过圆二色谱(CD)和核磁共振(NMR)进行鉴定。青蛇果原花青素最终按聚合度分成了9个组分,分别含有槲皮素和根皮素及其糖苷,儿茶素和表儿茶素,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五聚体等。选择性的收集级份,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原花青素二聚体B2(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和三聚体C1(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蛇果 原花青素 低聚体 LC-E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营养肥胖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肖俊松 王莹 +3 位作者 宋雪琳 吴华 单静敏 曹雁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以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营养肥胖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4周,研究其对大鼠肥胖程度、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肾周脂肪水平、肝脏湿质量、血清甘油... 以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营养肥胖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4周,研究其对大鼠肥胖程度、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质量、肾周脂肪水平、肝脏湿质量、血清甘油三酯及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但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素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丙二醛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水平,但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无影响;葡萄籽原花青素可降低白细胞介素-1的水平,且与原花青素剂量相关;对内毒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恢复由高脂膳食导致的异常高的肠道壁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肥胖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反应猪肉香精的制备及其气味活性化合物的鉴定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冠清 宋焕禄 +2 位作者 张振波 杨才 肖俊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21-226,共6页
以猪肉蛋白酶解液为基础,与氨基酸、还原糖等物质进行Maillard反应制备猪肉香精,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和专业评香员的评比,得猪肉香精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木瓜蛋白酶:肽酶R(Peptidase R)=5:1、加酶量0.3%、底物浓度100%、酶解温度55℃、酶... 以猪肉蛋白酶解液为基础,与氨基酸、还原糖等物质进行Maillard反应制备猪肉香精,同时通过正交试验和专业评香员的评比,得猪肉香精的最佳配方及条件为:木瓜蛋白酶:肽酶R(Peptidase R)=5:1、加酶量0.3%、底物浓度100%、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6h、酶解液添加量100.0g、酵母提取物20g、葡萄糖10g、VB12g、甘氨酸7g、丙氨酸5g、精氨酸2g、脯氨酸5g、天门冬氨酸5g、半胱氨酸(盐酸盐)9g、呈味核甘酸二钠(IMP50%+GMP50%)1.5g、味精4g、木糖1.5g、食盐1.5g、水25g、氧化油脂5g,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60min。然后利用两种前处理技术即同时蒸馏提取(simultaneous steam distillation/extraction,SDE)和动态顶空制样(dynamic headspacesampling,DHS)提取猪肉香精的香味成分,采用国内先进的香味分析技术气相色谱-吸闻(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技术和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同时,采用稀释技术香味提取物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 dilution analysis,AEDA)、动态顶空稀释分析(dynamic headspace dilution analysiis,DHDA)筛选其关键芳香化合物。结果,用同时蒸馏提取物-吸闻-质谱(SDE-GC-O-MS)的方法共检测到30种香味活性化合物,用动态顶空制样-吸闻-质谱(DHS-GC-O-MS)的方法共检测到40种香味活性化合物,其中两种方法中都被检测到的香味活性化合物有24种。2-戊基呋喃、己醛、1-辛烯-3-醇具有最高的FD因子,这3种化合物在相关猪肉香气的文献报道中也被鉴定出来,是该猪肉香精中对整体香味作出重要贡献的关键芳香活性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LLARD反应 猪肉香精 SDE-GC-O-MS DHS-GC-O-MS AEDA DH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和苹果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单静敏 曹雁平 +2 位作者 肖俊松 陈瑶佳 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23-127,共5页
研究苹果原花青素和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液体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抑菌实验测定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质量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并通过测... 研究苹果原花青素和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抑制作用,采用试管液体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抑菌实验测定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和质量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并通过测定培养基pH值的变化,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原花青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苹果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25、4.0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1.75、2.00mg/mL;苹果原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00、9.0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00、6.50mg/mL。葡萄籽原花青素质量浓度大于1.00mg/mL对变形链球菌的产酸能力有显著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变形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营养肥胖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宋雪琳 李雅梅 +2 位作者 肖俊松 吴华 曹雁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39-46,共8页
以高脂膳食喂养大鼠,复制营养肥胖模型,然后灌胃原花青素,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等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手段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营养肥胖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100 mg/(kg·... 以高脂膳食喂养大鼠,复制营养肥胖模型,然后灌胃原花青素,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实时荧光定量等不依赖微生物培养的手段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营养肥胖模型大鼠肠道菌群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100 mg/(kg·体重·d))原花青素可以显著抑制大鼠肥胖,处理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与模型组分离;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肥胖大鼠肠道菌群中厚壁菌门的含量,提高了拟杆菌门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显示,原花青素可以促进拟杆菌增殖,抑制柔嫩梭菌增殖,初步揭示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功能;原花青素作用的关键微生物种属为Blautia,Bacteroides,Lactobacillus,Anaerostipes,Clostridium,Anaerofil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肥胖 肠道菌群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叶精油成分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耿欣 高志鹏 +5 位作者 张凯奇 宋靖仪 许梦月 张建园 肖俊松 吴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99-307,共9页
茶树叶精油是从茶树(又名互叶白千层)嫩枝叶中提取的精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树叶精油化学成分、相关标准及对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树叶精油对细菌、真菌的抑菌性及抑菌机制、抗病毒活性、杀虫活性、抗炎活性及其在医学、食品等... 茶树叶精油是从茶树(又名互叶白千层)嫩枝叶中提取的精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茶树叶精油化学成分、相关标准及对其安全性的研究进展,并对茶树叶精油对细菌、真菌的抑菌性及抑菌机制、抗病毒活性、杀虫活性、抗炎活性及其在医学、食品等领域的相关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茶树叶精油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叶精油 抑菌性 抗病毒性 杀虫性 抗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苹果原花青素吸附分离的特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红霞 戚向阳 +1 位作者 肖俊松 张声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苹果中原花青素柱层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D2 82 1树脂分离原花青素的效果较好。以体积分数 70 %乙醇为洗脱剂 ,洗脱速度为 2mL/min ,上样液pH为 4时 ,树脂分离得到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 67 9%,提取... 研究了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纯化苹果中原花青素柱层析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 ,D2 82 1树脂分离原花青素的效果较好。以体积分数 70 %乙醇为洗脱剂 ,洗脱速度为 2mL/min ,上样液pH为 4时 ,树脂分离得到的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为 67 9%,提取物得率为 0 1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法 苹果 原花青素 分离纯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O_2气调包装结合吸湿剂贮藏保鲜金针菇的条件优化及其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成涛 王友升 +2 位作者 肖俊松 李小东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0-313,共4页
研究了吸湿剂和HOAP贮藏条件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金针菇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丙二醛(MDA)、水分损失率、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等各种生理生化、感官指标的变化,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金针菇HOAP的贮藏保鲜条件为:... 研究了吸湿剂和HOAP贮藏条件对金针菇保鲜效果的影响。通过测定金针菇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PPO)活力、丙二醛(MDA)、水分损失率、游离氨基酸、还原糖含量等各种生理生化、感官指标的变化,正交实验设计优化金针菇HOAP的贮藏保鲜条件为:膨润土10%,活性炭8%,氧含量85%,装袋量75g(PE袋,20cm×30cm)。此条件下金针菇于1~3℃、相对湿度95%±2%贮藏35d,仍有较好的商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高氧气调包装(HOAP) 吸湿剂 贮藏保鲜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超声场中热稳定性的动力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楠 卓雅 +2 位作者 曹雁平 肖俊松 吴葛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86-90,共5页
研究弱酸环境下pH值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影响,以及在非超声场和0.25W/cm2、135kHz超声场中EGCG的稳定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为20℃、相同pH值时超声场中EGCG的... 研究弱酸环境下pH值对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影响,以及在非超声场和0.25W/cm2、135kHz超声场中EGCG的稳定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温度为20℃、相同pH值时超声场中EGCG的稳定性均低于非超声场;pH6.2、超声40min时EGCG的损失率为10.70%,是非超声场的5.63倍。通过线性回归计算,确定EGCG在非超声场及超声场中的反应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超声场中,EGCG的反应速率常数为0.00228min-1,是非超声场的4.3倍;反应活化能为22861.13kJ/mol,比非超声场降低了14.0%;指前因子为28.30s-1,比非超声场提高了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超声 稳定性 化学动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营养肥胖模型大鼠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雅梅 方烁 +1 位作者 肖俊松 曹雁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367,372,共5页
以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营养肥胖模型,然后以200 mg/(kg·bw·d)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灌胃6周,研究其对大鼠体重,以及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等肠道内酶活性的影响。造模结束时,模型组、... 以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建立营养肥胖模型,然后以200 mg/(kg·bw·d)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灌胃6周,研究其对大鼠体重,以及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等肠道内酶活性的影响。造模结束时,模型组、灌胃组体重及Lee’s指数无显著区别,且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灌胃6周葡萄籽原花青素后,灌胃组体重及Lee’s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灌胃组大鼠肠道蛋白酶、脂肪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组淀粉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区别(p>0.05);灌胃组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与模型组和正常组无显著区别;灌胃组β-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p<0.05)低于模型组和正常组。实验结果显示200 mg/(kg·bw·d)浓度的提取物可显著抑制大鼠肥胖,且提高了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同时降低了二糖酶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有利于降低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肥胖 肠道酶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和生鲜猪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15
15
作者 吕雯雯 王文庆 +4 位作者 吴华 王春岭 陈晓迪 许敏 肖俊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148,共7页
以氧化诱导时间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6种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将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应用到生鲜猪肉中,研究其对生鲜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鱼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山茶... 以氧化诱导时间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6种食用油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将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应用到生鲜猪肉中,研究其对生鲜猪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鱼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米糠油、山茶油和椰子油的抗氧化效果呈现剂量效应关系,0.70%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6种食用油的抗氧化最好,强于0.02%BHT;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对椰子油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将脂溶性迷迭香抗氧化剂添加到生鲜猪肉中,能有效减缓生鲜猪肉在储藏过程中TBA值的上升和pH的下降,抑制生鲜猪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其氧化和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溶性迷迭香提取物 抗氧化 食用油 生鲜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浸取紫甘蓝色素及异味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璐璐 曹雁平 +2 位作者 肖俊松 张婷 王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4-238,245,共6页
研究酸度调节剂、乙醇浓度、pH、料液比、时间、温度、超声功率和频率对紫甘蓝色素超声浸取的影响,确定柠檬酸为酸度调节剂,pH2、10%的乙醇溶液作为浸取剂,超声(40kHz,0.25W·cm-2)浸取率比非超声提高了55.88%。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一... 研究酸度调节剂、乙醇浓度、pH、料液比、时间、温度、超声功率和频率对紫甘蓝色素超声浸取的影响,确定柠檬酸为酸度调节剂,pH2、10%的乙醇溶液作为浸取剂,超声(40kHz,0.25W·cm-2)浸取率比非超声提高了55.88%。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一次超声浸取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60g/mL,超声频率135kHz,超声功率0.45W·cm-2,温度60℃,时间15min,浸取率53.37%。发现非超声水浸取时浸取液中异硫氰酸酯含量为0.17%,在10%乙醇超声(28kHz,0.25W·cm2)浸取液中含量最高为0.47%,且随着超声频率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甘蓝色素 超声 异硫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迷迭香化合物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芷倩 许敏 +4 位作者 吴华 RAKA Rifat Nowshin 魏梦雅 王开阳 肖俊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25-133,共9页
目的:研究4种迷迭香化合物(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迷迭香酸)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通过比色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 目的:研究4种迷迭香化合物(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迷迭香酸)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以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炎症模型,通过比色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Western blot等方法表征迷迭香化合物对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炎症因子以及相关酶类的影响。结果:上述4种迷迭香化合物对LPS诱导的细胞内ROS相对含量、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NO释放量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 2,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有显著保护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效应。质量浓度10μg/mL的鼠尾草酸对LPS诱导的ROS相对含量、NO释放量、TNF-α mRNA相对表达量、MDA含量升高的抑制作用和对SOD和CAT活力的保护作用更好,质量浓度10μg/mL的迷迭香酚对LPS诱导的IL-1β、IL-6 mRNA相对表达量、iNOS和COX-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的抑制作用更好。结论:4种迷迭香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缓解炎症反应,其中水溶性迷迭香酸有效质量浓度高于其他3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迭香 RAW264.7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黏液层降解菌Akkermansia muciniphlia和肠道屏障功能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志鹏 吴华 +3 位作者 耿欣 宋靖仪 张凯奇 肖俊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96-302,共7页
肠道屏障功能异常与肥胖等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Akkermansia muciniphlia是一种肠道黏液层降解菌,与肠道屏障功能关系密切,其丰度在部分代谢性疾病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变化显著,提示该菌可能参与代谢,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明确和... 肠道屏障功能异常与肥胖等一系列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Akkermansia muciniphlia是一种肠道黏液层降解菌,与肠道屏障功能关系密切,其丰度在部分代谢性疾病临床病例和动物模型中变化显著,提示该菌可能参与代谢,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明确和归纳。本文从A. muciniphlia与肠道黏液层、代谢疾病以及肠道免疫关系这3个角度,综述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试图探讨该菌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通过饮食预防慢性代谢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kermansia muciniphlia 肠道屏障功能 慢性代谢疾病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式超声场降解甲萘威的动力学和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陈海清 曹雁平 +3 位作者 肖俊松 王蓓 孙佳 王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低功率槽式超声场研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甲萘威降解特性,探讨了功率、频率、温度、pH对甲萘威超声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50℃、0.45W/cm2、pH6.5时,28、40、50、135kHz相比较,135kHz降解率最大,100min后约有40.1%的甲萘威降解;50kHz... 采用低功率槽式超声场研究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甲萘威降解特性,探讨了功率、频率、温度、pH对甲萘威超声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50℃、0.45W/cm2、pH6.5时,28、40、50、135kHz相比较,135kHz降解率最大,100min后约有40.1%的甲萘威降解;50kHz、50℃、pH6.5下,0.45W/cm2的降解率为0.05W/cm2的4.3倍,降解速率随功率递增;50kHz、0.45W/cm2、pH6.5时,超声处理100min后,60℃下共有约45%甲萘威降解,是20℃下的10倍,降解率随温度递增;在50kHz、50℃、0.45W/cm2条件下,pH8.0的弱碱水溶液可使超声场中甲萘威降解率增加至pH6.5条件下的2.8倍。超声场中甲萘威的降解特性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指前因子增大为非超声场中的1.4倍,表观活化能比对应非超声条件下减小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甲萘威 农药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供应链农药残留定量模型分析
20
作者 丁芷倩 张洛铖 +3 位作者 向婕 林美柔 肖俊松 吴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32-342,共11页
目的: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量分析稻谷和大米中6种农药(多菌灵、三环唑、苄嘧磺隆、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的残留量,构... 目的:采用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定量分析稻谷和大米中6种农药(多菌灵、三环唑、苄嘧磺隆、三唑磷、毒死蜱、丁硫克百威)的残留量,构建农药残留定量模型。方法:向稻谷和大米样品喷洒农药混合溶液制备阳性样品,模拟粮仓恒温恒湿环境,设定温度和相对湿度两个关键的储藏变量条件,通过QuEChERS方法提取和纯化,UPLCMS/MS定量,利用Minitab软件构建农药残留定量模型。结果:稻谷和大米中的6种农药在5.0~1 000.0μ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0,检出限在0.000 1~0.005 mg/kg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4.02%~103.24%之间,精密度在3.65%~8.29%之间,QuEChERS-UPLC-MS/MS法可满足农药残留的分析与检测要求;通过稻谷加工流程和调研后的加工因子构建了从稻谷到大米整个流程的农药降解定量模型,R^(2)均在0.769以上,其中多菌灵、苄嘧磺隆、三唑磷和毒死蜱在稻谷中的R^(2)均达到0.9以上,三唑磷和丁硫克百威在大米中的R^(2)均达到0.9以上,拟合效果较好;对阳性样本进行不同温度(20、30、40、50℃)或相对湿度(50%、60%、70%、80%)的储藏,间隔期取样发现6种农药残留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农药残留降解速率随储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QuEChERSUPLC-MS/MS法简便、快速,对于稻谷和大米中6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有较高的准确度和良好的适用性,Minitab构建的从稻谷到大米整个流程的农药降解定量模型拟合效果较好,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和大米的农药残留降解规律不同,本研究对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和大米 农药残留 储藏环境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QUECH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