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昆仑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铌辉长-闪长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肖世一
李世民
+5 位作者
王青
樊家浩
黄蓉蓉
李天一
赵志雄
朱弟成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4-3164,共21页
重建古造山带大洋板块俯冲角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是造山带演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东昆仑造山带希望沟出露的中二叠世-早三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Nb辉长-闪长岩,为揭示那时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形态提供了机会...
重建古造山带大洋板块俯冲角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是造山带演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东昆仑造山带希望沟出露的中二叠世-早三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Nb辉长-闪长岩,为揭示那时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形态提供了机会。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希望沟堆晶相镁铁-超镁铁质岩侵位于261.2±0.9Ma,熔体相辉长-闪长岩侵位于250.0±0.7Ma。前者SiO_(2)为47.70%~51.91%,具有高Mg#(64.3~83.1)、变化范围大的Al 2O 3(4.43%~18.64%)含量及显著Eu异常(0.89~1.41),显示橄榄石-辉石-长石堆晶序列,来源于正常钙碱性富水玄武质岩浆早期的堆晶作用;后者SiO_(2)为51.58%~54.77%,显示低Mg#(42.9~69.5)、高Al_(2)O_(3)(14.66%~19.66%)和轻重稀土明显分异,微弱亏损Nb-Ta-Ti的富Nb玄武岩特征,可能来自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石榴子石-尖晶石地幔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1%~5%)。本文基于区域熔体相镁铁质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岩浆活动强度与地壳厚度演化,提出古特提斯洋俯冲的三阶段演化模型:278~252Ma玄武质岩石表现为正常熔融程度(5%~25%),对应的地壳厚度为38~42km,可能指示了正常角度的俯冲;252~248Ma富Nb玄武质岩石指示了板片熔体交代地幔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地壳较薄(25km),可能与板片回转导致的高角度俯冲有关;248~240Ma玄武质岩石记录了陆源沉积物的贡献,地壳增厚至35~42km。结合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八宝山与中三叠统希里克特组的角度不整合事件,共同限定东昆仑-巴颜喀拉地体在约240Ma发生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
富铌玄武岩
俯冲角度
古特提斯洋
东昆仑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昆仑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铌辉长-闪长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1
作者
肖世一
李世民
王青
樊家浩
黄蓉蓉
李天一
赵志雄
朱弟成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时数字地球前沿科学中心
出处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144-3164,共2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330307)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2121002)
面上项目(42372079、42372087)联合资助
文摘
重建古造山带大洋板块俯冲角度的时空演变规律是造山带演化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青藏高原东北缘东昆仑造山带希望沟出露的中二叠世-早三叠世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Nb辉长-闪长岩,为揭示那时古特提斯洋的俯冲形态提供了机会。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希望沟堆晶相镁铁-超镁铁质岩侵位于261.2±0.9Ma,熔体相辉长-闪长岩侵位于250.0±0.7Ma。前者SiO_(2)为47.70%~51.91%,具有高Mg#(64.3~83.1)、变化范围大的Al 2O 3(4.43%~18.64%)含量及显著Eu异常(0.89~1.41),显示橄榄石-辉石-长石堆晶序列,来源于正常钙碱性富水玄武质岩浆早期的堆晶作用;后者SiO_(2)为51.58%~54.77%,显示低Mg#(42.9~69.5)、高Al_(2)O_(3)(14.66%~19.66%)和轻重稀土明显分异,微弱亏损Nb-Ta-Ti的富Nb玄武岩特征,可能来自俯冲板片熔体交代的石榴子石-尖晶石地幔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1%~5%)。本文基于区域熔体相镁铁质岩地球化学数据,结合岩浆活动强度与地壳厚度演化,提出古特提斯洋俯冲的三阶段演化模型:278~252Ma玄武质岩石表现为正常熔融程度(5%~25%),对应的地壳厚度为38~42km,可能指示了正常角度的俯冲;252~248Ma富Nb玄武质岩石指示了板片熔体交代地幔楔的低程度部分熔融,地壳较薄(25km),可能与板片回转导致的高角度俯冲有关;248~240Ma玄武质岩石记录了陆源沉积物的贡献,地壳增厚至35~42km。结合上三叠统鄂拉山组/八宝山与中三叠统希里克特组的角度不整合事件,共同限定东昆仑-巴颜喀拉地体在约240Ma发生了碰撞。
关键词
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
富铌玄武岩
俯冲角度
古特提斯洋
东昆仑造山带
Keywords
Mafic-ultramafic cumulate rocks
Nb-enriched basalt
Subduction angles
Paleo-Tethyan Ocean
East Kunlun Orogen
分类号
P588.12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97.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昆仑希望沟镁铁-超镁铁质堆晶岩和熔体相富铌辉长-闪长岩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肖世一
李世民
王青
樊家浩
黄蓉蓉
李天一
赵志雄
朱弟成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