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作为母题的隐喻:现代主义艺术中的人体模型/人偶形象述略1910s-1950s |
聂皓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2
|
从乔治·奥特看超现实主义艺术话语在美国早期现代艺术语境中的延异 |
聂皓雪
|
《艺术探索》
|
2019 |
2
|
|
3
|
美国精确主义艺术运动的缘起及其多种意涵初探 |
聂皓雪
|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
2019 |
1
|
|
4
|
跨文化语境下的身份焦虑——浅析“后西藏组画”时代陈丹青的艺术创作 |
聂皓雪
|
《艺苑》
|
2014 |
1
|
|
5
|
生活与观念 融汇与交锋——中国和美国现代艺术之学术研讨 |
聂皓雪
张帆影
|
《上海艺术家》
|
2016 |
0 |
|
6
|
偶像的厄运:毕加索Las Meninas After Velasquez戏仿系列及其艺术史观念 |
聂皓雪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7
|
恐惧城市--战前美国现代艺术中城市景观的反城市话语 |
聂皓雪
|
《美术大观》
|
2021 |
0 |
|
8
|
美国早期现代艺术语境下本土民俗艺术的话语建构 |
聂皓雪
|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
2019 |
0 |
|
9
|
观看的逻辑:19世纪欧洲肖像画中的室内与身体——以《爱德华·达利·博伊特的女儿们》为例 |
聂皓雪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0
|
“美国场景”中的城市经验:弗朗西斯·克里斯作品中的情境性现实主义 |
聂皓雪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1
|
另一种修辞:以徐悲鸿为例 浅析20世纪中国画“写生”概念的转换 |
聂皓雪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