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课实验实行开放式教学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聂建校 方唏 《高等建筑教育》 2000年第3期52-53,共2页
本文结合长安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教学实验改革的实践,论述了开放实验、独立设课、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专业课 实验教学 高等教育 开放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生产废水治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聂建校 方晞 韩文生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4-58,共5页
硫酸生产废水中 pH值、悬浮物、氟化物、硫化物超标 ,污染环境 .用“石灰中和—硫酸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 ,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试验对影响工艺流程的重要因素如氟离子浓度与 pH值、石灰、硫酸铝的投加量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 硫酸生产废水中 pH值、悬浮物、氟化物、硫化物超标 ,污染环境 .用“石灰中和—硫酸铝沉淀—过滤”工艺处理 ,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试验对影响工艺流程的重要因素如氟离子浓度与 pH值、石灰、硫酸铝的投加量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合某硫酸厂生产废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治理 硫酸 生产 石灰 硫酸铝 除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黄河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新技术的研究
3
作者 聂建校 方晞 +1 位作者 韩文生 高晓梅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旋流结团絮凝技术有机结合 ,同时对联合投加的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了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 .应用该技术对受污染高浊度水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很好除浊和除有机污染物 ,同时可使出水的致突变活性为...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旋流结团絮凝技术有机结合 ,同时对联合投加的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了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 .应用该技术对受污染高浊度水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很好除浊和除有机污染物 ,同时可使出水的致突变活性为阴性 .该技术用于生产、经济、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浊度水 清水回流 结团 絮凝 致突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浑液面沉速的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晞 张莉平 +1 位作者 聂建校 刘振乾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高浊度水的絮凝沉淀主要是投加聚丙烯酰胺 ( HPAM) ,而投加量、投加方式和良好的絮凝条件都会影响高浊度水浑液面的沉速。对高浊度水絮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 u的因素 ,即含沙量 C、HPAM投加量 P、颗粒的比表面积 A、速度梯度 G和搅拌... 高浊度水的絮凝沉淀主要是投加聚丙烯酰胺 ( HPAM) ,而投加量、投加方式和良好的絮凝条件都会影响高浊度水浑液面的沉速。对高浊度水絮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 u的因素 ,即含沙量 C、HPAM投加量 P、颗粒的比表面积 A、速度梯度 G和搅拌时间 t,运用 π定理进行分析 ,得出关系式 ,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 ,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系数 ,经 4类沙样测试 ,相对误差在 1 .0 2 %~ 2 1 .0 0 %之间。结果可供设计与生产单位求浑液面沉速 u和投药量 P以及沉淀池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沉淀 高浊度水 界面沉速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生产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方晞 聂建校 +6 位作者 韩文生 高晓梅 戴之荷 顾惠娣 邓兆华 张勇 戴艳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9,共5页
介绍了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与原生产工艺处理黄河高浊度水的生产性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 ,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在降低高浊度水的浊度。
关键词 高浊度水 净化集成技术 致突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