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特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聂凡贵
赵嫦欣
+4 位作者
程福龙
周林
刘芳
苏科旭
潘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0-848,共9页
以废弃的菠菜叶作为生物炭原料,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出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的生物炭复合材料(MFSL)。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N_(2)吸附-脱附(BET)和Zeta电位仪等技术对MFSL的结构、表面形貌、...
以废弃的菠菜叶作为生物炭原料,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出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的生物炭复合材料(MFSL)。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N_(2)吸附-脱附(BET)和Zeta电位仪等技术对MFSL的结构、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性质,孔结构参数及零点电位值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共存离子和溶液pH对MFSL吸附磷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FSL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比表面积为121.5 m^(2)·g^(-1)。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MFSL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5.10 mg·g^(-1),较原始生物炭提高了75%。MFSL对磷酸盐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作用为主。MFSL的零点电荷为9.64,在pH=3~9范围内对磷酸盐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多组分干扰离子共存时,CO_(3)^(2-)和SO_(4)^(2-)相比K^(+)、Na^(+)和Cl^(-)对MFSL除磷性能抑制作用更大,Ca^(2+)则有略微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焙烧
水滑石
吸附性能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g/Fe类水滑石的磷酸根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
10
2
作者
程福龙
聂凡贵
+8 位作者
刘芳
吴小群
李娟
潘杰
李廷真
付川刘婷婷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5-2092,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Tempkin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拟合Mg/Fe-hlc对磷酸根的等温吸附数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7.38 mg·g^-1;共存阴离子NO3^-、Cl^-和SO4^2-对磷吸附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分析吸附磷酸根前后的Mg/Fe-hlc的结构和织构性质以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并结合溶液pH对磷酸根吸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Mg/Fe-htl吸附磷酸根的三种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Fe类水滑石
磷酸根
吸附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物炭Mg/Al-LDHs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
26
3
作者
程福龙
聂凡贵
+4 位作者
赵嫦欣
吴小群
卢绢
蒋德敏
潘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4,共9页
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的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生物炭镁铝水滑石复合材料(Mg/Al-LDHs@BC),并研究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
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的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生物炭镁铝水滑石复合材料(Mg/Al-LDHs@BC),并研究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瓣状Mg/Al-LDHs成功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上。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更适合Langmuir模型来描述,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达71.37 mg/g,高于Mg/Al-LDHs,同时较生物炭提升约9倍。Mg/Al-LDHs@BC的零点电荷为5.39,在酸性条件下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碱性条件。Cl^(-)和NO_(3)^(-)对Mg/Al-LDHs@BC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吸附量仅分别下降3.66和5.93 mg/g;CO_(3)^(2-)和SO_(4)^(2-)对其干扰较大,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9.64和15.93 mg/g。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主要涉及阴离子交换、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附作用
磷酸盐
生物炭
水滑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gO/La_(2)O_(3)CO_(3)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嫦欣
聂凡贵
+3 位作者
程福龙
吴小群
刘芳
潘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O/La_(2)O_(2)CO_(3)复合材料(ML)。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其零点电位点,并探究了接触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和初始pH对磷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O/La_(2)O_(2)CO_(3)复合材料(ML)。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其零点电位点,并探究了接触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和初始pH对磷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L呈现板块状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零点电位点为4.5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ML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由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最大吸附量可达110.24mg/g。其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碳酸氧化镧
复合材料
吸附
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特性
被引量:
5
1
作者
聂凡贵
赵嫦欣
程福龙
周林
刘芳
苏科旭
潘杰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0-84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67)资助
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WEPKL2019YB-03,WEPKL2019YB-07)资助
万州区科技创新项目(WZSTC-2020062)资助。
文摘
以废弃的菠菜叶作为生物炭原料,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制备出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的生物炭复合材料(MFSL)。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N_(2)吸附-脱附(BET)和Zeta电位仪等技术对MFSL的结构、表面形貌、表面官能团性质,孔结构参数及零点电位值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共存离子和溶液pH对MFSL吸附磷酸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FSL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比表面积为121.5 m^(2)·g^(-1)。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MFSL对磷酸盐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5.10 mg·g^(-1),较原始生物炭提高了75%。MFSL对磷酸盐动力学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作用为主。MFSL的零点电荷为9.64,在pH=3~9范围内对磷酸盐表现出较好的吸附性能。多组分干扰离子共存时,CO_(3)^(2-)和SO_(4)^(2-)相比K^(+)、Na^(+)和Cl^(-)对MFSL除磷性能抑制作用更大,Ca^(2+)则有略微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炭
焙烧
水滑石
吸附性能
磷酸盐
Keywords
biochar
roasting
hydrotalcit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phosph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g/Fe类水滑石的磷酸根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
被引量:
10
2
作者
程福龙
聂凡贵
刘芳
吴小群
李娟
潘杰
李廷真
付川刘婷婷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85-2092,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67)资助
文摘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Mg/Fe类水滑石(Mg/Fe-hlc),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Mg/Fe-hlc具有典型的类水滑石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156.7 m^2·g^-1);Mg/Fe-hlc对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和Tempkin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拟合Mg/Fe-hlc对磷酸根的等温吸附数据,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可达47.38 mg·g^-1;共存阴离子NO3^-、Cl^-和SO4^2-对磷吸附性能的影响很小;通过分析吸附磷酸根前后的Mg/Fe-hlc的结构和织构性质以及表面官能团变化,并结合溶液pH对磷酸根吸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静电相互作用、配体交换和阴离子交换是Mg/Fe-htl吸附磷酸根的三种主要机制。
关键词
Mg/Fe类水滑石
磷酸根
吸附
水处理技术
Keywords
Mg/Fe hydrotalcite-like
phosphate
adsorptio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物炭Mg/Al-LDHs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被引量:
26
3
作者
程福龙
聂凡贵
赵嫦欣
吴小群
卢绢
蒋德敏
潘杰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0467)
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WEPKL2019YB-03,WEPKL2019YB-07)。
文摘
为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生物炭作为类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的载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生物炭镁铝水滑石复合材料(Mg/Al-LDHs@BC),并研究其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Zeta电位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花瓣状Mg/Al-LDHs成功负载到生物炭表面上。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等温吸附过程更适合Langmuir模型来描述,拟合得到的最大吸附量达71.37 mg/g,高于Mg/Al-LDHs,同时较生物炭提升约9倍。Mg/Al-LDHs@BC的零点电荷为5.39,在酸性条件下对磷酸盐的吸附性能优于碱性条件。Cl^(-)和NO_(3)^(-)对Mg/Al-LDHs@BC吸附磷酸盐干扰较小,吸附量仅分别下降3.66和5.93 mg/g;CO_(3)^(2-)和SO_(4)^(2-)对其干扰较大,吸附量分别下降了19.64和15.93 mg/g。Mg/Al-LDHs@BC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主要涉及阴离子交换、静电吸引和配体交换。研究结果可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吸附作用
磷酸盐
生物炭
水滑石
Keywords
composite materials
adsorption
phosphates
biochar
hydrotalci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gO/La_(2)O_(3)CO_(3)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嫦欣
聂凡贵
程福龙
吴小群
刘芳
潘杰
机构
重庆三峡学院
重庆三峡学院
出处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467)
万州区科技创新项目(wzstc-2020062)。
文摘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gO/La_(2)O_(2)CO_(3)复合材料(ML)。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了其零点电位点,并探究了接触时间、初始磷酸盐浓度和初始pH对磷酸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ML呈现板块状堆叠而成的层状结构,零点电位点为4.52。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更适合描述ML对磷酸盐的吸附过程。由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最大吸附量可达110.24mg/g。其对磷酸盐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逐渐下降。
关键词
氧化镁
碳酸氧化镧
复合材料
吸附
磷酸盐
Keywords
MgO
La_(2)O_(2)CO_(3)
composite material
adsorption
phosphate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焙烧态镁铁水滑石改性生物炭吸附磷酸盐特性
聂凡贵
赵嫦欣
程福龙
周林
刘芳
苏科旭
潘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g/Fe类水滑石的磷酸根吸附性能及吸附机理
程福龙
聂凡贵
刘芳
吴小群
李娟
潘杰
李廷真
付川刘婷婷
赵建海
王康
李文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物炭Mg/Al-LDHs复合材料对磷的吸附特性及机理
程福龙
聂凡贵
赵嫦欣
吴小群
卢绢
蒋德敏
潘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MgO/La_(2)O_(3)CO_(3)复合材料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赵嫦欣
聂凡贵
程福龙
吴小群
刘芳
潘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