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外血管狭窄增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的危险 被引量:4
1
作者 聂亚雄 杨弘文 +2 位作者 高帆 阳纲要 林百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对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6例首次发作TIA的患者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根据是否有颅内外狭窄,将其分为颅内外血管狭窄组(狭窄组)142例和无颅内外血管狭窄组(正常组)54例,比... 目的探讨颅内外血管狭窄对首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96例首次发作TIA的患者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根据是否有颅内外狭窄,将其分为颅内外血管狭窄组(狭窄组)142例和无颅内外血管狭窄组(正常组)54例,比较两组3个月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TIA再发率和病死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生存率。结果狭窄组发生TIA 22例、脑梗死21例、死亡6例、合计发病49例,正常组发生TIA 4例、脑梗死2例、死亡0例、合计发病6例。在脑梗死和合计发病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TIA再发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颅内外血管狭窄是TIA后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颈动脉狭窄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聂亚雄 霍瑞民 +4 位作者 夏鹏飞 赵强 杨宏文 姜波涛 谢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66-466,共1页
多数临床医师对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超早期脑出血持慎重怀疑态度,目前,缺乏确切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脑出血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是否有益。本研究选择大鼠脑出血后12、72h2个不同时间点作为开始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的时间,观察三七... 多数临床医师对活血化瘀等中药治疗超早期脑出血持慎重怀疑态度,目前,缺乏确切的实验和临床证据证明脑出血超早期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是否有益。本研究选择大鼠脑出血后12、72h2个不同时间点作为开始应用三七总皂苷治疗的时间,观察三七总皂苷超早期应用,对脑出血大鼠微管相关蛋白-2(MAP-2)及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及脑水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管相关蛋白-2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超早期脑出血 三七总皂苷 蛋白表达 大鼠 活血化瘀中药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尼古丁诱导的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聂亚雄 尹剑 +4 位作者 黄如训 高帆 朱云龙 杨宏文 谢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氯吡格雷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古丁2 mg/kg)、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氯吡格雷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尼古丁2 mg/kg)、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尼古丁损伤+氯吡格雷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尼古丁造模4周后,测定大鼠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1、NO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血管eNOS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NO、eNOS及SOD浓度明显下降,而内皮素1浓度明显上调,e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大鼠NO、eNOS及SOD浓度明显升高,eNOS阳性细胞表达明显增多,且中、高剂量组大鼠增多更显著(P<0.05,P<0.01)。结论氯吡格雷可能抑制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内皮细胞中eNOS的正常表达,从而缓解尼古丁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 血管 尼古丁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氯吡格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脑卒中与颅内外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弘文 聂亚雄 +3 位作者 杨平生 高帆 姜波涛 霍瑞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相关侧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4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120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37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 目的探讨症状相关侧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4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120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37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比较2组患者症状相关侧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性质的差异。结果24.2%的患者为进展性脑卒中。症状相关侧颅内外血管中、重度狭窄,进展组为79.2%,非进展组为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97,P<0.01)。症状相关侧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脑卒中进展无相关性(x^2=2.97,P>0.05)。结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与症状相关侧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50%)密切相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狭窄所致的低灌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杨弘文 尹剑 +3 位作者 汤春琼 区嘉欢 李趣红 聂亚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850-852,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一步寻找脑卒中发病后的进展因素。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2例,根据诊断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148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24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维生素...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进一步寻找脑卒中发病后的进展因素。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92例,根据诊断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进展组)148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非进展组)244例,检测2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根据血清维生素D水平分为低分位、中分位、较高分位和高分位水平,每分位98例,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组血清维生素D水平低于非进展组[(15.88±1.72)μg/L vs(22.16±1.64)μg/L,P<0.01]。低分位水平患者进展性脑卒中比例明显高于较高分位和高分位(63.26%vs28.57%和13.2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分位患者是高分位患者发生进展性脑卒中风险的5.841倍(95%CI:1.690~11.245,P=0.006)。结论低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进展性脑卒中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预测及评价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独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