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桉叶油醇和α-松油醇复配对赤拟谷盗的抗虫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倩影 张佳琪 +4 位作者 刘琛 耿珠峰 尤春雪 刘鼎阔 张文娟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 本研究以桉叶油醇、α-松油醇为研究对象,探究化合物单体及复配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杀虫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桉叶油醇、α-松油醇对赤拟谷盗具有触杀作用,且二者4∶6复配时杀虫效果增强,LD 50为20.30μg/头;结合分子对接技术对赤拟谷盗解毒酶进行筛选,发现桉叶油醇、α-松油醇及复配对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样蛋白(TcMGRP)结合较为稳定,结合能分别为-6.53、-6.79、-11.49 kJ/moL;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结果显示,随着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处理时间的延长,TcMGRP的基因表达量逐渐下降,呈时间依赖性,而且,在6、12 h时,桉叶油醇、α-松油醇4∶6复配作用下赤拟谷盗TcMGRP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单体化合物的作用(P<0.05)。桉叶油醇、α-松油醇单体及复配(4∶6)通过抑制赤拟谷盗TcMGRP基因的表达发挥杀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醇 Α-松油醇 复配 赤拟谷盗 触杀活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2
作者 邓志威 李璟 +2 位作者 许美凤 刘鹏 耿珠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81-1088,共8页
对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应用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核磁共振检测试验方法多、信息丰富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活等技术特点。在3个具体实例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同步实现了混合物样品中主要成分或异构体的认定... 对核磁共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析鉴定中应用的技术优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实例展示了核磁共振检测试验方法多、信息丰富和定量分析方法灵活等技术特点。在3个具体实例中,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同步实现了混合物样品中主要成分或异构体的认定和含量(或相对含量)测量,达到了"快速"检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核磁共振 选择性实验 扩散实验 药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10%):碲酸盐玻璃的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
3
作者 陈晓波 李崧 +7 位作者 胡丽丽 耿珠峰 赵国营 王科志 陶京富 林伟 杨国建 郭平 《量子电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7-263,共7页
测量了掺Er^(3+)碲酸盐玻璃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光与激发光谱以及荧光寿命,发现1532 nm红外光与550 nm可见光的激发谱在波峰形状与峰值波长方面很相近;当Er^(3+)离子浓度从0.5%增加到10%,可见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减小,红外发光与激... 测量了掺Er^(3+)碲酸盐玻璃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光与激发光谱以及荧光寿命,发现1532 nm红外光与550 nm可见光的激发谱在波峰形状与峰值波长方面很相近;当Er^(3+)离子浓度从0.5%增加到10%,可见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减小,红外发光与激发光谱强度增强;寿命曲线展现出显著的能量传递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所观察到的现象为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4I_(9/2)、~4F_(9/2)、~4S_(3/2)与~2H_(11/2)能级的双光子、双光子、三光子、三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效率上限值依次为193.8%、184.8%、277.9%与2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发光强度增强 近红外量子剪裁 能量传递 Er(3+)离子 碲酸盐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化学成分指纹识别中样品制备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赵蕊 欧阳捷 +3 位作者 杜树山 耿珠峰 许美凤 邓志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5,共8页
根据指纹识别实验对样品的要求,以1H NMR和主成分分析(PCA)为测试与评估手段,对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生物指纹识别实验中样本体系复杂及化学组分含量多等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检测样品质控的多因素进行综... 根据指纹识别实验对样品的要求,以1H NMR和主成分分析(PCA)为测试与评估手段,对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条件的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生物指纹识别实验中样本体系复杂及化学组分含量多等特点,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检测样品质控的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立了茶叶中化学成分提取制备的实验条件.利用所建立的样品制备程序对4种茶叶进行预处理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可以满足茶叶代谢物1H NMR指纹识别研究的要求.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方法简单可靠,可用于复杂样本体系标准样品预处理方法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化学指纹识别 主成分分析 茶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虑平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谱特征分析
5
作者 韩娇 何清 +4 位作者 李茵萍 孙瑞琪 杜树山 邓志威 耿珠峰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3-1177,共5页
多虑平类化合物在溶液体系中可能存在着构象交换过程,在其核磁共振图谱中出现的谱线展宽(包峰)或缺失现象增加了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难度,甚至产生误导。该文以多虑平类化合物11-[(3-二甲基氨基)亚丙基]-6,11-二氢二苯并[b,e]氧杂-2-甲醛... 多虑平类化合物在溶液体系中可能存在着构象交换过程,在其核磁共振图谱中出现的谱线展宽(包峰)或缺失现象增加了化合物结构解析的难度,甚至产生误导。该文以多虑平类化合物11-[(3-二甲基氨基)亚丙基]-6,11-二氢二苯并[b,e]氧杂-2-甲醛为样本,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证明该化合物在几种溶液体系中均存在着构象交换。实验表明升温可以改善这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测试效果,在80℃下获取的谱图信号清晰完整,信号展宽和缺失现象得到有效抑制。利用升温条件下获取的谱图,顺利实现了对11-[(3-二甲基氨基)亚丙基]-6,11-二氢二苯并[b,e]氧杂-2-甲醛的结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虑平类化合物 图谱解析 核磁共振 构象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