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流人工湿地氮磷降解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顾修强 栗婷婷 +3 位作者 付伟章 葛晓红 郑书联 耿淑英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51-55,共5页
在实验室中利用盆栽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种植绿萝和紫边碧玉椒草两种植物,测定进水、出水、填料、植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总氮、总磷时,植物与填料的去除作用所占的比例,探究紫边碧玉椒草对氮磷的去... 在实验室中利用盆栽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结构,种植绿萝和紫边碧玉椒草两种植物,测定进水、出水、填料、植物中的总氮总磷含量,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去除水体中总氮、总磷时,植物与填料的去除作用所占的比例,探究紫边碧玉椒草对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污水中总磷的去除主要为填料吸附作用,去除效率占80.01%~82.02%,还有植物吸收作用,去除效率占13.62%~14.20%;对于总氮的去除,填料吸附作用占68.26%~71.57%,除填料吸附作用外,微生物等其他因素的作用占很大比例,约24%,植物吸收所占比例较小。紫边碧玉椒草在湿地中的应用达到了与绿萝相当的效果,可尝试应用于人工湿地中。实验结果可为人工湿地的植物筛选以及氮磷降解规律方面提供可行的建议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氮磷降解规律 植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志斌 王书义 +3 位作者 张彦浩 耿淑英 陈付爱 孙小鉴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47-1658,共12页
研究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有利于全面揭示湖区各形态磷迁移转化规律,对南四湖富营养化防控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测定底泥... 研究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有机磷赋存形态及分布特征,有利于全面揭示湖区各形态磷迁移转化规律,对南四湖富营养化防控及南水北调东线调水水质保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以南四湖消落带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Hedley连续分级提取法测定底泥中各形态有机磷含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表征底泥有机分子结构特征及稳定性,反映消落带有机磷结构及稳定性差异,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解析底泥各形态磷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南四湖消落带底泥总磷含量均值为679.90 mg/kg,其中有机磷(OP)占比20.03%~45.69%。各赋存形态有机磷含量及相对比例大小依次为:残渣态有机磷(67.58%)>钙结合态有机磷(16.61%)>铁/铝结合态有机磷(7.62%)>碳酸氢钠提取态有机磷(5.97%)>水提取态有机磷(2.22%)。南四湖消落带底泥OP含量及形态主要受内源影响,主要来自内源性微生物代谢。南四湖消落带西岸底泥磷释放风险高于东岸和南岸消落带。相关性分析发现,消落带底泥pH与磷含量显著负相关,表明随着底泥碱性的增强可能导致底泥磷向水体中释放的风险更高;底泥有机质与OP显著正相关,表明有机质可能是OP的重要载体;主成分分析发现底泥各形态磷呈正相关性,表明消落带底泥各形态磷具有同源性。研究结果可为南四湖湖区内源磷释放控制及富营养化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消落带 底泥 有机磷 赋存形态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在北方养好兰花
3
作者 赵万军 耿淑英 《花卉》 2005年第12期45-45,共1页
北方不易养好兰花的主要原因,是北方气候和土壤等条件,不适宜原产于南方的兰花生长发育,因此常引起生长不良、烂根黄叶。要想在北方养好兰花,就应尽量改善环境和栽培条件,以便适应兰花生长发育。具体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关键词 兰花 北方 生长发育 生长不良 栽培条件 改善环境 土壤 南方 黄叶 烂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