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IM24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耿海营 于焱 +2 位作者 代春美 温有锋 李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492,共7页
目的:探讨三重基序蛋白24(TRIM2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阐明TRIM24蛋白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术前均未行放化疗的90例ccR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 目的:探讨三重基序蛋白24(TRIM24)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组织中的表达,阐明TRIM24蛋白与ccR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联。方法:选取术前均未行放化疗的90例ccRC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cRCC组织中TRIM24蛋白表达水平,分析ccRCC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TRIM24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计算TRIM24蛋白表达评分及其平均值,并根据平均值将ccRCC患者分为TRIM24蛋白低表达组和TRIM24蛋白高表达组;分析TRIM24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分析TRIM24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TRIM24蛋白在ccRCC患者癌组织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有表达,且癌组织中TRIM24蛋白表达水平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CC组织细胞核中TRIM24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有关联(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TRIM24蛋白在ccRCC组织细胞质中高表达、年龄大和病理分级高的患者总生存期短于TRIM24蛋白低表达、年龄小和病理分级低的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与TRIM24蛋白低表达和病理分级低的患者比较,ccRCC组织细胞质中TRIM24蛋白高表达和病理分级高的患者预后较差(P<0.05)。结论:ccRCC癌组织的细胞质中TRIM24高表达和病理分级高的患者术后生存率较低,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三重基序蛋白24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分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MMR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及其对LUAD患者预后影响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书珍 曹雅杰 +4 位作者 耿海营 蔡曾晓瑞 代春美 温有锋 李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02-1509,共8页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HMMR)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HMMR在LU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评估LUAD组织中HMMR m...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HMMR)在肺腺癌(LUAD)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LUAD患者预后的影响,阐明HMMR在LU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基因表达汇编(GEO)、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和人类蛋白图谱(HPA)数据库评估LUAD组织中HMM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GEPIA2数据库分析HMMR表达对LUAD患者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DFS)的影响,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HMMR mRNA表达与LUAD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采用GSEA富集分析探讨HMMR在LUAD组织中显著富集的通路,采用UALCAN数据库探讨HMMR mRNA表达与TP53基因突变的关系,采用STRING数据库预测HMMR与p53信号通路中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LUAD组织中HMM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P<0.01)。HMMR mRNA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OS和DFS更短(P<0.01)。LUAD组织中,HMMR mRNA表达与患者TNM分期、T分期和N分期有关联(P<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HMMR mRNA高表达的患者OS更短。GSEA富集分析,细胞周期、同源重组、p53信号通路、膀胱癌、胰腺癌、小细胞肺癌和泛素化介导的蛋白水解等通路显著富集在HMMR高表达显型。结论:LUAD组织中HMMR表达明显上调,高表达的HMMR mRNA是LUAD患者预后差的独立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透明质酸介导的运动受体 数据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NVP-AEW541对E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曹雅杰 包晓红 +4 位作者 李书珍 耿海营 蔡曾晓瑞 代春美 李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31-1138,共8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NVP-AEW541对3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KYSE30、KYSE450和TE-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KYSE30、KYSE450和TE-1 ESCC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抑制剂NVP-AEW541对3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KYSE30、KYSE450和TE-1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KYSE30、KYSE450和TE-1 ESCC细胞作为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0μmol·L^(-1) NVP-AEW541,1 mLRPMI 1640完全培养基+1μL二甲亚砜(DMSO)]和实验组(2、4、6、8和10μmol·L^(-1) NVP-AEW541),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处理48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对照组和实验组(4和6μmol·L^(-1) NVP-AEW541)细胞处理0、6、12和24 h后,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率;对照组和实验组(6μmol·L^(-1) NVP-AEW541)细胞处理48 h后,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对照组和实验组(2、4和6μmol·L^(-1) NVP-AEW541)细胞处理48 h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IGF-1R(p-IGF-1R)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N-Cadherin和Snail-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KYSE30、KYSE450和TE-1细胞存活率均随NVP-AEW541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实验组(10μmol·L^(-1))KYSE30、KYSE450和TE-1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实验组(6μmol·L^(-1))KYSE30、KYSE450和TE-1细胞迁移率随NVP-AEW541浓度增加而降低(P<0.01),实验组(6μmol·L^(-1))KYSE30、KYSE450和TE-1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且实验组细胞中p-IGF-1R、N-Cadherin和Snail-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NVP-AEW541能够明显抑制ESCC细胞增殖,通过抑制N-Cadherin和Snail-1蛋白表达,阻碍EMT,抑制ESCC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VP-AEW541 食管鳞癌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