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放射性皮炎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卢霄蒙 刘风侠 +2 位作者 耿文慧 高阳 韩磊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放射性皮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因皮肤症状感到担忧、沮丧和抑郁[1].国外约97.3%的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发生放射性皮炎[2],我国约95%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约20%~25%的... 放射性皮炎是放射治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放射性皮炎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因皮肤症状感到担忧、沮丧和抑郁[1].国外约97.3%的患者在放疗期间会发生放射性皮炎[2],我国约95%的患者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皮炎,约20%~25%的患者会发生严重的放射性皮炎[3].准确、标准的评估对放射性皮炎的诊断和护理均有重要意义.目前,放射性皮炎评估主要由医务人员进行,评估者之间存在潜在的异质性[4],且无法涵盖患者自我报告症状.患者自我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s)是指在没有经过医疗专业人士解释的情况下,直接来源于患者本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和治疗结果的主观评价,患者报告自身状态比医生报告更为直接,可在治疗早期就发现异常症状[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患者自我报告结局 评估工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得佳凝胶防治乳腺癌术后胸壁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耿文慧 赵静 +7 位作者 梁军利 贾晓懿 赵晓春 支静 马晓果 郭丽华 刘妍 王会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011-2012,共2页
关键词 乳腺癌 清得佳凝胶 术后放射治疗 放射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愈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护理 被引量:6
3
作者 耿文慧 李朝霞 +3 位作者 赵静 梁军利 贾晓懿 赵晓春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7例难愈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湿性愈合的护理。方法对7例乳腺癌患者胸壁放疗后照射区皮肤出现的难愈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全面伤口评估,先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湿敷的方法使皮肤损伤局限,继之根据伤口颜色评估法按伤... 目的回顾性总结7例难愈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湿性愈合的护理。方法对7例乳腺癌患者胸壁放疗后照射区皮肤出现的难愈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进行全面伤口评估,先采用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湿敷的方法使皮肤损伤局限,继之根据伤口颜色评估法按伤口颜色选择适宜的保湿密闭敷料(康惠尔伤口护理系列产品)护理伤口。同时改善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结果7例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在47~123d痊愈,其中3例Ⅰ期愈合,3例Ⅱ期愈合,1例纤维斑块形成。结论维生素B12混合溶液湿敷与保湿密闭敷料的合理应用,可促进难愈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肤损伤 乳腺癌 湿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放疗对乳腺癌患者近期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军利 赵静 +6 位作者 康琳 周志国 蔺强 耿文慧 支静 马晓果 王会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观察放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EORTC QLQ-C30和QLQ-BR23对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年龄、学历、城乡及放射性皮肤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患者放疗期间生存质量虽有降低趋... 目的观察放疗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近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EORTC QLQ-C30和QLQ-BR23对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疗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调查,并分析年龄、学历、城乡及放射性皮肤反应等因素的影响。结果患者放疗期间生存质量虽有降低趋势,但仅乳房症状领域P<0.05。放疗结束后1月生存质量各领域恢复较快,大部分领域恢复到放疗前水平。亚组分析,高学历(≥高中)、低龄(<45岁)、城镇、皮肤无湿性反应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优于低学历(<高中)、高龄(≥45岁)、农村、皮肤有湿性反应的患者。结论放疗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近期生存质量有轻度影响,低龄、高学历、城镇、皮肤无湿性反应的患者有较好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后 放疗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情与否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朝霞 耿文慧 +1 位作者 王敏 刘士朋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1期982-983,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职业病人关系 生活质量 心理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损害进展相关因素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耿文慧 王大博 韩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野损害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POAG患者更准确高效的随访提供思路。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将POAG患者39例77眼纳入随访研究,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眼内压(IOP)测量,视野检查及神经纤维层(RNFL... 目的:探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野损害进展的相关因素,为临床POAG患者更准确高效的随访提供思路。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将POAG患者39例77眼纳入随访研究,详细询问病史后,进行眼内压(IOP)测量,视野检查及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每3mo 1次,共连续随访7次。对患者的家族史、吸烟及饮酒史、年龄、性别、是否手术、IOP波动、基线视野缺损程度、随访期间RNFL厚度变化与视野损害进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期间RNFL厚度变化程度与视野损害进展呈正相关(P<0.05)。基线视野缺损程度与视野损害进展有关,中度基线视野缺损与视野损害进展相关性最大,轻度次之,重度最小。结论:RNFL的厚度变化可能为POAG患者进展性随访提供有用信息;轻度和重度视野缺损患者进展性的判断应结合视野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Octopus视野计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基线视野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修复与视功能恢复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一博 孟旭霞 +3 位作者 余川 杨静 刘鹏辉 耿文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微结构解剖修复过程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0例40眼,根据患眼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微结构连续变化的愈合特征分为3组,其...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术后黄斑区视网膜各层微结构解剖修复过程与视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手术治疗的IMH患者40例40眼,根据患眼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微结构连续变化的愈合特征分为3组,其中,A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椭圆体带先愈合者;B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完全或部分修复,且已修复部分为除椭圆体带外的其他视网膜层先愈合者;C组裂孔缺损组织及黄斑中心凹曲线未修复者。对比并观察3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微视野光敏度(MS)及OCT和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结果。结果40例(40眼)患者中术后黄斑裂孔愈合的34例(34眼)裂孔愈合时间为术后1~10(5.42±3.16)d,椭圆体带完全对接时间为术后2~12(5.57±3.69)d。术后1周,A组较B组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P=0.038)。3组患眼术后1周BCVA均较术前提高(均为P<0.05)。术后1周,A组BCVA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A组、B组BCVA均较C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BCVA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A组、B组MS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MS优于B组、B组优于C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组、B组MS均较C组提高(均为P<0.05),但A组与B组MS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为P<0.05),C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B组黄斑中心1环、2环N1、P1波振幅密度及潜伏期与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A组与B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IMH患眼术后初期椭圆体带先愈合者黄斑区视网膜微结构具有更高的全层愈合率,且视功能恢复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黄斑 视网膜微结构 微视野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西瓜一年二茬栽培技术
8
作者 杨海文 闫春辉 耿文慧 《农村科学实验》 2009年第3期27-27,共1页
选择在保护地条件下适应性强、易坐果、早熟、品质好的小型西瓜品种,如花龙、小花宝、黑美人等。
关键词 二茬栽培 小西瓜 技术 西瓜品种 适应性 保护地 黑美人 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