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波段连续波30kW回旋振荡管高频系统和收集极的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耿志辉 刘濮鲲 +2 位作者 粟亦农 张世昌 顾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36-3038,共3页
根据回旋管的电子回旋脉塞理论,借助于编写的回旋振荡管自洽非线性注-波互作用计算程序,设计出了工作频率94GHz、工作电压30kV、工作电流3A的基次谐波连续波单腔回旋振荡管,工作模式为TE02模。设计的回旋振荡管在电压30.0kV、电流3.0A... 根据回旋管的电子回旋脉塞理论,借助于编写的回旋振荡管自洽非线性注-波互作用计算程序,设计出了工作频率94GHz、工作电压30kV、工作电流3A的基次谐波连续波单腔回旋振荡管,工作模式为TE02模。设计的回旋振荡管在电压30.0kV、电流3.0A、速度横纵比1.5的条件下,获得了31.8kW的输出功率,电子效率约35%。利用粒子模拟仿真软件对设计的回旋管收集极辅助线包散焦系统进行了粒子模拟仿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借助于辅助线包散焦系统可以有效缩短回旋振荡管的轴向尺寸,并使回旋管收集极上的电子束功率密度低于500W/cm2;W波段回旋振荡管收集极的热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粒子模拟仿真获得的收集极上的电子束功率密度分布与其试验测量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连续波 回旋振荡管 高频系统 收集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输出腔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耿志辉 刘濮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45-1448,共4页
 利用变截面波导的耦合模理论,根据输出腔中电场幅值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编写了具有自动优化功能的计算程序,分析研究了不同渐变角度、考虑腔体损耗前后和输出腔与外电路失配时,谐振频率、腔体品质因数和高频场幅值沿轴分布的...  利用变截面波导的耦合模理论,根据输出腔中电场幅值分布函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组,编写了具有自动优化功能的计算程序,分析研究了不同渐变角度、考虑腔体损耗前后和输出腔与外电路失配时,谐振频率、腔体品质因数和高频场幅值沿轴分布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研究高频场与电子注的互作用和输出腔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输出腔 谐振频率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耿志辉 刘濮鲲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161-2164,共4页
应用自行编制的电子注-波互作用的自洽非线性模拟程序,我们对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数值模拟,我们详细描述了二次谐波电子注-波互作用过程中电子群聚的物理图景;并研究了不... 应用自行编制的电子注-波互作用的自洽非线性模拟程序,我们对Ka波段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数值模拟,我们详细描述了二次谐波电子注-波互作用过程中电子群聚的物理图景;并研究了不同变化参数(漂移管长度和静磁场强度)对电子效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的二次谐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电子效率为15.4%,相应的输出功率约为161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谐波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 自洽非线性 电子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倒谱域相关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耿志辉 柏如龙 《无线电工程》 2007年第11期26-27,58,共3页
提出一种基于倒谱域相关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同时估计双传感器平台接收到的2路信号中的时延分量和频偏分量。与传统的基于二(四)阶相关复模糊函数法相比,新算法借鉴时域卷积等价于频域乘积的思想,将频域卷积等价于倒谱域相关,将时... 提出一种基于倒谱域相关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同时估计双传感器平台接收到的2路信号中的时延分量和频偏分量。与传统的基于二(四)阶相关复模糊函数法相比,新算法借鉴时域卷积等价于频域乘积的思想,将频域卷积等价于倒谱域相关,将时差频差二维搜索问题转化为先频差、后时差的2个一维搜索问题,由此实现时差/频差的快速联合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谱域相关 复模糊函数 时差 频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正弦信号频率估计的高精度综合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耿志辉 王玉林 《无线电工程》 2008年第3期28-30,共3页
推导了单频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的理论表达式,阐述了FFT法测频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2种插值算法:FFT实部法和分段FFT算法。2种算法都是基于FFT谱线的插值算法,属于改进算法,但是2种算法具有测频性能恶化的潜在缺陷,因此综合考虑2种... 推导了单频信号离散傅里叶变换的的理论表达式,阐述了FFT法测频的基本原理,并详细介绍了2种插值算法:FFT实部法和分段FFT算法。2种算法都是基于FFT谱线的插值算法,属于改进算法,但是2种算法具有测频性能恶化的潜在缺陷,因此综合考虑2种算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综合二者优势的综合测频算法。计算机仿真表明综合测频算法性能要优于FFT实部法和分段FFT算法,是一种稳定的高精度测频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部法测频 分段FFT法测频 综合算法 FFT谱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注射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致胆囊结石1例
6
作者 耿志辉 刘丙木 王辉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1期930-930,F0003,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胆囊结石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注射碘化油+吡柔比星乳剂治疗肝癌致肝动脉完全闭塞1例
7
作者 耿志辉 刘丙木 王辉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7期1494-,1468,共2页
关键词 肝肿瘤 栓塞 治疗性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回旋管输出窗的临界热耗散功率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勇 耿志辉 +1 位作者 张世昌 刘濮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47-2452,共6页
从陶瓷介质材料的临界温度差出发,研究了不同材料的回旋管输出窗的临界热耗散功率。针对TE01,TE11和TE02模式的电磁波通过窗片时发生的不同加热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了氧化铝窗片、氧化铍窗片、氮化硼窗片和蓝宝石窗片的热功率承受能力。另... 从陶瓷介质材料的临界温度差出发,研究了不同材料的回旋管输出窗的临界热耗散功率。针对TE01,TE11和TE02模式的电磁波通过窗片时发生的不同加热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了氧化铝窗片、氧化铍窗片、氮化硼窗片和蓝宝石窗片的热功率承受能力。另外,研究了窗片厚度变化时,不同材料窗片的临界热耗散功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蓝宝石和氧化铍窗片表现出较好的热功率耗散能力,其中以蓝宝石窗片最为出色;氧化铝和氮化硼窗片的热功率耗散能力相对较弱;随着窗片厚度的增加,4种材料的临界热耗散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大,其中以蓝宝石和氧化铍窗片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输出窗 温度分布 临界热耗散功率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m二次谐波回旋速调放大器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寿喜 刘濮鲲 +6 位作者 张世昌 粟亦农 顾伟 秦文珍 金锋 薛谦忠 耿志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0,共3页
对8mm高功率二次谐波回旋速调放大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已研制出回旋速调放大器实验样管,并进行了热测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在中心频率为35GHz的情况下,得到的最大脉冲输出功率为180kW,效率为13%,增益为21dB;在电子束电压为58kV... 对8mm高功率二次谐波回旋速调放大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已研制出回旋速调放大器实验样管,并进行了热测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在中心频率为35GHz的情况下,得到的最大脉冲输出功率为180kW,效率为13%,增益为21dB;在电子束电压为58kV,电子束电流为25A的情况下,得到了150kW的输出功率,3dB带宽110MHz(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回旋速调放大器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二次谐波回旋振荡器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少辉 刘濮鲲 +4 位作者 杜朝海 徐寿喜 耿志辉 李铮迪 王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8-413,共6页
针对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低的问题,以自洽非线性理论为基本工具,系统地分析了三个关键因素,即互作用腔体长度(Q值)、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对二次谐波互作用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工作磁场选择在硬激发区时,通过综合调节电... 针对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低的问题,以自洽非线性理论为基本工具,系统地分析了三个关键因素,即互作用腔体长度(Q值)、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对二次谐波互作用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工作磁场选择在硬激发区时,通过综合调节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和工作电压能够获得较高的互作用效率.基于自洽非线性理论优化设计了一个W波段二次谐波回旋振荡器,粒子模拟(PIC)结果显示当电子注速度离散3%,工作电压37 kV,电流4 A时,输出效率达到了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二次谐波 自洽非线性计算 回旋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边廊模回旋管Vlasov模式变换器的辐射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斌 刘濮鲲 耿志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采用几何光学模型详细研究了边廊模回旋管中Vlasov模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等效像源模型结合矢量绕射理论分析了通过此模式变换器的辐射场.考虑W波段边廊模回旋管的具体参数,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通过Vlasov模式变换器后辐射波束的场... 采用几何光学模型详细研究了边廊模回旋管中Vlasov模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利用等效像源模型结合矢量绕射理论分析了通过此模式变换器的辐射场.考虑W波段边廊模回旋管的具体参数,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通过Vlasov模式变换器后辐射波束的场分布特性.结果表明,Vlasov模式变换器将回旋管中的高阶边廊模式转换为自由空间的高斯模式,且远场的高斯场型较近场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W波段 边廊模 Vlasov模式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回旋行波管电子枪热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寿喜 侯筱琬 +3 位作者 王占东 刘高峰 顾伟 耿志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7,283,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W波段回旋行波管电子枪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在给定热子功率下对阴极组件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形变分布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测试的温度分布基本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利用EGUN软件对电子枪形变前后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热分析 回旋行波管 阴极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图像识别与跟踪系统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晓军 耿志辉 +4 位作者 陈雷 王飞 李西 魏长彬 鞠景会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9-202,206,共5页
设计了以FPGA为主芯片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与跟踪的系统。采用MT9M011数字图像摄像头采集初始图像;利用基于模型匹配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运用基于边缘特征检测和基于区域特征检测相结合的跟踪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 设计了以FPGA为主芯片对目标物体进行识别与跟踪的系统。采用MT9M011数字图像摄像头采集初始图像;利用基于模型匹配的Sobel边缘检测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运用基于边缘特征检测和基于区域特征检测相结合的跟踪算法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稳定跟踪。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能够有效稳定地对目标物体实施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SOBEL边缘检测 图像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三次谐波回旋振荡管的模拟与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史少辉 刘濮鲲 +4 位作者 杜朝海 徐寿喜 耿志辉 李铮迪 王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5-61,105,共8页
研究了影响毫米波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的多个因素,通过采用三次谐波工作,94 GHz回旋管的工作磁场降低到了1.185 T,使采用永磁体取代超导磁体成为可能.利用自洽非线性计算和粒子模拟研究了回旋振荡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发现了腔体品质... 研究了影响毫米波谐波回旋管互作用效率的多个因素,通过采用三次谐波工作,94 GHz回旋管的工作磁场降低到了1.185 T,使采用永磁体取代超导磁体成为可能.利用自洽非线性计算和粒子模拟研究了回旋振荡管的注-波互作用过程,发现了腔体品质因数与互作用效率的内在联系,研究了工作电压和电子注横纵速率比对耦合强度的影响,考虑了磁场渐变及电子注速度离散对互作用效率的影响,通过选择合理的工作模式和系统参数,当工作电压为40 kV、工作电流为12 A、电子注横向速度离散为3%时获得了95 kW的输出功率及19.7%的效率.当采用单级降压收集极后,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到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振荡器 W波段 三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振荡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虎 耿志辉 +2 位作者 徐寿喜 沈文渊 刘濮鲲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7-402,共6页
设计了一种用于95GHz边廊模回旋振荡管的内置三反射镜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可将回旋管的高阶工作模式高效地转换为低阶高斯模式.根据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斯特拉顿-朱(Stratton-Chu)方程和物理光学法开发了快速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 设计了一种用于95GHz边廊模回旋振荡管的内置三反射镜准光模式变换器,该模式变换器可将回旋管的高阶工作模式高效地转换为低阶高斯模式.根据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斯特拉顿-朱(Stratton-Chu)方程和物理光学法开发了快速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对螺旋切口辐射器的辐射场和反射镜的散射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和分析.针对边廊模TE62模式,给出了辐射器和反射镜的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回旋振荡管输出波束中高斯基模含量达到98%,模式变换效率达到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准光模式变换器 高斯基模 物理光学法 电磁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四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寿喜 刘濮鲲 +6 位作者 张世昌 薛谦忠 杜朝海 耿志辉 粟亦农 刘高峰 史少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05-209,共5页
介绍了W波段四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放大器工作在基膜TE01圆电模式,电子束工作电压70kV,工作电流6A,设计的双阳极磁控式注入电子枪,电子束纵横速度比1.5,速度零散小于4%.采用粒子模拟方法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 介绍了W波段四腔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设计.放大器工作在基膜TE01圆电模式,电子束工作电压70kV,工作电流6A,设计的双阳极磁控式注入电子枪,电子束纵横速度比1.5,速度零散小于4%.采用粒子模拟方法分析了各种参数对器件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设计的放大器在电子束速度零散4%的情况下,增益35dB,带宽800MHz,输出功率100kW,效率为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速调管放大器 磁控式注入电子枪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识别的鲁棒性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勋 耿志辉 王晓攀 《无线电工程》 2010年第8期59-61,共3页
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是造成实际情况下语音识别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深入研究语音识别的噪声环境和Mel域倒谱系数(MFCC)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累计分布函数匹配思想,给出了3种通过减小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度来提高系统在不... 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是造成实际情况下语音识别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深入研究语音识别的噪声环境和Mel域倒谱系数(MFCC)流程的基础上,基于累计分布函数匹配思想,给出了3种通过减小训练环境和测试环境的不匹配度来提高系统在不同环境下适应性的鲁棒性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了它们的理论基础、基本算法,并在Aurora2.0数据库上进行了实现,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中如何选择语音识别系统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识别 噪声鲁棒性 倒谱系数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分析法——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18
作者 王进华 丁耀根 +1 位作者 王树忠 耿志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402-2404,共3页
该文结合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以电磁场分量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单等效,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场分析法。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在速调管输出回路计算和设计中可提供间隙阻抗、耦合度、... 该文结合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以电磁场分量为研究对象,通过适当的假设和简单等效,提出了计算速调管输出回路特性参数的场分析法。经理论分析和举例计算表明,场分析法在速调管输出回路计算和设计中可提供间隙阻抗、耦合度、输出腔效率、谐振点及特性阻抗等特性参数。冷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在趋势上吻合较好,初步验证了场分析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调管 场分析法 输出回路 间隙阻抗 耦合度 输出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非致命生物效应试验
19
作者 粟亦农 耿志辉 +1 位作者 张世昌 王德文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33-734,共2页
W波段毫米波由于波长短且处于大气窗口,因此易于传输微波能量且波束能量容易集中;在足够功率密度下W波段毫米波可以对皮肤产生强烈烧灼感,所以适合作为非致命系统的毫米波源,用于警用、防爆、反恐方面。但由于高功率W波段毫米波的产生... W波段毫米波由于波长短且处于大气窗口,因此易于传输微波能量且波束能量容易集中;在足够功率密度下W波段毫米波可以对皮肤产生强烈烧灼感,所以适合作为非致命系统的毫米波源,用于警用、防爆、反恐方面。但由于高功率W波段毫米波的产生与传输比较困难,目前仅美国有相关系统的研制、部署的报道,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比较晚。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高功率毫米波回旋管的研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与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进行了W波段毫米波生物效应试验研究。试验对象主要为小白鼠、大鼠、猪皮、狗等专用试验生物,取得了初步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国慧 薛谦忠 +4 位作者 王勇 王虎 耿志辉 张珊 王雪微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67-1773,共7页
该文对W波段TE_(62)模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辐射器和镜面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验验证。基于耦合模理论,采用两级微扰对辐射器进行了设计,获得了圆波导内壁上的类高斯束斑的场分布;基于惠更斯原理的矢量衍射积分理论,对准光模式变换器的... 该文对W波段TE_(62)模回旋管准光模式变换器的辐射器和镜面系统进行了设计与实验验证。基于耦合模理论,采用两级微扰对辐射器进行了设计,获得了圆波导内壁上的类高斯束斑的场分布;基于惠更斯原理的矢量衍射积分理论,对准光模式变换器的镜面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模拟与计算结果表明准光模式变换器的模式变换效率为92.3%。最后,通过热测实验,验证了输出模式为W波段类高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准光模式变换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