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液体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耿小丕 杨洋 《物理实验》 2005年第6期44-45,共2页
利用自主开发的多光电门可变温式液体黏度测试仪研究了液体黏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得到了实验曲线,显示了不同温度区段的变化特性.
关键词 温度变化 黏度 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实验“全方位、跟踪式”考核方式的探索
2
作者 耿小丕 杨瑞臣 +1 位作者 高永慧 李仁芮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7-158,共2页
提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个过程,全方位的考查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验能力,科学合理地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全方位 跟踪式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清洗液温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永慧 耿小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9-41,49,共4页
超声波清洗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利用的是超声空化效应。用水作为清洗液,推导出气泡闭合时在局部产生的高温、高压。并通过实验,对清洗液温度进行了测量,水温由14.70℃升高到39.70℃,温度变化25℃。在开始60 m in温度上升比较快,上升了21.1... 超声波清洗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利用的是超声空化效应。用水作为清洗液,推导出气泡闭合时在局部产生的高温、高压。并通过实验,对清洗液温度进行了测量,水温由14.70℃升高到39.70℃,温度变化25℃。在开始60 m in温度上升比较快,上升了21.10℃;随后60 m in,温度上升比较缓慢。清洗液温度在这样范围内变化,有利于空化核的形成,对清洗工件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空化效应 清洗 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实验开放实验室问题对策模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瑞臣 耿小丕 王峰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8-60,共3页
提出了开放实验室的损益模型,结合模型分析了开放实验室的意义,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 开放实验室 损益模型 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尔条纹的观察与测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冯法军 耿小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28-29,51,共3页
当两块粗光栅以适当的位置放置时,可以观察到莫尔条纹。当移动其一时,莫尔条纹也随之移动,利用此现象可以进行精密测量。利用自制的粗光栅进行了测试,效果较好。介绍了粗光栅的制作方法、莫尔条纹的基本原理与现象,进行了实测数据对理... 当两块粗光栅以适当的位置放置时,可以观察到莫尔条纹。当移动其一时,莫尔条纹也随之移动,利用此现象可以进行精密测量。利用自制的粗光栅进行了测试,效果较好。介绍了粗光栅的制作方法、莫尔条纹的基本原理与现象,进行了实测数据对理论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尔条纹 粗光栅 光栅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理论的抽油杆与油管磨损问题求解
6
作者 高书香 耿小丕 +3 位作者 范志东 韩彦龙 李冰冰 赵海贤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15期41-42,共2页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借助TRIZ理论和工具,找到了消除抽油杆和油管磨损的途径和方法。首先,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分析、原因分析等工作,确定了问题的关键点;选用物场模型和标准解求解方法,初步找到了8个解决方案;利用定性筛...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问题严重影响生产。借助TRIZ理论和工具,找到了消除抽油杆和油管磨损的途径和方法。首先,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分析、原因分析等工作,确定了问题的关键点;选用物场模型和标准解求解方法,初步找到了8个解决方案;利用定性筛选和定量评价方法,选定最优方案,即利用磁场斥力作用持续扶正抽油杆柱,消除了杆管偏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杆管偏磨 物场模型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分离技术在钻井液中含气检测的应用
7
作者 高永慧 杨瑞臣 +2 位作者 耿小丕 杨洋 杨华丽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13,19,共5页
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水基钻井液进行烃类气体的分离。在实验范围内,其全烃检测净值与钻井液含气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钻井液密度对检测净值影响很小,钻井液粘度高于70 s后,检测净值明显减少,膜分离效果降低。据此建立数学模型,反演钻井液中... 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水基钻井液进行烃类气体的分离。在实验范围内,其全烃检测净值与钻井液含气浓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钻井液密度对检测净值影响很小,钻井液粘度高于70 s后,检测净值明显减少,膜分离效果降低。据此建立数学模型,反演钻井液中烃类气体的真实浓度,对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钻井液 检测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吉他的弦线音频率与十二平均律的调式范围
8
作者 赵毅 耿小丕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8-59,62,共3页
以弦乐器中弦线音横波振动的驻波理论为基础,通过改变弦线音频率而聆听音高,用电吉他弦线在磁场中受到周期性安培力的改进装置,发现了检验乐律中十二平均律调式范围的又一方法。
关键词 电吉他 弦线音频率 十二平均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在牛奶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永勋 耿小丕 王剑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10,共3页
随着超声波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超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已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涉及了许多行业的诸多部门,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介绍了超声波目前在牛奶保鲜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原理,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最后总结出超声波... 随着超声波理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超声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已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涉及了许多行业的诸多部门,收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介绍了超声波目前在牛奶保鲜技术中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原理,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最后总结出超声波在牛奶保鲜中存在的缺陷,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牛奶 保鲜 空化 声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纳米材料SiNWs:Eu^(3+),Y^(3+)的制备及其红光发射特性
10
作者 李莉 王峰 +2 位作者 耿小丕 范志东 杨瑞臣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2-36,共5页
利用金属(Au-Al)作为催化剂,基于固-液-固生长机制,在单晶Si(100)表面生长出高密度、大面积的Si纳米线(Si NWs)。为了提高Si NWs:Eu^(3+)的红光发射强度,高温下利用Y^(3+)、Eu^(3+)共掺杂Si纳米线,制备了荧光纳米材料Si NWs:Eu^(3+),Y^(... 利用金属(Au-Al)作为催化剂,基于固-液-固生长机制,在单晶Si(100)表面生长出高密度、大面积的Si纳米线(Si NWs)。为了提高Si NWs:Eu^(3+)的红光发射强度,高温下利用Y^(3+)、Eu^(3+)共掺杂Si纳米线,制备了荧光纳米材料Si NWs:Eu^(3+),Y^(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光谱仪研究了该材料的物质特性。结果显示,在最佳激发波长为395 nm时,Si NWs:Eu^(3+),Y^(3+)荧光纳米材料最强荧光波长为619 nm(5D0→7F2)。同时还出现了576 nm(5D0→7F0)、596 nm(5D0→7F1)、658 nm(5D0→7F3)和708 nm(5D0→7F4)四条谱带。当Y^(3+)掺杂摩尔比例为2. 5%时,Eu^(3+)红光发射强度较未掺杂Y^(3+)时提高了约110%。分析认为,Eu^(3+)会占据Y^(3+)的两个位置:C2位和S6位。而C2位因缺少反演对称性,电偶极输运是允许的,所以对5D0→7F2态跃迁起到了增强的作用。此外,波长为619 nm处的红光发射峰值半高宽由未掺杂Y^(3+)时的10. 2 nm降低到了7. 2 nm,有利于提高样品在荧光检测中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纳米线 Eu^(3+) Y^(3+)掺杂 荧光纳米材料 红光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IZ解决PECVD设备中SiN_(χ)在气路中的有害沉积
11
作者 李莉 耿小丕 +1 位作者 王峰 杨瑞臣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33-36,60,共5页
SiN_(χ)膜层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起到了钝化和减反射的作用。在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主要是利用PE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生长厚度为70~85 nm的SiN_(χ)膜层。然而,随着生产设备连续运行,SiN_(χ)将不断地沉积在特气孔上... SiN_(χ)膜层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减反射膜起到了钝化和减反射的作用。在太阳能电池制备过程中,主要是利用PECVD(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生长厚度为70~85 nm的SiN_(χ)膜层。然而,随着生产设备连续运行,SiN_(χ)将不断地沉积在特气孔上导致工艺腔室中反应气体均匀性变差,进而影响太阳能电池的转化效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PECVD设备连续运行约150 h,需要对设备进行约3-4 h的维护,从而降低了该设备的太阳能电池生产率,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成本。基于TRIZ理论,通过功能模型、因果分析对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利用矛盾矩阵获得众多方案。最终,将特气孔用液体隔离避免了SiN_(χ)的沉积,将PECVD设备的维护时间缩短到0.5 h,运行周期达1400 h,大大提高了设备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Z PECVD SiN_(χ)膜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粘土中稀有金属铷的“焙烧—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超群 耿小丕 +2 位作者 王峰 杨瑞臣 范志东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37-41,共5页
基于“焙烧—浸出”工艺,利用马弗炉、RK/XJT充气多功能浸出搅拌机,对红粘土样品进行了焙烧和浸出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掺入CaCl2量、浸出时间、通入气体流量、转速等工艺参数对红粘土中铷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 基于“焙烧—浸出”工艺,利用马弗炉、RK/XJT充气多功能浸出搅拌机,对红粘土样品进行了焙烧和浸出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掺入CaCl2量、浸出时间、通入气体流量、转速等工艺参数对红粘土中铷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水溶液中铷的含量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当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60 min、红粘土与CaCl2的质量比为1∶1、浸出时间为60 min、气体流量为0.23 m3/min、转速为1200 r/min时,铷的浸出率高达98%,成功将红粘土中的铷转移到了水溶液中,为后续的萃取工艺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粘土 稀有金属 焙烧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ling structure from bilayer nanofilm by mismatch
13
作者 李建刚 耿小丕 +3 位作者 高倩男 朱俊 高志翔 朱弘伟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459-467,共9页
A continuum theoretical scheme for self-rolling nanotubes from bilayers by mismatch is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surface elasticity,surface stress,and symmetry lowering effects.For an ultrathin nanofilm with only severa... A continuum theoretical scheme for self-rolling nanotubes from bilayers by mismatch is obtained by considering surface elasticity,surface stress,and symmetry lowering effects.For an ultrathin nanofilm with only several nanometers in thickness,isotropic mismatch,and isotropic surface stress usually induce anisotropic rolling behavior.The isotropic Timoshenko formula should be modified anisotropically to explai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nisotropic rolling structure of nanotubes accurately.The nanofilm rolls up in tangential direction while remaining straight in cylindrical direction theoretically.Therefore,in this paper the anisotropic shape of nanotubes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Along the cylindrical direction,although it maintains straight and its residual strain is uniform,the stress varies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due to the Poisson's effect of tangential strain.Th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theory applied to Si-Si nanotube,InAs-GaAs nanotube,and InGaAs-Cr nanotube system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Beside the surface elasticity effect and surface stress effect,the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anisotropic rolling structure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oretically describing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rolling-up of nano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ILMS NANOTUBES surface effects self ro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