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质硫二维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宏伟 刘子玮 +5 位作者 宋亚环 耿子硕 李献朋 宁建伟 王柯 张鑫艺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4000~400 cm^(-1)的频率范围内采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单质硫S—S键伸缩振动红外吸收模式(νS—S)。结果发现:845 cm^(-1)频率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则归属于单质硫νS—S的倍频峰(νS-S(d))。以单质硫νS-S(d)为研究对象... 在4000~400 cm^(-1)的频率范围内采用傅里叶变换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单质硫S—S键伸缩振动红外吸收模式(νS—S)。结果发现:845 cm^(-1)频率附近的红外吸收峰则归属于单质硫νS—S的倍频峰(νS-S(d))。以单质硫νS-S(d)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开展了相关二维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研究发现:单质硫νS-S(d)在838,842和848 cm^(-1)频率处有3个红外吸收峰,且室温下其红外吸收强度的变化快慢顺序为:842 cm^(-1)>838 cm^(-1)>848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漫反射红外光谱 单质硫 二维漫反射红外光谱 伸缩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亚环 耿子硕 +3 位作者 李献朋 宁建伟 王珂 于宏伟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在20~12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模式(ωCH2),研究温度对硬脂酸分子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 180~1 320 cm^-1的频率范围内,硬脂酸存在"第一特征频率红外吸收谱带"和... 在20~120℃的温度范围内,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和四阶导数红外光谱测定硬脂酸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模式(ωCH2),研究温度对硬脂酸分子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 180~1 320 cm^-1的频率范围内,硬脂酸存在"第一特征频率红外吸收谱带"和未见文献报道的"第二特征频率红外吸收谱带"。硬脂酸脂肪链由全反式有序构象改变为无序构象的临界温度为80~85℃。进一步采用二维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温度对于硬脂酸ωCH2红外吸收强度变化趋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红外光谱 四阶导数红外光谱 二维红外光谱 硬脂酸 亚甲基面外弯曲振动 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缩尺效应粗粒料单向压缩湿化变形试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居刚 魏松 +2 位作者 耿子硕 任秋兵 季晓翠 《人民珠江》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以双江口堆石坝主堆石料设计级配为原型,利用单向压缩仪,考虑不同缩尺方法和颗粒最大粒径,对某不同级配粗粒料进行了固定竖向荷载下的湿化变形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缩尺方法对粗粒料试验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在单向压缩试验... 以双江口堆石坝主堆石料设计级配为原型,利用单向压缩仪,考虑不同缩尺方法和颗粒最大粒径,对某不同级配粗粒料进行了固定竖向荷载下的湿化变形试验研究。分析试验结果,讨论了不同缩尺方法对粗粒料试验结果的影响,探讨了在单向压缩试验条件下粗粒料的湿化变形规律。发现湿化后试样变形随压力增加呈线性增长,其弹性模量Et较干态粗粒料小。同时还讨论了颗粒破碎的影响因素,粒径越大越易发生破碎,破碎率和粗粒料的级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料 湿化变形 缩尺效应 颗粒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