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烟田施用猪粪肥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吕建平 李凤龙 +2 位作者 王继萍 耿其勇 陈汝灿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11-114,共4页
在烟草移栽大田时,每hm2用干猪厩粪9900kg作底肥塘施,取得对烟草根结线虫病的明显控制效果.翌年,通过室内试验,施用猪粪肥可以明显减少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
关键词 烟草 根结线虫病 猪粪肥 农业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病株分布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萍 耿其勇 +1 位作者 陈汝灿 夏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6-99,共4页
通过在同一农户烟地15行烟草花叶病病株分布的观察,见有单株分布及连株分布两种。将连株分布中凡两株相邻的定为1个双株,三株相连的为2个双株,四株相连为3个双株,余类推.据范德普兰克的计算式,利用病株数计算双株数,与实查... 通过在同一农户烟地15行烟草花叶病病株分布的观察,见有单株分布及连株分布两种。将连株分布中凡两株相邻的定为1个双株,三株相连的为2个双株,四株相连为3个双株,余类推.据范德普兰克的计算式,利用病株数计算双株数,与实查双株数比较。分辨出这些双株的传染方式,或为田间操作时通过接触茎叶传染,或为随机接触传染。在随机传染中,大量是经由根部在土壤中接触病残体所致,以致单纯用无病苗不能完全预防本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 分布 病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花叶病综合防治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萍 耿其勇 +1 位作者 王继萍 夏立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67-70,共4页
经1994~1995年的调查研究及试验,制定了一套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综合防治方案.即:用不带有烟草花叶病毒的土壤育苗,在袋苗期喷施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3次,大田期再喷施2次.应用这一方案于666.7hm2烟田进行示范,... 经1994~1995年的调查研究及试验,制定了一套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综合防治方案.即:用不带有烟草花叶病毒的土壤育苗,在袋苗期喷施防治植物病毒病的药剂3次,大田期再喷施2次.应用这一方案于666.7hm2烟田进行示范,获得病株率不超过10%,病指不超过5的优良效果.对照区的病株率达60%左右,病指30左右.表明防治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上南美斑潜蝇防治指标及危害损失率测定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成兴 陶耀明 +3 位作者 王履浙 王继萍 贾叶花 耿其勇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蚕豆生长期间 ,利用田间自然虫源及人工控制 ,使之形成斑潜蝇危害虫情梯度来研究斑潜蝇种群数量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建立了蚕豆生长期间斑潜蝇危害的虫情指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型 :y =8 70 42 -0 0 46 6x ,r=- 0 8740。... 蚕豆生长期间 ,利用田间自然虫源及人工控制 ,使之形成斑潜蝇危害虫情梯度来研究斑潜蝇种群数量对蚕豆产量的影响 ,通过试验建立了蚕豆生长期间斑潜蝇危害的虫情指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数学模型 :y =8 70 42 -0 0 46 6x ,r=- 0 8740。根据相关模型得出 ,要使蚕豆受南美斑潜蝇的危害损失率控制在 10 %以下 ,田间虫情指数达到 18 4时应进行药剂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防治指标 危害损失率 蚕豆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蒌蒿(藜蒿)绿色周年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耿其勇 李石开 +6 位作者 张振林 陶婧 章凤 姚树良 侯胜坤 陆琳 龙荣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8-130,共3页
藜蒿夏秋季生长环境温度较高,商品品质与风味口感较差,采用单基地夏季遮阳和高海拔双基地栽培技术模式,可以克服高温障碍,显著提升夏秋藜蒿的品质与效益,实现周年生产。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周年生产 藜蒿 生产关键技术 环境温度 商品品质 蒌蒿 高温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苗期恶性杂草粗毛牛膝菊防除试验 被引量:4
6
作者 陶萍 高玲 +2 位作者 董志芳 耿其勇 陆白昆 《云南农业》 2017年第9期59-61,共3页
在灯盏花[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大田栽培过程中,同科杂草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r)为害严重,一般化学药剂难以防除,多采用人工拔除,生产成本较高。2011年开展了15%精喹·氟磺胺乳油等药剂的筛选试验,... 在灯盏花[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大田栽培过程中,同科杂草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Car)为害严重,一般化学药剂难以防除,多采用人工拔除,生产成本较高。2011年开展了15%精喹·氟磺胺乳油等药剂的筛选试验,探索研究不同药剂的单、混用除草技术对大田灯盏花苗期安全性及杂草防除效果,筛选出较为理想的化学药剂。结果表明,15%精喹·氟磺胺乳油900m L/hm^2防除以粗毛牛膝菊为主的杂草防效达97.32%;对灯盏花产生的药害为21.62%。在此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探索研究其最佳施用浓度,结果表明,在大田灯盏花苗期(6~10片叶),同科恶性杂草粗毛牛膝菊2~5片叶期喷施450 m L/hm^2 15%精喹·氟磺胺乳油对水675 L,防除粗毛牛膝菊效果最佳,防除效果达93.91%,且对灯盏花的生长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粗毛牛膝菊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