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板栗壳黄酮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其性能
1
作者 侯贺丽 任双 +4 位作者 朱紫薇 李坤 朱静 耿书宝 杨玲玲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2,共10页
为优化板栗壳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抗氧化性及抑菌能力进行研究,以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为优化因素,黄酮类色素产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板栗壳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 为优化板栗壳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稳定性、抗氧化性及抑菌能力进行研究,以超声波处理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为优化因素,黄酮类色素产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板栗壳黄酮类色素的提取工艺,并对黄酮类色素的热稳定性、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处理时间36 min、料液比1∶13 g/mL、乙醇体积分数59%、提取温度54℃,此条件下板栗壳中黄酮类色素的产率为7.083%。热稳定结果显示,黄酮类色素在80℃以上耐热性较差。抗氧化结果显示黄酮类色素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最高可达85.5%和67.4%,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是其抗氧化能力比维生素C弱。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发现板栗壳黄酮类色素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色素 响应面法 抗氧化能力 抑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 被引量:1
2
作者 乔利 陈磊 +3 位作者 蒋月丽 周洲 耿书宝 王丽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1-2059,共9页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其为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探索茶园叶蝉防治新方法,采用LED绿光(波长520~525 nm)干扰其取食过程,并通过刺吸电位图谱(EPG)仪记录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和照射... 小贯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区普遍发生的害虫之一,其为害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为减少化学农药带来的残留,探索茶园叶蝉防治新方法,采用LED绿光(波长520~525 nm)干扰其取食过程,并通过刺吸电位图谱(EPG)仪记录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过程中所产生的波型有NP波、A波、C波、E波、S波、F波和R波,其中NP波占比最大。与自然光(对照)相比,LED绿光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时间内,光照强度越大,刺吸百分比越低,刺吸次数越多,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干扰越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灯光防治茶园叶蝉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绿光 取食行为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电位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小贯小绿叶蝉刺探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乔利 尤伟晨 +3 位作者 王国君 智亚楠 周洲 耿书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73-2282,共10页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出用量少、效果好的杀虫剂来综合防控小贯小绿叶蝉,本研究选取6种单剂和6种混剂,每种单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每种混剂的每个配置比例设置3个处理浓度,采用刺吸电位图谱(el... 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 Matsuda)是茶园主要害虫之一,为筛选出用量少、效果好的杀虫剂来综合防控小贯小绿叶蝉,本研究选取6种单剂和6种混剂,每种单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每种混剂的每个配置比例设置3个处理浓度,采用刺吸电位图谱(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分析小贯小绿叶蝉的刺探行为。结果表明,单剂效果为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噻虫嗪悬浮剂。不同比例混剂的效果不同,30%噻虫嗪悬浮剂+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混剂各比例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波型影响较大,30%噻虫嗪悬浮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混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取食波型影响较小。混剂处理后小贯小绿叶蝉的刺探次数、刺探总持续时间、E波持续时间都均低于各个单剂处理。以上结果说明,混配制剂对小贯小绿叶蝉刺探行为的影响优于单剂,可应用于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电位图谱(EPG) 杀虫剂 刺探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营养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耿书宝 侯贺丽 +4 位作者 贺雨婧 乔利 潘鹏亮 尹健 金银利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1-509,共9页
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Herrich-Schaeffer)]是危害茶树的常见害虫之一。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此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研究了补充不同营养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补充10%蜂蜜水和10%糖水时,雌... 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Herrich-Schaeffer)]是危害茶树的常见害虫之一。为了更好地在实验室内饲养此害虫,获得大量供试虫源,研究了补充不同营养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虫补充10%蜂蜜水和10%糖水时,雌成虫平均单雌产卵量显著提高,分别为(152.5±16.83)粒和(177.5±19.01)粒;产卵期显著延长,分别为(17.8±1.08)d和(21.4±1.27)d。补充不同营养对雌成虫产卵期和产卵后期有显著影响,但对产卵前期影响不显著。补充10%糖水时,雌成虫的寿命最长,为(29.1±1.41)d,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在10%蜂蜜水、水和对照处理下,雌成虫寿命分别为(23.8±1.15)、(14.4±0.48)、(6.3±0.37)d。补充10%糖水和10%蜂蜜水时,雄成虫的寿命分别为(21.3±0.93)d和(19.5±1.20)d,显著高于水和空白对照处理。在每个处理下,雌成虫的寿命均高于雄成虫。综上所述,10%糖水可作为成虫补充营养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银尺蠖 补充营养 寿命 产卵量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茶银尺蠖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耿书宝 侯贺丽 +4 位作者 张洁 乔利 金银利 尹健 王国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8-125,共8页
为了探索温度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茶银尺蠖成虫在8个温度(13、16、19、22、25、28、31℃和33℃)下的寿命和产卵量。结果表明,温度对茶银尺蠖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雌成虫产卵前期、产... 为了探索温度对茶银尺蠖Scopula subpunctaria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茶银尺蠖成虫在8个温度(13、16、19、22、25、28、31℃和33℃)下的寿命和产卵量。结果表明,温度对茶银尺蠖单雌产卵量、成虫寿命和雌成虫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后期均有显著影响。在13、16、19、22、25、28、31℃和33℃下,其单雌产卵量分别为(148.3±13.58)、(168.6±17.44)、(219.5±21.74)、(279.9±24.59)、(250.0±19.94)、(64.7±17.09)、(54.3±16.29)、(15.4±2.93)粒。在13~33℃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雌成虫寿命从(33.9±1.97)d缩短到(10.8±0.45)d,雄成虫寿命从(23.8±1.14)d缩短到(8.1±0.34)d。在31℃下,雌雄成虫的寿命差异不显著,其他温度处理时,雄成虫寿命均显著短于雌成虫。雌成虫的产卵期在13℃时为(24.6±1.46)d,当温度升高至33℃时,产卵期缩短到(4.2±0.40)d。本研究可为茶银尺蠖的室内饲养、产卵模型的构建和其他相关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也可为茶银尺蠖的田间种群数量增长、年发生代数和发生量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银尺蠖 温度 产卵量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耿书宝 侯贺丽 +3 位作者 尹健 乔利 王国君 潘鹏亮 《农技服务》 2020年第8期135-138,共4页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新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针对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举措。以... "新农科"建设要求培育卓越农林新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针对目前国内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举措。以信阳农林学院《植物保护专业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为例,改革后的考核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增添课堂教学互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提升了学生专业英语的口语水平和综合翻译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植物保护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茶区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发生与为害规律 被引量:5
7
作者 金银利 马全朝 +3 位作者 张方梅 乔利 耿书宝 尹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5-601,共7页
不仅调查了粗放和精细两种管理模式茶园内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对茶枝的为害情况,还调查统计了其越冬产卵时对茶枝直径的选择情况,以及在茶枝上越冬产卵部位、产卵刻痕长度和相应的着卵量。研究表明,两个粗放管理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9... 不仅调查了粗放和精细两种管理模式茶园内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对茶枝的为害情况,还调查统计了其越冬产卵时对茶枝直径的选择情况,以及在茶枝上越冬产卵部位、产卵刻痕长度和相应的着卵量。研究表明,两个粗放管理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9.86%、13.79%)均显著高于精细管理茶园,柿广翅蜡蝉成虫偏向于在直径为0.20~0.30 cm的茶枝上产卵越冬,而且产卵刻痕顶端至茶枝芽头的平均距离为7.22 cm,产卵刻痕长度平均值为1.35 cm。此外,柿广翅蜡蝉越冬产卵刻痕长度(x)与刻痕内着卵量(y)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满足方程:y=17.83x+1.12(F=3 652,df=1 145,R^2=0.96,P<2.2×10^-16)。建议每年10月初到次年3月下旬,应及时剪除受越冬卵刻痕为害的茶树嫩枝条并加强茶园管理,以实现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区域性控制。本研究为信阳茶区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预测预报和生态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减少茶园农药用量以及提高“信阳毛尖”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广翅蜡蝉 越冬种群 发生与为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城市昆虫学》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5
8
作者 耿书宝 侯贺丽 +6 位作者 翟梦迪 牛晨曦 刘倩 吴俊峰 黄世喜 靳寒寒 刘红敏 《农技服务》 2019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为新农科建设中培育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卓越农林新才提供思路,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城市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主要措施。改进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 为新农科建设中培育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卓越农林新才提供思路,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针对《城市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的主要措施。改进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课堂教学互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昆虫学 教学方法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纹广翅蜡蝉产卵规律及温度对越冬卵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金银利 马全朝 +3 位作者 张绍杰 尹健 史洪中 耿书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7-816,共10页
为了阐明圆纹广翅蜡蝉(Pochazia guttifera Walker)产卵对茶树的为害规律及温度对其越冬卵发育的影响,通过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圆纹广翅蜡蝉产卵对茶树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16、19、22、25、28℃恒温对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 为了阐明圆纹广翅蜡蝉(Pochazia guttifera Walker)产卵对茶树的为害规律及温度对其越冬卵发育的影响,通过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了圆纹广翅蜡蝉产卵对茶树的为害情况,并研究了16、19、22、25、28℃恒温对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圆纹广翅蜡蝉成虫喜欢在直径为(0.23±0.04)cm的茶树幼嫩枝条上产卵,产卵刻痕在枝条上的为害长度为(1.36±0.59)cm。在茶园周围有较多寄主林木且管理较为粗放的马鞍山茶叶试验场阶梯茶园内,茶树枝条的受害率为13.35%,显著高于其他茶园。此外,越冬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28℃处理的越冬卵发育历期为(28.75±7.03)d,若虫初孵时间较早,孵化率较高。温度与圆纹广翅蜡蝉越冬卵发育速率关系满足方程y=0.0019x-0.022,越冬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1.58℃,有效积温为526.32 d·℃。本研究对信阳茶区圆纹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发生期的预测预报和防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纹广翅蜡蝉 产卵规律 茶树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对灰茶尺蠖成虫光反应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乔利 洪枫 +2 位作者 金银利 耿书宝 郭世保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7-624,共8页
为获得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趋光/避光反应特征、光谱反应范围及性别差异,采用光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370~600 nm范围内的18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对成虫趋光、避光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单色光均能引起灰茶尺蠖成... 为获得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的趋光/避光反应特征、光谱反应范围及性别差异,采用光行为学的方法研究了370~600 nm范围内的18种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对成虫趋光、避光反应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单色光均能引起灰茶尺蠖成虫一定的趋光或避光反应,雌虫在橙光(600~605 nm)、绿光(520~525 nm)、紫光(370~375 nm)范围内趋光性明显;雄虫在绿光(520~525 nm)、紫光(395~400 nm和390~395 nm)范围内趋光性明显;雌虫在冰蓝青光(490~495 nm)、蓝光(440~450 nm)和红光(660~665 nm)范围内避光性明显;雄虫在紫光(400~405 nm)、蓝光(440~450 nm)、冰蓝青光(490~495 nm)和自然白光(CK)范围内避光率较高。研究表明,灰茶尺蠖成虫对不同波长光的趋、避性存在差异,性别对其光谱行为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成虫 光谱 趋光反应 避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粉面包的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侯贺丽 杨玲玲 +3 位作者 王梦月 朱静 耿书宝 张阳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8-55,共8页
为使营养丰富的鹰嘴豆在食品加工中有更广泛的应用,该文以鹰嘴豆粉为面包辅料,结合质构、感官评价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鹰嘴豆粉面包加工工艺进行探究,以获取新品种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鹰嘴豆粉添... 为使营养丰富的鹰嘴豆在食品加工中有更广泛的应用,该文以鹰嘴豆粉为面包辅料,结合质构、感官评价等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鹰嘴豆粉面包加工工艺进行探究,以获取新品种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鹰嘴豆粉添加量13 g、白砂糖添加量15 g、发酵时间60 min、烘焙温度178℃、烘焙时间20 min。此配方生产的鹰嘴豆粉面包具有鹰嘴豆的独特香味、色泽金黄、形态饱满、组织均匀有弹性,感官评分为96。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分别为10.97 g/100 g和4.03 g/100 g,其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面包28.6%,膳食纤维含量高于普通面包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粉 面包 加工工艺 响应面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保护专业开设《昆虫绘图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潘鹏亮 尹健 +2 位作者 刘红敏 洪枫 耿书宝 《农技服务》 2020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从树立爱农意识、强化专业技能、适应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各农业类高校具备开课条件、开设形式、学习态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昆虫绘图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绘图技术 昆虫科学图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