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九)
- 1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5年第2期117-125,共9页
-
文摘
一、关羽:成在傲骨,毁在傲气,关羽至今被世人视为英雄的化身,尊为“关公”,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英雄壮举,更重要的是他有忠义入髓、不恋权贵的傲骨。建安五年(200),关羽落入曹操手中,曹操让他做了偏将军,并给特别的礼遇。后来,关羽帮助曹操斩元良,破了袁绍的白马之围,被封为汉寿亭侯。
-
关键词
建安五年
汉寿亭侯
关羽
傲气
关公
偏将军
傲骨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八)
- 2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5年第1期118-126,共9页
-
文摘
一、荀彧:一个谋高计深的“殉道”者荀彧是曹操手下的顶尖谋士之一,年轻时被人评价“是个可以辅佐帝王的人才”,投奔曹操后被其称为“我的谋士张良”。[1]荀彧在曹操崛起的几个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陶谦死后,曹操想趁机夺取徐州,回来再平定吕布。此时,曹操只占据鄄城、范县、卫县三地,荀彧认为,吕布不平,后方难保,等于失去了整个兖州,而一旦徐州攻取不下,曹军将失去根据地。他建议曹操放弃攻打徐州的计划,先收割成熟的麦子,积蓄粮食,接着攻打吕布,待条件成熟时再谋取徐州。曹操按荀彧的建议大举收割了麦子,而后与吕布作战,分兵平定了各个县城。吕布兵败逃走,兖州因而平定。
-
关键词
荀彧
曹操
吕布
平定
谋士
兖州
-
分类号
E892
[军事]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五)
- 3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5期115-122,共8页
-
文摘
一、孙权为什么不让张昭当丞相?张昭是吴国的重要谋臣。孙策临死前,把弟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领百官们立孙权为主,并全力辅佐他。然而,待到孙权称帝,设立丞相一职,众人都议论该由首臣张昭担任,孙权却选择了孙邵;孙邵去世,百官们又推举张昭做丞相,而孙权又任用了顾雍。张昭在东吴见深识远,对孙权说的每句话都可谓诤诤忠言,对此孙权也深信不疑。孙权之所以躲着他,甚至对他的话产生逆反心理,主要原因就是张昭对孙权每每都是直言劝阻,每次朝见,讲话的语气雄壮又严厉,神色中表现出大义凛然。
-
关键词
孙邵
孙权
吴国
顾雍
张昭
逆反心理
孙策
朝见
-
分类号
E892
[军事]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六)
- 4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S01期106-118,共13页
-
文摘
一、诸葛亮的胸襟有瑕疵刘备的养子刘封,因在襄樊之战中没有派兵支援关羽,引起刘备的不满。诸葛亮担心刘封刚猛,换代之后终究难以控制,劝刘备趁此机会将其除掉。结果,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的刘封被刘备赐死。^([1])魏延是蜀汉难得的将才,但性情孤傲,锋芒毕露,始终不被诸葛亮放心、放手。诸葛亮临死还跟杨仪、费祎、姜维等人“算计”魏延,致使魏延拒不执行撤军命令,最后被杀。^([2])
-
关键词
襄樊之战
魏延
赐死
蜀汉
能征善战
刘封
刘备
诸葛亮
-
分类号
E892
[军事]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一)
- 5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1期115-123,共9页
-
文摘
东汉末年是一个群雄逐鹿的动乱年代。乱世出英雄豪杰,也生宏韬大略。可以说,从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中华大地是一个“计高一尺,谋高一丈”、谋略智慧精彩纷呈的高光时代。为了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及令人启迪的历史故事,深刻挖掘蕴含其中的谋略智慧,老路独辟视角,以《孙子兵法》为镜鉴,对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了个性化透视和原创性解读,分期呈现给爱好“三国”和兵学的广大读者。
-
关键词
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
个性化
重大事件
原创性
兵学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四)
- 6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4期111-119,共9页
-
文摘
一、“好谋”者与“纳谋”者孰强?袁绍、刘表都是东汉末年响当当的一方霸主,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好谋”:不仅麾下谋士众多,而且自己“好于谋略”“喜于心计”。或许正是自感“谋高略深”,他们往往对谋士们的“谏谋”不以为然,动辄持轻视、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1〕官渡大战前,谋士田丰对袁绍说:“曹操擅长用兵,诡计多端。他的兵力虽少一些,但不能小看了他,不如做好跟他打持久战的准备。
-
关键词
袁绍
持久战
东汉末年
谋士
曹操
三国
-
分类号
E892
[军事]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三)
- 7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3期111-118,共8页
-
文摘
一、张飞“有勇少谋”系误见张飞是一位公认的勇将,《三国志》评价:“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1]张飞大闹长坂桥,更是传为勇猛无敌的佳话。而张飞的几次失误,特别是最终死于非命,让张飞在世人的心目中留下的是勇有余而谋不足的印象。那么,张飞真的是“有勇少谋”吗?非也。张飞当年在长坂桥能够喝退曹兵,就得益于巧妙地运用了“疑兵之计”。
-
关键词
《三国志》
张飞
长坂
万人之敌
三国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E892
[军事]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二)
- 8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
文摘
一、刘备助曹反受其噬建安三年(198),曹操率军攻下下邳城,与刘备同坐白门楼上,等待发落俘获的吕布及其手下一干人。吕布大将高顺、军师陈宫先后押解前来,二人均不把曹操放在眼里,曹操虽有爱惜之心,但无人为其求情,只得斩之。轮到吕布,吕布求生,向曹操表示:“明公所患不过于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忧。明公将步,令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曹操有疑色。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言下之意,此人断不可留。于是,曹操下令缢死吕布。
-
关键词
曹操
白门楼
刘备
吕布
-
分类号
E892
[军事]
-
-
题名谈兵法·解三国(七)
- 9
-
-
作者
老路
-
机构
山东孙子研究会
-
出处
《孙子研究》
2024年第6期110-118,共9页
-
文摘
一、满宠:《孙子兵法》退孙权满宠是曹操任兖州牧时的从事。曹操为大将军后,又聘请他暂代西曹属官,任许县县令,后被曹操任命为汝南郡太守。关羽围攻襄阳时,满宠协助曹仁驻扎樊城抵御关羽。于禁的兵马被关羽擒灭后,关羽加紧了对樊城的进攻。
-
关键词
汝南郡
西曹
属官
樊城
关羽
孙权
满宠
曹操
-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E892
[军事]
-
-
题名追寻平遥古城的魅力
- 10
-
-
作者
老路
-
出处
《上海轻工业(上海消费)》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
文摘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上,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平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城市名称在中国第一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的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类展开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摘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报告)。
-
关键词
平遥古城
中国
名胜古迹
旅游景点
-
分类号
F592.7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