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唇裂/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的临床分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翦新春 粟红兵 +1 位作者 尹乒 黄立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 目的 :对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进行临床分类研究。方法 :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继发畸形患者 5 0例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鼻部、唇部、牙合/颌骨畸形等 19项内容 ,它们分别是 :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 ;上唇过紧、上唇过松、人中及唇峰不显、唇珠缺如、口哨畸形、红唇不显 ;前牙反牙合、3|3移位或缺失、牙槽嵴裂、牙弓小、牙列不齐、前牙槽嵴缺失和上颌后缩。结果 :5 0例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后畸形患者均有鼻尖低平、鼻翼塌陷、双侧鼻孔不对称、鼻堤缺失、鼻小柱短小、人中不显、唇峰不显、唇珠缺如。 5 0例患者中 ,4 2例有牙槽嵴裂和牙列不齐 ;33例行加长法Ⅱ期修复双侧唇裂者均有前牙反牙合、牙列不齐和上颌后缩 ;2 8例有口哨畸形存在。结论 :双侧唇裂 /唇腭裂Ⅰ期修复后仍有鼻、唇及牙合或颌畸形存在 ,对这些畸形必须进行Ⅱ期整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唇裂 唇腭裂术 继发畸形 临床分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翦新春 李正本 +2 位作者 郭峰 王承兴 蒋灿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 :对比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组选发生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15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行MRI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按MRI显示的病变范围不同选择Atte... 目的 :对比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组选发生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15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行MRI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按MRI显示的病变范围不同选择Attenborough或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暴露病变区域并切除肿瘤。术后观察功能影响情况。结果 :原发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4例 ,1例采用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3例采用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 ;继发性翼腭窝肿瘤 11例 ,5例源于腮腺深叶的肿瘤均采用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另 6例选用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Attenborough手术 6例 ,术后患侧腮腺颌后区明显凹陷 ,5例口干 ,2例患者额纹消失 ,1例患者下唇歪斜。改良Barbosa手术 9例 ,6例患侧颊部凹陷 ,6例患者中 5例行赝复治疗 ;另 3例术后无畸形。术后观察 3个月~ 9年 6个月 ,14例无复发 ,1例术后 2年 2个月复发。结论 :临床应用结果证实Barbosa手术进路应用于翼腭窝肿瘤优于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borough Barbosa手术进路 翼腭窝肿瘤 术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唇裂或唇腭裂患者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介绍双侧唇裂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 ,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 ,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 ,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 ;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 目的 :介绍双侧唇裂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唇畸形的Ⅱ期整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 5 0例患者按鼻畸形、唇畸形的不同 ,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的术式治疗。对上唇组织较多者 ,采用鼻底叉形瓣延长鼻小柱 ,上唇创缘直接缝合法 ;对鼻及上唇畸形较轻者 ,采用Noordhoff整复法治疗 ;对鼻唇畸形严重并有上唇过紧者 ,采用前唇组织瓣延长鼻小柱 ,下唇Abb啨瓣旋转修复上唇正中缺损?峁?:5 0例患者中 ,30例Ⅱ期修复后鼻形态正常 ,鼻孔大小对称 ,有良好的鼻堤 ,鼻小柱长度适中 ;恢复了上唇的高度和宽度 ,有明显的人中嵴、唇峰及唇珠 ,上下唇和谐。 11例患者一般。结论 :本文介绍的三种术式适用于不同类型双侧唇裂术后鼻唇畸形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唇腭裂 双侧唇裂术 术后 鼻畸形 唇畸形 Ⅱ期整复方法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牙龈组织病理改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翦新春 王树芝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牙龈组织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部形态与无牙颌牙槽嵴萎缩关系的初步探讨
5
作者 翦新春 陈新群 朱智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研究选用正常(牙合)成年人60个进行侧位头影测量,并将头影测量值的均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上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及下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及翼上颌裂至上颌前牙区的距离男女... 研究选用正常(牙合)成年人60个进行侧位头影测量,并将头影测量值的均数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上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及下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男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上颌后牙区牙槽骨的高度及翼上颌裂至上颌前牙区的距离男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据此认为女性短面形多于男性,因此,研究结果支持面部形态对无牙颌牙槽嵴的吸收有一定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影测量学 牙槽 牙槽嵴萎缩 面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海绵与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体外联合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成洪泉 翦新春 许春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 :探索胶原海绵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以 1× 10 7mL的密度接种于胶原海绵上进行体外培养 ,用相差显微镜、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体外复合培养 1d... 目的 :探索胶原海绵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将人骨髓基质成骨细胞以 1× 10 7mL的密度接种于胶原海绵上进行体外培养 ,用相差显微镜、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胶原海绵上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 :体外复合培养 1d后 ,成骨细胞即开始粘附于胶原海绵上 ,培养 7d后 ,分布于胶原海绵上的细胞增殖并分泌ECM。结论 :胶原海绵可作为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海绵 体外培养 骨髓基质成骨细胞 复合培养 联合培养 实验研究 人骨髓 扫描电镜观察 分泌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大鼠磨牙牙周膜内破骨细胞的出现与应力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卢燕勤 张素银 +1 位作者 任力锋 翦新春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磨牙牙周膜内破骨细胞出现与应力的关系 ,寻找最佳正畸力。方法 :将大鼠磨牙近中移动两周 ,计数同一牙的五张牙周切片的破骨细胞总数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观察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结果 :40 g力值组... 目的 :探讨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磨牙牙周膜内破骨细胞出现与应力的关系 ,寻找最佳正畸力。方法 :将大鼠磨牙近中移动两周 ,计数同一牙的五张牙周切片的破骨细胞总数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观察破骨细胞出现区的应力特点。结果 :40 g力值组破骨细胞总数明显高于 10 0 g力值组 ;78.2 %的破骨细胞出现在应力在牙齿移动方向上的分量 (S11)为± (2 0~ 2 6 )g/cm2 的等值应力线经过的牙周膜内。结论 :破骨细胞的出现与S11关系密切 ,当S11不超过毛细血管平均压力时破骨细胞较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骨细胞 应力 三维有限元模型 口腔正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QPCR验证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分子标记物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媛 翦新春 刘德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 目的:探求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癌变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为阐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关键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前期基因芯片的分析数据,筛选出10个候选基因CXCL8、CXCL1、PTPRZ1、WDR66、DKK1、COX6A2、ATP1A2、TPM1、ABCA8、MIB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系统(QPCR)检测在OSF癌变组织12例、非OSF癌变组织10例和正常组织8例中候选基因mRNA的表达。用2^(-ΔΔCT)法分析比较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CXCL1、PTPRZ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MP1在OSF癌变的颊粘膜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非OSF癌变鳞癌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CXCL1、PTPRZ1、TPM1基因对OSF癌变的早期诊断有意义,可望成为OSF癌变的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鳞癌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蒋校文 翦新春 +3 位作者 胡延佳 孙国良 李芬芳 彭海燕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70-573,共4页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正常颊黏膜(normal buccalmucosa,NBM)、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OSF发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方法:收... 目的: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在正常颊黏膜(normal buccalmucosa,NBM)、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OSF发生发展中可能发生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NBM、30例颊部OSF上皮组织,利用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IHC)、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Western Blotting(WB)的方法研究bFGF在其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结果:IHC提示:bFGF在NBM和OSF上皮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黏膜中,bFGF主要表达在黏膜下层的成纤维细胞胞浆中。在OSF早期,bFGF主要表达在上皮细胞间隙,基底膜和细胞浆中,发展到中晚期后则逐渐扩大表达,广范分布在细胞核中。bFGF的阳性表达率与其病理级别呈正相关。PCR提示正常黏膜组织中有bFGF mRNA的表达。在OSF组织中,bFGF mRNA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加。WB提示:NBM上皮组织中未探及bFGF蛋白的表达,在OSF标本中bFGF随病变的加重而表达增强。结论:bFGF在OSF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IHC PCR W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涎腺瘤恶变1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德裕 翦新春 +1 位作者 徐普 黄谢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5-676,共2页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外生性涎腺肿瘤,乳头状涎腺瘤发生恶变者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的乳头状涎腺瘤恶变病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外生性涎腺肿瘤,乳头状涎腺瘤发生恶变者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的乳头状涎腺瘤恶变病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 恶变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语教学在可摘局部义齿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清平 陈蕾 +1 位作者 刘迎春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2-52,共1页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双语教学 本科生教育 口腔修复学 口腔专业 教学效果 教学应用 教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骨移植术供区疼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新群 方厂云 +1 位作者 翦新春 蒋灿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3-254,共2页
目的 :分析导致髂骨移植供区疼痛的相关因素 ,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地预防和处理髂骨移植术后的供区疼痛。方法 :随访我院近 7年行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 43例病人 ,分析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取骨术式以及患者对下颌骨重建后的满意度与供... 目的 :分析导致髂骨移植供区疼痛的相关因素 ,指导临床医生正确地预防和处理髂骨移植术后的供区疼痛。方法 :随访我院近 7年行髂骨移植重建下颌骨缺损的 43例病人 ,分析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取骨术式以及患者对下颌骨重建后的满意度与供区发生疼痛的关系。结果 :供区疼痛的发生与取骨术式、患者的满意度有关 ,与性别无关。结论 :保留髂嵴的取骨术式可减少术后供区疼痛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移植术 供区疼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春姣 翦新春 +3 位作者 彭解英 郭峰 高清平 吴颖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壳聚糖/聚乳酸(AP-C/PLA)、壳聚糖/聚乳酸(C/PLA)多孔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为牙周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诱导的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别与AP-C/PLA、C/PLA支架联合体外培养。5d取材,进行形态学观... 目的:探讨黄芪-壳聚糖/聚乳酸(AP-C/PLA)、壳聚糖/聚乳酸(C/PLA)多孔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为牙周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诱导的犬骨髓基质细胞(BMSCs)分别与AP-C/PLA、C/PLA支架联合体外培养。5d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两种材料的吸附率,放免法检测骨钙素的分泌情况。结果:BMSCs在两组材料上能贴附、生长, AP-C/PLA上贴附的细胞数量、细胞吸附率、骨钙素高于C/PLA。结论:AP-C/PLA、C/PL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AP-C/PLA较好,且可能成为前景良好的牙周骨组织工程生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黄芪多糖 壳聚糖 聚乳酸 骨髓基质细胞 吸附率 骨钙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支架与成骨细胞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雷荣昌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31-533,共3页
目的:观察松质骨支架对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F icoll梯度离心法得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并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法染色、四环素染色确... 目的:观察松质骨支架对成骨细胞的粘附、生长、增殖的影响,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F icoll梯度离心法得到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经诱导培养为成骨细胞并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法染色、四环素染色确认为成骨细胞;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与成骨细胞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猪松骨材料对成骨细胞生长、粘附的影响。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经条件培养基诱导培养后已分化为成骨细胞,与松质骨支架联合培养1d后可见细胞附着于材料表面,但数量不多,细胞呈圆球形,7d后细胞生长密集,似葡萄状粘附于脱矿猪松质骨的孔壁上,细胞呈不规则圆球形,表面有丰富的绒毛状突起,细胞间有伪足样突起相连但分布不均。细胞相互融合,可见细胞遮盖微孔间隙。结论:松质骨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用作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松骨支架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口疮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奉华 刘虹 +1 位作者 翦新春 肖水源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研究抑郁和焦虑症状与复发性口疮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自我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配对方法,要求病人组与对照组人员回顾一周来所出现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按照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然后计算标... 目的研究抑郁和焦虑症状与复发性口疮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和自我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配对方法,要求病人组与对照组人员回顾一周来所出现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按照要求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然后计算标准总分,进行病人组和对照组的对照分析。结果病人者组一周内SAS、SDS标准总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和焦虑症状与复发性口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口疮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ROU 发病机制 心理咨询 自我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质骨支架的制备及结构特征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雷荣昌 翦新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3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猪松质骨支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结构、图像分析测量孔径,液体静力称重法测量材料的孔隙率,DDW-100型万能实验机进行材料抗压测试。结果猪... 目的研究猪松质骨支架结构特征。方法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对猪松质骨进行处理得到猪松质骨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材料的结构、图像分析测量孔径,液体静力称重法测量材料的孔隙率,DDW-100型万能实验机进行材料抗压测试。结果猪松质骨支架外观呈乳白色、透光、无异味,维持原有形态并有一定的强度;骨块呈蜂窝状多孔结构,表面孔隙与深层孔隙相连通;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现为三维多孔网状结构,孔隙均匀且孔隙相互连通;孔径为(387.54±21.60)μm,孔隙率为78.26%±2.01%,最大抗压强度和抗压力分别为25MPa和12N。结论猪松质骨支架具有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松质骨 孔隙率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粟红兵 翦新春 +1 位作者 刘志敏 陈新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舌根部血管瘤有 3种手术进路 ,本研究旨在这些舌根部手术中找到一种最佳进路。方法 :9例舌根部血管瘤按切口分为三组即下颌旁侧进路 3例 ,在下唇正中至颏下点向后作平行下颌下缘切口线 ;颏正中进路 3例 ,在下... 目的 :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舌根部血管瘤有 3种手术进路 ,本研究旨在这些舌根部手术中找到一种最佳进路。方法 :9例舌根部血管瘤按切口分为三组即下颌旁侧进路 3例 ,在下唇正中至颏下点向后作平行下颌下缘切口线 ;颏正中进路 3例 ,在下唇正中作切口 ,经颏下点至舌骨上 ;口周前进路 3例 ,在颈颌线交界处作一弧形切口。结果 :不同的手术进路有不同的手术视野 ,可导致不同的组织损伤和并发症产生。结论 :舌根部血管瘤手术进路中下颌旁侧进路比颏正中进路更易暴露术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根 血管瘤 手术进路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晌辉 胡延佳 +3 位作者 周艳宏 李力力 陈新群 翦新春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5期407-409,412,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为自我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病例组42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患者和对照组4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未癌变者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目的探讨引起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为自我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病例组42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患者和对照组40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未癌变者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与14个相关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提示,引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为年龄、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持续时间及合并白斑或扁平苔藓。结论年龄、嚼槟榔持续时间、吸烟持续时间以及合并白斑或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癌变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型教学方法在口腔正畸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清平 雷勇华 +3 位作者 卢燕勤 翦新春 陈蕾 刘迎春 《中国医学工程》 2007年第1期107-108,共2页
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口腔正畸学教学中采用了参与型的教学方法,经过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参与型教学方法 口腔正畸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复发性多形性腺瘤的临床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立勋 翦新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 :多数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呈多灶性 (18/ 2 2 ) ,手术越简单其复发率越高 ,复发间期越短 (P &l... 目的 :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恶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踪调查。结果 :多数腮腺多形性腺瘤复发病例肿块呈多灶性 (18/ 2 2 ) ,手术越简单其复发率越高 ,复发间期越短 (P <0 .0 5 )。 2 2人中有 7例发生恶变 ,占 31.8% ,恶变与初发年龄较大有关 (P <0 .0 5 ) ,与手术次数关系不大。末次手术分别采用浅叶切除术、腮腺全切术、扩大切除术 ,对 7例有恶变者于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术后平均追踪 5 4月 ,除 1例多形性腺瘤恶变者于术后 30月时肿瘤复发外 ,其余均未见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 复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