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风·扬之水》有脱句 被引量:2
1
作者 翟相君 《社会科学研究》 1987年第1期117-117,共1页
《诗经》中有三篇《扬之水》:《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前两篇都是很标准的叠咏体,而《唐风·扬之水》的章句却不相等。在国风中,各章的句数不等者共九篇,我们认为都是由错简、脱简、传... 《诗经》中有三篇《扬之水》:《王风·扬之水》、《郑风·扬之水》和《唐风·扬之水》。前两篇都是很标准的叠咏体,而《唐风·扬之水》的章句却不相等。在国风中,各章的句数不等者共九篇,我们认为都是由错简、脱简、传抄失误造成的①。因为风诗是春秋时代的乐歌,为了反复咏唱,各章的句子可以相似或相同,但各章的句数必须相等,以便用同一曲调反复咏唱。这如同现在的多遍歌词,各遍的歌词可以不避重复,但各遍的句数必须相等。据此,《唐风·扬之水》应为三章章六句,怀疑第三章脱二句,试拟原诗章句如下。疑缺之处,以□代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风 春秋时代 风诗 诗经 不相等 错简 咏唱 郑风 国风 失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研究方法探微
2
作者 翟相君 《河北学刊》 1986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我酷爱文字改革,耗尽我十多年业余时间.我选注过秦汉散文和律诗绝句,也下过几年功夫;并不喜爱《诗经》.1978年偶然的机会使我考取研究生,1980年才开始读《诗经》.近年来发表几十篇短文,都是读《诗》时偶然所得.换句话说,我那些看法,不... 我酷爱文字改革,耗尽我十多年业余时间.我选注过秦汉散文和律诗绝句,也下过几年功夫;并不喜爱《诗经》.1978年偶然的机会使我考取研究生,1980年才开始读《诗经》.近年来发表几十篇短文,都是读《诗》时偶然所得.换句话说,我那些看法,不是经过长期地深思熟虑形成的,而是偶然产生些假设,立即查阅资料,随手作些论证.可能有不少漏洞.老实说,有些短文我就没有打稿.这些“偶得”是怎样得来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研究 国风 新说 标新 比兴 民歌 试解 周南 章句 通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子删诗说 被引量:8
3
作者 翟相君 《河北学刊》 1985年第6期85-90,共6页
司马迁的孔子删诗之说,自唐代孔颖达开始怀疑之后,日趋否定,如郑樵、朱熹、赵翼、崔述、魏源等,皆否认孔子删诗之说。当代研究《诗经》者,几乎都认为孔子没有删诗,否定孔子删诗之说似成公论。依据有三:一是根据《左传》季札到鲁国观乐... 司马迁的孔子删诗之说,自唐代孔颖达开始怀疑之后,日趋否定,如郑樵、朱熹、赵翼、崔述、魏源等,皆否认孔子删诗之说。当代研究《诗经》者,几乎都认为孔子没有删诗,否定孔子删诗之说似成公论。依据有三:一是根据《左传》季札到鲁国观乐时孔子才八岁,而季札听到的诗歌分类及先后顺序,和今本《诗经》基本相同,以此论定孔子不曾删诗。二是根据《论语》,孔子自己说过《诗三百》,因而认为在孔子之前已有定型的《诗三百》。三是根据逸诗少。我们认为《左传》的记载不可信,《论语》中有删诗之证,逸诗少符合规律,《诗三百》成书于孔子四十六岁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三百》 孔子删诗说 季札观乐 逸诗 鲁国 “诗” 《左传》 司马迁 《论语》 乐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之役车 被引量:3
4
作者 翟相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37-138,共2页
郑思虞同志的《毛诗车乘考》——以下简称《车考》,将《诗经》中的车分为七项,分别考其用途,这对重新研究《诗经》是很有益的.“役车”,在《诗经》中仅出现一次,《车考》单列一项,且为甲项,认为与“栈车”通名,这一点值得商榷.《周礼... 郑思虞同志的《毛诗车乘考》——以下简称《车考》,将《诗经》中的车分为七项,分别考其用途,这对重新研究《诗经》是很有益的.“役车”,在《诗经》中仅出现一次,《车考》单列一项,且为甲项,认为与“栈车”通名,这一点值得商榷.《周礼·春官·巾车》,先说周“王之五路”为玉路、金路、象路、革路、田路,分别用以祭祀、迎宾、朝封、战争、打猎.次说“王后之路”为重翟、厌翟、安车、翟车、辇车.再说“王之丧车五乘”为木车、素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通名 周礼 战争 蟋蟀 民用车 周王室 商榷 用途 庶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汝坟》新解 被引量:2
5
作者 翟相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79-82,共4页
《诗经·周南·汝坟》的时代、地域、作者、诗义,古今注家聚讼不休,至今无定论。但在论证“周南”诗的时代、地域时,都少不了引此诗作内证,证明周南属于长江流域的诗。我们认为《汝坟》产生于东周初年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是... 《诗经·周南·汝坟》的时代、地域、作者、诗义,古今注家聚讼不休,至今无定论。但在论证“周南”诗的时代、地域时,都少不了引此诗作内证,证明周南属于长江流域的诗。我们认为《汝坟》产生于东周初年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是歌颂周平王的诗。先看原诗: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怒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则如燬,父母孔邇。“遵彼汝坟,伐其条枚”;“遵彼汝坟,伐其条肄”。这四句是说: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树枝;沿着汝河的支流,砍伐荆棘。古今注家对“条枚”“条肄”的考释很多,不必详述。释之为“树枝”“荊棘”,基本符合诗意,不影响对全诗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周平王 诗经 周南 新解 民之父母 周王室 注家 洛邑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草虫》新解 被引量:2
6
作者 翟相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3-75,共3页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系战国时代的作品,其中引有《诗经·召南·草虫》诗,与两千年来对《草虫》的解说很不相同。考之于《诗经》和《左传》,《古佚书》之说是可信的。先看《草虫》全诗: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诗序》云;“《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朱熹的《诗集传》云:“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平王 《汝坟》 东周王室 忧心 洛邑 周南 言情诗 召南 古佚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风·无衣》管窥 被引量:2
7
作者 翟相君 《人文杂志》 1984年第5期126-127,共2页
古今对《秦风·无衣》有种种说法,其分岐集中表现在对“王”字的考证解释上。《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毛诗正义》根据《左传》列举了秦康公的好战实例,认为“王”指秦康公;就诗... 古今对《秦风·无衣》有种种说法,其分岐集中表现在对“王”字的考证解释上。《诗序》说:《无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战,亟用兵而不与民同欲焉。”《毛诗正义》根据《左传》列举了秦康公的好战实例,认为“王”指秦康公;就诗而论,属于慷慨从军之诗,没有刺好战之意。试看原诗: 岂曰无衣,岂曰无衣,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王于兴师,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 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风 周王室 周平王 诸侯国 曲沃 周宣王 秦襄公 国君 鸨羽 《左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风·黄鸟》的兴义 被引量:2
8
作者 翟相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39-40,共2页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诗经》里的“兴有时和正意有关,有时无关,有时有情调上的联系,有时只是从韵脚上引出下文”;并说“例如《秦风·黄鸟》三章的兴句是‘交交黄鸟止于棘’、‘交交黄鸟止于桑’、‘交交黄...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说,《诗经》里的“兴有时和正意有关,有时无关,有时有情调上的联系,有时只是从韵脚上引出下文”;并说“例如《秦风·黄鸟》三章的兴句是‘交交黄鸟止于棘’、‘交交黄鸟止于桑’、‘交交黄鸟止于楚’,这和下文‘三良’殉葬的事,意义上不可能有关联,但是棘和瘠音近,桑和丧同音,楚和痛楚之楚又是同字,这三个字仍然能引起忧伤痛苦的联想。”如此解释《秦风·黄鸟》的兴义,窃恐与诗人的原意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风 中国文学史 诗经 比喻 中国科学院 文学研究 殉葬 联想 解释 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里的德音 被引量:2
9
作者 翟相君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Z1期89-92,共4页
“德音”在《诗经》中出现十二次,涉及十一篇诗。古今注家对“德音”作了多种解释,不仅各家的解释互不相同,即使同一人的解释,也会因篇而异。如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对“德音”的注释,就有以下几种:1、道德名誉;2、善言;3、好声誉;4... “德音”在《诗经》中出现十二次,涉及十一篇诗。古今注家对“德音”作了多种解释,不仅各家的解释互不相同,即使同一人的解释,也会因篇而异。如高亨先生的《诗经今注》对“德音”的注释,就有以下几种:1、道德名誉;2、善言;3、好声誉;4、言词;5、好名声。不难看出,高先生对“德音”的解释有多种,属于随文立义,没有固定的解释,令人难以捉摸,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余冠英先生的《诗经选》选了三篇有“德音”的诗,其译注也不一致。《谷风》的“德音莫违”,译为“往日的恩情休要抛弃”;注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今注 毛传 注家 周王 解释 朱熹 文王 高亨先生 君子 述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隰”有误——《诗经》“隰”字考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相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20-24,共5页
《说文解字》云:“隰,阪下湿也。”考《诗经》共出现“隰”字26次,涉及15篇诗。据诗意可证,“隰”是山坡下的平地,可植树,可种庄稼,并不是山坡下的湿地。考历代研究《诗经》者对“隰”字的解释,均承《说文》之误而失当。遍查现行的各种... 《说文解字》云:“隰,阪下湿也。”考《诗经》共出现“隰”字26次,涉及15篇诗。据诗意可证,“隰”是山坡下的平地,可植树,可种庄稼,并不是山坡下的湿地。考历代研究《诗经》者对“隰”字的解释,均承《说文》之误而失当。遍查现行的各种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诗经 低湿 毛传 山坡 尔雅 生长 解释 新发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匏有苦叶”臆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相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8-100,共3页
古今研究《诗经》者,公认为《匏有苦叶》与婚姻爱情有关。例如《诗序》云:“《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毛传》、《郑笺》、《孔疏》认为这是讽刺卫宣公和宣姜(或夷姜)的诗。朱熹《诗集传》说“此刺淫乱之诗”,只... 古今研究《诗经》者,公认为《匏有苦叶》与婚姻爱情有关。例如《诗序》云:“《匏有苦叶》,刺卫宣公也。公与夫人并为淫乱。”《毛传》、《郑笺》、《孔疏》认为这是讽刺卫宣公和宣姜(或夷姜)的诗。朱熹《诗集传》说“此刺淫乱之诗”,只是改“刺宣公”为泛指。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匏有苦叶》是“刺世礼义撕灭也”,也是从婚姻方面解说的。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虽然说这是“邶人刺管权之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匏有苦叶 卫宣公 “士” 比喻 《诗序》 《郑笺》 刺淫 妻子 《诗经》 言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鄘风·载驰》原始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相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60-63,90,共5页
在160篇国风诗中,章句不整齐者,即各章句数不等者共九篇:《关雎》、《行露》、《野有死麇》、《君子偕老》、《载驰》、《丰》、《葛屦》、《唐风·扬之水》、《车邻》。我们认为这九篇的原始章句,各章的句数都相等,因为错简、脱简... 在160篇国风诗中,章句不整齐者,即各章句数不等者共九篇:《关雎》、《行露》、《野有死麇》、《君子偕老》、《载驰》、《丰》、《葛屦》、《唐风·扬之水》、《车邻》。我们认为这九篇的原始章句,各章的句数都相等,因为错简、脱简、传抄失误等原因,使这九篇诗的章句不等,成了残篇①。限于篇幅,本文只试探《载驰》的原始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面貌 大夫 错简 河南省 左传 公元前 诗经 注家 毛传 许穆夫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燕燕》的作者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相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诗经·邶风·燕燕》的作者主要有三说,或谓卫庄姜作,或谓卫定姜作,或谓卫君作。今人多从后者,但意见仍不一致。还有谓薛君作之说。《诗序》说:“《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左传》隐公三年有关于庄姜的记载:“初,卫庄公娶... 《诗经·邶风·燕燕》的作者主要有三说,或谓卫庄姜作,或谓卫定姜作,或谓卫君作。今人多从后者,但意见仍不一致。还有谓薛君作之说。《诗序》说:“《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左传》隐公三年有关于庄姜的记载:“初,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日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诗序 作者 左传 十三年 作诗 国君 女子 郑玄 当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南·樛木》的时代和地域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相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樛木》是《诗经》的第四篇,属于歌颂性质的小诗,不为研究者所注意。但此诗有助于研究周南、召南诗的时代和地域,有助于研究《诗经》中的“君子”。先看原诗: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关键词 周王室 诗经 研究者 诸侯 洛邑 君子 江汉 周南 周宣王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风》错简臆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翟相君 《江汉论坛》 1983年第4期63-64,共2页
《诗经·郑风》二十一篇,各篇的时代、地域、作者不可考。从邶、鄘、卫三十九篇诗看,不是按时代、地域、作者,而可能是按音乐、章数、唱法的不同分类排列的。“郑风”也应如此。“郑风”前六篇《缁衣》等皆三章。其共同特点有三:都... 《诗经·郑风》二十一篇,各篇的时代、地域、作者不可考。从邶、鄘、卫三十九篇诗看,不是按时代、地域、作者,而可能是按音乐、章数、唱法的不同分类排列的。“郑风”也应如此。“郑风”前六篇《缁衣》等皆三章。其共同特点有三:都采用重章叠句;各章的句数、字数相同;三章的内容一致。后十五篇中有十一篇为二章,它们的共同特点也是重章叠句,两章的句数、句式、字数相同,内容一致。而其他四篇——《女曰鸡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特点 错简 郑风 分类排列 诗经 句式 臆断 字数 鸡鸣 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雎》系脱简残篇 被引量:1
16
作者 翟相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今注家对它的解说多,分歧也多。或说是言情诗,或说是贺婚诗,或说是民间情歌,或说是教育诗,等等。我们认为《关雎》是举贤诗,是东周王室的乐歌,现存的《关雎》系脱简残篇。 《关雎》共二十句,《毛传》分为... 《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今注家对它的解说多,分歧也多。或说是言情诗,或说是贺婚诗,或说是民间情歌,或说是教育诗,等等。我们认为《关雎》是举贤诗,是东周王室的乐歌,现存的《关雎》系脱简残篇。 《关雎》共二十句,《毛传》分为三章,首章四句,后二章各八句。郑玄分为五章,每章四句。金启华先生的《国风今译》分四章,首章四句,次章八句,后二章各四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诗经》 东周王室 《毛传》 民间情歌 言情诗 第一篇 郑玄 国风 举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经·蓼莪》新解
17
作者 翟相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42-44,共3页
《诗经·小雅·蓼莪》共三十二句,《毛传》分为六章,一、二章及五、六章各四句,中二章各八句。历代相承,至今研究《诗经》者仍从《毛传》的分章。我们认为《蓼莪》应分为四章,每章八句。国风和雅诗的分章,都是为了反复吟咏,因... 《诗经·小雅·蓼莪》共三十二句,《毛传》分为六章,一、二章及五、六章各四句,中二章各八句。历代相承,至今研究《诗经》者仍从《毛传》的分章。我们认为《蓼莪》应分为四章,每章八句。国风和雅诗的分章,都是为了反复吟咏,因而各章的诗句可以相同或相似,不避重复;但各章的句数应相等,以便用相同的曲调反复歌唱。这种特点在风诗中尤为明显。考一百六十篇风诗,章句不等仅九篇。细审之,这九篇诗,其原始章句也应相等,因错简、脱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养父母 毛传 周王室 风诗 错简 相等 小雅 比喻 西周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邶鄘卫分编臆断
18
作者 翟相君 《河北学刊》 1984年第3期78-81,共4页
《诗经》中的邶、鄘、卫存诗三十九篇,原来被认为是三国之诗。经过魏源等人的论述考证,现在基本被公认为邶、鄘、卫皆卫诗,持三国说者已不多。台湾省马持盈先生的《诗经今注今译》说:“邶,国名,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之地,... 《诗经》中的邶、鄘、卫存诗三十九篇,原来被认为是三国之诗。经过魏源等人的论述考证,现在基本被公认为邶、鄘、卫皆卫诗,持三国说者已不多。台湾省马持盈先生的《诗经今注今译》说:“邶,国名,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一带之地,其俗与卫,鄘两国相同。”又说:“鄘,国名,今河南省新乡县附近之地。”但马先生在对一些诗的解释中,实际上否认了三国之说。如说《鄘风·墙有茨》:“这是卫国宣公惠公时,宫中淫乱,伦常败坏,卫人刺之,作此诗。”因此,三国之说,无须再辨。 卫诗分编成邶、鄘、卫的时间,顾炎武、魏源认为始于汉代。其根据有二。第一,《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札到鲁国观乐,乐工“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由此认为,“邶鄘卫”即“卫”,如同“商”称“殷商”;“楚”称“荆楚”。换言之,认为春秋时“邶鄘卫”不分编。第二,《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齐、鲁、韩三家诗,皆二十八卷,独《毛诗故训传》为三十卷,说明三家诗的“邶鄘卫”不分卷,而《毛诗》分为三卷,即汉代将卫诗分为邶、鄘、卫三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分 分编 周南 错简 《载驰》 存诗 卫宣公 许穆夫人 三家诗 《诗三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星》臆说
19
作者 翟相君 《江淮论坛》 1987年第5期84-85,96,共3页
《诗经·召南》中的《小星》,只有两章十句,若去掉相同及相似的句子,则只剩下六句,但却是一篇很费解的诗。古今学者的解说大致有五种:《诗序》说是“惠及贱妾”;姚际恒解为“小臣行役之作”①;胡适说是“写妓女生活的”②;汪原放说... 《诗经·召南》中的《小星》,只有两章十句,若去掉相同及相似的句子,则只剩下六句,但却是一篇很费解的诗。古今学者的解说大致有五种:《诗序》说是“惠及贱妾”;姚际恒解为“小臣行役之作”①;胡适说是“写妓女生活的”②;汪原放说“是一个恋歌”;③鲍昌先生说是写小官吏“辛勤任使”的④。细玩诗意,诸说似欠稳妥。我们认为,《小星》写的应是周王室女子出嫁前在“公侯之宫”的生活情况。移录《小星》全诗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王室 诗经 《诗序》 妓女生活 生活情况 姚际恒 臆说 胡适 女子 句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风”非基民歌说
20
作者 翟相君 《社会科学(甘肃)》 1985年第5期111-112,110,共3页
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①。比司马迁晚一千余年的朱熹,却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从何处“闻之”?近代研究《诗经》者,基本上公认为国风... 司马迁认为“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①。比司马迁晚一千余年的朱熹,却说“吾闻之,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朱熹从何处“闻之”?近代研究《诗经》者,基本上公认为国风的大部是民歌。我们以“秦风”为例,逐篇略加考释,对国风为民歌说提出疑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歌 《诗经》 诗三百 司马迁 朱熹 国风 歌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