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谷物中多酚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翟玮玮 侯会绒 孙兆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150-153,共4页
对玉米、燕麦、小麦、糙米四种全粒谷物中的多酚物质(可溶性多酚、不溶性多酚、阿魏酸、黄酮等)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酚含量最高的是玉米(49.13±3.39mg/100g),其次是糙米(23.49±3.37mg/1... 对玉米、燕麦、小麦、糙米四种全粒谷物中的多酚物质(可溶性多酚、不溶性多酚、阿魏酸、黄酮等)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总酚含量最高的是玉米(49.13±3.39mg/100g),其次是糙米(23.49±3.37mg/100g)和小麦(18.60±3.52mg/100g),燕麦中总酚含量最少(13.92±4.56mg/100g);谷物中多酚主要以结合形式存在(玉米95.54%,糙米90.76%,小麦89.46%,燕麦86.85%);阿魏酸是主要的多酚物质,且可溶性和不溶性阿魏酸的比例为玉米1∶34、糙米1∶33、小麦1∶17、燕麦1∶5;玉米不溶性提取物清除O2-能力最高(95.01%±2.25%),该提取物抗油脂氧化能力也最高(POV=34.23±2.61mmo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谷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及γ-氨基丁酸的变化及发芽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翟玮玮 焦宇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51-54,共4页
对黑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变化进行探讨,并以γ-氨基丁酸含量和内源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黑豆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黑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显著,尤其是天冬氨酸(Asp)和蛋氨酸(Met... 对黑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及γ-氨基丁酸(GABA)的变化进行探讨,并以γ-氨基丁酸含量和内源蛋白酶活力为指标优化黑豆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黑豆发芽过程中,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显著,尤其是天冬氨酸(Asp)和蛋氨酸(Met)含量增加显著,但赖氨酸(Lys)含量显著下降;内源蛋白酶活力先增加后降低;蛋白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显著下降;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温度38℃,浸泡时间5h,发芽温度28℃,发芽时间6d。该条件下γ-氨基丁酸含量为94.4mg/100g,内源蛋白酶活力为134.68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 氨基酸 相对分子质量 内源蛋白酶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稠剂对面粉品质改良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38,141,共4页
通过对增稠剂添加前后面团中蛋白质、淀粉性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等性质的比较,对增稠剂对面粉品质的改良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瓜尔豆胶、CMC使得淀粉溶液的碘蓝值减小,淀粉的溶解度、静态提取的麦胶蛋白、酸溶性麦谷蛋... 通过对增稠剂添加前后面团中蛋白质、淀粉性质、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等性质的比较,对增稠剂对面粉品质的改良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瓜尔豆胶、CMC使得淀粉溶液的碘蓝值减小,淀粉的溶解度、静态提取的麦胶蛋白、酸溶性麦谷蛋白和粘着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淀粉的膨润力、面筋交联度、水饺皮的硬度、弹性、内聚力、凝胶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增加;通过微观结构可以看出,增稠剂与蛋白质相互结合形成大分子基团,淀粉嵌于网络中间,形成坚实的整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稠剂 面粉 改良 改良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谷物中多酚类物质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70-372,376,共4页
谷物萌发过程中,苯丙烷代谢途径酶被激活,使得谷物多酚类物质富集,游离多酚含量增多,从而提高了谷物抗氧化效果。本文综述了萌发谷物中多酚类物质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萌发谷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机理、谷... 谷物萌发过程中,苯丙烷代谢途径酶被激活,使得谷物多酚类物质富集,游离多酚含量增多,从而提高了谷物抗氧化效果。本文综述了萌发谷物中多酚类物质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萌发谷物中多酚类物质的形成机理、谷物萌发与PAL活性的关系、谷物萌发与多酚类物质形成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研究状况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 萌发 多酚 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多菌种制曲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翟玮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7-39,共3页
研究不同条件对黑曲霉制曲效果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制曲的最适条件,以利于与米曲霉分别制曲后混合发酵,提高曲料蛋白酶活力。结果显示:黑曲霉制曲的最适原料配比为膨化大豆粉67%,小麦粉26%,麸皮7%,膨化大豆:水=1:1.3;采用固态培养法,接种... 研究不同条件对黑曲霉制曲效果的影响,确定黑曲霉制曲的最适条件,以利于与米曲霉分别制曲后混合发酵,提高曲料蛋白酶活力。结果显示:黑曲霉制曲的最适原料配比为膨化大豆粉67%,小麦粉26%,麸皮7%,膨化大豆:水=1:1.3;采用固态培养法,接种黑曲霉量为0.3%,制曲温度控制在30℃ ̄33℃,培养36h出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黑曲霉 制曲 混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大蒜复合调味品的开发 被引量:12
6
作者 翟玮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0-72,共3页
文章研究了香菇蒜蓉酱和香菇大蒜酱油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香菇蒜蓉酱的最佳配方为香菇∶大蒜为4∶1;食盐量为4%;蔗糖量为10%;稳定剂量为3.5%。最佳的香菇大蒜酱油配方应为:香菇量6%,大蒜量4%,两种产品都具有较好的感官性质。
关键词 大蒜 香菇 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豆发芽条件及其异黄酮提取物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翟玮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6-189,共4页
对黑豆发芽条件及其中异黄酮提取物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豆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温度38℃、浸泡时间15h、发芽温度32℃、发芽时间50h;发芽黑豆中的异黄酮具有较高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很好的抗油脂氧化... 对黑豆发芽条件及其中异黄酮提取物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豆最佳发芽条件为浸泡温度38℃、浸泡时间15h、发芽温度32℃、发芽时间50h;发芽黑豆中的异黄酮具有较高的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很好的抗油脂氧化能力;通过对异黄酮组分的测定可知,发芽后以葡糖苷(IFG)形式存在的异黄酮含量降低,以甙元(IFA)形式存在的异黄酮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黄酮 黑豆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6
8
作者 翟玮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1期50-52,共3页
消渴保健茶饮料以葛根、马齿苋、绿茶等为原料,经正交试验法确定浸提汁工艺参数和最佳配比,并用蜂蜜、甜叶菊苷代替白砂糖,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关键词 消渴保健茶饮料 葛根 马齿苋 绿茶 浸提 工艺参数 产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桔皮胡萝卜功能性果酱的研制 被引量:5
9
作者 翟玮玮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0-72,93,共4页
实验研究了低糖桔皮胡萝卜功能性果酱的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低糖桔皮胡萝卜功能性果酱的最佳配方为:桔皮浆液量为6%,胡萝卜泥液量32%,白砂糖4%,低聚果糖6%,柠檬酸0.2%,所得酱体呈橙黄色,有光泽,均匀一致,具有轻微的... 实验研究了低糖桔皮胡萝卜功能性果酱的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低糖桔皮胡萝卜功能性果酱的最佳配方为:桔皮浆液量为6%,胡萝卜泥液量32%,白砂糖4%,低聚果糖6%,柠檬酸0.2%,所得酱体呈橙黄色,有光泽,均匀一致,具有轻微的胡萝卜的天然风味和桔皮特有的香气,甜酸适口,组织状态好,可溶固形物含量达到66%以上,pH为3.5~3.7,总糖含量约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皮 胡萝卜 果酱 低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萌发糙米中多酚物质的抗氧化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翟玮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55-159,共5页
以抗坏血酸、阿魏酸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对照,对萌发糙米中的2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萌发糙米中可溶性和不溶性多酚物质含量分别为(6.03±0.03)、(32.35±0.05)mg/100g;可溶性和不溶性阿魏... 以抗坏血酸、阿魏酸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为对照,对萌发糙米中的2种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萌发糙米中可溶性和不溶性多酚物质含量分别为(6.03±0.03)、(32.35±0.05)mg/100g;可溶性和不溶性阿魏酸含量分别为(4.82±0.01)、(20.04±0.77)mg/100g;5种试样对O―2的清除率顺序为BHT>阿魏酸>不溶性多酚>可溶性多酚>抗坏血酸;清除OH能力的顺序为抗坏血酸>阿魏酸>BHT>可溶性多酚>不溶性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顺序为不溶性多酚>阿魏酸>BHT>可溶性多酚>抗坏血酸;168h时5个试样抗油脂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阿魏酸>BHT>可溶性多酚>不溶性多酚>抗坏血酸。因此,萌发糙米中的多酚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部分指标优于抗坏血酸和B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萌发糙米 可溶性多酚 不溶性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翟玮玮 邵运川 +2 位作者 王泉 丁勇 於文刚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6期242-243,共2页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传统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的现状,提出农产品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分析平台建立的原则、设计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传统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的现状,提出农产品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设想,分析平台建立的原则、设计思路和软件体系结构,并最终给出了平台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产品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溶南瓜粉生产工艺改进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翟玮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8-230,共3页
通过对微波、超声波和酶解三种优化方法处理所得的南瓜粉进行质量比较,确定出微波处理制得的南瓜粉质量最好,进一步对微波处理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获得南瓜粉生产最佳工艺组合,即微波处理,作用时间3min,功率大火,料液比1:1.5。
关键词 南瓜粉 微波处理:超声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稀发酵黑豆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翟玮玮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对黑豆酱油固稀发酵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先固后稀发酵酱油比高盐稀态酱油生产周期短,风味比低盐固态酱油好,固稀发酵生产工艺可以利用低盐固态发酵设备,采取低温制曲,低温发酵,收效较好。利用黑豆,以固稀发酵工艺生产酱油,提高了酱... 对黑豆酱油固稀发酵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先固后稀发酵酱油比高盐稀态酱油生产周期短,风味比低盐固态酱油好,固稀发酵生产工艺可以利用低盐固态发酵设备,采取低温制曲,低温发酵,收效较好。利用黑豆,以固稀发酵工艺生产酱油,提高了酱油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酱油 固稀发酵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功能因子及保健食品的开发
14
作者 翟玮玮 顾立众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2年第4期31-32,共2页
马齿苋素有“野生绿色保健蔬菜食品”之美称,含有多种功能因子,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消炎抑菌等功效。将马齿苋加工成系列保健食品,以满足消费者营养和保健的多重要求。
关键词 马齿苋 功能因子 保健食品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流变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34-137,141,共5页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 以研究茶籽粕多糖溶液流变学特性为目的,以分级沉淀和去蛋白后得到的茶籽粕多糖(TSPs80)为对象,采用ARl000流变仪测定了其流变学特性及温度、剪切速率、pH、蔗糖、柠檬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流变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TSPs80为假塑性流体,具有触变流体特征。TSPs80的粘度在相同剪切速率条件下与浓度呈正线性相关(P〈0.05);相同浓度条件下,虽然粘度低于黄原胶,但粘度变化的稳定性随剪切速率变化高于黄原胶(P〈0.05);25-70℃内,粘度保持高度稳定,而黄原胶则随温度上升粘度迅速下降;粘度随pH升高而升高,随Na+和Ca2+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幅度不大;蔗糖和柠檬酸能显著提高TSPs80粘度(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粘度 流变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籽粕多糖的提纯及单糖组成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焦宇知 汪艳芝 +5 位作者 朱云 徐桃 蔡云 何志勇 梁家冰 翟玮玮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1-55,共5页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 采用水提法提取茶籽粕多糖(TSPs),分别采用40%、60%、80%和90%乙醇对TSPs进行分级沉淀,得到分级沉淀茶籽粕多糖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分别采用凝胶色谱和离子色谱测定了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RMW)和单糖组成,并对其进行了去蛋白和氧化脱色。结果表明,TSPs40得率最高,为35.75%,TSPs80多糖含量最高,为84.42%,TSPs为杂多糖混合物,TSPs40、TSPs60、TSPs80和TSPs90的相对分子质量在2106D^9971D;TSPs90由阿拉伯糖、氨基半乳糖、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甘露糖6种单糖组成,而TSPs40、TSPs60、TSPs80多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3种单糖。去蛋白和氧化脱色能显著提高多糖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籽粕 多糖 乙醇 单糖组成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渴保健茶饮料的研制
17
作者 翟玮玮 《饮料工业》 2003年第1期34-36,共3页
消渴保健茶饮料以葛根、马齿苋、绿茶等为原料 ,经正交试验法确定浸提汁工艺参数和最佳配比 ,并用蜂蜜、甜叶菊苷代替白砂糖 ,特别适用于糖尿病患者及老年心血管病患者。
关键词 葛根 马齿苋 绿茶 浸提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宇知 徐桃 +6 位作者 梁家冰 朱云 何志勇 张晓晓 刘永博 孙芝杨 翟玮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7,共6页
以研究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ISP)纯化为目的,以小麦苗为对象,经低温胁迫,并采用粗分离、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DEAE-Cellulose 52层析、sephadex-G75凝胶层析4个步骤对其中ISP进行纯化,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休克处理法... 以研究低温胁迫小麦苗冰结构蛋白(ISP)纯化为目的,以小麦苗为对象,经低温胁迫,并采用粗分离、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DEAE-Cellulose 52层析、sephadex-G75凝胶层析4个步骤对其中ISP进行纯化,分别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休克处理法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各纯化步骤所得ISP的热滞活性(THA)、冰晶重结晶抑制能力(ICP)和分子质量(MW),并计算小麦苗存活率和各纯化步骤的得率。实验结果表明,梯度低温胁迫的小麦苗存活率与恒温低温胁迫相比提高了240%,小麦苗提取物(AWSE)中蛋白质含量与未低温胁迫小麦苗提取物(NAWSE)相比提高了7.8%;以THA表征的纯化倍数(T_1)和以ICP表征的纯化倍数(T_2)分别为451.15和137.60,得率为2.85%,THA为0.180℃(5 mg/mL),ICP为70.03%,分子质量范围为20.1~31.0 ku;与THA相比,ISP在较低浓度下即可达到ICP的峰值。小麦苗可作为制备冰结构蛋白的天然植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苗 低温胁迫 冰结构蛋白 热滞活性 重结晶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小麦苗中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纯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焦宇知 翟玮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24-127,共4页
对小麦苗中类胡萝卜素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氧化镁交换层析柱分离和纯化β-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分离并测定β-胡萝卜素质量浓度和纯化过程含量。结果表明,小麦苗中类胡萝卜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 对小麦苗中类胡萝卜素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用氧化镁交换层析柱分离和纯化β-胡萝卜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梯度洗脱分离并测定β-胡萝卜素质量浓度和纯化过程含量。结果表明,小麦苗中类胡萝卜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50(g/mL)、石油醚:丙酮为95:5(V/V)、超声功率300W、提取时间50min、室温条件下提取3次,最优条件下总类胡萝卜素含量12.85mg/g、β-胡萝卜素含量4.86mg/g;提取液在波长447nm处检测到有多处吸收峰,表明富硒小麦苗有色物质组成复杂;氧化镁交换层析柱纯化β-胡萝卜素得率达到93.37%;纯化液在保留时间17.138min处出峰,且保留时间16.726min仍有小峰出现,纯化所得β-胡萝卜素峰可能含有多种结构相似的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小麦苗 Β-胡萝卜素 超声波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R-Lipid固相萃取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鸡蛋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残留量 被引量:5
20
作者 姜英杰 葛子欣 +1 位作者 翟玮玮 苏晶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8-224,共7页
采用EMR-Lipid增强型脂质去除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快速测定鸡蛋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方法。样品由2%甲酸乙腈提取后,经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采用T3色谱柱(100mm×2.1mm,1.8μm... 采用EMR-Lipid增强型脂质去除固相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快速测定鸡蛋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方法。样品由2%甲酸乙腈提取后,经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采用T3色谱柱(100mm×2.1mm,1.8μm)进行分离,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条件下,采用基质配标外标法进行定量。在此条件下,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在1.0~20.0μ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5μg/kg,定量限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6.5%~106.8%,相对标准偏差为2.41%~6.81%。该方法样品前处理快速简便,减少了同位素内标的使用,节约成本,适用于大批量样本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R-Lipid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金刚烷胺 金刚乙胺 鸡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