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时空不确定性对小流域洪峰模拟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雪梅 郭良 翟晓燕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山丘区小流域洪峰模拟结果与降雨时空分布密切相关。以河南省荥阳市王宗店流域“7·20”山洪灾害为例,构建了15种时空分布的10 min尺度降雨情景,综合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和方差分析理论评估降雨时空情景变化对洪峰模拟的影响。结... 山丘区小流域洪峰模拟结果与降雨时空分布密切相关。以河南省荥阳市王宗店流域“7·20”山洪灾害为例,构建了15种时空分布的10 min尺度降雨情景,综合采用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和方差分析理论评估降雨时空情景变化对洪峰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7·20”暴雨洪水过程。不同时间情景下10 min降雨量均匀分布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较小、峰现时间较晚;非均匀分布时最大10 min降雨量发生时间越晚,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越大、峰现时间越晚。空间情景变化主要影响洪峰流量模拟,采用泰森多边形法模拟得到的洪峰流量最大。时间情景变化是洪峰流量和峰现时间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的最主要来源,空间情景变化和时空情景耦合变化仅影响洪峰流量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山洪模拟 降雨时空不确定性 中国山洪水文模型 方差分析 王宗店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灾害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评述与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东亚 翟晓燕 +1 位作者 郭一君 田壮显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核心,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法和水位流量反推法确定雨量预警指标,并逐步推广应用复合预警指标法和动态临界雨量法。在系统阐述国内外常用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及其特点基础上,针对山洪灾害预警...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报预警的核心,我国现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法和水位流量反推法确定雨量预警指标,并逐步推广应用复合预警指标法和动态临界雨量法。在系统阐述国内外常用雨量预警指标分析方法及其特点基础上,针对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中需考虑的降雨时空分布变化、高含砂水流、泥石流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影响问题,提出今后雨量预警指标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预警指标 水位流量反推法 动态临界雨量法 不确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及土地利用区域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翟晓燕 张永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1-189,共9页
采用淮河流域22个水质断面2008—2018年周监测数据,将趋势检测、空间自相关性识别、聚类、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相结合,检测了pH值和DO、COD_(Mn)、NH_(3)-N质量浓度等4个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辨识了典型水质类型及其与不同时空尺... 采用淮河流域22个水质断面2008—2018年周监测数据,将趋势检测、空间自相关性识别、聚类、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技术相结合,检测了pH值和DO、COD_(Mn)、NH_(3)-N质量浓度等4个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辨识了典型水质类型及其与不同时空尺度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环境整体状况有所改善,各断面水质指标周尺度显著性变化趋势主要集中在非汛期(10月至次年5月),分别有23%、9%、41%和55%的断面pH值显著减小、DO质量浓度显著增加、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显著减小,淮河水系水质指标变化坡度大于沂沭泗水系;3个低pH值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淮河干流上游和洪汝河下游,3个低DO质量浓度聚集中心和2个高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沙颍河和涡河。22个断面可划分为3种典型水质类型:类型1为弱碱性、低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断面,分布在淮河上游和淮河干流;类型2为偏碱性、低DO质量浓度、高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断面,分布在沙颍河;类型3为偏碱性、高DO质量浓度、低COD_(Mn)和NH_(3)-N质量浓度断面,分布在淮河中游和沂沭泗水系。类型1水质指标主要与2013—2018年水田和旱地等显著相关,其中水田对pH值影响较大,旱地对其余指标影响较大;类型3的DO和NH_(3)-N质量浓度与各时期不同缓冲区内城镇用地均显著相关,COD_(Mn)质量浓度与2013—2018年其他林地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 水环境 土地利用 时空变异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7
4
作者 翟晓燕 叶琰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3期160-163,共4页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城市雨水的利用为城市水资源开源,保障经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条件。本文在阐述城市雨水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 节水型社会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和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城市雨水的利用为城市水资源开源,保障经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条件。本文在阐述城市雨水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服务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角度,提出城市雨水利用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水 节水型社会 雨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灾害动态预警指标分析技术框架 被引量:16
5
作者 翟晓燕 孙东亚 +3 位作者 刘荣华 刘昌军 何秉顺 李青 《中国防汛抗旱》 2021年第10期26-30,共5页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是开展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重要依据。结合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预警需求,提出了不同阶段动态预警指标分析的内容要求和关键技术方法,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等工作基础上,对应预报降雨、实时监测降雨和水位...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分析是开展山洪灾害预报预警工作的重要依据。结合山洪灾害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预警需求,提出了不同阶段动态预警指标分析的内容要求和关键技术方法,在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等工作基础上,对应预报降雨、实时监测降雨和水位等信息源,考虑土壤含水量对产汇流的影响,分析确定不同前期降雨或土壤含水量状态下的动态预警指标,为我国山洪灾害多阶段动态预警体系构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预警指标 风险预警 实时动态预警 山洪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有向支撑树与有向图的强连通性 被引量:2
6
作者 翟晓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1期38-42,共5页
通过对具有一个枢纽点的支撑树与有向图的强连通性关系的研究.给出了一系列有关的充要条件和结论,并给出了在有向图中寻找具有一个枢纽点支撑树的方法.
关键词 强连通图 支撑出树 支撑入树 以一点为枢纽点的支撑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频率图编制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7
作者 翟晓燕 郭良 +4 位作者 李国文 王雪梅 李佳杰 王帆 王刚 《中国水利》 2023年第8期28-31,5,共5页
暴雨频率分析是开展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和早期应对的重要基础。提出了暴雨频率图编制关键技术,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单站参数估计与频率分析等,形成以网格和小流域为单元的8种统计历时和8种重现期的暴雨频率图。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 暴雨频率分析是开展暴雨洪水灾害风险评估和早期应对的重要基础。提出了暴雨频率图编制关键技术,包括资料收集处理、单站参数估计与频率分析等,形成以网格和小流域为单元的8种统计历时和8种重现期的暴雨频率图。结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项目江西省级水旱灾害专项试点成果,从数据资料、暴雨频率分析成果、设计暴雨雨型及分区成果等方面介绍了江西省暴雨频率图编制成果,为全面掌握暴雨时空分布规律和影响程度、提升洪水灾害早期识别和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频率图 区域线性矩法 小流域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系统中不精确推理规则的可靠度及症兆的置信度
8
作者 翟晓燕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1年第1期39-43,共5页
本文通过对诊断系统中专家知识的不精确性以及症兆信息模糊性的讨论 ,建立了关于症状重要性比较的语言值判断矩阵 ,并采用量化的方法将语言值矩阵转化为正互反矩阵 ,在解此正互反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 ,给出了不精确推理规则的可靠度的计... 本文通过对诊断系统中专家知识的不精确性以及症兆信息模糊性的讨论 ,建立了关于症状重要性比较的语言值判断矩阵 ,并采用量化的方法将语言值矩阵转化为正互反矩阵 ,在解此正互反矩阵特征值的基础上 ,给出了不精确推理规则的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同时还给出了症兆置信度和原因的可能性大小的计算公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系统 推理规则 可靠度 置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向图中几类支撑树数目的计算公式
9
作者 翟晓燕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0年第1期26-31,共6页
将 W.T.Tultte提出的计算有向图中以某点为根的支撑出树数目的公式推广到了更一般的情况 ,并给出了有向图中具有不同特点的支撑树数目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有向图 支撑树 支撑出树 支撑入树 Tultte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丘区小流域特征分析与参数库构建
10
作者 翟晓燕 刘荣华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9期74-79,共6页
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数据和2.5 m分辨率国产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全国山丘区小流域划分及属性提取,共划分了近53万个小流域,覆盖国土面积868.67万km2,构建了全国完整、统一的全尺度河流流... 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1∶5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图数据和2.5 m分辨率国产数字正射影像数据等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全国山丘区小流域划分及属性提取,共划分了近53万个小流域,覆盖国土面积868.67万km2,构建了全国完整、统一的全尺度河流流域分级分层编码体系和拓扑关系,分析了小流域主要特征参数,构建了包括小流域基本属性、气象、暴雨、产流、汇流等特性的全国小流域数据集和参数库,为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和预报预警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 参数库 小流域 山丘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温及模拟酸雨对冬小麦-大豆轮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晓燕 陈书涛 +1 位作者 刘义凡 张旭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
为研究增温及模拟酸雨对冬小麦-大豆轮作农田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在农田随机设置3个区组试验,每个区组中包含对照(CK)、增温(W)、模拟酸雨(A)、增温及模拟酸雨(WA)共4个处理,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不同处理下的农田土... 为研究增温及模拟酸雨对冬小麦-大豆轮作农田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在农田随机设置3个区组试验,每个区组中包含对照(CK)、增温(W)、模拟酸雨(A)、增温及模拟酸雨(WA)共4个处理,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不同处理下的农田土壤呼吸速率进行观测,并同步观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大豆轮作农田的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异趋势,其变异性与土壤温度之间存在一致性。在冬小麦-大豆轮作阶段,CK、W、A、WA处理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2.69±0.14)、(3.19±0.20)、(2.59±0.07)、(2.99±0.18)μmol·m-2·s-1。配对t检验结果表明:冬小麦田各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大豆生长季,W和A处理土壤呼吸速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A和WA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整个冬小麦-大豆轮作阶段,CK与W处理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P=0.054),且W与A处理农田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每个处理的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之间的关系均可用指数方程描述。对于A处理而言,基于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双因子模型比单纯指数模型提高了对土壤呼吸的可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温 模拟酸雨 农田 土壤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荣华 刘启 +2 位作者 张晓蕾 涂勇 翟晓燕 《中国水利》 2016年第21期24-26,共3页
为全面掌握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情况,实现对预警信息、雨水情信息和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与管理,设计并建设了基于Web GIS的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通过对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和实时雨水情数据的集成应用,实现多视角... 为全面掌握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情况,实现对预警信息、雨水情信息和基础信息的查询、分析与管理,设计并建设了基于Web GIS的国家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通过对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和实时雨水情数据的集成应用,实现多视角、分层次的信息展示和信息管理,为全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管理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监测预警 调查评价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预警指标在山洪灾害预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良 王雅莉 +3 位作者 李青 翟晓燕 张晓蕾 刘荣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8-41,共4页
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警的依据,准确、有效的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必然要求。在总结国内外预警指标确定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场次累计雨量和雨强,提出了复合预警指标法,阐述了确定复合预警指标的原理及方法,并以山... 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警的依据,准确、有效的预警指标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必然要求。在总结国内外预警指标确定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前期影响雨量、场次累计雨量和雨强,提出了复合预警指标法,阐述了确定复合预警指标的原理及方法,并以山西省北张店小流域为例对复合预警指标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多个降雨特征值的复合预警指标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引发山洪灾害的降雨条件。复合预警指标是由雨强、前期影响雨量和场次累计雨量计算得到的,其计算方法简便、所需资料少、预警过程简单,适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山洪灾害预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预警 复合预警指标 前期影响雨量 场次累计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小流域分布式单位线综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良 翟晓燕 +1 位作者 刘荣华 李照会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2-261,共10页
基于全国小流域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小流域分布式单位线的综合分析,并以全国30个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区的中小流域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小流域不均匀系数、加权平均坡度反映了小流... 基于全国小流域数据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多元回归非线性模型进行了小流域分布式单位线的综合分析,并以全国30个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区的中小流域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研究表明:小流域不均匀系数、加权平均坡度反映了小流域汇流非均质分布特性,小流域属性与单位线特征值(洪峰流量、汇流时间和峰现时间)之间存在中度-强度相关关系;单位线洪峰流量、汇流时间和峰现时间最优公式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4~0.75 m3/s、3.16~7.21 min和3.15~7.33 min,合格率分别为86%~100%、85%~100%和65%~100%,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99、0.89~0.99和0.83~0.98,构建的单位线特征值综合公式较好地反映了不同地形地貌类型区洪水集中度和汇集时间的差异性。研究可为缺资料地区中小流域暴雨洪水分析计算和山洪早期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单位线 小流域数据集 多元回归非线性模型 中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CNFF)的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雪梅 郭良 +2 位作者 翟晓燕 刘荣华 刘昌军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6期31-35,共5页
结合暴雨频率分析成果,基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分析了江西省上流流域小流域及分级嵌套流域的洪峰流量频率值。研究表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在研究区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在12%和7%以... 结合暴雨频率分析成果,基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分析了江西省上流流域小流域及分级嵌套流域的洪峰流量频率值。研究表明:中国山洪水文模型在研究区内具有很好的适用性,率定期和验证期的平均径流深和洪峰流量相对误差绝对值分别在12%和7%以内,平均峰现时间误差绝对值均为1.1h,平均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7和0.90;5年一遇至500年一遇的小流域洪峰流量平均值为78~201 m^(3)/s,分级嵌套流域的洪峰流量分别为104~810 m^(3)/s、125~1041 m^(3)/s、144~1202 m^(3)/s、169~1329 m^(3)/s、181~1436 m^(3)/s、198~1571 m^(3)/s、214~1712 m^(3)/s和231~1889 m^(3)/s。研究成果可为中小流域洪水频率分析及其时空分布规律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洪水文模型 暴雨洪水 频率分析 上流流域 中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灾害危险区清单化管理模式探讨及设计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晓蕾 刘启 +2 位作者 刘荣华 翟晓燕 何秉顺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11期48-53,共6页
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是山洪灾害精细化预警的基础。提出了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编制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填报表格及工作流程,以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建立县、乡、村、危险户的隶属关系,实现清单内各类对象的动... 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是山洪灾害精细化预警的基础。提出了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编制的技术路线,设计了危险区动态管理清单填报表格及工作流程,以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建立县、乡、村、危险户的隶属关系,实现清单内各类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更新。探索了采用分区分级管理、分类施策方式进行危险区山洪灾害预警和响应启动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危险区 动态管理清单 清单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海中下游流域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覆被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勇 谭香 +4 位作者 李发东 阮宏威 于静洁 高扬 翟晓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中亚咸海流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揭示咸海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成因,本文利用2019年中下游流域21个采样点水质数据,通过主成分、聚类和秩次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水体的基础理化属性、氮磷营养元素、其... 中亚咸海流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为揭示咸海流域水环境变化及其成因,本文利用2019年中下游流域21个采样点水质数据,通过主成分、聚类和秩次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水体的基础理化属性、氮磷营养元素、其他元素和离子等20种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辨识了该流域主要水质类型、空间分布及成因,探索了不同空间尺度土地覆被类型对水质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导率、总溶解性固体物质和离子浓度越往河流下游数值越高,其中在咸海最大;不同形态磷元素浓度在阿姆河中游较高,硝态氮浓度在锡尔河较高;碳元素浓度也在阿姆河,特别是阿姆河下游三角洲地区较高。2)所有采样点水体根据水质指标相似性聚类可划分为3种综合性水质类型。第1类型为水质指标浓度均偏低的水体,分布在锡尔河中游和咸海;第2类型为氮磷营养元素浓度偏高的水体,分布在阿姆河中下游;第3类为碳元素和离子浓度均偏高的水体,分布在咸海。第1和2类型水体的元素浓度主要受荒漠地区岩石风化过程控制,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岩和蒸发岩的风化;第3类型水体主要受气候干燥导致的蒸发-结晶过程控制,阴阳离子除来源于硅酸盐岩和蒸发岩的风化外,还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3)当各采样点缓冲区半径从0.5 km增加到10 km时,对第1类型水质浓度变化影响显著的土地覆被类型逐渐从荒地变为水域、灌木、草地和农田与植被混合,其中水域的影响最大;第2类型水质浓度变化与土地覆被类型无显著性关系;对第3类型水质浓度变化影响显著的土地覆被类型从水域变为水域、农田与植被混合等,其中水域的影响最大。因此,咸海流域水质浓度变化与当地干旱缺水和蒸发剧烈等气象条件以及土地覆被类型有密切关系。为改善咸海中下游流域水环境状况,在增加中下游河道流量和咸海的补给,减弱下游和咸海蒸发-结晶作用的同时,还需加大河岸带的植被修复和退耕还林还草,特别是在阿姆河和锡尔河中下游农业区、咸海等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类型 空间尺度 土地覆被 多元统计分析 咸海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21·7”暴雨洪水风险模拟及对比分析 被引量:37
18
作者 刘昌军 吕娟 +4 位作者 翟晓燕 李青 刘荣华 孙朝兴 赵彦增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9期8-14,共7页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流域局部洪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重点分析了“21·7”暴雨情况及主要河段的洪水过程,并与河南“75·8”特大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建立... 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引发严重城市内涝和流域局部洪水,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生命财产损失。重点分析了“21·7”暴雨情况及主要河段的洪水过程,并与河南“75·8”特大暴雨洪水进行对比;基于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建立了覆盖河南省山区小流域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利用国家山洪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平台,计算得到了“21·7”特大暴雨洪水河段、沿河村落的危险等级;并基于下垫面现状条件,对“75·8”暴雨洪水进行了复盘,探讨了“75·8”降雨条件下,河段和沿河村落成灾情况,进而对比了“21·7”和“75·8”暴雨洪水和河段、沿河村落危险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灾害调查、推演复盘、总结评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洪水模拟 洪水风险分析 时空变源混合产流模型 河南“21·7”暴雨 河南“75·8”暴雨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洪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云平台及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荣华 孙朝兴 +3 位作者 田济扬 翟晓燕 刘启 李锐 《中国防汛抗旱》 2022年第1期63-69,95,共8页
以延长山洪预警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为目标,综合应用并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省级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云平台。省级云平台集成了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实测降雨、预报降雨信息,实时驱动流域内各河段山洪... 以延长山洪预警预见期、提高预警精度为目标,综合应用并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技术,设计开发了省级山洪灾害预报预警云平台。省级云平台集成了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和实测降雨、预报降雨信息,实时驱动流域内各河段山洪水文模拟,实现基于小流域的洪水预报和基于流量指标的山洪灾害预警。结合山洪灾害气象预警和基于雨量/水位监测的预警方法,平台实现了多阶段渐进式山洪灾害预报预警。通过对多级用户访问权限配置,实现云平台“一级部署、多级应用”。以福建省平台在两个流域的应用为例,对预警预见期、精准度等方面验证了平台预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预警 云平台 多阶段渐进式预警 中国山洪水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山洪灾害预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荣华 周燕怡 +4 位作者 郭良 翟晓燕 田济扬 张晓蕾 李锐 《中国防汛抗旱》 2020年第9期141-148,共8页
作为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山洪预警一直是美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也是美国山洪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就已开始山洪灾害预警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在水文和气象信息监测技术、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 作为减轻山洪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山洪预警一直是美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也是美国山洪灾害防御的主要措施。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就已开始山洪灾害预警的研究工作。几十年来,在水文和气象信息监测技术、预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美国山洪灾害预警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重点介绍了监测技术和短期预警技术的进展。同时,指出我国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和未来的努力方向,以期为中国今后的山洪灾害监测和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洪灾害 监测技术 短期预警技术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