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内瘘管狭窄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保春 张必嘏 +3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袁伟杰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2期62-63,72,共3页
目的 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管狭窄,探讨治疗内瘘管狭窄的新途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两例,均出现血液透析时内瘘管血流量不足。选择患者肘动脉为穿刺点,18G针头为穿刺针,0.09cm导丝,7F鞘管,优微显为造影剂。造影确定狭... 目的 应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管狭窄,探讨治疗内瘘管狭窄的新途径。方法血液透析患者两例,均出现血液透析时内瘘管血流量不足。选择患者肘动脉为穿刺点,18G针头为穿刺针,0.09cm导丝,7F鞘管,优微显为造影剂。造影确定狭窄部位后,选择与紧邻狭窄区上游或下游的正常血管直径相近的扩张气囊,将扩张气囊在荧屏监视下置于狭窄区,用充满50%稀释的造影剂的压力计进行充气,压力缓慢增加致狭窄在气囊作用下消失,其边缘与未狭窄部位完全平行。扩张持续时间为15秒,压力为15个大气压。结果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即感血管震颤较扩张前明显增强,第二天透析时血流量明显增加,可完全满足透析需要。瘘管使用半年余,血流量持续维持在200 ml/min,未发生扩张部位再狭窄。结论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操作简单,创伤小,可选择适宜患者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成形术 治疗 内瘘管狭窄 PTA 血液透析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和温度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影响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2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masstransferareacoefficient,KoA)影响的机制。方法 Syntra 160的空心纤维密封端被分为 4个同心圆 ,每个同心圆的面积相同。每次将 4个同心圆的 3个用Eposy密... 目的 探讨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masstransferareacoefficient,KoA)影响的机制。方法 Syntra 160的空心纤维密封端被分为 4个同心圆 ,每个同心圆的面积相同。每次将 4个同心圆的 3个用Eposy密封。血流量选择为 12 0ml/min ,透析液流量为 50 0、80 0、10 0 0ml/min。体外条件下 ,将空心纤维透析器分成四个等面积同心圆 ,直接测定不同区域的KoA ;并用MRI方法定量测定透析器不同部位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的分布情况。结果 随着透析侧液体流量 (Qd)的增加 ,KoA值在不同的等面积同心圆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不变。MRI证明不同部位同心圆的透析液流量相近 ,Qd增加 ,各同心圆透析液流量所占透析液总流量比例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液流量 血液流量 温度 空心纤维透析器 溶质转运系数 KOA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保春 翟振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了解上海市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集上海市 10家医院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 ,对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用LAL试剂盒测定反渗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结果 反渗水细菌培养有 3家医院阳性 ... 目的 了解上海市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集上海市 10家医院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 ,对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用LAL试剂盒测定反渗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结果 反渗水细菌培养有 3家医院阳性 ,细菌计数均 <2 0 0CFU/ml,内毒素为 (0 .5 19± 0 .6 87)EU/ml,其中 5家 >0 .2 5EU/ml;A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为 (0 .2 35± 0 .2 2 7)EU/ml;B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为 (0 .6 88± 0 .74 2 )EU/ml;透析液入口细菌培养 3家阳性 ,其中 1家 >2 0 0 0CFU/ml,内毒素为 (1.4 4 9± 3.4 73)EU/ml,其中 1家 >5EU/ml。结论 目前上海市部分血液净化单位仍存在反渗水及透析液的细菌污染 ,应定期检测运血导管、透析器、透析机和透析液的污染情况 ,并定期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液 致热原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2 位作者 郭志勇 许静 翟振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1期23-25,共3页
目的 评价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mass transfer areacoefficient,KoA)的影响。方法 体外条件下,对两种透析器、9组不同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组合的尿素KoA进行了测定。结果 透析液流量(Qd)保持恒定时... 目的 评价透析液流量、血液流量对空心纤维透析器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mass transfer areacoefficient,KoA)的影响。方法 体外条件下,对两种透析器、9组不同透析液流量和血流量组合的尿素KoA进行了测定。结果 透析液流量(Qd)保持恒定时(分别为500,800,1000 ml/min),尿素KoA在血流量从300增加到400,500ml/min时,KoA并不增加;但在血流量(Qb)保持恒定时(分别为300,400,500ml/min),尿素KoA在透析液流量从500增加到800,1000ml/min时,尿素KoA显著增加。结论 KoA随Qd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Qb对透析器的KoA影响较小。将Qd从500ml/min提高至800ml/min是对部分患者使用其它方法难以获得满意的透析剂量时值得考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器 面积相关溶质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双层聚乙醚硫胺膜透析器对透析液中细胞因子诱导物质的屏障作用
5
作者 李保春 崔若兰 +5 位作者 许静 郭志勇 于光 翟振燕 袁伟杰 高大勇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 研究新型透析膜Syntra 160对细胞因子诱导物质(Cytokine—inducing substance,CIS)的通透情况。方法 选用高流量聚乙醚硫胺透析器,在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铜绿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培养滤过液模拟污染透析液(contamina... 目的 研究新型透析膜Syntra 160对细胞因子诱导物质(Cytokine—inducing substance,CIS)的通透情况。方法 选用高流量聚乙醚硫胺透析器,在碳酸氢盐透析液中加入铜绿杆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培养滤过液模拟污染透析液(contaminated dialysate,CD)情况,以周围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mononuclear cells,PBMC)表达细胞因子的量(pg/2.5×106PBMC)评价透析膜对CIS的通透性,研究CIS在不同条件下(透析液中混入稀释度分别为1:102,1:103,1:104的P.A培养滤过液,以下简写为:10-2CD,10-3CD,10-4CD)是否能通过透析膜进入血液侧。结果 分别在开始透析前(B0),在全血与无污染的碳酸氢盐透析液(UCD)一同循环15 min后(B15),以及在与10-2CD,10-3CD,10-4CD一同循环60min后(B60)各时间点留取血液测血标本。提取各点血标本行PBMC培养,结果示标本中均未检测TNF—α。将PBMC分别与10-2CD,10-3CD,10-4CD一同培养(CD0),测得TNF—α的量分别是477.0±260.7,318.9±49.3,102.6±77.0;在10-2CD组中,IL-1Ra在B0,B15,B60,CD0的量分别为156.8±81.6,188.9±108.8,271.2±127.4,2971.8±1123.0。在10-3CD组中,IL-1Ra在B0,B15,B60,CD0的量分别为201.2±154.0,143.9±72.7,208.7±99.7,2274.0±925.9。在10-4CD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双层聚乙醚硫胺膜透析器 碳酸氢盐透析液 铜绿杆菌 细胞因子诱导物质 血液透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